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特产什么茶叶,麻栗坡茶叶有名吗(麻栗坡的特产是啥)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麻栗坡的特产是啥小叶种茶在云南典型存在于倚邦、攸乐、景迈,而且往往跟大叶种伴生。麻栗坡土特产麻栗坡特产及小吃云南麻栗坡特产水果麻栗坡的特产是啥呀麻栗坡有什么好吃的五,出名的景区有: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保山,西双版纳,普洱,罗平油菜花。

麻栗坡的特产是啥

易武茶区。

易武茶区范围包括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江城等地。易武茶区拥有历史悠久的制茶历史和传统,茶区内不但有许多野生型、栽培型茶树,野生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的茶园,还有大量私人作坊制作茶品。易武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还有许多百年左右的古茶园,易武茶区是三大茶区中纬度和海报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最多的一个茶区,茶质厚重,各种茶叶香气独特、苦涩度高,是易武茶区的茶青特色。

古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茶山,位于双版纳州勐腊县,主产区是麻栗树、倚邦老街、曼拱这几个地方。

小叶种茶在云南典型存在于倚邦、攸乐、景迈,而且往往跟大叶种伴生。麻栗树与“猫耳朵”最具代表性,它们就属于倚邦,古六大茶山中早期最出名的茶山。

麻栗坡属于哪里

云南文山自治州都不是属于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而是分别属于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

文山自治州的文山市属于一类艰苦边远地区,文山自治州的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属于二类艰苦边远地区。

麻栗坡土特产

云南兰花,1.春兰:根肉质、白色。叶狭线形,长20-25厘米,边 缘具细锐锯齿,叶脉明显。每茎1-2朵花,花黄绿色,香味清幽。 早春2-3月份开花。品种繁多,通常依花瓣的形状分为梅花瓣、 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索心瓣型等。名贵的品种有小打梅、 宋梅、绿云、龙字、春一品等。

2 .慈兰:根肉质,淡黄色,叶线形,比春兰直立而粗长, 叶缘粗糙。一茎着花5-13朵,花淡黄色,唇瓣绿白色,具红紫 斑点,花甚香,花期4-5月。名贵品种有程梅、送春、荡字、温 州素等。

3. 建兰:叶阔线形,长30-60厘米,多直立,叶缘光滑。 一茎着花6-12朵,花黄绿色乃至淡黄褐色,有暗紫色条纹,香 味甚浓,花期7-9月。名贵品种有银边大贡、龙岩索心、铁线素、 十三太保等。 4. 墨兰:叶长50-100厘米,宽达3厘米,光滑,先端尖, 直立性。花茎高约60厘米,一茎着花5-10朵,花瓣多具紫褐条 纹,花期冬季至早春,有香味。名贵品种有绿墨、白墨、鹦鹉墨、 徽州墨等。

5 .寒兰:叶狭而直立。花茎细,直立,着花5-9朵。花小、花瓣狭,黄、白、青、红、紫等色,清香,花期秋末至初春。名贵品种有银铃、翠玉、 紫云、黎明等。它的生长环境:兰花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

其主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老挝、缅甸相邻的三国结壤地区,普洱、西双版纳两地,云南的文山州、红河州、临沧地区少有分布。它的其他:中国兰花约有161属,1100余种;云南兰花有133属,684种,占中国兰科属的83.13%和种数的62.18%,在各省区中居第1位。单型属中的长喙兰,以云南为分布中心。演化上比较原始和形态较为奇特的有杓兰属、兜兰属,因花的唇瓣特化成兜状、杓状或拖鞋状而得名。中国兜兰属有15种,云南有12种。其中杏黄兜兰为云南特有种,香港称为 金童 、 金兜 ,是世界上罕见的兰花种类。麻栗坡兜兰属为已知种类中最原始种类的代表。杓兰属在云南有13种云南大理特产什么茶叶,《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兰花双叶草即大理榴兰,还有毛叶杓兰,均为云南特产。云南兰属的珍贵品种如1980年发现的邱北冬惠兰,80年代末发现的贡山凤兰,均在中外兰界引起轰动。其他如春兰、寒兰、墨兰、素心兰等,都以质朴文静,淡雅高洁,又具有清醇幽远香韵,被誉为 国兰 、 空谷佳人 。

麻栗坡特产及小吃

1.木兰

木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表面有光泽,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

2.麻栗坡坨肉

坨坨肉制作的诀窍是掌握适当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过迟肉绵。彝族制作的坨坨肉,既鲜又香,别有风味,特别是选用四五斤重的仔猪肉。

3.麻栗坡米花

麻栗坡的米花较为普遍,尤其在农村更多。在壮族、傣族地区也常制作。工艺生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集即将成熟的稻谷晒干碾出秕谷,炒香加糖入模,风干切块包封;另一种是将糯米泡后蒸纛米熟,礁舂成瘪米,炒香加糖入模,风干切块包封。米花香、甜、酥、脆,口感极好,是逢年过节常备食品,也是走亲访友常携礼品。

4.麻栗坡沙糕

麻栗坡的沙糕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在街道、农村普遍制作,逢年过节,大部分人家都制作,用糯米炒香碾成米面,和少许水及红糖搅拌均匀后,放入木模内压实,或将米面置于小钢模是压实成糕。沙糕制成后,清香纯甜、松软润口,是馈赠亲友的常带礼品。

5.麻栗坡小粒咖啡

麻栗坡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并略带果味,是咖啡中的上品。因八布河谷地带物候条件独特,出产的小粒咖啡品味极佳,其产品经在昆明日本mK咖啡株式会社著名专家石井直树先生品尝,认为是在云南品尝过的最好咖啡。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咖啡之一。

云南麻栗坡特产水果

文山目前量稍微大点的水果,马关那边的甘蔗不错,麻栗坡和广南的皇帝贡柑也还行。总体来说,规模比较小,如果你打算来做生意的话可以来,你打算要大量采购的话,估计建议到普洱,景洪,临沧那边那些看看,文山有,作为文山人,我自觉地我们当地的口感要好一些,可能吃习惯了。但我们这边种植的规模确实不是很大!

麻栗坡的特产是啥呀

文山的三七,砚山的天然玛瑙石,三七,马关的草果,富宁的八角,西畴的阳荷,广南的八宝米,丘比的辣椒,麻栗坡的祖母绿宝石。太多了,还不止这些,广南、西畴、麻栗坡还盛产茶叶、富宁的雷公菜、小米椒、黄皮果、新鲜的天然野生鱼,砚山的各类多品种的蔬菜水果,回族牛汤锅,文山的米线凉卷粉,真是说不完。

麻栗坡有什么好吃的

云南的什么最出名

出名:1,有名气,2,出面,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

出名的近义词有:著名,闻名,弛名,知名等。

根据以上定义,云南最出名的,按不同行业,不同门类分别陈述:

一,人物

1,航海家郑和

2,音乐家聂耳。

3云南大理特产什么茶叶,麻栗坡茶叶有名吗(麻栗坡的特产是啥),军人,周保中,罗炳辉。

4,哲学家艾思奇。

5,时代楷模高德荣

6,舞蹈家杨丽萍,刀美兰。

云南大理特产什么茶叶

7,歌唱家宗庸卓玛。

8,企业家褚时健。

9,雪山雄鹰七林旺丹

10,电影演员杨李坤

11,云南第一个状元袁嘉谷

二,出名的企业: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昆钢集团,云锡集团,云铜集团,兰坪锌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

三,出名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苍山,高黎贡山。

五,出名的大江大河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红河。

四,出名的水电站:小湾电站,溪洛渡电站。

五,出名的景区有: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保山,西双版纳,普洱,罗平油菜花。

六,出名的遗产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

七,出名的古城古镇有: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双廊古镇,沙溪古镇,临安古镇,黑井镇,和顺古镇畹町镇。

八,出名的图书馆有:和顺农民图书馆。

九,出名的大学有:西南联合大学。

十,出名的有色金属有:兰坪铅锌矿,普朗铜矿,羊拉铜矿,个旧锡矿,大姚铜矿,褚格咱铁矿。

十一,出名的药材有:三七,冬虫夏草,天麻,雪莲花,菏首乌,草乌,泰归,茯苓,藏红花,红景天,重楼,附子,云贝母,独定子,鸡血滕,荷首乌,黄金,葛根,木香。

十二,出名的电影有:五朵金花,阿诗玛,山间林响马帮来。

十三,出名的火腿有:宣威火腿,诺邓火腿,老窝火腿。

十四,出名的歌曲有:小河淌水,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月光下的凤尾竹,纳西情歌,月夜。

十五,出名的小吃有:蒙自过桥米线,腾冲饵丝,大理生皮,巍山扒肉饵丝,建水烧豆腐。

十六,出名的有:昆曼国际高速公路,滇缅抗战公路,最老的铁路,河昆铁路。

十七,出名的有:全国七大机场之一的昆明长水机场。

十八,出名的有:佛教名寺三塔寺,建水文庙,大观楼,道教名山巍山巍宝山。

十九:出名的有:亚洲第一洞,建水燕子洞。

二十,出名的有:龙江大挢。

二十一,出名的有: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陶瓷。

二十二,出名的有:四季如春的气候。

二十三,出名的有:西双版纳亚洲象。

二十四,出名的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二十五,出名的有:普洱茶。

二十六,出名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阳宗海。

二十七,出名的有:一省联五国,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

麻栗坡特色农产品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土地总面积31456平方千米。

文山州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州府所在地文山市。

文山州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就在这里设州置郡;明、清设广南府和开化府。

2018年12月13日,文山州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人。

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1185.12亿元,比2019年增长5.4%,位居全省第5位。

麻栗坡县特色

八县分别是,文山市又称开化府,砚山县又称江那街,广南县又称莲城镇,丘比县又称锦屏镇,马关县又称马白街,富宁县又称新华镇,麻栗坡县又称麻栗镇,西畴县又称西洒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民族人文旅游资源,还有很多当地特产美食哦。

鹤庆是大理州的北大门,地处大理、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风景旅游区之间,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丽江机场毗邻县城,大丽公路、大丽铁路穿境而过,距州府大理市136公里,距省会昆明市516公里,是汉藏文化的交汇地、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线上的黄金走廊、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

一、基本情况

县名由来   鹤庆,一个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地方。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亦称《蛮书》)一书中有地名“俄坤”,即现在的鹤庆。鹤庆白语至今仍然称鹤庆为“俄坤”,是“白鹤一双(对)”的意思,故又有“双鹤”之称。两汉时期,鹤庆属于“西南夷”的管辖区域,南诏、大理国时期,曾先后在鹤庆设置谋统郡、谋统府,元代(公元1271年)设鹤庆路,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见到“鹤庆”二字的地方,因而成为鹤庆县名由来的最早官方途径。即,“鹤庆”一词的由来是在元代(公元1271年),这里设置为鹤庆路。

县名传说   相传,古时鹤庆坝子是“泽国水乡”,宜于鹤类繁衍生殖。这里“四山环绕,一水中停,岸居住人,岛栖野鹤”。时有千万鹤群在水面遨游,九天嗥鸣。唐时圣僧赞陀崛哆尊者来开辟鹤庆。初来时,远望群鹤翔集,后水落地现,乃命名为鹤庆,亦名“鹤拓”。

又传初建鹤庆城时,在人们欢庆新楼竖柱上梁大吉的那一天,彩云缭绕,惠风和畅,有双双白鹤飞来栖息在城楼屋架上。人们认为这件事象征白鹤也来庆贺这第一行政中心的创建。因此就把“谋统”改称为鹤庆。

地理位置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地跨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7′~26°42′之间,东以金沙江与永胜县分津,南临鸡足山与宾川县、大理市接壤,西连马耳山与剑川、洱源两县毗邻,北望玉龙雪峰同丽江市玉龙县相连。县境东西最宽37千米,南北最长85千米,全县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境内最低海拔为龙开口镇洛琅村委会下营自然村的金沙江畔1162米,最高海拔为马耳山主峰3958.4米,高差悬殊2796米。

鹤庆县位于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上,素来享有“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文献名邦”、“银都水乡”、“水乡泽国”等美誉。鹤庆是大理的北大门,县城驻地云鹤镇距丽江机场仅14公里,过境有大丽铁路、上鹤高速公路、鹤关高速、大丽二级公路,鹤剑兰高速、宾鹤高速正加快建设,大丽攀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交通发达便捷。鹤庆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悠久。鹤庆坝子四周山川俊秀,古时就有“螺峰野色”、“石宝天光”、“镜台雪石”等美景。坝子里面更有大小龙潭、星罗棋布;湿地水乡、休闲胜地;漾江烟柳、婀娜多姿;“仙鹤”落脚之地,风景美不胜收。

地形地貌   鹤庆县属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山脉多南北向排列。大地形是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带,地壳随青藏高原的上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群山林立,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最高峰是西部的马耳山,海拔3958米。西部山岭构成金沙江与澜沧江水系的分水岭,山脉海拔3200~3900米,切割深度1200米左右,为深切割高中山地形;东部山峰海拔高程2500~3645米,切割深度800~1100米;南部金沙江流域最低云南大理鹤庆县特产,朵美洛琅附近海拔高程1162米,山脉海拔高程2400~2800米,切割深度500~1000米,为中切割中山地形;河谷形态以“V”字形谷为主,阶地发育不明显,仅在河流的宽缓地带有堆积。全县有断陷堆积盆地、河谷冲积盆地、浅切割剥蚀构造中山、中切割棹状中山、岩溶断块高中山、岩溶褶皱高中山、山麓洪积扇、河谷阶地等8个地貌单元。

气候特征    鹤庆县介于南亚热带与寒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属于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多样复杂,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 带、暖热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具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水平分布复杂,垂直差异明显等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各种作物的生长。

鹤庆县气候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雨,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春早温暖,秋早凉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水平分布复杂,垂直分带明显,随地形地貌类型多样,立体差异突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出现频繁。

二、历史沿革

汉代以前,鹤庆县属于昆明、嶲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在今川西南、云南西北部设沈黎郡、越嶲郡等,鹤庆县北部属越嶲郡遂久县(丽江)。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滇王降汉,云南境内设益州郡,鹤庆县南部属益州郡叶榆县(大理喜洲)。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70),撤益州郡六县并入永昌郡,鹤庆县南部改属永昌郡叶榆县。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南征,获胜后在今川南、贵西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置庲降都督,鹤庆县属庲降都督云南郡,北部属云南郡遂久县,南部属云南郡叶榆县。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鹤庆县北部和南部分属宁州云南郡遂久县、叶榆县。公元333年至347年,李雄建立的成汉政权占据宁州14年,鹤庆县北部和南部分属宁州河阳郡遂久县和叶榆县。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东晋权臣桓温灭成汉,鹤庆县北、南两地分属东河阳郡遂久县。南北朝时,鹤庆县属南朝宋、齐、梁、陈治下的宁州,南部属东河阳郡叶榆县,北部属西阿郡遂久县。

隋代,开皇五年(585),在云南置昆州,但隋代在云南的统治较短,据《新纂云南通志》载:“得南中之地,已设数州,犹未治理,隋乱乃废。”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在弄栋川设姚州都督府,鹤庆县南部属唐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和往州(落漏河流域),鹤庆县北部属唐剑南道姚州都督府野共州(漾弓江流域),公元672年,因“永昌蛮”侵犯姚州,旋即废止。公元685年,唐再置姚州,鹤庆县建制同前,其后南诏逐渐崛起,并逐步统一了洱海地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皮罗阁被唐册封为云南王,南诏迁都羊苴咩城(大理),在漾弓(鹤庆)置谋统部。南诏时期云南概称有三十七部(有些志书又作三十六部,实际不止此数),鹤庆县称为谋统部,为极西极北的一部。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鹤庆县改称为谋统郡,先属南诏铁桥节度,后期并称为剑川节度。谋统郡下辖敛寻城(维西)、铁桥西城(维西塔城关)、铁桥东城(丽江良美)。唐代云南地方政权南诏时期,鹤庆县在地理范围内不再分属两郡两地。南诏灭亡后,代之而起的云南地方政权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鹤庆仍称为谋统郡,仍管辖敛寻城、铁桥西城和铁桥东城。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建立。大理国改谋统郡为谋统府,为八府之一,谋统府下辖今鹤庆、剑川、兰坪、福贡、泸水北部、永胜、华坪、维西等地。公元1094年,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建立大中国政权,封其子高泰慧为谋统府演习(类同知府),两年后高升泰还政于段氏。这期间,永胜、华坪、四川盐源、盐边等地的鄯巨郡,由高泰慧长子管理,次子袭父职仍为谋统府演习。蒙古宪宗三年(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冬月,忽必烈率蒙古军到鹤庆,在鹤庆县置鹤州。宪宗七年(1257),设立二千户,仍称谋统。隶属于云南19个万户磨擦之一的大理上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置鹤庆路,设总管,鹤庆县为云南行省建立前首先设路的地区之一。至元十一年(1274),又改置鹤州。至元二十年(1283),为燕王封地,成为封建领地,隶属云南诸路中书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升鹤庆州为鹤庆府,设军民总管。隶属于云南诸路中书行省。元代,鹤庆路主要辖有剑川县。在明代的一些地方志中,鹤庆县在元代还设立过副州、木桉州,但设置时间及其四至均不详。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明王朝在鹤庆县置鹤庆府,属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鹤庆府辖剑川、顺州(永胜西部)、蒗蕖(宁蒗南部)、永宁(宁蒗南部)、北胜(永胜东部、华坪)、 兰州(剑川马登、兰坪)六州。洪武二十九年(1396),北胜、永宁、蒗蕖三州改隶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后兰州又划归丽江军民府管辖。明代,鹤庆军民府主要辖有剑川、顺州。《明史》载: “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鹤庆卫。”洪武三十年(1397)十一月,鹤庆府升为鹤庆军民府。

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鹤庆军民府由土官统治改为流官统治。

云南大理鹤庆县特产

清代,鹤庆仍为军民府,属云南省迤西道,仍辖有剑川、顺州。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改鹤庆明代分守金沧道衙署为大鹤丽永镇,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改为鹤丽镇直至清代结束。康熙八年(1669),顺州全境并入鹤庆军民府。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州划归永北直隶厅。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丽江木氏土知府原管辖的中甸厅、维西厅划归鹤庆军民府跨丽江军民府管。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甸(今香格里拉)、维西划还丽江军民府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云南大理鹤庆县特产,鹤庆概况,降鹤庆军民府为鹤庆州,与所属剑川州一并划归丽江军民府。

中华民国2年(1913),改鹤庆州为鹤庆县,6月,划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废除道,直属于省。民国33年(1944),属丽江行政督察专区。民国37年(1948),丽江行政督察专署移驻鹤庆。改为鹤庆行政督察专区,下辖鹤庆、丽江、剑川、永胜、华坪、宁蒗、中甸、维西、兰坪、碧江(今划其地分属福贡、泸水)、福贡、贡山等县。民国38年(1949)初,专署复移丽江,鹤庆县仍属其下辖县之一。

1949年7月1日,鹤庆县宣布解放。7月27日,建立鹤庆县政务委员会。10月1日,成立鹤庆县人民政府,属滇西北人民行政专员公署(驻剑川县)。12月28日,成立丽江专员公署(先驻鹤庆县城,1950年3月迁至丽江县城),鹤庆县属丽江专区。1956年8月1日,鹤庆县由丽江专区划归大理专区。同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鹤庆县属大理州。1953年鹤庆县牛街区同文邑划归洱源县。1958年1月25日将牛街区划归洱源县。1959年4月,邓川县黄坪公社划归鹤庆县,与北衙公社南片的姜营4个乡合并成立黄坪公社。2015年,鹤庆县共有7镇2乡,分别为云鹤镇、辛屯镇、草海镇、松桂镇、西邑镇、黄坪镇、龙开口镇、金墩乡、六合彝族乡。

三、资源条件

资源丰富。鹤庆地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县境内所有河流均属金沙江水大理州基屠一系。装机180万千瓦的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建在鹤庆境内,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11.36万千瓦,建成风能发电装机49.5兆瓦、光伏发电47兆瓦,有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各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8座,鹤庆已成为滇西北地区水电生产、输配的重要节点,并纳入全省“金沙江清洁能源密集型产业升级转移示范区”。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锰、锡、铝土等10余种,种类多、品质好、储量大,部分资源已开发成为当地的骨干财源,北衙为我国十大黄金矿山之一。

物产富饶。盛产水稻、玉米、大麦、烤烟、甘蔗、蚕桑和各类经济林果,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省蚕桑和商品猪基地。中草药资源丰富,尤以马厂当归最为著名,畅销省内外。各种

观赏花草种类众多,仅兰花品种就有80多种,以莲瓣类品种居多,被誉为“名兰之乡”。鹤庆火腿、猪肝酢、风干里脊等腊味品独具风味,鹤庆乾酒历史悠久,清香醇厚;茧丝品质优良,茧丝制品物美价廉。工艺精美。鹤庆是名扬国内外的“民间艺术

之乡”,传统手工制作的金、银、铜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新华白族旅游村工艺品加工历史悠久,工艺巧妙绝伦,所生产的九龙壶等生活用品和各民族首饰不仅走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区,还远销美国、日本、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已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风光秀美。鹤庆是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然景观奇秀,人文景观独特,享有“龙潭风光胜地,工艺文化之乡”的美称。风光秀丽的“银都水乡”——新华白族旅游村,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历史的白族村落,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积淀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以鹤庆县城为代表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充分展示了白族民居特色,古朴典雅,各具风姿神韵。文化丰厚。鹤庆被誉为滇西北的“文献名邦”,仅元、明、清时期就有翰林3人、进士29人,举人292人。建于明代的云鹤楼、被徐霞客誉为“甲于滇中”的文庙建筑群、龙华十八寺、菩提寺、元化寺,以及众多的民间故事、传说、古籍诗文、石碑雕刻、书画珍品等充分展示了鹤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66亿元、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68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36亿元,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29亿元、增加11.4%。荣获全州三季度A组经济发展“骏马奖”。

2022年,绿色铝材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2022年,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2户电解铝企业生产原铝57.47万吨,完成工业产值101.5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70亿元的55%,企业用电量77.71亿千瓦时,占全县工业用电量82.33亿千瓦时的94.39%,直接用工约1500人,物流、包装、服务业等周边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鹤庆县2019年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全国环境优美镇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个,2020年东草海被国家林草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2016—2021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六年为“好”,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扶贫先进集体”,2020年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202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旅游强县”“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新华银器小镇201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21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五、“十四五”发展思路、主要目标、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

(一)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县、基础强县、产业富县、改革活县、人才兴县”战略,联动滇西,着眼滇中、川藏渝,面向南亚东南亚,按照“一坝、两屏、一带”的生态空间布局和“一核驱动、两轴带动、三极联动”的发展空间布局,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构建“442”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和开放型经济建设,努力把鹤庆建设成为滇西县域经济强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以上,努力建设滇西县域经济强县。

(三)产业体系。聚焦“一产做优做特、二产做大做强、三产做活做精”的思路和“银都水乡·绿色铝谷”定位,做大做强绿色铝、多金属循环利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4个百亿级产业,培育壮大银铜器加工、绿色能源、建材、特色花卉4个十亿级产业,积极培育康养、现代物流2个新兴产业,构建“442”现代产业体系。

(四)战略定位。一是以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布局和产业聚集融合为核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铝加工企业到鹤庆集群发展,形成“绿色铝—铝精深加工”的铝产业链,把鹤庆打造成为绿色铝材一体化的滇西铝谷。二是以多金属、复杂贵金属矿物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建设为方向,以云南黄金集团北衙多金属循环利用百亿元绿色产业园为支撑,把鹤庆打造成为全省多金属循环利用示范区。三是以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为着力点,以质量为抓手,重点发展乳制品、速冻和冷鲜肉产品、传统腊味品、水果分拣包装、速冻蔬菜、蚕丝制品、中高端白酒、特色花卉绿植、玫瑰精深加工等,把鹤庆建设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试验区。四是以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打响“银都水乡·幸福鹤庆”品牌,建设连接大理丽江在途康旅的美丽鹤庆。

(五)重点任务。一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富裕鹤庆”建设。二是以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提档升级为主要内容的“便捷鹤庆”建设。三是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鹤庆”建设。四是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美丽鹤庆”建设。五是以加强民生保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幸福鹤庆”建设。六是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活力鹤庆”建设。七是以全面扩大开放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开放鹤庆”建设。八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和谐鹤庆”建设。九是以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平安鹤庆”建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dali/14650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4日 下午12:09
下一篇 2024年2月4日 下午12: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