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华侨中学,都说台山是 “中国第一侨乡”,可你知道这个称号的由来吗……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相信很多台山的小伙伴从小就知道,台山是全国闻名的第一侨乡。可是,你可知道“中国第一侨乡”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吗?1万多人(2010年)还多,有海内、海外“两个台山”之说,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美洲华侨之乡”的美誉。他们就是台山早期的华侨。但是,台山成为我国著名侨乡,并享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主要是在近代即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台山侨乡形成了建国以后最大的一次“新移民浪潮”。

相信很多台山的小伙伴从小就知道,台山是全国闻名的第一侨乡。如果说台山人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亲戚旅居海外,此话可谓毫不夸张。可是,你可知道“中国第一侨乡”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吗?

从“新宁”到“台山”

台山旧称“新宁”,原属新会县一隅,1499年,划新会县百峰山以西设县,因是新设置的县,又是从新会县撤设,故取“新”字;当时,台山地处偏僻,山高林密,海岛繁多,匪患不断,剿不胜剿,为求一方安宁,又取“宁”字,组成县名,曰:新宁县。1914年,因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均有“新宁县”,为避混淆,以台城北面的三台山为名,改名为台山县。1867年,土客分治,曾析客家人居住的赤溪、田头,成立赤溪厅;1912年,赤溪厅改赤溪县;1953年,赤溪撤县为区,回归台山县。1952年,划新昌、荻海归开平县。1992年4月,台山撤县设市台山华侨中学,为台山市。

台山华侨中学

【课外小课堂】

台山旅外乡亲组织的社团,大多以“宁阳会馆”为名。以“宁阳”命名,有其历史渊源。在改名为“台山县”以前,新宁县有“宁邑”之简称。阳,寓意如旭日初升,前程似锦。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书院,名“宁阳书院”,这是新宁最著名的书院。一种说法认为,旅外乡亲组建的社团以“宁阳”名之,相信是沿袭家乡著名学府的意境;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宁阳”是新宁的美称,源于广东举人第一人陈遇夫(1658—1727年)的文章《新建青云桥引》。

台山华侨中学

海外成立最早的台山宁阳会馆——1822年建立的新加坡宁阳会馆)

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第一侨乡”

据我市最新侨情调查所得,台山现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有16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六大洲110个国家和地区,比全市常住人口94.1万多人(2010年)还多,有海内、海外“两个台山”之说,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美洲华侨之乡”的美誉。

地理因素:

台山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南濒南海,毗邻港澳,海(岛)岸线长697公里,沿岸有广海湾、镇海湾两大海湾,大小海岛(礁)557个。这一地理条件大大方便了台山人进行海外交往和出洋谋生。

台山华侨中学

历史因素:

据《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南北朝时期已有台山人同海外交往,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史书上看到的台山同海外交往的最早纪录,至今已有1500多年。

唐宋元时期,台山同海外的交往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元灭宋(1279年),导致大量台山人逃亡海外(主要是南洋地区)以求生路。这是台山古代先民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他们就是台山早期的华侨。

明清(至鸦片战争前)时期,一方面,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素以“贩海”为生的台山人有不少人出洋做生意;另一方面,由于朝政腐败、朝代更替,农民起义的失败者大量逃亡海外;加之倭寇犯海、西方殖民者同内地不良之徒朋比为奸,“掠良家子女卖之”,特别是海盗张保仔被清廷“招安”后,反对降清的数万兵民(其中不少是台山人),大部分逃亡南洋。这个时期形成台山古代先民第二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

但是,台山成为我国著名侨乡,并享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主要是在近代即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从鸦片战争 (184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9年)的一个多世纪里,台山人先后3次掀起国际性移民高潮:

第一次,1848~1860年台山华侨中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先后发现金矿,掀起“淘金热”的浪潮,大量台山人涌向这些国家,去“圆”他们的“黄金梦”;

台山华侨中学

(台山先侨淘金图)

第二次,1862~1885年,因美国、加拿大修建太平洋大铁路的需要,成千上万的台山人被招募充当“苦力”,成为修建这两条铁路的主力军;

台山华侨中学

(在加拿大筑铁路的华工)

第三次,1943~1949年,由于中国人民、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致使美国等西方国家相继废除排华法并修改移民法,允许华人入籍,加之抗战胜利后侨民迫切要求家庭团聚,又因国内全面内战的爆发,许多台山人通过合法途径(家庭移民、婚姻移民等)移至美、加等国。

台山华侨中学

(美国华人宣誓入籍)

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华侨政策,台山侨乡又掀起了一轮至今尚未止歇的移民浪潮。许多侨眷、港澳台同胞的家属,从中国大陆通过合法途径获准后移民海外(含港澳台地区),与亲人团聚;而不少没有直接“海外关系”的人也想方没法“营造”(如通过婚姻、劳工、投资)海外关系,以达到移民海外的目的。台山侨乡形成了建国以后最大的一次“新移民浪潮”。

在新中国成立前,台山人出洋多是被迫的,是一条白骨嶙峋的不归路,是用血与泪写成的一页悲惨史。建国后,台山人移居海外,从总体而言都是出于自愿的,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以与亲属团聚为目的,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据《溯源月刊》记载,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于1958年12月视察台山,曾下榻中共台山县委会驻地——台城中山路溯源堂大楼和前往广海、温泉视察。在视察途中,途径那金、上泽、端芬时,董老对一路上造型别致的洋楼和碉楼、鳞次栉比的侨房赞不绝口。他不禁感慨道:“台山不愧是全国第一侨乡,名副其实,毫无夸张。”

台山华侨中学

(四九镇望岗村 摄影:杨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5060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上午11:17
下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上午11: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