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广州特产,深度 | 紧追不舍!深圳广州武汉杭州四城教育对外开放各具特色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政策与环境指数方面,深圳分位第十一、第十二,总分值为75;深圳与北京、上海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低于武汉、杭州、广州等城市。与武汉类似,杭州教育对外开放各项指数分布较为均衡,除环境指数和出海办学指数分列第十、第十一外,其他各项指数均居于前十。

深圳广州特产

文 / Brady

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地区发展和国际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新学说选取了20座样本城市对我国主要城市的教育开放指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新学说将重点围绕第二梯队的深圳、武汉、杭州、广州四座城市,分析其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教育市场环境,以期为政府教育规划和国际教育行业提供参考。

来源:《2022全国重点城市教育对外开放指数报告》

新学说研究出品

新学说主要根据国家中心城市名单、城市经济等级、政治定位、国际教育发展成熟程度、地理分布综合选取了20座代表城市,并依据教育政策、环境、国际教育项目数量、国际教育在读人数等对外开放制表指数对其进行了4个梯度划分。

深圳:各项指数分布不均,与京沪存在差距

深圳虽处于第二梯队的首位,但单项数据结果相较北京、上海仍有不足。在单项指数方面,深圳各项指数分布不均。深圳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指数位居第一;基础教育国际化指数位列第三;基础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指数居于第七;环境指数、政策指数、中外合作办学指数分列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七;来华留学办学指数和出海办学指数排在第二十。

深圳广州特产

来源:《2022全国重点城市教育对外开放指数报告》

新学说研究出品

政策环境指数有待提升

在政策与环境指数方面,深圳分位第十一、第十二,总分值为75;深圳与北京、上海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低于武汉、杭州、广州等城市。

从环境指数具体指标看,深圳共开设了10个国际化考试的考点;其中,托福考点4个、雅思考点1个、GMAT考点1个,GRE考点4个。

尽管在政策指标上,深圳目前排名表现一般,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以及2022年深圳放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限制等政策的落地,未来深圳在该指数表现上将迎来重大提升。

国际化学校数量众多、基础国际教育发达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面,深圳主要以高等教育、普通高中为主。据新学说统计,深圳有8所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为19,070人;深圳共有深圳(南山)中加学校、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中美双学籍双文凭班等5所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深圳基础国际教育发达,国际化学校数量众多。在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的开办方面,深圳共开设70所国际化学校。其中,民办国际化学校57所、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班)4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9所。而在新学说最新统计中,2022年深圳还将迎来深圳英国坎特伯雷学校前海校区 、深圳丽林教育礼雅学校、 深圳天立国际高中等3所国际化学校的开学。国际教育发展势头良好。

来华留学、出海办学亟待提升

相比深圳在基础国际教育等优异表现,深圳来华留学项目、出海项目则处于劣势。据新学说统计,截至2021年,深圳仅深圳大学1所学校开设来华留学项目,出海项目为零,在我国主要城市中排名居后。未来,深圳在教育开放中“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还需加快,以完善短板。

武汉国际教育各项指标分布均衡

武汉作为国家中部首屈一指的教育重地,各项指数排名相对均衡,除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排名位列第十一外,其他排名均处于前十。

深圳广州特产

来源:《2022全国重点城市教育对外开放指数报告》

新学说研究出品

单项指数方面,武汉出海办学指数位列第二;中外合作办学指数与政策环境指数位列第三;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指数位列第五;环境指数位列七;来华留学办学指数和基础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指数位列第八。

政策优势突出,环境指数表现不俗

在各城市的单项排名中,武汉的政策指数位居第三,仅次于北京、成都。在2018年至2021年间,武汉市相继出台《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武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4项教育政策支持教育对外开放。

在政策方面,武汉市从国际化学校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实施教育海外援助与交流合作等多维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和深化武汉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例如,2018年的《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5个;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各类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序落地”。2021年的《武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制订并实施两轮《武汉市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打造“留学武汉”品牌;优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区位布局、学段层次、国别分布与管理体制创新。”

除政策外,武汉市在教育对外环境上也表现不俗,位居第七。从环境指数指标来看,武汉共开设了16个国际化考试的考点。其中,雅思、托福考点各有5个、GMAT考点2个,GRE考点4个。

中外合作办学优异,国际教育潜力巨大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武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众多,排名第三。其中,武汉共有江汉大学和武汉商学院等27所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共11,686人;共有武汉市外国语学校中澳国际班、湖北大学附属学校中美国际班等16所学校开设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国际化学校的开办方面,武汉民办国际化学校25所,在校生人数37,738人;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班)10所,在校生人数1,060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所。在2022年,武汉市新增武汉康礼高级中学、武汉爱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两所学校。

出海办学成就显著

武汉在出海办学方面成就显著,仅次于上海居于第二;在来华留学方面,位列第八。据新学说统计,截至2021年,武汉出海办学项目共有5个,渗透率为6.02%,出海办学的国家主要为英国、哈萨克斯坦、日本、法国等。来华留学项目有7个,渗透率为8.43%。

从来华留学和出海办学看,武汉对外开放水平走在了前列。这与其政策的高度重视相关,同时武汉高等教育发达。未来,武汉在“鼓励市属高校自主、高效、有序在海外设立分校或培训中心”等政策的相关支持下,出海办学项目良好势头依然不减。

杭州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表现抢眼

与武汉类似,杭州教育对外开放各项指数分布较为均衡,除环境指数和出海办学指数分列第十、第十一外,其他各项指数均居于前十。

在单项指数方面,杭州来华留学办学指数、中外合作办学指数分列第三和第四;政策指数排名、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指数、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指数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八。

政策较有优势,环境指数相对滞后

杭州在各城市的单项排名中,政策指数排名第四。在2019年至2021年间,杭州出台《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杭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两项政策助力国际教育的发展。

在政策方面,杭州市致力于优化教育开放发展新格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2021年的《杭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支持市属高校到‘一线一路’沿线国家办学;落实教育‘走出去’战略,支持迪拜中国学校办成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的标杆与师范;引进高质量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杭州尽管在政策上具备优势,但在教育对外环境上还相对薄弱。目前,杭州共开设了12个国际化考试的考点。其中,雅思2个、托福5个、GMAT考点1个,GRE考点4个。

中外合作办学成绩良好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杭州稳居全国第四。其中,杭州共27所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共10,390人;共有浙江省富阳中学与美国缅因州桑顿学校合作举办高中课程教育项目等7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国际化学校的开办方面,杭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较多,达到8所;民办国际化学校19所,在校生人数13,933人;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班)6所,在校生人数1,120人。

来华留学项目众多

从来华留学办学看,杭州同样表现良好,位居全国第三;在出海办学方面,杭州位居第十一。来华留学项目有11个,渗透率为27.5%,包含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一众高校。

相较来华留学,杭州在出海办学方面还处于劣势。但未来随着杭州市属高校到“一线一路”国家办学以及迪拜中国学校的建设,杭州“走出去”的战略脚步不可小觑。

广州国际教育前景广阔

在单项指数排名方面,广州出海办学指数、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指数排均列第四;中外合作办学指数、基础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指数、政策指数排名分列第五、第六和第七。广州各项指数也相对均衡,仅一项排在前十外,广州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在读人数居于第十三。

政策高度支持,国际教育前景巨大

在政策指数方面,广州排名全国第七。在2019年至2021年间深圳广州特产,广州相继出台《广州市创建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实施方案(试行)》等两项政策。

广州在政策排名上较低,主要是因为统计时间内未包含其最新出台的《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教育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两项政策,这导致广州对外开放指数与本次统计结果产生一定差距。

而最新的政策为广州市国际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2022年出台的《广州市教育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广州将新引进2至3个国际知名高校在市属高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新增一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增一批优质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设工程;打造“留学广州”品牌”。

与广州最新政策的优势相比,广州还需继续优化教育对外开放环境。目前,广州共开设了12个国际化考试的考点。其中,雅思4个、托福3个、GMAT考点2个,GRE考点3个。

中外合作办学成绩靠前,国际教育潜力大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广州暂居第五。其中,广州在高等教育阶段共有广州大学、广东理工大学在内的26所高校或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共11,390人;共有中黄书院、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等在内的14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国际化学校的开办方面深圳广州特产,深度 | 紧追不舍!深圳广州武汉杭州四城教育对外开放各具特色,广州是本梯队城市(广州、深圳、武汉、杭州)中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最多的地区,共13所;民办国际化学校21所,在校生人数13,304人;公办学校国际部(国际班),12所,在校生人数2,670人。2022年,广州还将新增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广州荔湾爱莎文华学校、广州荔湾爱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执信中学国际部二沙岛校区4所国际化学校。

出海留学优势强劲,来华留学还需提升

广州在出海办学方面位列前茅,共有4个出海办学项目,排名第四,主要出海国家为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白俄罗斯等;来华留学办学指数排名第九,共有7个办学项目,渗透率为8.64%,包含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

据广州新政《广州市教育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所述,“广州将打造‘留学广州’品牌;充分利用广州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中的地缘优势,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未来,广州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力,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总的看来,同处第二梯队的深圳、武汉、杭州、广州四座城市之间综合指数差距并不明显,区间差值仅为58.55。武汉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海办学方面成绩突出,深圳基础国际教育发达,杭州在来华留学方面表现亮眼,未来四地排名还充满巨大变数。而从各地最新颁布的政策看,广州迎来多重利好,未来广州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或有显著提高。

获取电子版《2022全国重点城市教育对外开放指数报告》,可添加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angzhou/16767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0: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