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去澳大利亚打工,【移民】中国人来势凶猛——澳大利亚最新人口及移民报告解读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最近公布了2014-2015财政年度报告,披露了移民、留学、访客等签证发放及相关统计数据,结合相关人口数据,可以对这个移民国家最新的人口概况和变化趋势有个大致了解。移民、留学、游客等数据显示:中国人,来势凶猛。澳大利亚统计局当前统计并公布的人口增长率是1.3%。

房子是要人住的,多少人,什么人,来自哪,在哪,要去哪,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

澳大利亚移民和边境保护署( of and )最近公布了2014-2015财政年度报告,披露了移民、留学、访客等签证发放及相关统计数据,结合相关人口数据,可以对这个移民国家最新的人口概况和变化趋势有个大致了解。移民、留学、游客等数据显示:中国人,来势凶猛。

人口2404万,增长率居发达国家榜首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有个人口时钟,它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末的人口统计基数,结合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等指标,实时公布当前人口数量。在2016年4月11日46岁去澳大利亚打工,【移民】中国人来势凶猛——澳大利亚最新人口及移民报告解读,这个数字是2404万。这指的是常住人口,也就是说在澳大利亚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人口。

澳大利亚统计局当前统计并公布的人口增长率是1.3%。在澳大利亚本土,每1分46秒,就有1个人出生;3分27秒,有1个人去世;2分39秒,净增1个新移民;因此,每隔1分31秒,澳大利亚就新增加1个人。

46岁去澳大利亚打工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2010-2015年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率数据,在发达的热门移民国家里,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居首位, 对比下来,是不是有点“人少、钱多、速来”的意思呢?

分布:三大城市聚集半数人口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第六,总人口数量2400多万,不及一个上海市,但相对集中。由于绝大部分国土是沙漠、矿山以及原始森林、农场,全国近半数人口生活在三大州的首府城市:悉尼(480万)、墨尔本(460万)和布里斯班(230万)。它们地处东南沿海,环境宜人,有上帝后花园之称,亦连续多年在世界宜居城市前列榜上有名。

46岁去澳大利亚打工

移民:中国人存量、增量均第三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在200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英国库克船长发现并登陆澳大利亚,把其变为英国殖民地,随后,英国运来首批移民(其实是流放的犯人),再后来,澳大利亚国家诞生。目前,澳大利亚的移民来自100多个国家、讲140多种语言,英语是官方语言。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的统计数据,最近11年新增了231万移民,相当于现有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平均每年净增21万移民。随着移民门槛逐渐提高,最近3个财政年度(2012年到2015年)净增移民数量分别是22.7万、18.6万、16.8万人,略有下降。

截至2015年6月,澳大利亚境内现有移民中,来自英国最多,超过120万人,占比5.1%;其次是新西兰,超过61万人,占比2.6%,中国大陆居第三,超过48万人,占比2%。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统计,最近一年的入籍人数来源国排名,分别是印度(24236人)、英国(20583人)、中国大陆加台湾和香港(9234人)、菲律宾(8996人)、南非( 6211人)、新西兰(4091人)。在这个白人占主流的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出现黑人和黄色人种。

最近的一个财政年度里,有66086个海外移民落户首选新州,其次是维州(54052人)和昆州(19076人)、西澳(14122人)、南澳(10424人)。但是,州际移民数据显示,除维州和昆州外,其他各州的人呈流出态势。具体来说,海外移民首选悉尼,但本地人开始往墨尔本和布里斯班跑,这也使得维州成为净增移民数量最多的州,净增64242人。看来,维州首府城市墨尔本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善存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可负担性强的生活成本,吸引了较多的州际和海外移民,也对得起连年被评为的“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这个称号。

留学生:中国大陆学生最多

教育输出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主要产业,依靠“八大名校”(前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里有8所)以及放开中学留学,每年有约30万国际留学生前往澳大利亚就读,且奖学金很少,多为自费。与国内情况不同,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学校是不提供宿舍的,留学生只能在外租房或者寄宿当地家庭。目前澳大利亚大学或者中学的学费,每年2-3万澳币,住宿花销每人得1.5到2万澳币,再加上吃喝用行等日常开销,一年下来花费约合人民币30-40万元。如此算来,能把孩子送去读书的家庭,得有相当不错的积蓄和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发放的留学签证数据,最近3年每年近30万留学生中,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一直位列榜首(2014-2015年达到65737人),且以每年5万人的数量在增长。其次分别是印度(3万人左右)、韩国(1万3千人左右)、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泥泊尔等东南亚国家(每个国家1万人左右)。

根据留学生就读学校类别,除了比较稳定的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外,最近一年,中学和职业教育、语言类学生人数增速迅猛,可见低龄化趋势明显。众多家长,越来越早地就把孩子送过来了,陪护者相应增多。

打工度假签证:首度向中国开放

这是一种“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的学习加打工或度假的签证,针对18到31岁、有大学2年以上的学历、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年轻人46岁去澳大利亚打工,允许他们在澳大利亚打工和学习1年时间,体验蓝天白云和风土人情。这类签证在过去3年里,每年吸引了18万左右的年轻人到澳大利亚体验生活。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最近3年以来,打工度假签证在其他国家发放总量逐年减少。

澳大利亚移民局从2015年9月份开始,首次向中国开放打工度假签证,配额5000个。消息一出,趋之若鹜,2015年的首批1500个名额和二批1800个名额都分别在半小时和一小时左右全部抢完。

游客:连创新高将居榜首

旅游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主要产业,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严格的生态保护,每年吸引了全世界众多游客。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发放的访客签证数据,最近3年平均每年发放了400多万个访客签证,2014-2015年达到431万人,增幅8%。其中发放给中国大陆的访客签证数量在最近两年超过英国,排名第一,2014-2015年超过66万人,增幅近20%。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假期,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0万人,当年累计数约100万人次,接近新西兰游客数(新西兰签证可以免签进入澳大利亚,一直是澳最大的游客来源地)。按此趋势,到访澳洲的中国游客数将在今年超过新西兰,成为世界第一。

除即将成为的最大游客来源国外,中国此前已保持澳大利亚的“九个第一”: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第一大旅游收入来源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人出去,钱出去,势不可挡

几千年农耕民族传统,造就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节,对家和房子的眷顾。国门打开,信息发达、视野开阔,再对比国内外的硬环境、软环境,多多少少有了些资金积累的国人,开始寻找更加安全、稳定、美丽和友善的目的地。澳大利亚,这个近10多年里与中国经贸往来最密切、依赖度最强的国家,自然引起注意。

尤其是这两年,在低汇率、低利率的双重刺激下,海外资本掀起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热潮,中国资金首当其冲。移民要房子住,留学生要租房子,游客一时兴起随手买套房子,还有没去过也不一定去的纯投资客,把房子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工具,再加上本地人的自住和投资需求,造就了当前澳大利亚供需两旺的房地产市场。

人要出去,钱要出去,房子自然成为中国人的囊中之物。

趋势已明,势不可挡。

前言

由于最近我有老同事也动了移民的念头,为避免他踩坑,我回顾过去两年多以来走过的移民道路,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在帮到他之余,也能帮到更多的同行。

在开始前,先来一段免责声明:以下建议只是基于我浅薄的经历,仅供参考。你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反复斟酌,从长计议。

另外,本篇文章所提到的「移民」只包含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移民去澳大利亚打工靠谱,而非投资移民、家庭成员移民、难民与庇护等。

移民的先决条件

从之前的文章 程序员移民误区 中可以看出:几万块钱、语言能力、技术水平等,都不足以阻碍咱们走这条路,毕竟程序员群体的移民优势实在是太突出了。

那么,移民的先决条件究竟是什么?于多数人而言:

觉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深刻认识。就像「黑客帝国」里吃了红色药丸的主人公 Neo 一样,醍醐灌顶。 决心:誓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否则再多的觉悟也只是空想,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行动。「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 Andy 就是绝佳典范。

我最初也觉得移民是触不可及的,但我的觉悟不断地鞭策着我去搜索了解更多的资讯,最终在认知层面上把「触不可及」变成了「触手可及」,并决心开始付诸行动。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经历:

我的粗浅建议 移民要趁早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在读本科的时候拼命考英语(PTE),争取早日考到四个 8(八炸)。2016.6 毕业后赶紧做 EA 职业评估,通过后立即提交澳洲 189|190 技术移民 EOI。按照当年通信专业的获邀分数 60,我毫无疑问是可以获邀的。传说中「国内本科一毕业就拿澳洲绿卡」在当时是完全可行的,顺便还省了几十万的留学费用。

但很遗憾,时光不能倒流。近两年来的移民潮一波接一波,导致分数要求也水涨船高,居高不下。想当年 60 刚过线就秒获邀,而如今 85 高分都得排好几个月(参见澳洲移民局官网 (opens new ))。看到有不少移友被迫转战加拿大,形势的严峻可见一斑。

因此,很多过来人都会说「移民要趁早」,我也未能免俗。这就像是当年买房,越早上车就越轻松,越是观望之后就越困难。因为这就是趋势,大多数人都无法逆势而行,只能顺势而为。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2020),这种趋势只会愈演愈烈。但无论如何,及早行动,为时未晚,相信你依然可以坐上属于你的「末班车」。

注意时效性

网上的资讯琳琅满目,但一定要注意时效性,毕竟每个财年甚至每个月都可能会有政策上的变动。

制定计划表

我曾听说过一句话:要想干成大事,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和相对的时间表。

例如,语言考试、翻译公证、职业评估及简历投递等,都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但要明确哪个时间点要推进到哪一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 996 工作中持续推进,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原地踏步。

对于雇主担保移民来说,若准备充分的话,可能几个月就搞定了;而对于技术移民来说,耗时一两年是很正常的。没有计划表,又不会审时度势的话,只会被淹没在移民大潮中。

调整好心态

欲速则不达。有恒心,更要有耐心。

上面也提到,技术移民是一场持久战,诸如考英语多次不过、排队几个月没消息等都是很普遍的。同样地,海外求职投递简历数周没回应也是很常见的,关键是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每天焦急等待、静不下心是大忌,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抓紧利用这些时间多多准备,查漏补缺。

去澳大利亚打工靠谱

可参考 我的澳洲 IT 求职经历 · 准备篇 · 求职心态。

准备好 Plan B

很多时候,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必须提前预判,留好后手,才不至于孤注一掷,陷入困境。

还是以澳洲为例,A 同学死磕 189 独立技术移民,结果排了一年多的队都还没获邀(且遥遥无期);而 B 同学预判形势不好,另辟蹊径,在排队 189 之余也顺便申请了 489 偏远地区担保移民,待两年后申请 887 永居就自由身了。若此时此刻,A 同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申请 489,则很遗憾,489 已被新的 491 签证取代,转永居的要求也从原来的两年增加到了三年。

我在 移民澳洲的基本花费 开篇就列出了我的 Plan B(489 偏远地区担保)以及 Plan C(482 雇主担保)。类似地,有些同行的目标是美国,但由于抽签太难了,因此以加拿大为跳板,待入籍后就可以轻易到美国生活工作了。

就目前澳洲的形势,我肯定是不推荐孤注一掷 189 / 190 的,不妨额外考虑:

其他求职渠道建议自行 搜索。

首选内推,原因可参考 我的澳洲 IT 求职经历 · 准备篇 · 求职渠道。

找靠谱的中介

雇主担保移民基本无需考虑该项,因为雇主会全程负责。

至今我都觉得庆幸的是,在一开始就找到了靠谱的中介。否则像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很难持续推进的。因为如果是纯 DIY 技术移民的话,资讯门槛是很高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做笔记。由于我除了 996 之余还要考英语,实在是无暇顾及,因此我还是倾向于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处理,让他们帮我推进,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听从安排逐步跟进就好了。

当然了,前提是「靠谱」,否则还真不如 DIY。

Tips:若想了解靠谱中介咨询,不妨加我微信 。

语言考试要应试

雇主担保移民基本无需考虑该项,因为签证语言要求通常都很低,关键是远程视频面试时的沟通表达能力。可参考 我的澳洲 IT 求职经历 · 面试篇。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备考方式是每天背单词,殊不知这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根本不是应试。类比软件开发,这就像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堆砌代码;而应试的方式是直接用现成的框架来开发。所谓「应试」,目的就是要快速地完成项目,而不是做艺术品。艺术品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移民是要争分夺秒的,还不如事成之后,在国外每天边学边用边积累实在。

另外,语言考试也不便宜。当年我考 PTE 一次就得¥1600+,如果真抱着做艺术品的心态去考试,我可能考到破产都无法出师。倘若有师傅(培训班老师)可以稍加指点,因材施教,让我可以应试式地高效备考,减少重考的次数,尽快考过,那么无论从时间还是从花费的角度,都是非常划算的。

当然了,前提是「靠谱」,否则还真不如自己摸索。

在岸优势多

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雇主,本地就有大量合适的求职者,那么你还会考虑海外的求职者吗?该问题在 TSS 482 换雇主提示 的「现状」就有提及。

这也是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旅行打工签证也比海外申请人有优势。因为办理雇主担保工作签证的手续是几乎一样的,但前者可以到场面试,还能立即上岗,之前申请签证的各项材料也可以复用。

当然了,这选项也是有风险的,毕竟你要辞掉国内的工作,申请一个短期的签证登陆求职。期间没有任何收入,所有的花销都由自己承担。另外去澳大利亚打工靠谱,给程序员的移民建议,在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求职难度并不比海外申请人低。

可参考 我的澳洲 IT 求职经历 · 简历篇 中的「淡化非本地经验」。

结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chuguo/13843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下午4:09
下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下午5: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