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楼阁,古代成都四大名楼,凭什么它是四楼之首,还被列为全国名楼?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散花楼最有名的记载来源于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散花楼不仅是誉满天下的名楼,和张仪楼、得贤楼、西楼一起,被合称为“成都四大名楼”,并位居四楼之首,同时在全国名楼里,也有一席之地。不过,这么有名的散花楼究竟何时而建?成都别号蓉城,就是得名于此。李白写那首著名的《登锦城散花楼》时,刚刚二十一岁。

成都名楼阁

在成都百花潭公园与琴台路交汇处,有一座临水而建的雕花亭楼,楼高四层,八角飞檐,朱墙金阁,很多人都曾路过此处,在很多重大节假日的夜晚,亭楼内外的灯光全部打开,依河而观,金碧辉煌,甚为状观,它就是在成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一处地标性建筑:散花楼。

散花楼最有名的记载来源于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如今在散花楼边的草丛里,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这首诗。散花楼不仅是誉满天下的名楼,和张仪楼、得贤楼、西楼一起,被合称为“成都四大名楼”,并位居四楼之首,同时在全国名楼里,也有一席之地。

不过,这么有名的散花楼究竟何时而建?由谁而建?

成都名楼阁

要理清楚散花楼的来源,还得从摩诃池(mó hē chí)说起。

一百年前,在成都如今的东城根街和羊市街交界一带,一片水面被无声无息的填平,成为演武场。当时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填平的是一片湖水在成都最后的痕迹。这片湖水,叫做摩诃池。

成都名楼阁

在摩诃池1300多年的历史中,它迎来杜甫送走李白,被后蜀王孟昶扩建,又被明蜀王填地以修建王府。在成都3000多年的建城史上,摩诃池在将近一半的时间里都存在。这片湖水下面,埋藏了成都太多的历史。

公元585年,隋朝皇帝杨坚派爱子杨秀镇蜀,杨秀在成都重新修筑秦朝时张仪留下的“子城”。取土留下的大坑,慢慢地被雨水和地下水填满。据唐朝人卢求的《成都记》记载,一位西域僧人见到这片水面,说了一句梵语“摩诃宫毗罗”。摩诃是大宫殿的意思,毗罗是龙,这片湖水浩瀚广大,如潜龙在其中,故自此之后名为摩诃池。

这时的摩诃池,水面约为500亩,只能贮蓄天然雨水。到了唐代,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剑南节度使韦臬,在如今的大慈寺太古里位置凿河,名为解玉溪,并与摩诃池相联。六十多年后,西川节度使又开凿金水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摩诃池从此再也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它的源头不断有来自都江堰水系的活水注入,注满摩诃池后,又沿着解玉溪汇入油子河——今天的府河。

在杜甫的年代,摩诃池已经是时人泛舟其上的游览胜地。杜甫从浣花溪的草堂来到摩诃池上,景致一变,宛然不同。他在《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这首诗中写道: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后蜀孟昶继位后,下令环城遍植木芙蓉。每到九月,繁花盛开,红艳如锦绣铺城。成都别号蓉城,就是得名于此。孟昶再次拓展摩诃池,湖面涵盖今天的展览馆、体育中心和正府街一带,由500亩扩展至1000亩。

成都名楼阁

唐末摩诃池位置示意图(原图采自《成都城坊古迹考》)。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个时候,很多供皇家们休闲娱乐,登高望远的建筑也逐渐开建,于是就有了“散花楼,在摩诃池上,蜀王秀所建”,伫立在摩诃池上的楼,就是散花楼。散花楼显然是在摩诃池上的,明清时期的《成都府志》 和《成都县志》,都说散花楼在明藩王城,而这些都是在皇城坝一带,明显是在成都的城中心。

散花楼并不是座“眺望塔”,它的名字起源于“天女散花”。散花者,天女也。据佛教《维摩经·观众生品》记载“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身,即皆坠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坠。” 天女说:“结习未净,花著身耳。”这里是借天女散花,测验佛门弟子的典故,暗喻楼房高大、绮丽,可谓天人合一,奇妙无比。

成都名楼阁

与百花潭公园成为一体的散花楼

作为前蜀和后蜀王朝的皇家池苑,摩诃池迎来了它的极盛时期。春水碧蓝于天成都名楼阁,古代成都四大名楼,凭什么它是四楼之首,还被列为全国名楼?,秋水澄澈如镜;夏日荷叶摇曳,冬日细雨飘飞。一季有一季之美,孟昶和倾国倾城的花蕊夫人,就在摩诃池上终日与光阴为伍。

成都名楼阁

李白写那首著名的《登锦城散花楼》时,刚刚二十一岁。他在诗中描述如果解读出来的大意是这样: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成都名楼阁,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成都名楼阁

时隔三十多年后,年过半百的李白,还不忘在《上皇西巡南京歌》里,写下关于散花楼的诗句: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上林苑是古代最负盛名的苑囿之一,能和上林苑相提并论,可见散花楼之美,也可见李白对它的留恋。

孟昶之后,摩诃池失去了皇家池苑的地位,但仍是成都人的游乐之地。但宋末元初,蒙古兵三次攻入成都,对城市水系造成剧烈破坏,摩诃池也难逃厄运。1385年,明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的旧址上修建蜀王府。1685年,清朝的成都府在蜀王府的废墟上修建贡院。无数蜀中才子为求功名而奋笔疾书之时,不会想到脚下的土地,曾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

此时的摩诃池,仅在西北角还有部分水面,但也早已物是人非,无复旧时景观。到了1914年,这最后一片摩诃池湖面,也终于被全部填平。

自然散花楼也就这么消逝了,有说法是毁于明末战火,即便第一代散花楼后,又有第二代散花楼,仍然无迹可寻。

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市浣花溪景区办公室申请重建散花楼,这是“第三代”散花楼,建在百花潭公园边上,塔身四层,高达16.3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成都名楼阁

如今走在琴台路终点时,就能看见这座临水而建的散花楼,只是门口落上一把锁,游客进不进去,只能隔着窗户里,看到楼梯等一点痕迹,隔壁小卖部的老板,倒是说散花楼开放过,只是好久没有重新开放了,平时都关着门。

据说还有新散花楼的一些旧事,就在前几年,散花楼虽然外部挂锁,但一个露天茶铺老板,却能悄悄开锁,买杯茶,就能去楼上喝茶看风景,后来新闻报道出来,才发现是曾经签了租赁合同,但早已到期,这种违规行为,也随之取缔了。

成都名楼阁

重建后的散花楼风采不复当年,大门紧锁,世人更不能像李白一样登高观红日,我们也只能从他的诗句中找到当年散花楼的影子。

文字|冯月子、马可

图片|怡霏、视觉中国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

成都名楼阁

分别是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阿坝州茂县羌族博物馆

本网讯(张庭铭 钟振宇)记者从3月29日召开的全省民族宗教委(局)主任(局长)会议上获悉,我省的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阿坝州茂县羌族博物馆三个单位入选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成都民族特色村寨

2006年以来,国家民委命名了四批共10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些教育基地在宣传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弘扬中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评审,国家民委日前命名了第五批共6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我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目前已制定印发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省的方案。根据这次会议安排,今年我省将以甘孜、阿坝、凉山和成都“三州一市”为龙头,以试点县为重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加强城市和散杂居民族工作,做好《四川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民族乡工作暂行规定》修订相关工作成都民族特色村寨,广泛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记者同时获悉成都民族特色村寨,我省新增三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民委日前命名717个村寨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我省共有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等50个村寨入选。我省将通过编制特色村寨长期保护发展规划等方式,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并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chengdu/15622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9日 上午11:09
下一篇 2024年3月9日 上午11: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