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特色美食,武汉人永远也猜不到,黄陂究竟藏了多少美食!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武汉人表示:“黄陂不算武汉,方言都不统一。大黄陂一样有美食,有过早有宵夜有十几年的老店子。黄陂人吃情怀、找刁角美食,经过2天的亲身挖掘,这8家美食可以说是本地人的最爱。黄陂人都知道的好再来烧烤如果你是个真·黄陂人,那么一定会把这些美食告诉黄陂的朋友,对吧!你还知道哪些黄陂美食?

黄陂的历史其实和盘龙城一样古老,距今已有3500年。

黄陂以前归孝感管辖,叫黄陂县;1983年由孝感地区划归武汉,成为了武汉市黄陂区。距今已有36年。

但武汉这个大佬好像从来没有把黄陂当做“同学”,黄陂就像是“转校生”一样的存在。

武汉人表示:“黄陂不算武汉,方言都不统一。你看看徐州划给江苏几百年了,都没能融入南京苏州那个圈子,何况才30多年的黄陂”。

从美食方面来看,武汉的美食被各大账号盘了无数遍,就连青山美食也被挖得人尽皆知。可黄陂有什么好吃的?说黄陂三鲜的请闭嘴,黄陂人只吃这些吗?当然不是。

大黄陂一样有美食,有过早有宵夜有十几年的老店子。

黄陂人吃情怀、找刁角美食,经过2天的亲身挖掘,这8家美食可以说是本地人的最爱。如果你一家都没吃过,那你一定是个“假”黄陂人无疑了。

01

维多利亚旁的腰花掺汤

早上喝掺汤的黄陂人惹不起

这家就是黄陂人口中经常念叨的,维多利亚旁边的腰花掺汤。别看门头很新,其实已经开了20多年。旁边的维多利亚看着已经有些年代感,而这任记早点比维多利亚还要大几岁。

这家老板姓任,最早掺汤只卖3块钱一碗,回忆20年前也的确是这个物价了。

早点主打的就是这个13块钱一碗的掺汤,有腰花、瘦肉、猪肝,里面配细粉丝或者手擀面。油用的是小时候吃的那种猪油,现在很少见了。

做好了之后端上来一看,这就是我家里妈妈做的瘦肉掺汤啊!外观和口感都一模一样,腰花没有一丝腥味,我本来是不吃腰花的人,最后整碗连汤都喝光了!

嗝,还没吃饱!准备还想来点什么,此时来了两个本地人,点了一碗汤+两份炒面+一根油条。门口架起桌椅,就开始吃上了。据老板说,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黄陂并入武汉已久,过早的搭配早已不是武汉的专利。虽说大家都乐意在这吃掺汤,但热干面也卖的很好。老板每天4点就起床准备,也就恰恰好卖到11点左右。要是起晚了可吃不到。

店名:任记早点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龙潭街48号附近

(维多利亚旁)

02

卫校斜对面的牛肉

牛肉像不要钱一样往碗里倒

只做早点的牛肉粉面馆,就在黄陂广场旁的百锦街上。20多年的店铺,每天准备160斤牛肉,粉面150斤,约中午12点前就能卖完,这成绩放在武汉也是妥妥的牛批啊!

全店没有请小工,祖传的老手艺全靠吕老板一个人完成。中午关店后,独自一人在店里卤牛肉,大约6-7个小时才能完工。第二天4点就起床准备开店,当过兵的吕老板一直严以律己。

牛肉之所有好吃,离不开这锅“独门卤水”。这还是开业第一天的那一锅卤水,20多年了!甚至有人斥巨资来买,吕老板都坚决不卖。

凭着这份兢兢业业,累积了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在黄陂,说到卫校附近的牛肉粉,没人不知道这家。

牛肉的分量多也是出了名的,不信你们围观一下。这样加牛肉还真是第一次见,直接用勺子往碗里半撒半倒。看得我有点替老板肉疼。

13块钱一碗牛肉粉,点了两碗粉,比较推荐吃细粉(就是桂林米粉),有弹性口感很棒。他们家牛肉切得很薄,一筷子能夹起一大片,全部塞嘴里每嚼一口都是欲望的满足。

黄陂的朋友有福了,乡里人半年前在金堂街开了分店,店由儿媳妇打理,牛肉还是吕老板这边卤。除此之外见到一切打着乡里人旗号的店铺,都不是正版。

店名:乡里人特色粉面甜食馆

地址:百锦街64号,距黄陂广场730米

03

老牌小吃城食为天

你的爸妈都在这里过早

开业了十几年的食为天,跟武汉的三镇民生甜食馆类似。虽然大家的嘴是越吃越刁,但老一辈的人依旧是这家的忠实粉丝。

一进去门口有售票处,先买票再到对应的窗口去拿吃的,这种大食堂的方式,让人觉得倍感亲切。买了一碗素宽粉,4块钱,给了两张贰元的小票,上面的字都已经快被抹掉了。

真的是全素的一碗素宽粉,除了几根榨菜找不到别的配料。本来不抱有希望,但是吃了一口居然意外的好吃,主要是汤非常鲜,加了一丢丢辣椒,味蕾就被全部打开了。

还有食为天的豆皮和煎包,即使中午12点钟去,也能吃得到。对于我这种不想起早床的人来说,食为天还真是过早的首选了。

豆皮一定要配上桂花糊米酒,2块钱一碗分量很实在,里面还有汤圆和桂花!

店名:食为天特色小吃城

地址:前川大道140附1号

04

黄陂伢小时候的回忆

屹立20多年不倒

这家就在五小旁边,光荣村对面,如果你对着门牌号找,可能会找错。因为前川大街110号分东西两侧,所以有两户。

如果是导航五小的话,就不会错了。光荣村已经拆了,但搬走的居民会为了吃这家的过早,专程回来。

很多黄陂伢说这家店,读小学的时候就在。是的,这家早点已经开了近30年,最早是在人民会场那边开,店内就老板和老板娘2个人张罗。

店里用的全部都是砂锅,煮好了之后直接砂锅上桌,冒着热气带着沸腾声,啊!这才是粉丝煲该有的样子。

我点了一份瘦肉猪肝配玉米粉,还有牛肉、鸡肉等等,可以像个熟客一样自由组合食材。一筷子夹到了小时候煲里一定会有的黄花菜,真的是回忆杀了!

煲里加入了姜丝驱寒,如果不喜欢,可以叮嘱老板不要放。同样是只做早点的店子,最晚只营业到中午1点。

店名:圆圆早点小吃

地址:前川大街110号(五小光荣村附近)

05

不做早点的新海岸小吃城

人气依旧火爆

从食为天那得知,原来大家口中的新海岸小吃城,其实也是食为天老板的,只不过很早之前就转出去了。

估计连黄陂的小伙伴都不知道,新海岸在几个月前装修了,从门口搬进了店内,因为居民投诉说油烟太大。

目前店内暂时不卖早点,原因简单粗暴:太冷了!现在主要是在做小炒。年后天气回暖,早点还会继续做。

虽然不做早点了,但人气依旧很旺,本就没什么环境可言的店里,坐满了人。当然这趟也不算白来,因为我发现人人夸赞的六号门臭干子,就在新海岸对面摆摊。

店名:新海岸特色小吃城

地址:黄陂区前川宁安路文体广场西50米

06

六号门附近的臭干子

只有熟客才找得到

就在宁安路上,我发现了2家臭干子。因为之前在新海岸的时候踩过点,我就知道路口那家显然不是正宗的。正牌六号门臭干子对着新海岸小吃城,对面是花店。

不大的推车旁总是围满了人,男老板炸干子,女老板弄佐料。做了20多年,目前每天做的都是熟人生意。所以就算不在路口摆摊,熟客也会自动找进来。

每天下午2点左右出摊,晚10点卖光,替你们问了,过年都不放假哦!

被称为回黄陂必吃的臭干子,是黄陂伢乡愁的解药。干子很小块,我买了份5块钱的12块。小份3块钱7块。除了干子,摊子上还有各种炸炸都卖得非常好。

炸好后,女老板开始放调料,都是一些普通的调料没什么特别,加了一勺辣椒之后,我以为就这么完事了。谁知这才是重头戏的开始。

旁边的小炉子上,放着一大口锅,一打开,满满一盆子的臭干子酱料,闻着鲜味十足。老板狠狠地加了一大勺子。

这像糊糊一样的酱料完全把臭干子都盖住了,也是他们家臭干子好吃的秘诀,每天现熬一大锅,最后卖得连渣都不剩。

噢,对了,这个糊糊是可以直接喝的,臭干子吃完,酱可别浪费啦。

本地人尤其喜欢吃这个酱!只吃臭干子显然不能满足,必须得点上几串香肠鸡块肉串什么的,和臭干子装一起,最后淋上糊糊酱,满满一大碗很是过瘾。

店名:六号门臭干子

地址:黄陂区前川宁安路新海岸小吃城对面

07

即将搬到武汉的炸鸡架

想吃可得抓紧啦

在三街菜场附近意外发现这家炸鸡架,算是个不小的收获。之前一直在汉阳商学院附近摆摊,那边的学生非常喜欢吃,18年4月因为家里的孙子没人带,这才不得已回到黄陂开了店。

价格不贵,12块钱一斤,大约有十几个。我想着肯定吃不完,准备只买6块钱的。

但是老板信心十足地说:不用担心,吃过我们家的鸡架都会成为回头客。之前在汉阳商学院的时候,女生们都是买20块钱还不够吃。

鸡架还需要回锅,跟我们吃的那种大鸡架不同,这家的鸡架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在锅里炸的时候,还要用夹子把肉戳个口子武汉 特色美食,武汉人永远也猜不到,黄陂究竟藏了多少美食!,让鸡架更入味。

看这架势,我就知道老板没有吹牛。

出锅后撒上孜然和辣椒粉武汉 特色美食,辣椒粉还挺辣的,适当加一点就好。吃着吃着我竟然有种想打包带回武汉的冲动,我一定是疯了。劝你们别轻易尝试,真的会上瘾。

不过黄陂的朋友也幸福不了多久,因为老板正计划年后4月份就到光谷去做啦。大概率会在藏龙岛的方位,想吃的小伙伴可以留意下。

店名:味之源炸鸡架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民安街71号近三街菜场

08

黄陂人都知道的好再来烧烤

一顿不吃欠得慌

据说这是黄陂最好吃的烧烤,我个人倒觉得有点夸张了。但这家在黄陂的确是无人不知,老牌烧烤店了,各大网友的真实评价,至少证明这家真的好吃过。

下午5点左右开门,营业到凌晨2点,黄陂多数烧烤店都是以宵夜为主,对宵夜是真爱了。

特意点了一份比手指还粗的肉串,由于天气原因拍完照就冷了,如果是夏天吃应该会很爽。

烤糯米肠是老板隆重推荐的,说这绝对是必吃。我以为是香肠,吃了后发现其实是小糍粑。味道中规中矩,对于第一次吃的人来说还是蛮有新意的。

店名:好再来烧烤

地址:锦绣道232号

据好再来老板透露,这家旺仔烧烤是他们家亲戚开的,更厉害的是黄陂大部分的烧烤都是好再来的亲戚开的。

不过我当天去旺仔烧烤是没有生意的,老板说夏天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空站在这跟你说话,完全忙不过来。现在天冷,基本上点外卖或者打包带走的居多。

旺仔烧烤有蒸饺和蒸包子这些,烧烤的台子就搭在门口,拉了一个红色的帐篷。

店名:旺仔烧烤

地址:黄陂区百锦街95号(纵横大酒店旁)

在黄陂待了两天,我发现其实这里的饮食习惯早已和武汉相融合,各种过早的店子里,热干面都很受欢迎。

而且越逛就越觉得,这里真的和武汉好像。下面那张图就有种江汉路的感觉,一瞬间仿佛自己穿越了。

现在去黄陂也很方便,在黄陂叫个滴滴,很有可能就是武汉的。坐个292不到1小时,就能到,简直比我回家还快!

更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程都没有怎么坐车,全靠步行找到这一家家美食店。这要是在武汉,怕是要走断腿。

中老年们开着电动四轮的代步车就出门了,问他们去干嘛——接孙子放学。的士7块钱起步,街上的电动车都是同一个款式的遮雨棚。不怎么堵车,木兰公交可绕黄陂一圈。

虽然也有拆迁,三街菜市场后面都已经拆得七七八八了,但一点也不影响来这买豆丝的嫂子们。

如果你是个真·黄陂人,那么一定会把这些美食告诉黄陂的朋友,对吧!谁说没有没有美食?要是再说什么黄陂三鲜、鱼糕的话,我第一个跟你急。

你还知道哪些黄陂美食?

文末留言告诉我吧!

编辑丨周仙女图片丨

武汉吃喝玩乐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以防止大家在人群中走散赶快标星我们吧

汉阳有个桃花岛,

但别问这里有没有黄药师,

地道的吃货会告诉你这里聚集了多少老字号美食。

桃花岛上曾经不住人,1985年,这里的汉桥村在岛上种了桃花,才因此得名。那时的桃花岛上只有成片的桃花。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城市开发的春潮涌向武汉。老城区斑驳的矮楼,接连变成了大厦,曾经偏远的桃花岛,也通了路,拓宽了面积,建起了一个个住宅小区。

这里的第一批住户,大多都是从老城区里拆迁过来的——武汉土著。

再后来,成为各种环线公交始发站的桃花岛,终于也因此成为了武汉人耳熟能详的地方。

桃花岛,三面环水,想“上岛”,你必须经过麒麟路。

地铁4号线七里庙站下车,沿着汉阳大道就拐到麒麟路。这条不宽的马路,集合了一切老社区该有的配置:各种大型超市、生鲜市场、学校…当然更不缺各类美食。

这儿的美食,有不少是从武汉各个地方搬迁而来。其中这3家,都在这里扎根10几年,有的名气甚至比这条街还大。

一家三代人,开了100年的豆皮店

“腰花豆皮你吃过冇?”

周老板的周记热干面豆皮大王,早前开在汉阳鹦鹉洲,那时名为鹦鹉矮子热干面豆皮大王。十几年前,随着鹦鹉洲拆迁,周老板迁居于此,店就开在桃花岛的桃花街上,沿着麒麟路走到头,左拐便是。

这家店的豆皮是一大特色。周家三代人都是靠做豆皮营生,算上周老板自己开店那30多年,周记豆皮已经开了100年。

追溯武汉最早的豆皮店,是武昌王府口豆皮,又叫“杨豆皮”,开业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大概170多年。

而自那70多年后,周老板的爷爷,在汉阳开了周家的豆皮店。至今仍然可以从周老板那,看到古早的豆皮制作工艺。

(周老板店里剥壳的绿豆▵)

正宗武汉豆皮的“皮”,应该是绿豆跟米磨成浆做成的。

周老板每天都要将绿豆泡软,剥壳,再与米一起磨成浆,这样制作的豆皮,外焦内软,格外清香。

除了“皮”用料扎实,周记豆皮的蛋也给的舍得。一锅只做4份豆皮,打4个蛋。相当于一份豆皮一个蛋。

这里的臊子也有特色,不同于普通臊子里用的香菇丁,这里用的是一整个小花菇,吃到嘴里味道更鲜。

但最吸引人注意的是老板摊豆皮的工具——蚌壳。老字号豆皮店大多用这样的蚌壳摊豆皮,但现在几乎很难看到。

这蚌壳市面上没有卖的,需要去长江边慢慢找。用它摊的豆皮,平整顺滑。周老板现在用的这个蚌壳,已经跟了他十几年。

说起这个营生的工具,周老板也是十分感慨。

“在这之前,我用的那个蚌壳,是从爷爷那传下来的。当时日军打武汉,爷爷逃难的时候,都把它带着身上。只不过后来有天被我失手打碎了。”

那伴随了周家三代人的半块蚌壳,周老板也没舍得扔,就放在营业执照里,一起挂在店内,见证了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岁月。

加剁椒,牛肉现炒的豆皮你吃过冇?

如果周记豆皮只有古早的工艺,那也不至于引的吃货专程打车也要来吃。

除了常见三鲜豆皮,周记豆皮还有传统的蛋光豆皮,以及独此一家的肉丝豆皮、牛肉豆皮、腰花豆皮。

这里的牛肉豆皮不是加在臊子里的卤牛肉,是现炒的嫩牛肉。

摊好的豆皮先不盛起来,直接在锅里撒下牛肉丝现炒,起锅前再加上香辣的剁椒一起翻炒,一份鲜辣的牛肉豆皮就出锅了。

豆皮香软,糯米粘牙,臊子鲜爽,不油不腻,加上香辣的剁椒跟鲜嫩的牛肉丝,这绝对是一份武汉风味的豪华早餐。

除了这牛肉豆皮还有腰花豆皮卖汉阳附近美食武汉,吃过这3家美食老字号,才算混过汉阳的桃花岛!,我相信腰花控们一定不想错过。

如果不喜欢吃辣,可以不放剁椒,直接吃,能吃出传统的豆皮味道。

周老板自从初中毕业那年,从父亲手上接过周家的豆皮店,每天早上从开门营业,到中午12点左右卖完关门,一做就是30几年。

30多年来豆皮的工艺没变,但是时代在变,这样的一份豆皮已经越来越不赚钱,周老板的儿子已不想再继续接手这豆皮手艺,这周氏豆皮也快要绝版了。

这种好味道的老字号豆皮店,看来也是吃一次少一次了。

✦ 营业时间:每天早上12点前

✦ 地址:麒麟路与桃花街交叉口

“川妹牛杂在哪滴啊?”

“那个门口滴队伍排成了z字型的店,就是!”

川妹牛杂,开在麒麟路公交站旁边。每天在店门口排队的人比等公交的人更多。

开店15年来,从每天下午5点开门营业,直到晚上9、10点卖完打烊,排队的人就没有断过,这早已是麒麟路上一道司空见惯的风景。

店门口那一口大锅就是川妹的标志,里面分别盛着卤的软烂入味的牛肉、牛筋、牛腩、大肠跟萝卜,满满当当、热气腾腾。

虽然队伍排的长,但是老板的动作也刷拉,下粉下面打牛杂,最后再淋上一勺秘制的红油,动作一起呵成。

而那分量也不含糊,大块的牛杂几乎占了半碗。

凄风冷雨的武汉街头,路人已经换上冬装,而老板只穿着一件印有“I don’t play nice”大字母的短袖T恤,别有一份武汉拐子的不羁。

店老板71年出生在汉正街的万安码头,见证了船来船往的码头繁华,以及古色古香的石板路、吊脚楼,“那是老武汉的码头文化撒,你们年轻伢绝对冒见过。”

也就是在那儿,有老板从小吃到大的牛肉粉,也让他遇见了后来成为川妹牛杂老板娘的那个姑娘。

万安码头那块拆迁后,老板就搬到这附近,并盘下了麒麟路这家店开始做牛杂,至今已有15个年头。

“为什么起名叫川妹?”

“因为我老婆是重庆人撒!”

川妹牛杂的红油格外香浓麻辣,也得益于老板娘秘制的重庆配方。川妹的红油都是自己熬制,老板每天早上10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准备,煨牛肉,熬红油,一直忙到下午5点正式营业,周而复始。

虽然重庆风味是特色,但是川妹牛杂又兼具了地道的武汉味道,“我小时候,屋滴附近有家牛肉面味道蛮好,几乎天天克吃。川妹的味道也结合了我小时候的风味,这是我自己独创的味道。”

川妹牛杂本来也只是做街坊生意,但是口碑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连武昌、汉口的吃货都特意来排队吃一碗牛杂面。

寒夜里来碗川妹牛杂,就是一个大写的满足。不仅分量足,而且食材入味又鲜香。红油汤底虽辣,但是辣口不辣喉,绝对是良心的选材。

吃川妹有两个小tips,望周知。

第一个就是要配旁边摊子炸的面窝。面窝炸的枯,来这里的食客几乎人手一个。咬一口香酥的面窝,下一口香辣的牛杂粉,你会发现它们简直是灵魂伴侣。

当然你还可以选择把面窝泡在红油里汉阳附近美食武汉,让红油汤充满你整个口腔。

另一个窍门,就是教你如何少排点队。

直接去老板那,点一份牛杂锅,你就可以在店里坐下,等着店里的人给你送过来了。牛杂70元一斤,50元起点,2、3个人50元就能吃的很满足了。

武汉最近降温的厉害,晚上下班拍一碗扎实的川妹牛杂,浑身就暖和起来。

吃完你还可以跟老板聊聊天。

“老板,怎么冒看到老板娘啊?”

“最近太忙了,就我来搞撒,让她休息。”

喏,川妹牛杂,连老板都是这样暖人心。

✦ 营业时间:下午5点-10点(不定期休息 卖完即收摊)

✦ 地址:麒麟路与汉阳大道交口南侧

说到桃花岛绝不能绕过的店

长毛烧烤城

19年前,长毛烧烤在桃花岛麒麟路最初的店面,只是一个小小的夫妻烧烤摊。做到现在,长毛烧烤城有27、8个员工,买单的、烧烤的、做煎饺跟三鲜煲的,各司其职,个个动作麻利。

论口碑跟规模,在汉阳,数一数二。

最初不少人来桃花岛的理由,只有一个,吃长毛烧烤。

长毛烧烤有两个标志性的特征。

一来是老板留了不知多少年的长发造型,这就是长毛烧烤名字的由来;二来是老板娘跟小工们的“最强大脑”,不管你几桌一起点,点几多,他们不看菜单、不用笔记,都能清清楚楚把菜品跟价格报出来,堪称传奇。

去长毛烧烤有几个招牌菜是必点的。

烤凤爪,先卤的入味,再撒上佐料翻烤,外焦内糯;烤腰子,块大肉厚,完全吃不出骚味;铁板蒜蓉茄子,蒜香浓郁入味……

而长毛家的锅贴饺子,可以算是最具特色的一道菜。

饺子是现包现做的。煎的时候,不同于一般锅贴只在锅底抹油,长毛家用油,会漫过饺子,近乎于“炸”饺子。

出锅的饺子,四周金黄。咬开香脆的外皮,里面白菜猪肉馅鲜嫩多汁,满口鲜香。

长毛家最红火的时候,他那3、4米长的炭火烤炉齐齐上阵,20多个小工忙前忙后,才能勉强顶住客流。

那时候,桃花岛附近的湾子还没有拆迁,里面的住户都还没有搬走。

而现在麒麟路也开始翻修,长毛烧烤门口打起了围,路边的座位,也被迫只能摆在店内。店员说,“生意肯定会多少受到些影响。”

19年前,桃花岛上还都是新建的社区,附近汉桥村一带,还是相对偏远的城中村。而如今这里通了地铁,附近也陆续被开发商划了地。

曾经的桃花岛,武汉人接连搬进来,而现在这附近,接连打了围,总有人搬出去。

而不论你是否还在这里,这些陪着你走过漫长岁月的美味,你是否还记得那年,第一口的惊艳?

✦ 营业时间:下午6点-次日凌晨1点(不定期休息)

✦ 地址:麒麟路与桃花街交叉口北200米

3家店地址

(制图:葩葩)

•END•

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

文字:

摄影:夏儿 当儿

由武汉吃货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混过桃花岛一带的班子,

来说说你们那还有什么好吃的?

长按二维码 拉你进群 一起咵天约饭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hubei/15711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下午12:07
下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