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来自大山的“国标”蔬菜!黔西南州以菜心为突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发展菜心产业,黔西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四大优势”。“黔西南州的菜心,是‘干净’的菜心、‘品牌’的菜心、‘增收’的菜心。

原创 黔西南日报 中国黔西南

守牢“米袋子”,拎稳“菜篮子”。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菜心为突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重点打造“兴义-安龙-册亨-望谟-兴仁”菜心产业带,通过实施基地建设、种子种苗、市场主体、人才培训、技术服务、品牌、利益联结等“七大工程”,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推动菜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黔西南州菜心种植面积1.8万亩,累计产量1.8万吨,累计产值达1.1亿元,主要种植品种为尖叶70、尖叶80、迟菜心、增城菜心、白心等品种,产品主销粤港澳大湾区、广西等市场。

发展菜心产业“四大优势”

据《黔西南州农业志》记载,黔西南州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菜心,是全省种植菜心最早的地方。发展菜心产业,黔西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四大优势”。

有明显的生态环境优势。黔西南州位处北纬24°38′—26°11′,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州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0~17.5℃、地表水水质均在II类以上、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菜心茎杆粗壮、颜色深绿色、油润光亮,口感脆嫩爽滑、回味甘甜、香味浓郁,在全国菜心中具有鲜明特色。

有明显的茬口优势。黔西南州菜心常年均可种植,但9月至次年5月生产的品质为最好,并且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初为上市期,可有效错开全国主产区上市时间。

有独特的品质优势。经贵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对黔西南州具有代表性菜心的基地样品进行检测,相关数据均达到并远远高于《贵州菜心》规定值,粗纤维含量为1.9%,比行业标准NY/T778-2004《紫菜薹》规定值低了6.1个百分点,维生素C79.8mg/100g、蛋白质2.6%、钙

、水分 92.5%。

有丰富的人力优势。据统计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黔西南州册亨、安龙、望谟、贞丰约有2000余名菜心生产技术工人每年5月至9月在宁夏、河南等菜心基地从事菜心种植工作,而在冬春两季(9月至次年4月)迁移到本州册亨、安龙、兴义等菜心生产企业种植菜心,这部分技术工人种植技术水平高、经验足,在宁夏和黔西南州之间来回互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技术工人收入稳定。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强化利益联结,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多赢局面。菜心产业发展让脱贫人员稳得住、能致富,解决农民工就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

端上粤港澳“饭桌子”

“刚参加采摘广东菜心的阿姨们注意了,你们采摘菜心时,一定要将参差不齐的根部削整齐……”在兴义市敬南镇十里坪蔬菜基地,每次采摘菜心,鸿鑫农业公司总经理秦永红都会抽空到现场向参加采摘菜心的群众讲解采摘要领和技巧。

据统计,截至目前,黔西南州被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共有38个,其中蔬菜类就有16个。

在广东,菜心被称为“南粤第一蔬”,无论是老牌酒楼还是日常家宴,菜心都是广东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因此,黔西南州始终把菜心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国标”蔬菜推介好、宣传好,让更多的企业(农户、合作社)参与菜心种植,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推动贵州菜心进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省外市场,不断提升贵州省蔬菜的市场占有率,助推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紧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和“圳品”质量标准,引导和鼓励菜心经营主体注重产品分拣、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等标准化建设,打响“黔菜”品牌,打造好贵州干净、优质菜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形象。

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

打造更好的“贵州菜心”

“黔西南州的菜心贵州特色蔬菜有哪些,来自大山的“国标”蔬菜!黔西南州以菜心为突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干净’的菜心、‘品牌’的菜心、‘增收’的菜心。”9月22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黔西南州系列活动丰收成果发布会举行,来自州内外的蔬菜专家、协会负责人、农业部门负责人等近200人在发布会上有这样的共识。

“贵州菜心绿色安全高质,黔西南州作为全省种植菜心主产区,菜心产品具有病虫害少、化肥农药用量少、农药残留量低等优势,近三年来,食品安全常规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黔西南州蔬菜产业发展协会代表张正举介绍,黔西南州依托州内外涉农高校、科研机构搭建平台,做好菜心种子研发,致力于研发优质、高产的菜心种子,统一生产工艺流程、规范育苗、合理施肥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以及运输储藏技术。从源头把控好菜心品质,打造干净、优质的黔西南州菜心。

在品牌上,黔西南州制定并印发了《黔西南州菜心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这个是全省第一个关于菜心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全省申请认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中,黔西南州的蔬菜基地在全省认证基地中占比也是最高,为黔西南州的菜心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让品牌价值逐渐最大化。

州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发展菜心为突破口,以市场化为导向,突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持续聚焦优势单品、聚焦优势时段、聚焦优势区域,推动菜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肖雄 实习生 尹本建)

记者:杨艳 洪英杰

“雷山银球茶”

喝茶的贵州人都不陌生,

球形的茶团,

一枚茶团刚好泡一杯

茶汤清亮的绿茶。

雷山种茶历史悠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雷山就由政府指导有组织有规模地发展茶园。雷山银球茶更是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别在2103年世界绿茶评比和2014年“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在2015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好茶”评比金奖。

贵州的特产茶叶

媒体团的记者们在满天星茶山合影留念

8月30日贵州的特产茶叶,“见证贵州改革开放40年——特色新兴产业看贵州”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的记者们走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满天星茶山,学习了解雷山种茶历史及茶叶种植情况。

雷山县现有茶园面积16.21万亩,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龙井中小叶、安吉白茶等。目前全县茶园可采摘面积12.7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叶15.23万亩,有机茶叶0.9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32个村,全县茶农达1.8万户7.8万余人。

全县注册茶叶企业156家,获得QS认证生产茶企24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州级龙头企业7家,有茶叶检测机构2家,有清洁化生产线15条,全县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职称人员135人,年加工能力达4000吨以上。2017年全县产品产量3588吨,产品产值为5.3亿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为10.076亿元。

贵州的特产茶叶

雷山茶叶基地(李雪 摄)

贵州的特产茶叶

雷山茶叶基地

雷山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拥有苗族芦笙舞、苗年、苗绣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7个中国传统村落,为全国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最多的县。

雷山县立足于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按照“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以“龙头企业+初级加工厂(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链接机制或带动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脱贫致富。

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叶收入达2508元,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全县茶叶产业带动贫困户2856户10380人实现脱贫,茶产业已成为雷山县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贵州的特产茶叶

雷山银球茶

贵州的特产茶叶

雷山茶业产品

“雷山县不仅有茶叶,还有天麻、山野菜、中药材、黑毛猪肉、鱼酱酸等农特产品和银饰、刺绣等民族手工产品。”雷山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李雪介绍说贵州的特产茶叶,特色新兴产业看贵州丨小小银球茶,带动雷山县农民脱贫致富,雷山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孕育的动植物高达3000多种,是现今地球上的四大物种基因库之一,植被覆盖率达94%,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3%。境内拥有天麻、杜仲、灵芝、鹅掌秋、冰球子等647种珍惜名贵野生中药材,是贵州省中药材主产区。

目前,在九十九、乌东、脚尧等一批旅游观光体验茶园在雷公山腹地星罗棋布,旅游茶香文化休闲区和茶馆一条街正在兴建之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izhou/14282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0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4年1月20日 上午11: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