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钟大荣,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师生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交流.docx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师生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交流2016日至12日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师生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交流2016日至12日,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钟大荣博士带领专门史、国际关系和侨务政策与理论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张涛、何高平、马博冕、王超群、王晨、王青松、王瑶、肖潇、陈欣妍、徐佳友等远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开展为期六天的师生学术交流活动。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由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主办,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和台湾交通大学客家研究院师生们参与活动。日至10日,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友好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在拉曼大学金宝校区召开。在会议开幕式上,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张晓威博士、中华研究院副院长黄文斌博士、华侨大学钟大荣博士和台湾交通大学罗烈师博士先后致辞。在论文报告环节,黄文斌博士、钟大荣博士、陈中和博士和罗烈师博士先后作学术报告。钟大荣博士就马来西亚无极圣母宝光建德的宗教教育和文化教育进行报告,罗烈师博士在对《倡建加影师爷宫志略》的解读中探讨马来西亚仙师爷信仰的形成与传播,黄文斌博士以《马来西亚华人人物志》为案例研究福建僧尼对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及文教的贡献,陈中和博士就马来西亚多元族群国家的族群政治进行论述。

随后,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十位研究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七位研究生和台湾交通大学客家研究院三位研究生先后发表学术报告,涵盖的议题有华侨、华商、华人教育与文化,华人信仰与丧葬习俗华侨大学钟大荣,华人劳工与服务,华人艺术、外交等。每位学生的论文先由三校研究生互评,再由三校老师对论文进行详细评论与指导。其中,在华侨抗日的议题方面,华侨大学马博冕同学认为二战时期的菲律宾,在配合主流社会展开的抗日斗争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共产党系的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华支)外,还有几支国民党系的抗日队伍也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华人劳工的议题方面,台湾交通大学张期钧同学以“隐形的女声:妇女的劳动经验叙事(1910-1970)”为题,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数位在地女性的生命史为材料,作为已有文献的补充,重新勾勒起逝去年代中务边女性劳动样貌和贡献,并呈现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以及女性劳动对家庭经济支援的重要性。在华人丧葬习俗的议题方面,拉曼大学盘宏达同学讨论了现今金宝一镇的客家丧葬习俗的形式和程序,提出殡葬业者、道士及师傅都强调孝眷的重要性,即在丧事中全程参与,以对亡者尽最后的“孝”,在丧事过程中显现伦理道德之教育,符合儒家所推崇的“慎终追远”的意涵。

月10日下午,在会议闭幕式上华侨大学钟大荣,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师生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交流.docx,三校研究生代表徐佳友、林子琪、高静宜发表感言,黄文斌博士、钟大荣博士和罗烈师博士做了论坛总结,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希望三校进一步加强类似的合作与交流。学术交流会议前后,拉曼大学安排了丰富的文化考察活动,在黄文斌博士的带领下,三校师生考察了霹雳州华侨华人社团、文物馆、宗教场所等。4日,师生们先后参观了金宝梅江会馆、金宝古庙、金宝古庙华人联合会、金宝锡矿工业(沙泵)博物馆、石山脚新村、务边文物馆、务边怀古楼。4月11日,师生们考察了怡保印度教寺庙、怡保华人清真寺,以及佛教圣地霹雳洞、极乐洞等。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对马来西亚的多元族群、宗教与文化等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于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华人对当地社会的贡献等有了更深的认知。同时,此次实地考察活动也加强了三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三校师生间的友谊。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何启良教授担任第一任院长,下属中文系和中华研究中心。中文系成立于2002年,其设置目标是人文教育与学术研究并重,培育德智兼备人才,并逐步发展成为本区域的重点中文教学与研究中心。目前,中文系分为两个校区:八打灵校区负责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及在职班学士课程,而金宝校区则主要负责学士课程。

中华研究院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创办时直属校长室管理。自2010年始归于中华研究院下,其宗旨为提倡拉曼大学中华学术研究,冀成为本区域中华文化、汉学与马来西亚华人最重要的中心之一,下设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研究组、现代华文文学研究组、汉学研究组、当代中国研究组、艺术研究组和闽南文化研究组,数年来研究中心起到了研究、资料收藏、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据悉,近年来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建立了学术联系,在2012年和2013年中华研究院师生两度造访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时,双方开展了相关的学术互动,两校也签署了师生交流合作协议。2014年12月初,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禹东教授在中华研究院作学术报告后,两院初步决定在两国轮流举行师生学术论坛;2015月21日至26日,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15名师生到访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标志两校师生学术交流互访的正式启动;而这次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11名师生第一次远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金宝校区的回访,则进一步深化了两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扩展两院在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合作与交流的空间。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友好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闭幕式上三校师生合影(责任编辑:张棋然)-全文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beijing/12581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上午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