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多少华侨,【福建侨报】福师大社会调研队赴永春东关镇采集归侨口述资料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培根铸魂”归侨口述资料采集暑期社会调研队。7月18日上午,调研团队到访永春县东关镇。调研团队成员与受访归侨合影1960年该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更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整体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所属的茶叶精制厂被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调研团队欣喜地了解到目前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已就北硿华侨茶厂旧址更新设计进行新的尝试,茶厂将在工业遗产建筑原址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庄思颖 林家馨

“我亦沐恩感激深,乐莫乐兮鸟归林”,祖籍永春的国学大师梁披云曾在1960年创作的《番客谣》中用这样的诗句来抒发华侨回归桑梓的雀跃之情。永春是泉州市侨务大县,历史上就有“无永不开市”的说法,目前海外永春华侨有120多万人,永春境内涉侨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侨乡文化建设方面富有成就。为回顾永春归侨发展历史,收集涉侨文献资料,更好地“凝侨心 聚侨力 护侨益”,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副教授江振鹏、谢皆刚两位老师组织社会历史学院十余名学生福建有多少华侨,成立“闽侨记忆 培根铸魂”归侨口述资料采集暑期社会调研队。

福建有多少华侨

▲ 调研团队成员进行口述访谈

7月18日上午,调研团队到访永春县东关镇。在省、市侨联的关心指导和东关镇侨联主席郭家添的精心安排下,调研队师生们倾听了解了吴国柱、朱森华、张伍安、洪承兴等十余位老归侨的归国记忆和精彩人生,感受他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深入的访谈交流,年近耄耋的归侨老人们以一个个亲历者的生动视角为在场师生娓娓道来侨情往事,为永春北硿华侨果茶场的非凡历史提供宝贵的口述资料。

福建有多少华侨

▲ 调研团队成员与受访归侨合影

18日下午,在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老职工钟利军的引导下,调研团队参访了北硿华侨茶厂原有的厂房、仓库和机器设备等涉茶物质文化遗存。

福建有多少华侨

▲ 调研团队成员参观老茶厂

北硿华侨农场创办于1954年。1960年该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更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整体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所属的茶叶精制厂被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该厂通过构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规模化生产成绩斐然福建有多少华侨,产品远销海外,是当时福建省四大国营茶厂之一。

北硿华侨茶厂目前遗留下大量的制茶机器设备、贮茶仓库和建国后各个年代的制茶工业建筑。目前国内外普遍的作法是将各地历史上留下的工业厂矿建筑结合城市更新或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化利用。调研团队欣喜地了解到目前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已就北硿华侨茶厂旧址更新设计进行新的尝试,茶厂将在工业遗产建筑原址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更多成绩。斑驳的老厂房、落尘的老物件以及道不尽的“侨”往事,未来这些文化遗存不仅能够守护一代归侨宝贵的集体记忆,也能在文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下更新蝶变,发挥新的更大价值。

福建有多少华侨

▲ 调研团队成员观摩茶厂老照片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和参访交流活动,福师大师生们采集与记录了北硿华侨农场归侨群体的独特记忆,深切感悟到了归侨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对当前基层实际运作过程中涉侨涉茶老建筑的活化利用有了新的认识。期冀未来永春县东关镇和北硿华侨农场内更多涉侨文化资源能够得到保护利用,打造“茶旅游加侨文化”特色品牌,不仅为归侨及其子女们留住“乡愁”、凝聚侨心提供历史见证,更能聚集更多侨力资源服务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和文化建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uaqiao/1072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8日 下午2:07
下一篇 2023年9月8日 下午3: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