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广东阳春市特产介绍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阳春市,广东省阳江市辖县级市,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那么广东阳春市特产有哪些?马水桔是阳春市著名的特产,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赤小豆主要产于阳春市春湾镇。关于广东阳春市特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阳春市,广东省阳江市辖县级市,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与珠江三角洲,距阳江港口60公里,是广东古来文明之地,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那么广东阳春市特产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

一、岗美腊鸭

“岗美腊鸭”多以本地麻鸭(多指蛋鸭)为主要原料,采用“三吹三晒”的独特工艺制作,制作一般在秋冬两季进行,其产品完全靠人工制作,天然风干,色香味俱全,具有色泽橙黄、皮滑发亮、腊味纯正、咸而不涩的特点。

二、砂仁

砂仁是阳春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贵重南药,有”春砂仁”之称。 阳春出产的砂仁,以春城蟠龙金花坑出产的为最佳,所产砂仁,肉肥圆,气味芬烈,尾端有一小粒封底,清乾隆之后被列为贡品。砂仁有较大的药用价值,还可以制成蜜饯和砂仁糖,花、叶、茎、根与茶叶制成的春砂仁茶较一般清茶更为芳香可口,有益身心,以砂仁配上等药材制成的砂仁酒也广受欢迎。

三、马水桔

马水桔是阳春市著名的特产,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马水桔原产于阳春市马水镇塘岩村,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水桔质地优良,色泽金黄鲜亮,皮薄光滑,核少汁多,化渣清甜,每年春节前收摘上市,是年桔的最佳品种。

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

四、赤小豆

赤小豆主要产于阳春市春湾镇。春湾赤小豆的特点是:豆子细小, 身长,种脐凹陷,呈圆柱形,色褐光润,药效最佳。可以煲猪骨、肉类作汤菜或煲糖水食用。春湾赤小豆远销港澳、泰国、新加坡等地,名闻全国。

五、八甲唛菜

“八甲唛菜”是阳春特产蔬菜,它是粤菜中含绿叶素最高的、维生素多的、具有生津开胃,祛湿,解暑、清毒的功效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广东阳春市特产介绍,有绿色“美人”之称。

六、春湾香芋

春湾镇山角百金自然村香芋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得益于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土质,村民已积累了丰富的种芋经验,春湾香芋具有营养丰富、品种纯正、含淀粉多、香浓、松口等特点,春湾香芋平均1.5公斤一个,最大可达3公斤。

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

以上就是广东阳春市特产的介绍,阳春市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广州阳江有什么特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陆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以山地丘陵为主,农特产品较多,来阳春游玩的朋友可以带点以上特产。

关于广东阳春市特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广东佛山特产有哪些

导语:广东佛山是一个好地方,那它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广东佛山特产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三水黑皮冬瓜

“三水黑皮冬瓜”作为广东省蔬菜类第一件证明商标广州佛山的特产,是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6年11月获得国家商标总局评审通过的。该证明商标经过2007年一年的宣传推广,外省冬瓜收购商已经初步认识了商标的重要性,主动要求区农技中心提供商标使用,以有利于冬瓜销售。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三水黑皮冬瓜”会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爱,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三水黑皮冬瓜生产现状“三水黑皮冬瓜”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三水原产冬瓜与广东东莞冬瓜杂交而成,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是佛山市三水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经过多年的种植,从播种、种苗到成品的整个种植过程都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规程,对土壤、肥料等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形成了目前皮色墨绿、肉白且厚、肉质致密、品质优良、耐贮运的“三水黑皮冬瓜”,深受消费者欢迎。

2、合水粉葛

广州佛山的特产

粉葛是我市土特产之一,只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区镇。合水人种植粉葛已有3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全市粉葛种植面积8成以上。 合水粉葛名扬四方,以其粉质多,味甘甜而成为人们桌上佳肴,是合水镇农副产品中的“拳头之王”广州佛山的特产,广东佛山特产有哪些,年产9315吨左右。去年经济收益2000多万元。除了在本省各大城市销售外,还出口到香港日本、美国等地。( 高明)合水粉葛品种为细叶粉葛,块根似纺缍形,表皮皱褶呈黄白色,肉白色含纤维少、起粉率高、味甜。合水粉葛具有明显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经测定,合水粉葛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葛粉含淀粉76.144%,是众多粉葛食品加工厂家优质的原料。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合水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佛山香云纱

沈廷芳《乾隆广州府志》记载:佛山丝绸之精,金陵苏杭皆不及也。香云纱是佛山丝绸的传统珍品,是佛山人的骄傲。佛山丝绸的生产始于北宋。自宋朝以来,南迁汉人把农桑的生产技术带到岭南,人们筑堤围垦、种桑养蚕,逐渐形成了佛山一带的很有特色的桑基鱼塘区。聰明的农人利用池塘的水面养鱼,堤埂上种桑,桑叶喂蚕,蚕蛹喂鱼,鱼肥蚕壮茧丝优。农桑的兴旺推动了佛山丝绸业的发展。明、清以来佛山的光缎、五丝、八丝、香云纱就誉满天下。香云纱是质地轻薄、爽滑的桑蚕丝织物,油润乌亮,着体轻快凉爽,乃旧时富贵人家的夏季理想衣料。香云纱是利用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液汁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佛山邻近的河涌塘泥覆盖日晒加工的。

4、石湾公仔

石湾美术陶瓷的俗称是“石湾公仔”,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石湾陶民以岭南人的兼容性,学习北方名窑的优点,形成“石湾公仔”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是民窑生产,创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并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强调概括和夸张,具有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特点和具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angzhou/15504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5日 下午12:10
下一篇 2024年3月5日 下午12: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