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美华侨农场,重洋万里游子归国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立志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海外侨胞也不惜漂过万里重洋,重归“母亲”的怀抱。始建于1961年的阳春岗美华侨农场作为总场,由当时本县的岗美青年林场、合水林场、潭水葵场、马水农场合并而成,这里当时安置了大批归侨难民。

这是世界国家史、民族史上的一个传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和国家就把迎接海外侨胞回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抓。我们把海外侨胞亲切地称之为“游子”。立志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海外侨胞也不惜漂过万里重洋,重归“母亲”的怀抱。千江有水千江月,万家团圆万家秋。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一个半个多世纪前的家国团圆的故事。

在位于岗美镇北部约2公里的阳春市岗美镇岗美华侨办事处附近,依旧保留着几排平房。1960年,9岁的何孝德跟随父母乘坐中国政府租用的“俄罗斯”轮船踏上归国之旅。来到阳春后一直居住于此。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何孝德

当时回来的时候和父母亲一起回来,我们就坐那个“俄罗斯”号,在海上过了7天7夜才回到湛江,过了一两天我们就到贵州省望谟县住了五年,父母亲在那边生产种田、插秧,五年后搬到广东来,搬到阳春。第一批华侨农场的员工就是我们。

岗美华侨农场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眷恋故土、牵挂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血脉中抹不去的情怀。1949年,新中国成立,海外侨胞获知消息欢欣鼓舞,许多有志参加新中国建设的侨胞期盼回到祖国的怀抱。

岗美华侨农场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动乱频繁,每个散落海外的华人,成为祖国的牵挂。新中国在百废待兴中排除万难,先后租用“美上美”号、“大宝康”号、“俄罗斯”号等苏联和其他国家的10多艘客轮,共撤侨回国6万余人。随后,又投入数亿元,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垦建国营农场,安置大量的归国华侨。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梁国顺

我1960年回国,我是印度尼西亚归侨,那时候回到贵州住了五年,回到贵州就读小学,1965年就回到广东了,因为贵州太冷了,大家就向上面领导要求回到广东这里,这里比较暖和。

岗美华侨农场

1965年,东南亚国家出现排华潮,国家再次派出船舶多批次接侨归国。其中,“光华轮”号在本次接侨中发挥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远洋船舶,“光华轮”号从1961年开始,已先后13次到印尼接运华侨。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归侨张天胜依旧历历在目。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张天胜

在路途,船走了第三天第四天的时候,空中有外国的侦察机监视我们“光华轮”上的人,但是我们也没有理它,船上的工作人员说不要去管它,那是国家的事,我们继续前进,这条船如果我没有记错是载了1003个,当时这条船1003人去世了一个,船上又生下一个,这1003人上岸就没有缺少人,就这样我们回到了祖国。

岗美华侨农场

张天胜回忆岗美华侨农场,当时他们回国时临近冬天,常年海外生活的他们在登船时没有准备冬天的衣服,祖国特意给他们分发包括棉袄、裤子等红、紫、蓝色3套衣服,经湛江10日暂住,后和家人由国家分配到阳春岗美华侨农场二队的潭水葵场。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张天胜

我们回到了(潭水)后,住房、家庭的锅头、床,国家全部都配备好了。

岗美华侨农场

始建于1961年的阳春岗美华侨农场作为总场,由当时本县的岗美青年林场、合水林场、潭水葵场、马水农场合并而成,这里当时安置了大批归侨难民。上世纪60年代,整个农场有着4000多华侨在这里生活,或司机、或农民、或老师、或医生,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梁国顺

那时候我回到广东这里,我们读书,那时候生活很困难岗美华侨农场,太多姐娣,国家有补贴,给点钱供我们读书上学,75年高中毕业,下乡到连队,种橡胶、剑麻、割胶也割过,建筑也做过,我们要感谢祖国,感谢国家。

岗美华侨农场

印尼归侨 张天胜

2016年、2017年我去印尼的时候,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好起来了,我们从这里带去的钱可以换他好几倍的钱,所以无形中(拉开了)和他们的差距,他们就感觉到,你们回对了,同样是以前的朋友,他们还在印尼,他把你另眼看待,很尊敬你。

岗美华侨农场

END

—△△△—

来源|阳江新闻

文字|毛军玲徐春雪

摄像|毛续 陈佳阳

编辑|梁胜

原创保护盗用必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6271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3:09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3: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