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华侨中学地址 中山市华侨中学简介 中山市华侨中学地址→MAIGOO百科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1959年1月,创办于沙涌上塘村的中山县华侨中学(1958年9月创办)并入该校,统称“中山县华侨中学”。1982年3月,新校舍建成开幕,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后更名为中山市华侨中学。2000年4月,筹建中山市华侨中学北校区建设占地170亩的北校区,初步形成了南北校区的格局;同年9月,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新校区建成开学;同年10月,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简介

中山华侨中学是广东省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广东省侨办中华文化传承基地。1954年9月,檀香山归侨陈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12月,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牵头鼎力复校;2007年11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创会主席、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博士接任校董会董事长至今。学校占地310余亩,八千多名师生员工,是中山市办学规模大的完全中学。学校坚持“名校+侨校”发展战略,打侨牌,铸品牌,用先进华侨文化引领,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培养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和谐创新、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世界侨中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华侨中学成立12个名师和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正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200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02人。2016和2017年,有114位教师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体育科组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名教师1人中山市华侨,正高级教师1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级裁判员5人。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校徽

中山市华侨中学校徽设计由海洋、海鸥及太阳组成,形似海上日出、海鸥飞翔,寓示华侨中学扬帆济海、行健不息、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

中山市华侨中学校徽校徽呈现蓝、黄、红三种颜色中山市华侨,构成华侨文化三原色。蓝色代表蔚蓝的大海,象征华侨的进取精神;黄色代表黄土地,“继承炎黄脉,不改中国心”是华人华侨共同的心声;红色代表中国红,华侨滚烫的血液里澎湃的依然是中华的声音。

校歌

《让世界走进侨中》(2012版新校歌)

名人故里,中山侨中,兴学育才,乡梓情农。

爱国爱乡,博爱包容,崇德行善,道远任重。

自强不息,敢争第一,刚健进取,勇攀高峰。

勤奋守纪,合作创新,乐学善思,明辩笃行。

世界胸怀,国际视野,我们要做世界侨中人,

让侨中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侨中。

精神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校风

勤奋、守纪、合作、创新

教风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学风

乐学、善思、明辩、笃行

截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华侨中学成立了中学生领导力、模拟联合国、英语辩论队等10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百团大战”,中山市华侨中学学生会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会。

红十字会于1997年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赴香港参加接受香港红十字会回归祖国仪式,并且每年参加市慈善万人行表演。侨苑文学社,连年获得市教育局校园文化优秀期刊一等奖。学生代表队奔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与创新力大赛及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学校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节、女生节、创客节、体艺节、华侨文化大讲堂、英语辩论赛、篮球赛、啦啦操比赛、迎新晚会以及对外交流演出等活动。

历史沿革

1954年9月,檀香山归侨陈茂垣牵头发动华侨捐资创办,校址位于石岐元兴街1号,时称“石岐市华侨中学”,校址石岐元兴街1号。

1959年1月,创办于沙涌上塘村的中山县华侨中学(1958年9月创办)并入该校,统称“中山县华侨中学”。

1967年初,校名改为中山县红旗中学。

1968年11月,并入石岐一中,该校停办。

1969年2月,石岐红卫中学迁入该校原址。

1970年9月,石岐红卫中学改名为石岐三中。

1979年12月,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带头捐款,奔走海内外,发起复校运动;中山县政府决定复校。石岐三中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同时中山县政府定该校为县重点中学。

1982年3月,新校舍建成开幕,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后更名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1994年6月被授予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0年4月,筹建中山市华侨中学北校区建设占地170亩的北校区,初步形成了南北校区的格局;同年9月,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新校区建成开学;同年10月,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6年8月,中山侨中英才学校落成典礼。

2008年3月,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会成立,学校发展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同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2013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2014年12月,建校六十周年,著名科学家、华人获诺贝尔奖第一人杨振宁教授继2009年后第二次莅校演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6273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午4:02
下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午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