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特产送礼 吃大饼、啃猪蹄儿!非遗墟市佛山专场约你欢庆“农民丰收节”!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佛山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技艺、剪纸(广东剪纸)、灯彩(佛山彩灯)、佛山盲公饼制作技艺、高明濑粉、伦教糕制作技艺、西樵大饼制作技艺、礼饼制作技艺、得心斋酝扎猪蹄制作技艺。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为送赠礼品。盲公饼,包含了浓厚的佛山乡土风味,这种佛山味道扎根于人们心中,成为佛山著名特产,送礼佳品。

佛山特产送礼

佛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岭南文化的发源地

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佛山特产送礼

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下

佛山非遗历尽岁月仍熠熠生辉

佛山特产送礼

图源: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本周六

一起来东莞市文化馆

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东莞非遗墟市佛山专场来助阵

在好物、美食之间

一起走近佛山非遗~

▎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文化馆将于9月19日上午9:30在文化馆举行“庆丰收,迎小康”东莞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购物嘉年华活动。

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城际联盟

佛山专场

过一个“好食好玩”的周末

佛山特产送礼

– 活动时间-

9月19日(周六)9:00-17:00

– 活动地点 –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外围走廊

– 进场项目 –

●佛山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技艺剪纸(广东剪纸)、灯彩(佛山彩灯)、佛山盲公饼制作技艺、高明濑粉、伦教糕制作技艺、西樵大饼制作技艺、礼饼制作技艺、得心斋酝扎猪蹄制作技艺。

●东莞非遗项目:传统糖冬瓜制作技艺、厚街腊肠制作技艺、李全和糖柚皮和麦芽糖制作技艺、万江新村腐竹制作技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厚街什锦菜制作技艺、东莞三宝。

佛山特产送礼

此外,东莞非遗墟市线上平台产品持续热销中,扫码进入小程序即可选购非遗产品,为你把非遗送到家!

五星推荐”

★★★★★

佛山特产送礼

什么是“五星推荐项目”?

东莞非遗保护中心每周为大家精心挑选一款或多款非遗产品作为五星推荐,线上线下均享优惠,优惠力度超乎你想象!

★★★★★

本周五星推荐

西樵大饼(现场买二送一)

西樵大饼制作技艺

佛山特产送礼

西樵大饼是西樵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远近驰名,被评为“广东四大名饼”之一,畅销省港澳。

西樵大饼外形圆大,大者有一公斤,也有一两左右的小饼。大饼颜色白中呈沙梨色,不起焦,清香甜滑,食用后不觉干燥,可与鸡蛋糕媲美。松软香甜,入口松化。大饼只有用西樵山的清泉才能制成,其他地方仿制,不及此味,所以被称为“西樵大饼”。西樵大饼经发酵而成,发酵有“发丁”的意思。

西樵大饼制作技艺其用料含糖,寓意甜甜蜜蜜;形如满月,寓意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为送赠礼品。

佛山特产送礼

非遗小故事:据记载《西樵大饼》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相传由明朝嘉靖年间——吏部尚书方献夫所创,在他为官期间,常以大饼作早午茶来享用。后来他告老还乡,讲学于西樵山石泉书院,并把大饼制法授予山民。后来山民在制作大饼时加入西樵山独有的清甜泉水,使大饼更入口松化、香甜可口,人人争先品尝。自此西樵大饼便广为流传,成为闻名一方的美食。

★★★★★

本周五星推荐

佛山盲公饼

(买正品送小包装赠品,送完即止)

佛山盲公饼制作技艺

佛山特产送礼

佛山市制饼业历史悠久,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有一种“肉心饼”,以“盲公饼”之名享誉南粤。

盲公饼,包含了浓厚的佛山乡土风味,这种佛山味道扎根于人们心中,成为佛山著名特产,送礼佳品。2009年被列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佛山特产送礼

非遗小故事:相传在二百多年前的佛山古镇鹤园街教善坊内,住着一名叫何合(字声潮)的失明老人,他自小家境清平,八岁时突然患病佛山特产送礼,无钱医治,日久竟至双目失明,后拜师学卜易,学成后在教善坊开设“乾乾堂”卜易馆。何合平日待人诚恳谦恭,颇得街坊邻里敬重,中年后名声渐大,生意日渐兴隆。一些家庭妇女,经常携带孩童前来为家人问卜,要是几个小孩聚在一起,喧哗嘈杂,在所难免。声潮长子豫斋,协助父亲经营卜易,他别出心裁,以饭焦干研磨成粉,拌以油、糖、花生、芝麻等物,炭火烘烤成饼,卖给问卜者以饵孩童。饼甘香酥脆,价格相宜,买者日众,远近闻名。到`乾乾堂'盲公处购饼的人,顺口称之为“盲公饼”。而盲公后裔忌讳“盲公”两字,以饼中加有肥肉馅心,取名“肉心饼”,在教善坊开设“合记饼食”店铺,经营“合记肉心饼”。然而“肉心饼”不如“盲公饼”称呼深入民心,故“盲公饼”留名至今。

除了五星推荐之外

东莞非遗墟市佛山专场的

其他美食、手工艺品也是不可错过的

首先

从一只可爱又美味的猪蹄说起…

佛山特产送礼

酝扎猪蹄,又叫得心应手

是佛山的传统名菜

其中,以百年老店得心斋出品最为闻名

相传扎蹄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

已有三百年历史

以选料精细、工序繁复、入口即化等

特点而名扬天下

得心斋酝扎猪蹄制作技艺

得心斋原名和记猪肉店,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得心斋的酝扎猪蹄因百姓仕子、达官商贾,以寓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仕途顺利、生意兴隆,而被誉为“得心应手”,从明清时代起,至今已盛名近300年。

佛山特产送礼

猪蹄:“被绑着的我看起来很好吃”

得心斋酝扎猪蹄主要用料是选新鲜、大小适中的猪蹄和肥瘦各半的鲜猪肉作主要原材料,加上精制的鹵水,精细的工艺加工,用适当的火候酝制而成,其风味独特,外型美观,它的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无论从选料、造型、酝制、调味以及火候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大小工序有三十多道,由于风味独特、工艺精细、造型美观,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形状美观、美味可口。有“卤味之王”之称谓,还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以食品工艺美的享受。不但本地人喜欢购食,外来游客也交口称赞。

佛山特产送礼

猪蹄:“被切片的我看起来也好吃哦”

高明濑粉

佛山特产送礼

高明濑粉是广泛流传于高明地区的民间饮食习俗。习俗的主要内容是在每年大年三十,清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做濑粉,中午人人同吃濑粉宴。长长的濑粉,寓意长长久久,源源不断,丰衣足食,美满幸福。濑粉节是高明民间送旧迎新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明百姓除了大年三十必吃濑粉外,长辈寿辰也必设濑粉宴贺寿;结婚喜庆也要食濑粉,取其长寿百岁,长长久久,白头到老的寓意。习俗流传遍及高明区各镇街数十万人,至今已近500年历史。

佛山特产送礼

高明濑粉,用稻米磨成粉,用温水调成粉浆,用多孔容器盛载,米浆通过小孔均匀地漏到沸水中,煮熟的粉条晶莹爽滑,放汤、捞、炒均可,食法多样,一般用肉丝、鸡蛋丝、姜丝作拌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男女老少都爱吃。

佛山特产送礼

伦教糕制作技艺

据清代咸丰年间修成的《顺德县志》记载:伦教蒸糕,前明士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

伦教糕制作技艺是佛山市顺德区著名美食伦教糕的制作技艺,它创始于清咸丰五年。伦教糕制作技艺主要由选料、洗米、泡米、磨米浆、调味、过滤、发酵、蒸、出笼冷却、切片、包装等、工序组成。伦教糕制作技艺用料天然、工艺传统,制品爽软润滑、折而不断,口感清甜,齿颊留香。不但寄托了顺德人的浓浓乡情,而且历史悠久、绿色美味,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美食、文化等价值。

佛山特产送礼

礼饼制作技艺

清末民初,何厚恩(生于公元1893年)在顺德伦教开了一家小餐馆同时经营制作各种点心,承接为有喜事的人家定制嫁女礼饼。千百年来,在顺德地区一直流传着男女婚嫁向亲朋好友赠送礼饼的民间习俗。

喜万年企业主打产品 “礼饼、月饼、手信”等,选料优质上乘,传统手工制作,时尚包装,传承百年工匠精神,现由礼饼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何雪芬及第四代海归严韵键主理。“喜萬年年”食品曾作为顺德特色礼品赠予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大使,并获得日本NHK 电视台,澳大利亚SBS 电视台专题报道。

佛山特产送礼

石湾陶塑技艺

佛山特产送礼

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石湾陶塑技艺的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佛山特产送礼

明清两代,石湾陶塑技艺名家辈出,明代祖唐居、苏可松的艺术器皿、清代陈祖的人物陶塑、清代黄炳的动物陶塑、清代文如壁的瓦脊陶塑、清代刘辉胜的“山公”微塑等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清末民初,石湾陶塑技艺进入繁荣时期。人物陶塑创作注重细致刻画与雕琢,衣纹简洁,线条流畅,朴拙传神,裸露部分多不施釉,更能显示面部表情。先后出现多位陶艺名家,如陈渭岩、潘玉书、刘佐朝等。

石湾陶塑技艺是劳动人民历千百年精心浇灌盛放的艺术之花,经过历史演变,使其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陶塑技艺在实物上的表现形态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五大类。

剪纸(广东剪纸)

佛山特产送礼

佛山古为百越之地,随汉文化和百越文化逐渐交流和融合,由中原传入岭南的剪纸艺术也在佛山地域开花结果,结合佛山手工业、商业发展和民俗活动,佛山剪纸逐步成行成市,品类繁多,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各地。

佛山剪纸主要用于赛会迎神、祭祀建醮、出秋色之所需,其中包括婚丧嫁娶、节日用之写料与衬料剪纸,如榜边、花鸟饰品,神像凤冠,扎作饰品,花车装饰,爆竹装饰品,孔圣诞之灯屏故事人物等;过去,佛山民间的嫁娶,女家的婚书年生多用榜边或者衬条装饰,十分庄重。门笺行主要经营和用于春节之门笺和标钱、花钱及家庭装饰剪纸;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载:“四时之节已尽,一年之景物复新,家家相馈岁,户户贴宜春”。宜春就包括门笺,金花、花钱、等剪纸制品。佛山剪纸历史上以门笺行最大,销路最广。

佛山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类,再根据用料和工具的不同,又细分为纯色、纸衬料、铜衬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铜写料、银写料、纸写料、铜凿料等九种。手法采用剪和刻两种形式。传统佛山剪纸的题材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意识、民风民俗,社情民意决定其内容和形式,如喜庆吉祥、驱邪纳福、多子长寿是永恒的主题,极受欢迎。

灯彩(佛山灯彩)

佛山特产送礼

佛山彩灯,又称“灯色”佛山特产送礼, 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具有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有着广泛的影响。

明清时期,随着佛山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行业或居民聚居的“铺”为单位的民众自发操办的民间艺术赛会,其中以巡行形式展示民间彩灯的“提灯会” 相当活跃,在佛山木版年画中也有此题材反映,彩扎灯色从自娱自乐发展为行业生产,并成为佛山城乡内销和出口贸易的重要手工艺品。

佛山彩灯扎制品类丰富,包括头牌大彩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年宵花灯、中秋灯、秋色特艺灯、以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彩灯等。佛山彩灯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以及戏剧人物故事为特征,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作装饰,纹样丰富,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画面欢快热烈,灯型千姿百态,工艺精致,精巧秀丽。彩灯扎制的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装饰图案有百种之多,内容和形式均来自民间创作,如金钱、如意、万字、福、禄、寿、龙、鱼、凤、鸳鸯、蝙蝠、麒麟、荷花、牡丹、四季瓜果等寓意吉祥、喜庆丰收的图样。彩扎灯色,民间舞龙等本土文化活动,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对研究佛山和岭南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具有重要价值。

佛山特产送礼

最后,还有提醒大家

前往现场后

记得领取市民签到积分卡

争取收获一波礼品哦~

市民签到积分卡使用教程

佛山特产送礼

佛山特产送礼

届时,东莞非遗墟市将在现场设置签到处,市民可前往签到处领取实体积分卡。

– 东莞非遗墟市签到积分规则 –

1、市民凭此卡到东莞市文化馆非遗墟市现场可获得印章一枚,用于年底兑换丰富礼品。

2、此卡仅限本人使用,请妥善保管,不可擅自涂改、污损,否则视作无效;

3、墟市开墟时间都可以签到,不得代签,过期不补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geditechan/1941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8日 上午11:23
下一篇 2023年5月18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现存清代甲胄多见于北京故宫,但广州博物馆也藏有一套完整的清代甲胄。这套甲胄由上衣、下甲、护心镜、护腋、护肩、虎头蔽膝、裆等18个组件组合而成,通高176厘米。它是香港同胞邓又同先生于1956年捐赠的,原是光绪帝册封其祖父邓华熙为“建威将军”时所赐。邓华熙籍贯广东顺德,历任云南大理府知府、江南道监察御史等,60岁时,曾穿此甲胄参加朝廷的阅兵仪式。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