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哪里买特产最好,广州有什么特产,广州有哪些特产方便携带的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那么广州有哪些特产?下面,小编为您分享广州特产,一起来看看吧广州从化可以买到口感好品质佳的龙眼干。如果觉得吃的东西不方便带,可以选择带广绣!

说起广州广州哪里买特产最好,广州有什么特产,广州有哪些特产方便携带的,人们就会想到铺天盖地的粤语、美味的粥品靓汤和必备的糕点早茶,广州作为一座悠久的历史名城,吸引着众多人来广州旅游,除了能大饱口福外,还有广州可携带好吃的特产。那么广州有哪些特产?下面,小编为您分享广州特产,一起来看看吧

1.鸡仔饼

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原名“小凤饼”,清代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因人们美称“鸡”为“凤”,而它的商标是以“小鸡”为记,而“小鸡”广州人俗称“鸡仔”。

2.老婆饼

外皮烤成诱人的金黄色,里头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满地。

3.榴莲酥

榴莲酥酥松可口、榴莲味香,是一道十分美味的点心。

4.笑口枣

笑口枣是广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广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枣。

5.荔枝干、龙眼干

这两种干果好吃又养生,送长辈是不错的选择。广州增城又叫荔枝之乡,当地气候十分适合荔枝生长,加上增城荔枝品种好、做成荔枝干肉也很厚。

广州从化可以买到口感好品质佳的龙眼干。龙眼干美容养颜,最适合送给女性亲戚朋友,可以煮汤泡水,或者当零食。

6.腊味

广州腊味久负盛名,据说它的独特风味是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改良创新而形成的。色泽鲜明,口味鲜甜,香味独特。

广州哪里买特产最好

7.鸡公榄

鸡公榄是广州著名的小吃,实际上就是广东特产白榄,经过复杂的工艺腌制加工而成的,有甜的、有咸的、还有辣的。甜的是和顺榄,咸的是甘草榄,辣的是辣椒榄。

鸡公榄入口清甜爽脆,回味无穷广州哪里买特产最好,为广州人普遍喜爱的传统糖果,是目前多数广州本土老人小时候的回忆。这个是比较有广州特色的一种选择了,给家里的小朋友应该会喜欢的。

8.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珍袋,麻球,汉族小吃,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

9.蛋散

蛋散也是广州家庭过年招呼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食品。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形后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可存放食用。

10.干货海味

如果你在广州住了一年多,一定知道广州有一条一德路的海货街。干贝、鱿鱼、鱼干、虾米…预算比较多的话,可以带一些花胶、海参、鲍鱼。可以到就近的超市买,也可以到一德路的海味市场,一定要先学会怎么识货哦

11.汤料

来到广州,离不开喝老火靓汤。广州喝汤的历史源来已久,深谙煲汤之道的广州人会告诉你夏天应该喝清凉的冬瓜薏米赤小豆煲排骨汤可以降火,冬天则要喝滋补的花旗参炖鸡去寒。

过年不妨从广州买一些搭配好的汤料回去,买好食材加上汤料,在家炖出一锅美味的老火靓汤滋润家人。

12.广绣

如果觉得吃的东西不方便带,可以选择带广绣! 广绣,与湘绣、苏绣和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绣品颜色鲜艳,画面精美醒目,绣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图案,可送礼可装饰。

同早茶一样,糖水也在老广的日常生活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舌尖》有一集专门就讲了两广的糖水。

那广州的糖水,真是琳琅满目。许多糖水店都是做了几代人,一辈一辈的手艺传承下来。

比较有特点的当属杏仁豆腐、榴莲糖水、凤凰奶糊、双皮奶和姜撞奶。

榴莲披萨、榴莲蛋糕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但是榴莲糖水还真没有吃过。

广州的榴莲糖水里,是一块又一块真材实料的榴莲肉,吃得人心满意足的。

当然,广州的姜撞奶是很有名的,姜味奶味混合在一起,香辣浓郁,口感滑嫩,似豆腐花又似水蛋,好吃到要飞起!双皮奶选用当地的水牛奶,奶香醇厚,口感香滑,内馅入口即化,甜度也刚刚好。

凤凰奶糊很多人都没吃过,香浓馥郁,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最有意思的,还有糖不甩,外面是黄糖色的糯米包裹,内里是芝麻蓉的馅,再配着外面散落的一层均匀的芝麻花生碎,甜而不腻,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广州的糖水,是有它的混搭原则的,比如红豆和莲子,木瓜和雪蛤,陈皮和绿豆,这样的配搭让功效和口味都发挥到有智慧。

但广州的糖水高手,从不止步陈规,上到红酒鹅肝,下到辣椒食盐,都有可能被搭配成糖水的“非主流”菜单中。

俗话说,“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广州美食那么多,今天窝主就单跟大家聊聊广州又接地气又好吃的牛杂和甜水!(来源:蚂蜂窝自由行)

人均十几块,全广州最“正”的10家萝卜牛杂

在广州的街头,你经常会看到一群人抱着一个“泡沫碗”,吃得酣畅淋漓,不用猜,他们一定是在吃牛杂!

阿婆牛杂| 20年不变的老广味道

开档20多年是很多老广从小吃到大的“老字号”了,牛杂老汤配着油兑的花生酱,用煤炉小火慢煮着,隔着好远,就能闻着混杂了花生酱味的牛肉鲜香。

人均:¥14

地址:荔湾区芳村大道陆居路陆居市场招牌内

营业时间:周日14:30开档,卖完即止

推荐指数:★★★★★

阿叔车仔牛杂| 老广怀念的“走鬼档”

这一间“走鬼档”,是许多老广的记忆和情怀。他家的牛杂处理得非常干净,种类多,牛杂很厚,咬起来酥烂但不失嚼劲,非常入口。

人均:¥11

地址:越秀区建设三马路中段(近OK便利店、桃记自行车修理档)

营业时间:11:00开档,卖完即止

推荐指数:★★★★☆

肥佬牛杂| 一个时代的味道

家喻户晓的肥佬牛杂,原料分别来自贵州、内蒙、宁夏和新疆等各地,都是实打实的好材料,相较于其他牛杂档,口味偏淡,比较适合“不宜重口”的朋友。

最特别的是,这里的萝卜牛杂还可以加猪肠粉,肠粉配牛杂。

人均:¥11

地址: 庙前直街12号(东山区少年宫对面)

营业时间:10:00 – 22:00

推荐指数:★★★★☆

熙记牛杂| 短巷里的低调街坊情

米市路一巷这条短巷子里的熙记牛杂,是一间非常小、非常低调的食店,价格便宜,东西大份,是真正的“大件夹抵食”。

人均:¥7

地址:越秀区米市路米市一巷6号(近惠福西路)

推荐指数:★★★★☆

文记萝卜牛杂| 学生党的最爱

一家三口经营的“走鬼档”,是周边学生党的最爱,一定要试试这里的秘制辣椒酱!广式和桂林辣椒酱结合,味道偏重,配着牛杂、萝卜,简直是广式牛杂的“顶级配置”!

林林牛杂| 地道传统的广州风味

有20年历史的广州地道牛杂店,这里的汤底浓郁,牛杂软嫩入味,萝卜煮得又烂又香,再加一点特质的豆豉酱和辣椒酱,只吃一口,就叫人欲罢不能!

苏记牛杂| 70年历史的“元老级”名店

这家有70多年历史的本地老字号,即点即剪的牛杂,秘制酱汁熬制的浓汤,配着饱吸酱汁的面筋,吃一口,十分惊艳,堪称是元老级牛杂!

广州人的美食一天也数不完,这夜求其说点吧。点心有蛋挞,蟹黄包,莲蓉包,豆沙包,肠粉,虾饺,干蒸烧卖……粥有及第粥,艇仔粥,汤,糖水也很多……粉面有竹升面,炒牛河粉。肉类太多,基本知有白切鸡,烧鹅,牛腩,乳鸽,乳猪,烧肉,腊肉……现介绍三个广州以外还没见做得到的菜有,炸猪手脚,酸菜炒生肠,西兰花炒生肚(生肠生猪肚不准焯水同煮软,不可放食用化工原料同酱料腌制)天天说大厨什么食都?这就是以前广州考特级大厨的部分菜,你地去试下。。

有呀~

俗话说“食在广州”,能食之处,必定海纳百川。来到广州却只品尝大众攻略上的榜单美食,难免会错过许多精致的老广味道。

其实,除了许多著名的代表店,广州还有众多榜单攻略上不常出现,却人气超旺的美食店!从街头到巷尾,从餐厅到大排档,为你盘点大众攻略外的人气美食!

NO.1 点都德

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早茶

若想既尝尽老字号口味,又想感受创新茶点,亲民人气旺的“点都德”茶楼是你的不二之选。

传统早茶必点的虾饺、烧卖在这里怎能逊色?一口咬下皮薄馅多的虾饺,里面是诚意满满的虾肉,有四五只之多!作为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鲜甜的虾肉和笋肉、汤汁融合在一起,让人心满意足。干蒸烧卖喜人的金黄色外表和蟹籽之下,是实打实的大口肉!

看似简单的金沙红米肠暗藏玄机,用红米外皮裹着炸得香脆的油条和虾肉,一口下去卜卜脆。传统艇仔粥加入花生、鱼片和蛋丝等丰富佐料,每一口都好有料。再尝一口蒸至自然开裂的叉烧包,你会明白它作为“非遗”美食的价值所在。

点都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的创新精神,总会定期推出新品,每家分店的新点心都不同。日式青芥三文鱼挞、半熟芝士蛋糕、梳芙厘都能让你味觉惊奇。

分店众多,可按需求安排就餐的分店,网上一搜就有很多分店地址哦,以下是其中几家店铺地址:

點都德 (大茶楼)

地址:龙津中路587-589号 (金龙船对面)

點都德(喜粤楼店)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57号南方铁道大厦内(近拓业大厦)

广州好吃的东西

點都德 (汇点楼)

地址:花城大道82号珠江新城花城大道86号高德汇2座4楼 (近猎德地铁站A出口)

NO.2 太平馆

周总理的指定餐厅

创立于公元1885年的太平馆西餐厅是广州第一家西餐厅,也是曾经周总理和夫人举办婚礼与来广宴客的地方。

当年众多名流人士光顾的太平馆如今已经成为一家亲民的“百年老字号广州好吃的东西,西餐第一家”。总理套餐、总理夫人套餐都是这里的招牌菜式。总理套餐里的红烧乳鸽是为经典招牌,当年蒋介石先生亦爱此美味。肥嫩大只的乳鸽炸得皮脆肉嫩,滴下的油水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总理夫人套餐里的牛排取名叫佛罗伦斯牛柳扒,也是大家熟悉的铁板牛排。黑胡椒汁在淋下的那一刻,躁动的味蕾已经在溅起的油星中率先沸腾。

无论是香嫩的牛仔肶、还是爽口的咸牛脷、怀旧的雪糕和甜品,让人感觉仿佛一口吃进了一个历史。

嗯,优雅地擦擦嘴,来听太平馆,讲一个历史的故事~

地址:广州越秀区北京路342号(近新大新商厦)

NO.3 林师傅

顺德美食家的祖传秘方!

林师傅牛杂已经有27年历史了。它最早是一位顺德美食家开的,后来她的儿子在原来的传统升级传承了下来。

林师傅牛腩选用的是筋腩,脂肪少,肉质孙软,口感较滑,焖牛腩的时候要放入十几味药材、花椒、八角等调味料,这样是为了辟除牛腩腥味,吃起来才会鲜美不油腻。

他们家焖制的牛腩以味道浓郁突出,略微偏咸,酱味鲜明,酱汁的味道完全渗透进肉纤维中。

牛腩焖好后,将熬制了七八个小时的牛骨汤浇在上面,再用传统的不锈钢锅慢慢煲,直至牛腩的香味全部逼出来,一碗牛腩粉就做好了。

地址:越秀区西华路485号

NO.4 达杨原味炖品

尝这一口润心田

只要提起炖盅,提起椰子炖竹丝鸡汤,老广州们总会想到达杨原味炖品店。

达杨的炖品货真价实,用料优质充足,每一口汤都像自家煲的一样鲜美。其中椰子炖竹丝鸡采用原只椰子,内里用椰子水、枸杞、竹丝鸡一起炖成一盅美味,在售罄之前能捧起一只椰子喝汤可谓是满满的小确幸。

椰子水经过与竹丝鸡的炖制更加鲜甜,每喝一口汤都让人感觉像放了糖一样—但这种清甜,你能分辨出是与白糖截然不同的细腻自然口感。竹丝鸡炖得绵软,入口即化。滋阴清润的这一道炖品,真怕会让你在离开广州时亦念念不忘。

地址:广州越秀区文明路216号(近中山图书馆)

NO.5 老西关濑粉

一碗手工米香的味道

如今,广州传统的濑粉已不多见,坚持用纯米浆纯手工制作的濑粉更是难得的坚持。这一家老字号的老西关濑粉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绝不偷工减料,深受欢迎。

曾经美食家蔡澜先生在吃过之后大笔一挥,“唰唰唰”地,马上题词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店铺招牌。

经过浸米、磨粉、开浆、濑制、过冷河等步骤,手工制作出来的濑粉有着扎实细腻的口感。配上濑粉四件宝:冬菇、虾米、猪油渣、大头冲菜,浓郁的米浆粘稠香滑如同乳酪般让人吸溜吸溜直往嘴里送,根本停不下来。

每次我总会点上一碗濑粉和手工鱼皮角、水菱角双拼。鱼皮角是用鱼肉做皮,里面包着猪肉馅,第一次吃到的时候我便惊觉如此弹牙嫩滑,鲜甜的丝瓜汤底更增添一味。

水菱角是一种几近失传的面食,用筷子把打好的米浆一夹一挑,落入沸腾的水锅中便煮成了菱角的模样,尤为可爱。这种珍贵的传统味道,愿能在市井中恒久流传。

地址:广州越秀区文明路216号(近中山图书馆)

NO.6 吴财记面家

西关大街上的传统竹升面

在广州西关大同路的一条小巷里,路又窄又旧。慢慢的走进去就发现有一家古老的西关大屋,它就是吴财记面家。

这里有金鱼形状的云吞“七瘦三肥”,除了猪肉是不加其他料。这里云吞有独特的香,这香是猪肉和云吞皮混合的香味。除了云吞还有面,这里的面是传统的竹升面,用的是人手切面。

秘制汤底用大地鱼、猪骨、虾皮等材料熬制,吃面还有小撇步,就是要先吃面,再吃云吞,这样吃银丝面就不被汤泡软了。最后,只要轻轻咬一口,看一看正宗广州云吞的馅料真面目,它没有虾仁,也没有蟹卵广州好吃的东西,广州那么多美食,有哪些才是你心中的最爱?,有的只是正宗云吞的传统本色,真材实料,街坊小吃。

地址:广州荔湾区大同路84号和隆里20号

NO.7 步步糕升

寻回童年记忆

无论在哪,美食从来都是酒香不惧巷子深。正如这一家简单的手工钵仔糕小店,吃起来软糯弹牙,有淡淡的米香,每一口都饱满柔嫩,就是童年里最真实淳朴的味道。

店主每天都亲自准备新鲜的粘米粉和原料,已经做了好多年。“我们卖得不算便宜,但是绝对货真价实,良心手工!”店主一边给我装钵仔糕一边笑言。

店里的钵仔糕口味众多,椰汁西米红豆、芝士、蛋黄、抹茶、桂花绿豆、红枣桂圆……小小个握在手里仿佛棒棒糖,给我来一打好吗!甜而不腻,值得一试!

地址:广州越秀区大南路仙湖街38号后座

NO.8 阿婆牛杂

美食与情怀,排上一小时也要吃上的牛杂

阿婆牛杂档非常隐蔽,隐藏在四五间牛杂档后面,不过就只有阿婆的档口人山人海。原来阿婆在陆居路卖了20几年牛杂,好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阿婆的牛杂是预先串好焖好的!牛杂焖得极其入味,只要在牛杂汤滚两下已经可以吃得满口香。最试得出阿婆牛杂真味的是豆卜串,饱吸酱汁浓味香口。

其实,吃的不只是味道,还有阿婆二十几年如一日的那份坚持!

地址: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陆居路陆居市场招牌内

之所以说“食在广州”,不仅是因为美食种类繁多,

还因为广州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创新,坚持与热爱。

同在一座城,你可以感受着传统的老味道,

又能品尝新式的小茶点。

用自己的双脚和味蕾从街头走到巷尾,

去寻找你心中的一百分美味吧!

没去过广州,对其美食不清楚。但广州位置南方沿海,大部属亚热带气候,鱼虾可能属美食了吧!

每一座城市的符号各有不同,而一座城市的底蕴往往由美食体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guangzhou/14630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3日 下午2:06
下一篇 2024年2月3日 下午3: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