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历届华侨生学长联考经验谈(一)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高中就读于上海复旦附中,参加的是14届联招理科考试,最终成绩为601分并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录取。相比广东高考来说,联招少了语法填空和信息匹配,取而代之的是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做学长的把都经历过的事情写成经验,就是让学弟学妹们少走些弯路,更容易达成自我设定的目标。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高中就读于上海复旦附中,参加的是14届联招理科考试,最终成绩为601分并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录取。为了纪念那些努力复习的日日夜夜,于是写下这篇与其说是“经验分享”,不如说是“感想”的东西,希望对学弟学妹能有一点点的帮助。

我是在高二下学期那个寒假才得知这个考试的,也是从那时候才开始放弃政治和生物课并且着手利用每个周末来一点一点地收集联招资料。说实话,收集联招资料是件很痛苦的事,例如数学的多项式、余式定理,物理光学、热学大题等等,要么是要跨海去台湾网站搜索,要么是要跨越历史找90年代的那些题目= =。好了废话不说,入正题啦!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一、2014年各科试题个人感受

这部分仅仅是个人感受,只是提供一些今年试题的信息给大家,如果你手里已经有2014年试卷的话不看也没关系^^。

1.语文

今年的语文是重灾区,不知道改卷老师在哪些题上改严了,导致许多考生最后的成绩与自己估分落差很大,上100分的不多,能上110分的更是寥寥无几,个人觉得这是14届高分层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题目上来说,感觉今年的前10道基础选择题的难度上升了,模棱两可的选项非常多,考察的知识点也更有深度,像往年“妹妹长得像姐姐”是不是比喻这样的送分题几乎没有,文学常识也不再停留在唐宋八大家、四书五经这些反复考了多次的热点上,总之,当时在考场上10道题做下来,有把握的只有3,4道= =,还挺影响心情的嘿。

2.数学

今年选最难的科目貌似数学是票数最多的,我本人数学学得比较差,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嘿嘿,印象比较深的是选择题有好几道几乎没思路,填空题还比较顺手,(这个挺符合联招数学的特点,要么选择题难要么填空题难,不会二者同时为难大家的)而大家需要注意的往年设置在填空题的那道空间解析几何今年放在了第一道大题,难度也相应有所提升。

3.英语

英语应该是今年最简单的科目了,难度和往年差不多,就是听力只放一遍有点不爽,有时候一走神就不知道选哪个好了,所以大家平时练听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训练集中注意力一遍就把答案听出来,不要跟着高考的同学听两遍= =。作文还是比较好写的,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就好。

4.物理

物理算是我花时间最多,并且学得较好的一科了。但整套卷子做完还是觉得好伤心啊,大题太难了。并且题型结构也有所变化,往年光学、热学是放在第一、二道大题的位置上(难度也较小,是拿分的好地方),然而今年光学被拆在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位置上,而热学则放在了倒数第二道大题,难度和综合性都大大提高,考的是液柱类型题并且首次涉及了浮力(没记错的话),这题我直接放空了,感觉复习了那么久的热学有点可惜哎。至于其他大题,过程也都比较复杂,而且最后计算量都比较大,印象中磁场那道题也挺变态的,总之物理死得比较难看。

5.化学

化学应该是做得最顺手的一科了。但可以感觉到从05到14年以来,化学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只是幅度不太大。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选择题第一题就考了12个俗称,无机、有机推断大题依旧是像往年一样想到了就简单,想不到就悲剧的状况,这两个分值都很大,所以大家平时要注重基础,不要遗漏知识点,因为记得某个知识点与否有可能决定了你那道18分的推断题能否打开突破口。至于计算题嘛,四选二,挑顺眼的熟手的简单的来做就好。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二、各科复习建议

1.语文

语文是很重视基础的学科,一定要尽早就把基础夯实。特别是从联招的题型结构来看,仅前十道选择题就考察了虚词、实词、成语、修辞、语病、标点、歧义句、文学文化常识、古诗鉴赏等内容,几乎涵盖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所有内容,可见联招对于语文基础的重视程度。所以大家有时间就多做做题,背背文学文化常识,看看修辞,标点的用法,尽早熟悉题型的同时也日积月累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不会出现我前面说的10道题有把握的只有3,4道的囧境,而且选择题对了就是对了,改卷老师挑不出毛病的,所以前面18道选择题是成败的关键。而后面8道选择题分别是4道现代文阅读和4道古文阅读,4道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是要重点关注的,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文章内容才是你判断正误的依据,而不是选项的说法符不符合你的想法,最好是把选项和原文中的语句作对比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多数情况下便可以判断正误。通常4道选择题16个选项下来的确很晕,所以读完文章后的记忆力以及快速搜索能力都是平时要训练的,同时要把握好时间。至于3分的四选三古诗默写,个人是建议不必花太多心思在上面,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又不想学习可以拿些名句来看看,同时也顺便积累下作文素材,完全没必要在高三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刻意去背一大篇一大篇的古文,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而古文翻译则是一个要着重训练的部分,每年都是两句话共10分分值很大,要注意做到逐字翻译,特殊句式有所体现,适当调整语序,补充省略内容等。最后就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了,阅读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以及紧扣文章,不要脱离文章自己写小作文;作文注意字写漂亮点,不要跑题就好。

2.数学

前面说过了,本人数学不太好,所以这部分就不写太多误人子弟啦嘿嘿。个人觉得数学是联招各科中较为接近高考的一科,所以大家跟紧学校老师的步子走就好,然后自己抽空把考纲中与高考不交叉的部分学好,特别是空间解析几何,这个比起余式定理因式定理来说会舒服些,比较好得分。个人感觉余因式定理那些题方法都比较死板,但计算量都比较大,对细心、耐性和计算速度的要求比较高,我就常常晚自习算到发疯= =,最终考试的时候还是果断跳过了。最后强调一点,要高度重视数学科的选择填空题。

3.英语

英语总体难度还是不高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题型不够熟悉。相比广东高考来说,联招少了语法填空和信息匹配,取而代之的是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如果以前一直没接触过这类题型的话做起来会比较纠结= =,所以一定一定要尽早开始练习,而且要持之以恒。当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短文改错中经常在哪些地方“阴”你,以及一些技巧等等。总之英语是除化学外最好抢分的一科,千万不要轻视它,物理考110分都不如英语考130、140分来得容易。

4.物理

在我看来,物理是联招最有特色的招牌菜了= =|||||,先不说难度,光是考察内容就让大家头疼不已。光学,热学,简谐运动和机械波都是高考不考的,这几大块说真的学起来都非常有趣,但是做起题目来也是欲仙欲死哎= =。内容非常多而且相对比较难所以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光热这几部分的学习,避免在最后几个月才手忙脚乱地恶补,至于这部分的习题我再次推荐《高中物理解题题典》这本书,里面都是些又老又经典的好题,挺有联招真题的味道,其实05年还是06年卷就曾经有不止一道光学题出自其中,只是改了下数据,其他几乎是一字不差地搬了上去。至于与高考交叉的那部分,如果你还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定一定要好好把力学,运动学的基础打扎实,因为这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无论是后面的电场、磁场、机械波还是热学,都无处不渗透着力学与运动学,可以说起到的是根基的作用。如果你已经是高三备考生了,在最后这一年应该着重注意训练并归纳各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培养物理思维,同时规范解题格式,记得写清每一个原始式啊。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大家都忽略并且不重视的核物理部分,联招非常重视这一部分啊,每年的分值都比较大而且难度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大部分集中在选择题,印象中有一年好像还出了大题,所以大家该背还是要经常背背,多做做核物理的题,送分的题你都不要就让别人拿了对吧?

5.化学

终于到化学了= =。我建议大家在复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回归基础,很多时候学校发的一些针对高考题型的较难的卷子我都是直接放弃不做的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因为联招的整张化学卷几乎都是对最基础知识的考察,它要求你要熟知重要元素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以及一些化学基本原理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策略地对待化学,一点一点地把基础打扎实便是应对联招化学的最有效方法。

三、关于填报志愿

一定一定要高度重视志愿填报。填报志愿前首先要合理评估自己的水平大概在什么位置上,做历年联招真题无疑是最稳妥的做法。然后按照自己的大概水平,专业兴趣去选择大学,不看高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你要填报的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是否有专业梯度,是否录取第二志愿,第二志愿是否需要加分等等问题都是填报前必须必须了解的。每年都会有考生考取了不错的成绩,却因为第一志愿差了一点点,第二志愿又填了个不招收第二志愿的学校而落榜,这些都是教训。所以如果大家都自己多了解一点,好好利用留学社已经提供的信息,甚至可以亲自打电话到那所学校的招生办进行了解。无论是比起内地高考生还是香港高考生,联招考生都是弱势群体,我们人少而且分散在各个地方,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发挥出留学社共享的精神,将力量凝聚在一起。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都能上到自己向往的大学。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华侨生联考语文真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4257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0日 下午4:11
下一篇 2023年6月20日 下午4: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 吕帆,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温州医科大学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主任医师,教授。吕帆于1986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专业,1991年完成眼科学硕士和眼科住院医培训,1993-1994年分别在印度L.V.、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1999年期间定期在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分期做访问学者,2001年完成在美国的临床轮转学习,2002年12月获得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博士学位(OD.)。2010年被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视觉科学荣誉博士”。作为领导者之一创建了我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项目,逐步完善眼视光学医学本科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既创新性融合了现代视光学和传统眼科学温州医科大学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通过20多年实践证明了其先进性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眼科和视觉保健的需求。被国际视光学教育界誉为“中国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入选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作为领导者之一创建国内首家眼视光医院,建立全面全程的眼科和视觉服务理念和系统,1998年建立至今,发展成为浙南最大的眼科专科医院,浙江省唯一的眼科专科三甲医院,在眼科和视觉临床方面走向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吕帆教授承担的主要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总计一百余篇,大部分学术论着发表在IOVS、等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较有影响的杂志上。负责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主要在功能性视觉、近视研究、眼科生物成像及临床研究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学博士、博导,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杂志》副主编。展开↓ […]

  • […] 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与美国俄勒冈太平洋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合作办学竞争激烈吗,USA)合作办学,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全国眼视光高等教育及全国中医药院校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山东省首家设置本硕博纵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