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春天还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逗留,屋子门前繁花似锦,而小道上已绿叶成荫,夏日迫切想要到来。有感而发的彝族小伙阿勒拉哈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了一条动态:。
阿勒拉哈发布推特。推特截图从四川凉山昭觉县城旁一个小村子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马萨诸塞州,从凉山农村娃成为哈佛大学博士后,阿勒拉哈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很多年,走出了彝家山寨,跨过重重困难,实现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切。
阿勒拉哈在哈佛大学官网的个人页面。哈佛大学官网截图哈佛大学官网显示,阿勒拉哈于2022年1月加入哈佛医学院计算生物医学中心,担任博士后哈佛博士后刘博,研究方向是机器/深度学习、数据可视化以及地理空间计算方法在人类数据中的应用。
梦的起点是四川凉山偏远乡下的一间小学。在脱贫摘帽前,凉山州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哈佛博士后刘博,从专科生到哈佛博士后,凉山小伙勉励家乡孩子:条件艰苦不可怕,昭觉县有着全国闻名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前,垂直悬挂在绝壁上的藤梯是村民与外界唯一相连的路。
阿勒拉哈正是从昭觉县走出来的,靠着勤奋努力,他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为一名专科生。这十余年来,他是如何从一个专科生蜕变为世界名校博士后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官网记载,阿勒拉哈是该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9届毕业生。他记得自己刚来到学院的时候,身边的一位同学对未来一直保持着悲观的态度,总想着能够得过且过,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满足了。但是他却认为,尽管自己的起点并不高,但是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
2009年毕业后,他专升本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但他并不就此止步。2011年,他先后进入Tieto、、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2014年,在公司的资助下,他考取了韦伯斯特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7年,他离开了公司,选择继续深造,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科珀斯克里斯蒂分校录取,2021年获得地理空间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谈到海外的求学经历,阿勒拉哈回忆,“说实话,刚到美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一个人孤零零的,租房买车、与人相处、处理各种繁琐的文件流程,都要自己做。那时候真想卷被子回家。”
好在后来,他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也融入了当地的圈子。对他而言,第一学期最大的困难就是数学基础差。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自学了很多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公开课程,到了第三次作业之后,他基本跟上了教学进度。企业的从业经历,也让他练就了相当深厚的编程技能。
令他感到吃力的,还有学术写作。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学术写作水平,他勤奋好学,每次写完自己的学术文章之后,都要去学校里的学术帮助中心,请英语母语的老师和同学帮忙指点修改,写作水平也很快跟了上来。
“现在想来,可能正是因为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吧,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2018年,还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阿勒拉哈接受母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专访时说,“不管境遇如何,只要随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会收获很多。”
今年1月28日,阿勒拉哈向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分享了自己的追梦故事。他形容自己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并不聪明,起点也很低”。但他想鼓励还在读书的凉山小朋友,“其实条件艰苦一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还有一颗上进的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做得很好。”
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含金量,国内鲜为人知的朱氏三兄弟:在美少年坎坷,最终既上了名校,又改变了世界
这里是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分享身边育儿达人(尤其是爸爸们)的育儿经,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启发,
创意游戏与实用资讯,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儿以灵感
———————— * ————————
兄弟三人,老大从小学霸,老二成绩平平,老三叛逆,高中辍学。而最终殊途同归。不仅上了名校,也改变了世界,成了美国赫赫有名的朱氏兄弟。
今天的文章来自公号“美国留学妈妈圈”(id:)是专为正在准备或已经成功送娃去美国读书的妈妈们搭建的交流圈。在这里,您可以获得全面美国k-12教育资讯,结识同样经历的妈妈们,分享与交流教育经验与体验。。
攀藤:特指以考入“长青藤”等美国著名大学为目的的教育学习过程。
揽月:特指实现“美国梦”,成就人生大目标:尽己所能改变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万分励志的华裔兄弟的成长故事。
攀藤篇
朱氏夫妇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赴美留学,丈夫取得美国工程类名校化工博士学位,妻子在同一所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丈夫得到一所美国中西部名校的教职,夫妻俩在美国中西部安家,先后育有三个男孩,朱大、朱二和朱三。
三个孩子性格各异:朱大成熟、有责任心;朱二好动、好奇心强;朱三独立、叛逆。朱父朱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把家搬到了纽约长岛。朱父转到了纽约一所不著名的理工学院任教,朱母为了三个孩子的教育作了家庭主妇,朱家兄弟进了长岛好学区的公立学校。
朱大在高中成绩稳列年级第一,成为加权GPA破了该校记录的超级学霸及学校明星。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物理。
朱二成绩不突出,在和哥哥同一所学校里,总是处在妄为“朱大之弟”的阴影里。但是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陶醉于在家里的车库和厨房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擅长画画,且热衷体育运动,喜欢各种球类并苦练撑杆跳。苦于亚裔身材,最终也没能进入学校田径队。缺乏正规训练,自学成材的网球为他争得了高中网球队三年替补队员的席位。
申请大学时想学物理,被父亲建议:物理是天才们搞的学问(言下之意,是像你哥那样的学的),你有点画画的才能,学个建筑吧。朱二不听从父劝,考入纽约州的大学,学习物理。至此摆脱了哥哥的压力,潜心作自己。
朱三承受着学霸哥和才艺哥的双重压力,却也不为所动,我行我素。他经常逃课逃学,却广交朋友,自行投入社会大课堂。在朱三16岁那年,他和他的小伙伴创造了一项:用一张地铁票,用最短时间(22小时11分半)游遍纽约城所有地铁站的纪录,这项纪录还被收录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可是,这样的“成就”似乎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朱三的叛逆到了一个程度,高中没有结束就辍学了。直至离家出走,到远在西海岸的洛杉矶,靠自己打工维生。
至此,大家会认为:朱家的攀藤教育成功率1.5/3,成了一个,废了一个,还有一个半成品。
职业篇
朱大从普林斯顿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顺利进入麻省理工(MIT),并取得MIT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突然感觉自己想学医,又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学医,花了7年时间取得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在经历了住院医、等培训后,拿到美国医师执照,并成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名教授。
朱家大哥
朱二从本科毕业后,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做了2年博士后,然后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含金量,成为一名研究员。在Bell Labs做了9年纯科研后,希望也同时能够教书育人,于是转入斯坦福大学成为物理系教授。
再来说说朱三,朱三在洛杉矶打工,亲身体验人间冷暖,曾在唐人街教移民学英语,并深深体会到不会英语,没有受过教育的华裔移民的艰辛。朱三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小宇宙爆发。
靠自学,朱三申请进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尽管不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做什么,但是朱三在UCLA一阵狂学猛学。在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仅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UCLA的社会学硕士和博士。这一年朱三才22岁。从此,朱三的“学渣”逆袭一发而不可收,仅用三年时间又拿下了耶鲁大学的法学硕士和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并取得了哈佛“杰出毕业生”奖()。
从来没能拿到过高中文凭的朱三在他25岁那年共收获了含金量很高的5个学位。单就学业成就而言,应该说是超越了他的两个哥哥。然后,朱三成为了一名律师,在实践中再次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出庭诉讼律师。
揽月篇
多年以后,朱三成为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执行合伙人,董事。作为一名出庭诉讼律师,他创造了35个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案的全胜纪录,包括赢得针对微软、苹果、三星等业界巨擎的著名诉讼官司,为客户赢得了累计超过5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赔偿金。
他先后获得了南加州“第一强律师”、全美“最佳知识产权律师”、全美“顶尖十大出庭律师”等荣誉。朱三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对教育、医疗及亚裔社区建设捐资出力,他个人及他率领的律师所常常对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和亚裔社区进行数百万乃至千万美元的慷慨豪捐。他被母校UCLA授予“最高杰出成就奖”,被哈佛大学校友会选为校董会成员。
朱家老三
朱二历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在斯坦福创建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在1997年,因其在Bell Labs的一项科研成果“激光冷却”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之后,转到母校UC ,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主任。2009到2013年作为奥巴马内阁的一员,出任第12任美国能源部长,任期内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应用。
朱二在2009年被当年没敢申请过的哈佛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并作为特邀嘉宾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颇具幽默感的朱二在这次演讲里打趣说:“可以向妈妈汇报,也获得了哈佛的学位,终于和哥哥弟弟打成了平手”。如今,朱二近乎狂热地把研发和推广低碳新能源技术,为人类解决温室效应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及公益,在继续努力奔跑着。
朱家二哥
朱大仍然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任肿瘤科医生及生物化学教授,获得过一些美国基金会授予的科研奖项以及多次斯坦福大学的优秀教学奖。同时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含金量,国内鲜为人知的朱氏三兄弟:在美少年坎坷,最终既上了名校,又改变了世界,更因为是朱二和朱三的哥哥而闻名。
背景篇
以上内容均为有据可查的真人真事,无虚构内容。
朱大:朱筑文( Chu)
朱二:朱棣文( Chu)
朱三:朱钦文( Chu)
朱父:朱汝瑾:江苏太仓人,1936年从苏州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留学美国MIT。1946年获得MIT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和布鲁克林工学院,1964年被选入台湾中研院院士。2000年去世。
朱母:李静贞: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经济学系,MIT工商管理硕士。著名水利学家李书田之女。
朱外祖父:李书田:1923年以第一名毕业于北洋大学。留学美国,获大学博士。1927年回国,任北洋大学教授。后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国立西北工学院院长等职。抗战后,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1949年前往台湾,次年赴美国定居。
下面是美国网站对朱氏三兄弟的介绍:
Chu (: 朱筑文) is an . He is a of () and the .
He from City High in New York . He a B.A. in from in 1967, a Ph.D.in from M.I.T. in 1973, and an M.D. from . He the in 1987.
His Chu is a Nobel and the of in the Obama . is the Chu.
Chu (:朱棣文) is an who is known for his Bell Labs and in and of atoms with laser light, which won him the Nobel Prize in in 1997, along with his Cohen- and 。
Chu as the 12th of from 2009 to 2013. At the time of his , Chu was a of and and at the of , ,
Chu (:朱钦文), an ,is one of the first Asian to lead a major U.S. law firm. Chu’s him as oneof the ’s most and most trial .
A high ,Chu went on to earn from , Yale and UCLA. In 2007, UCLA Chu the UCLA Medal, the ’s for , Chu’s ‘ to ‘ and him as a of the Asian .
Chu was named The in the in the first Award for , 2006. has Chu as ‘ doubt the most trial in the USA.’
哈佛大学博士后待遇,困境下的高校青年教师
导语
当下,“青椒”“知识民工”等词多用来形容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压力大、薪资低的问题是这类人群的真实写照。生活中,他们背负着房贷、教学、科研、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俨然与“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生活水平”的固有印象形成鲜明反差,在高校大学里教书似乎不再光鲜艳丽。那么,在高校中教书的年轻人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挑战?又该如何打破目前的窘境?
01 校内 & 校外 “青椒”因何焦虑
所谓青椒,通常是指刚刚毕业进入高校教书、年龄小于 35 岁且只有中初级职称的博士生或研究生。这类人由于家庭背景、自身素质、专业出身的不同,命运也各不相同。而高校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哈佛大学博士后待遇,困境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赋予他们“人生灯塔”光环的同时,也形成了一道更高的生活标准和道德准则,在其薪资收入、职称评定、婚姻恋爱、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体现。
1. 非升即走,青椒“焦”无书可教
自 2003 年北京大学引进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员分级淘汰机制,即“非升即走”的人事改革后,该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渐发展沿用起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水土不服”。“非升即走”制度本意是实现教师聘任的进退自如,让人才流动起来。但从近几年社会上关于“非升即走”做法的争议中不难看出,试点高校暴露出的职称晋升、科研成果评定、青年教师权益维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这种水土不服具体表现有两点,其一,评价体系的功利化和懒政化,使青年教师更倾向挤压教学时间来完成科研考。与此同时,扎根一线的青年教师却面临淘汰窘境;其二,我国高校职称评审主要采取名额制,且名额分配权力下放至院系,职称评审不仅仅以学术成果的多少和优劣作为衡量,还包括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掺杂其中。
此外,年龄也是一大关卡。如今高校招聘教师普遍要求教授年龄 45 岁以下,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为 40 岁以下,而“青椒”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已经超龄。另一方面,我国培养的博士毕业生数量增长迅速,海外留学博士毕业回国就业的比例也趋于增加,高校有充分的选择权,比起因“非升即走”退出的“青椒”,高校自然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应届博士生。加之地区差异、户口、住房等切实利益,“青椒”们跨地区流动更加障碍重重,能够选择的流动机会也愈发渺小,最终面临着无书可教的巨大压力。
2. 薪资不高,青椒“焦”无钱可挣
与其他行业的薪酬相比,中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曾有调查发现,北京市属高校教师的平均卡内工资收入低于北京市在岗职工。在邻国日本,高校教授的年收入仅低于飞行员,居各行业第二位。副教授、讲师这样的职称同样不低,分别位居第四和第八。另据麦可思研究 2018 年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有超过三成的教师三年内薪资没有提升,有八成以上教师对自己的月收入不满意。
且在日常教学之外,许多高校的年轻教师还被安排做与教学无关的“杂事”。一些教授无法获得教辅人员的服务,要么事无巨细自己干,要么将杂事压至年轻教师。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中,年工资收入 3 万~ 6 万元占八成,只有 30% 的人每月有结余,剩余接近七成的人则处于收支平衡或入不敷出的状态。由于入职时职称低、薪酬低,为排解大城市物价上涨的生活压力,这些教师在本职工作之外寻找生财之路也是被逼无奈,但久而久之对其学术发展和教学成果一定会产生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结婚生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方面均需要拿钱“开路”,将这些成本叠加后已然不菲,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02 内忧下,如何为其“解压”
前文可以看出,低水平的基础薪资、教研的考核压力以及非升即走的职业前景是当下压倒“青椒”的三座大山。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我国高校 39 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达 人,约占总数的一半,是我国科研教学的主力军。面对如此庞大的青年教师群体,我们该如何解决其发展的难题,有效分担其身上的重担呢?
在校内环节,青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非升即走”的人事“准聘→长聘”制度。即教师入职时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聘用期限固定哈佛大学博士后待遇,高校定期进行聘用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但就目前高校自行设立的“非升即走”条款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唯量化指标论、量化指标不尽合理等问题。尤其在科研论文的重压下,研究课题更显得束手束脚。
去年 1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青年教师成长的政策举措,明确要建立青年教师的多元补充机制,重点提出鼓励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确定青年教师的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
今年“两会”,也有委员建议尽快出台针对高校“准聘—长聘”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完善高校“准聘—长聘”制度设计,为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战略任务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加强对高校“准聘—长聘”制度设计与实施的督导督查,强化培养遴选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取向,确保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战略任务。
民盟中央也就“预聘制”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分别是探索建立规范的高校预聘制度,在设置“非升即走”岗位时,提前设计人员流动预案和明确的中期评价、转岗、告知、解聘流程;优化高校教师的分类评价机制,对于偏重教学的岗位应把职业安全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不宜实施过于苛刻的科研考核制度;加强对高校教学活动的督查检查,开展对高校优化考核指标情况的督查检查,健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高校教师评聘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效杜绝恶性违法事件发生。
03 外患下,怎样助其“松绑”
在校外环节,从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到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国家政策日益重视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薪资水平,完善待遇福利。
一些地区及高校已为青年教师提供低价的周转房、青年教师公寓,甚至首套购房补贴等配套措施,希望为“青椒”解决住房的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及高校在合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薪资待遇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持其教学与科研产出与薪资水平的一致性,这也牵扯到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曾表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育德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对他们的“四史”学习,要求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必须接受师德师风的专题培训,达到一定的学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上岗任教。
他还明确指出,地方和高校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多种方式和办法,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育部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和国内外访学提升能力,通过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支教、扶贫、参加国际组织援外交流等活动,厚植理想信念情怀,强化育人使命担当。
结语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高校青年教师的话题或许永远没有尽头,面对前赴后继的“教育新兵”,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去呵护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快乐总是短暂的,焦虑才是主旋律,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也应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力求在日益残酷的职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hafobsh/19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