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曾路,《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在京发布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简要介绍了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人华侨研究院以及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发展情况及其刊物出版,同时指出这本书以华侨华人的角度破题,别有创建和创新,脚步超前、视野开阔,也是一部抛砖引玉之作,后续还会推出专题性和国别研究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毛莉)11月7日,为宣传推广涉侨研究、进一步发挥涉侨智库作用,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行《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并与多名专家、研究员进行交流和研讨。

会议由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黄日涵主持,《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主编陈琮渊介绍书籍情况。

在“一带一路”划时代进程中,华侨和海外华人凭其独特身份及资源优势,势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由黄日涵主编的《谁持彩练 海上丝路》一书初步对历代华侨华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进行了梳理,《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则进一步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取列国志形式,绍述各国的地理、历史、人文、经济与政治环境等,重点介绍华侨华人在各国的境遇及发展情况,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华侨华人在双边往来中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并指出中国与华侨华人所在国发展双边关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陈琮渊表示,本书只是鸟瞰式初步盘点,除了文献搜集和整理之外,很多参与的青年学者都到菲律宾、俄罗斯、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甚至到印度尼西亚等第一线,提供了第一手的观察资料,未来将深入探索,特别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做深度剖析。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副校长赵健表示,华侨华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力量,这本书为怎么发挥这个力量提供了一些初步答案,同时它是一本指南、一个索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比较扎实基础。

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简要介绍了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人华侨研究院以及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发展情况及其刊物出版,同时指出这本书以华侨华人的角度破题,别有创建和创新,脚步超前、视野开阔,也是一部抛砖引玉之作华侨大学曾路,后续还会推出专题性和国别研究的成果。

CCG主任王辉耀表示,“一带一路”是个宏大构想,是未来中国要长期推行的一个新国策,也是中国全球化一个新起点,并就此讲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或者人心相通;二是在研究华人华侨与“一带一路”中希望有一些政策突破;三是CCG也在做这方面研究,出版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新侨专业人士书籍;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有100多个全职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在国内成立了三个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的研究所,还注册了全球化人才发展基金会,希望更多学者、专家和领导支持和关注这方面工作。

华侨大学曾路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林宏宇认为,这本书强调了华侨华人群体在“一带一路”当中的作用,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表示, “一带一路”不能急功近利,要打造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他认为本书开创一个研究新领域,研究群体和研究主题等都有特色。未来要抓住四个重点华侨大学曾路,即重点区域、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秘书长吕欣,就大数据研究方向谈了三个空间的融合,分别为促进对于工作的应用及更广泛传播的数字化、能够推进整个“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数据信息共享的网络化以及“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决策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智能化。并表示这三方面的融合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和决策方面的支持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强调现在搭桥引路,把中国和华侨华人、“一带一路”一个共同性的连接彰显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仍要提高警惕,要预测在之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要从中国本身的制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教授龙登高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一带一路”沿线的这些国家会存在着潜在的政治风险以及宗教与文化冲突形成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应持积极的态度,全面地去看待它。

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认为,《搭桥引路: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这本书对于“一带一路”的基本观点概括得很全面而且内容丰富,全面囊括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信息。这本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一带一路”专题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认为,“一带一路”的构想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既要做到以我为主,又要更好地服务沿线国家的华人华侨。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指出,这本书成功做到了对历史的溯源,但是不足在于对于现状的分析过于概括。另外,如果以人类学和社会学去定义华人华侨这个群体,它们与“一带一路”的结合度还应当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1098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华侨,亦被称作“海外华侨”,华侨属于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国公民,但长期居于国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国永久居民身份者,称之为“华侨”何谓华侨,仍保留本国公民身份,仍然受到本国法律保护。. 华侨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等其它职业的人,留学生,对外援建工作人员。. 华裔是指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也可指华夏族的后裔。. 古代指中原地区。. 华人( )即“华夏人”的简称,来源于远古时期黄河上游“华”、“夏”部落的联合,“夏”在羌语和藏语中是“强大、统一”的意思。. 是对属于中华民族的人的泛称。. 华人是一个血统概念,从民族上讲,具有汉族和中国55个少数民族血统的人都是华人,具有外国民族血统认同中华文化的人也是华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