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赞
点在看
陆士清(中国)
陆士清,男,1933年生,江苏张家港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复旦大学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和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香港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监事长、香港《文综》杂志编委。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主编出版了《台湾小说选讲》、《台湾小说选讲新编》、《情动江海、心托明月》(评论集)德国文学特点,出版了《台湾文学新论》、《三毛传》(合作)、《曾敏之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曾敏之评传》(香港作家出版社版)、《探索文学星空》、《血脉情缘》、《笔韵》、《品世纪精彩》等著作。
◎陆士清(中国)狮城女作家——蓉子
蓉子的蓉,是芙蓉的蓉。木芙蓉秋天放花,绚丽娇艳,饮秋露而见风骨!
蓉子是石榴,青青一树,花似火馅炽烈,累累硕果,包孕甜蜜晶莹星星!
读了《稀客行》专栏的《白头宫女沐东风》、《老天爷的剧本》两文后德国文学特点,我在致她微信中感慨说:“抹干眼泪,奋然前行。苦难是你、杰出是你!”她回说“谬赞了”。我说:“不,狮城女杰,名副其实”。
蓉子历经生命的苦难,实彔在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中。
她四岁时过继给姨妈,八岁时跟姨妈过番。姨妈性格火辣,不仅没有怜爱,还将一肚子委屈倾泻在少年的蓉子(那时的李赛蓉)身上,那种无名怨毒和家暴,非一般孩子所能承受。要不是蓉子坚强,或者说命硬,也许早早命归黄泉了。蓉子的家境迫使她初中二级后就辍学,打工帮佣,寻求生活的自立。
她怀着爱的梦想,与一位曾经的老师相爱,她在《老天爷的剧本》中写道;“十六重相逢,舞会设花厅,翩翩佳公子,全场女生亮了眼睛。椰林婆娑,踏步追星,相送伴行。从此黄梨厂外,周末总有绿色小迷你,工厂妹飞上枝头,小镇茶余饭后资料新。”但她逃离了“虎穴”,又跳进了“狼窝”。婚后包揽一大家子家务,甚至还给缠足的婆婆修脚洗脚。如她所诉说的:“十八为君妇,侍奉翁姑与小叔,兼任免费女佣,看尽老少脸色,漫漫还债路!”“老天安排的角色:养老育儿,长伴赌徒。脸色青青,36公斤!”她的那个所谓“老师”,好赌如命,自私而毫无担当,用如今网络语言说他,真是个“渣男”。蓉子一忍再忍,无可忍耐时,只好无奈割席。
蓉子历经婚姻的离散和生存的危机,她是怎样度过的?或者说她是怎么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那就是学习,创作。
蓉子酷爱读书,在苦难的童年中,读书是她唯一的乐趣。沒有钱买书,就在放学后帮人家拔鸭毛换钱买书來读,甚至当义工,帮小贩剥虾打鱼圆,之后开口借一张报纸副刊。数年“寒窗”,她阅读民族经典、西洋名著。在长长的书单中,她深化了对生活的认识,冶炼了人格,累积了智慧。在生存的痛苦中,她拿起笔写作。1969年,习作投进《南洋商报》妇女版,继之,结缘文艺版、商余版、言论版、小说版。她笔写的方块字,印上了报纸、杂志。散文、杂谈、中短篇小说、专栏……。她说“这下写作似亚答屋着火,一发不可收拾!夜阑人静,我伏在厨房爬格子。” “沒有初中文凭的我,能得到报章电台的赏识,心头多振奋,恨不得以命相许!长期深藏于心的自卑感,就靠报上一篇篇文章给我治疗。”
她的创作在新马文坛造成了一方风景。当时传言说,《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两大报如世仇,写了一家,另一家就不会要你的稿;但蓉子大胆尝试,两报同时采用她的小说稿,也同时接受她的散文。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发表的小说,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都会转载,甚至吉隆坡电台也会连播。
蓉子的散文、杂文、专栏文章、或者游记等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始终不忘面对的是新加坡的读者。他们都在匆匆忙忙赶路、赶工,无心也没有时间读你的长文章。蓉子适应他们的要求,写得短小,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短短的篇幅,短短的段落,短短的句子,潇洒几笔,画龙点精,绝无冗长的描写和议论。短小精悍,可以说是蓉子特有的。她的专栏魅力四射,尤其是《秋芙信箱》,答民之所问,解民之所惑,抒民之所困。读者喝彩,论者点赞,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双丰收,一写几十年,历久弥香,可以说它是新加坡报刊文学的一个“品牌”。汕头大学陈贤茂等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这样评价:“蓉子写的这些信箱文章,绝非那种干巴说教……其中有灿然的文彩,有温馨的友情,有苦口婆心的劝导,有热情洋溢的期盼,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富有文学色彩的优美散文,或者说是一种充满人生哲理的诗篇,是她的一种独特的创造。”(信箱的一部分文章,收集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别碰,那是别人的丈夫》和新加坡出版的《情未了》)。我赞同这样的评价,但要补充两点:第一,信箱文章,展示了蓉子人生境界和真诚助人的品格。她是通信者的姐和姨,而不是教师爷。她不教训别人,而是给来信者解决问题的钥匙。她以理解、同情乃至怜惜的态度,设身处地为来信者指点迷津。北京一位音乐家来访新加坡教钢琴,一位女士深深迷上了他,要不要抛弃原本和谐而舒适的家庭,随他飞北京而矛盾着痛苦着,恳请秋芙帮帮她。蓉子理解她的心情,指出她追求美好并没有错,但现实是残酷的,如无面对毁坏两个家庭的勇气,那就把这份爱深藏在心里;一位在恋爱中的姑娘,为想知道所爱男士是否真正爱她寻求秋芙指导,蓉子就教她方法;一位女士为尚未嫁出而苦恼,蓉子教她调整思想,给她信心:还没有嫁,不就还有恋爱的机会吗?
蓉子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但也有坦诚甚至尖锐的批评。她在给爱作爱闹、弄得男人忍无可忍要分手的“伤心无助者”回信中指出:
“当他爱你时,为何你不自爱?当他表明不要你了,你怎么连自尊也抛了?
任性使你如此狼狈,此恨与情感无关!
回头是岸,在情绪上多加克制。惟我独尊的人,寂寞将永远跟着你!只有柔情,始能得遇善缘。”
《红楼梦》第五回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蓉子历经磨练,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秋芙信箱》体现了蓉子如对联所言的人生界境。
第二,《秋芙信箱》展示了蓉子宽阔的文化胸怀。蓉子不赞成同性恋这种性取向,但当同性恋者来信求助时,她给予同样的尊重,帮他排忧解难。一位姑娘与老人两相情愿,发生了性关系,现在姑娘大了,老人年高八十,姑娘为摆脱这种关系而苦闷着。蓉子劝她,这种关系是不正常的,应该结束;但不要声张,也不要采取激烈手段,应该渐行渐远的离开。虽然为老不尊,甚至令人不齿;但蓉子仁道地保护这个老人,免得他蒙羞弃世,命归黄泉。一名三十有几的男士,爱上了五十多岁的长辈叔婆,爱得挚着,家人亲戚群起反对,他们想要结婚,向秋芙姐求助。以世俗眼光看,这是畸恋、乱伦,会遭世人的嘲笑。但蓉子尊重他们个人的选择,告诉他们,既然真情而不惧反对,又何必在乎一张证书……十五年后这位男士再致信秋芙,喜报他们仍相亲相爱,甜密幸福,而且已为家人接纳。
蓉子的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在文坛引起了热的反响,她在《稀客行〈白头宫女沐东风〉》写道:陈总是位好总编,“予我自由发挥,使我能畅所欲言,时有“离经叛道”之见,读者读得痛快,冬烘先生们却屡发警告。陈总编从不管这套,我的胆子也就肥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下笔更畅快淋漓。”一位署名“常败者”致信说:“秋芙姨:您好!不介意我这样称呼您吧?很喜欢您的作风,很特别,以非常人之道解平凡人之愁。”“常败者”的评价一语中的。
蓉子笔耕不辍,硕果累累,30多部著作,琳琅满目。散文,入选新加坡中学教科书;小说,新加坡全国学生假期读本;中篇《轨外》,拍了电视剧,《母亲》、《侨批里的中华情》搬上舞台。而今,她写成了非虚构自传体长篇小说——《别人家神》,轰动南洋文坛。这部小说是她文学旅程的一个新阶段,是创作上的一次升华,笔者将另有专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8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