追寻乡愁记忆 传承华侨精神——鲤城区“蒋乡侨”文化展示馆开门迎客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日前,以“家风、侨家、乡愁”为主题的“蒋乡侨”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展示馆分为“家风家训”和“华侨文化”两个展厅,展示了树兜社区蒋氏家风、名人故事,以及“蒋乡侨”的历史事迹。“蒋乡侨”文化展示馆外观展示馆的建设,不仅让家乡人民铭记“蒋乡侨”的付出和贡献,更让“蒋乡侨”心怀家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弘扬传承,让华侨精神永流传。

日前,以“家风、侨家、乡愁”为主题的“蒋乡侨”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原为蒋氏家庙,已有百余年历史,红砖瓦厝、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尽显闽南传统院落特色。

华侨文化”展厅一角

展示馆分为“家风家训”和“华侨文化”两个展厅,展示了树兜社区蒋氏家风、名人故事,以及“蒋乡侨”的历史事迹。

“华侨文化”展厅一角

在“华侨文化”展厅中,展出了侨汇、侨批等近百件展品,大部分由树兜社区蒋氏华侨捐赠,是“蒋乡侨”150余年来海外奋斗、报效祖国、回报桑梓的见证,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蒋氏华侨为国家建设作出许多贡献,因而被亲切唤作‘蒋乡侨’,这不是一个人的名称,而是一个群体的总称,是常泰街道树兜社区旅外华侨蒋氏族人的代名词。”树兜社区书记蒋介铭介绍道。树兜社区现有华侨1.6万余人,他们仍一如既往心系故土,常常捐资兴教助学,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蒋乡侨”文化展示馆外观

建设“蒋乡侨”文化展示馆,“一方面是通过老物件,留住美丽乡愁,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醒后辈不忘本,要忆苦思甜,铭记先辈们的付出”,常泰街道党工委宣委张伟雄表示。展示馆的建设,不仅让家乡人民铭记“蒋乡侨”的付出和贡献,更让“蒋乡侨”心怀家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弘扬传承,让华侨精神永流传。

老物件展出

据悉,“蒋乡侨”,是常泰街道树兜社区蒋氏华侨的代名词,他们捐资家乡公益事业传承华侨精神,从不以个人的名字传承华侨精神,而是以“蒋乡侨”这个集体名词代替。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蒋氏乡人为求生存相继前往泗水,在泗水艰苦创业,开发农业、工业,开辟国际市场,也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当时,‘蒋合’商行、商号遍布泗水”。上个世纪树兜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侨属,由于侨汇大量输入,树兜经济繁荣,一度成为富甲泉南的名乡。

侨乡树兜简介

辛亥革命爆发后,树兜旅泗华侨几乎全部参加革命活动。曾参加过“光复会”的泗水蒋氏侨胞参加中国同盟会,创办刊物并以泗水“明新阅书报社”为阵地,宣传革命理论,秘密发展同盟会成员,筹措革命资金。后研究推动家乡革命,筹措资金,支持厦门、泉州革命活动。泗水蒋氏侨胞几乎全部负担了光复福州、泉州、厦门三地的巨款。

侨批展示

1911年,“蒋乡侨”在家乡创办了明新高、初两等学堂,即后来的“明新高初两级学校”,为泉州首创侨校。1918年集资创立“泗水明新学校基金会”,用于学校运作。多年来,“蒋乡侨”为家乡新建明新华侨中学,创办明新华侨医院,为家乡修筑水利、修建市场、增设电力照明、铺设水泥路、捐助村集体办工厂、资助建造中小学教学大楼、资助贫困学子等等。“蒋乡侨”(现为明新校董会)先后捐资3000多万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310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午8:07
下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 据苏村长介绍,苏均亮祖籍海宴石阁村,六十多年前移民巴西,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苏均亮和其他华侨一起,为海阁村的村容村貌建设出了不少力量。据了解,海阁村的休闲小区、均和楼、水泥路、自来水工程、老人之家一直村办公室设备,都是由苏均亮亲自资助或者发动其他华侨一起建造。苏村长说,去年,石阁村被评为江门模范村、省模范单位等称号,获得了十万元奖金,为进一步改善村里条件提供了基础。 […]

  • […]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组织全校全员核酸检测。 刘沛 摄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