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华侨,我国近代出生于广东省的名人伟人大全(九)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你知道广东出生的名人伟人有哪些吗,一起来看看吧!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1944),出生于广州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市南区沙涌村人),先施百货公司创建者,中国第一家先施百货公司创建者。清末民初历史人物,是中国国民党早期一位很有能力的组织家、活动家,国民党元老。陈其瑗(1887-1968),字伯玉,广东省广州市人。

你知道广东出生的名人伟人有哪些吗,一起来看看吧!

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南昌华侨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南昌华侨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南昌华侨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南昌华侨,不幸空难。

南昌华侨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南昌华侨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 。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 ,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南昌华侨

马应彪(1864~1944),出生于广州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市南区沙涌村人),先施百货公司创建者,中国第一家先施百货公司创建者。他也是中山市近百年来在华侨、港澳同胞中第一位捐赠巨额款项支持家乡建设的人。1918年,他捐巨资在家乡沙涌村建造了中山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公园、第一所幼儿园、第一个人工游泳池,并立下遗嘱把捐赠项目向政府备案。 据马应彪先生亲属马彦昭介绍,马应彪一生扶贫倡教兴福利,还捐资建成”香山城世光女子高等小学”,兴办岐光医院、中山市平民医院,在华侨、港澳同胞中传为佳话。

南昌华侨

黄世仲(1872~1913),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别名黄小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南昌华侨,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推举为广东民团局长,后因与都督陈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军饷”之罪名杀害。终年40岁。

南昌华侨

古应芬(1873年–1931年11月18日),字勷勤,​亦​作​湘芹​,生于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寺右村 ),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清末民初历史人物,是中国国民党早期一位很有能力的组织家、活动家,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于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广东光复之役。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曾参加「二次革命」、「讨袁护国」、「护法」、「东征」、「北伐」等重大事件,为国父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南昌华侨

伍观淇(1886年-1952年),字庸伯(旧名冠球),出生于广东番禺县南浦村(今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南浦乡)。毕业于陆军大学,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兼总参议,抗战时,他率领广东省第二游击区四支队7000多人。江高之战,击沉日军橡皮艇30多艘,击伤飞机1架,消灭日军200余人。

南昌华侨

陈其瑗(1887-1968),字伯玉,广东省广州市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拥护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主张国共合作。1926年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汉口市党部书记长。大革命失败后赴澳门,后参加中国国民党特别行动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在海外积极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参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建工作,是民革创始人之一。

南昌华侨

​今天的内容就打这里了,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1905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3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23年9月23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