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市,我们有很多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最终的答案还是要回到楼市的基本面:一套又一套房子上。
上海的房子种类繁多,每一类房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同一套房子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价值均不相同。
比如今天让人又爱又恨的老破小,曾经也是时代的主流,当然又会让我们联想到今天的高层住宅,会不会有一天成为新的老破大?
本文将会沿着时间线,对各个时期的各种产品类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篇幅过长,分为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
今天被大家口诛笔伐的老破小,其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就是工人新村,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谓的老公房。
从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间,上海新增的1756万平方米住房面积中,有1139万平方米是工人新村,占比近三分之二,这使得工人新村的总建筑面积远远超过了上海留存的里弄建筑,成为了上海居民住宅的主力形式。
工人新村的产生,跟我国当时特殊的社会形态息息相关。
建国初期时,在苏联老大哥的影响下,我国工业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旧时的上海本就是中国的工业中心,有坚实的工业基础,自然也有大量的产业工人。
上海解放后,结合当时“低工资高就业”的经济政策,上海的工人数量连年增长,五十年代初,上海的纺织工人就达到了四五十万之多。
工人越来越多,但是当时的上海居民居住条件普遍很差,大多居住在老式的里弄住宅里。
而在旧社会地位低下的工人要么住在弄堂的暗间里,要么住在“滚地龙”——用竹片茅草泥浆搭起来的棚户区里。
建国后了,工人阶级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更是建设新社会的主要力量,再结合大力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改善工人居住条件迫在眉睫。
于是,为工人设计建造的新式集体生活式住宅——工人新村,应运而生。
普陀首先成为了工人住宅区建设的试验田,1951年开建的曹杨新村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
曹杨一村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的设计的砖木结构小二楼,采用的仍是传统房屋的坡屋顶,虽然今天看来就是小平房,但是这的设计理念在当时可谓十分的先进。
曹杨一村旧照,图源网络
社区里每户都有独立的隔间,甚至每户配备了简易的抽水马桶,每层共用一个厨房做饭,13米的楼间距更是保障了户户有阳光。
对于当时的工人来说,这种生活体验比“马桶挨马桶、煤球炉挤煤球炉”的石库门弄堂上了几个台阶,说工人新村是那个时代的“豪宅”也不为过。
以曹杨一村为开端,政府随即开始了两万户的建设。
为改善广大工人的居住条件,改变上海城市面貌,上海市政府在1952年启动了“二万户”工人住宅兴建计划。
“二万户”的工程费用全部由市政府投资。该年8月,“二万户”项目在全市9个基地全面动工。这一建设计划共计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住宅1052幢,建筑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户均27.675平方米。
工人新村建成之后,主要配给华东纺织管理局和华东工业部下属的纺织、五金和化工企业的工人。
在空间上,新建住宅主要分布在沪东、沪西、沪南等几大工业区,共包含17个工人新村,包括:长白一村、二村;控江一村、二村;鞍山一村、二村;甘泉一村、二村;曹阳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天山新村以及日晖新村等。
两万户时期的工人新村几乎都是的两层建筑,经过拆迁,翻新、重建,今天市面上已经几乎见不到了,如今的曹杨一村经过翻修扩建,已经成为了崭新的三层小楼。
曹杨一村实拍
如今两万户已经完成了整体改造,只剩下杨浦区已经翻建为的长白228街坊还能一窥当时的风采。
长白228街坊,已经改为新式租赁住宅
如果为工人新村分阶段,两万户时期的工人新村可以定义为1.0阶段,是新中国对于新式住宅的初步探索。
1957年后,上海开始了卫星城的建设,“两街一弄”:闵行一条街,宝山张庙一条街和闸北的蕃瓜弄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看作工人新村的2.0阶段。
1.0阶段的工人新村主要是解决工人住房困难的问题——有的住就可以了,而2.0这一时期则更加关注居民的生活体验。
这一阶段的工人新村,一楼是营业的商铺,楼上住人,街边也开始出现绿化带,满足了人们日常所需的消费购物、休闲娱乐,已经具备现代社区的雏形。
闵行一条街
闸北蕃瓜弄
张庙一条街
建筑形式上,为了容纳更多住户,工人新村从二层小楼变成了多层住宅;建筑工艺上,从原始的砖木结构变成了混凝土结构,户均面积也从早期的不到十个平方达到了十几个平方;
入住群体也发生了变化。住户开始向其他职业扩散,比如同一时期建造的同济新村就是同济大学为教职工所打造的住所,其实也就是后面单位分房的雏形。
自此之后,工人新村的建设理念逐渐进化。
建于1973年的金山石化新村和建于1978年的宝钢新村作为郊区工人居所的代表,除了提高了居住社区的建筑质量外,还配建了影院、宾馆、医院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已经比较接近今天的社区理念。
同时期,中国近代第一个高层住宅诞生,就是位于徐家汇的徐汇新村。
九栋楼老照片
1975年开工,1977年建成,这个社区9栋楼一字排开,习惯性的被上海居民称为“九幢楼”。
虽然这一片在当年还算郊区,彼时华亭宾馆还没开建,但是着9幢高层可是当时人们心中切切实实的顶级豪宅,40年前的电梯高层住宅和今天的超高层科技住宅一样让人新鲜。
“当时的九栋楼采用了独立煤卫系统,那可是‘生着煤球炉’的上海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听说动用了最先进的力量来造这栋建筑,所用的材料是最好的,还采用了当年最新的石膏发泡工艺,隔音效果好得不得了,保暖效果也很好。”
九幢楼现状
80年代后,上海开始探索新的住房制度,由政府建造住宅分配变成了由单位建造分配,这一政策刺激了大量企业的建房热情,上海的住宅竣工面积超过了4000万平方米,这个时期建设的公房,才是今天我们常见的老破小。
此时,居民的居住理念也相比于早期工人新村时期发生了进化。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有了一家一户的隐私意识,对居住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反观这一时期的公房几乎都是独门独厨独卫的设计,户型上更多的考虑了入住人员的生活舒适性要求,部分公房出现了小厅大卧室的布局或者两房的设计。
在当时能住进这样的房子,足够一家人欢欣雀跃好一阵子。
工人新村的建设,伴随着上海人口导入的最快速的第一阶段,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从建国后直到九十年代近40年时间里住宅紧缺的问题。
而且,随着一座座工人新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海也逐渐形成了居住社区的概念,为今天的城市格局打下了基础。
最早的1.0时代的曹杨一村,公共配套设施只有一条往返于工厂和社区的公交线路。
到了2.0时代的两街一弄,已经考虑到了住户的娱乐消费需求,开始了商业街的探索。
到了3.0时代华侨房,电影院,商场,医院,宾馆等形态也出现在了工人新村的版图内,初步形成了今天的板块概念。
即便大部分的配套设施都已经更新换代,但是工人新村时代形成了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学区。
学区其实是民间对于学校历史教育成绩的排序,而一所学校成绩的好坏,跟学生群体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
工人新村的住户主要为工人阶级,后面延伸到教师,干部,医生等群体,比如曹杨一村的住户都是上海市第一批技术骨干和劳模华侨房,这些人可以看作当时社会的中产阶级。
这类居民群体对知识有追求,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随着几十年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逐渐让一些学校脱颖而出,成为了今天的一梯队二梯队学校。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很多学区房都是老公房。
随着职工买断公房政策的到来,工人新村的居住群体逐渐变化,直到1998年的房改,公房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改革开放后,居民对居所的要求就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住”,在单位福利分房的同时,上海的住宅市场也悄悄的进入第二阶段。
1978-2001 商品房萌芽
商品房初期探索,外销房的崛起与衰落
很多人把1998年作为商品房的开端,因为那一年全面取消了福利分房的政策。但实际上,上海的商品房历史开始的要更早。
1979年,上海的中华企业推出了20套住宅,销售给了华侨的家属,这是新中国最初的商品房交易。
全国商品房概念的提出确立是在1980年6月,商品房的政策正式实施,全国开始了试点工作。
虽然商品房已经出现,但是这一时期市面上的商品房交易并不多,主要是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百废待兴,大部分居民收入有限,并无余力购买商品住宅。
当然没钱是一方面,由于当时并没有成熟的房地产开发政策和法规,一切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市场上也没有什么能买的项目,可以说想买也买不到。
这个阶段有部分公房开始迎合市场经济的氛围开始对外销售,比如徐汇的康建新村,本来是为教授、科研工作者提供的居所,后来也面向市场销售,普通市民可以购买。
康建新村
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产品,比如“华侨房”——只有华侨才能买,“外汇房”——只能用外币购买吗,这也和对外开放初期特殊的社会形态息息相关。
整个80年代,商品房的建设并不多,随着虹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大量高收入的外国友人到上海工作,一种独特的产品出现了——外销房。
“外销房”指的是由国内外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土地以批租形式获得,主要面向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
随着虹桥经开区的建设,80年代末,古北国际社区一期蓬勃建设,1989年开盘的钻石公寓销售单价已经超过400美元。
锦明大厦销售广告
1992年,上海第一幢建成的外销商品房大厦,位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锦明大厦开始对外销售,仅4天时间,144套单位便销售一空。
外销房的热销反映了当时上海的高品质住宅的稀缺。
八十年代末期,大量的外资涌入上海开公司建厂,随之到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收入高要求高,追求生活品质,但是当时的上海几乎没有现代化住宅供其生活安居,市场急需一批新的住宅产品来蛮足更高的居住需求。
外销房需要用外币购买,出场就自带神秘感。
精装修交付,户型也是更符合国外生活习惯的大厨房大卫生间设计,社区楼下还有专门的安保人员管理社区,这样的配置在当时可谓十分的新潮。
1992年,上海的外销房批准预售量为22.2万平方米,1993年翻了十几倍至262万平方米。
当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古北一期
1994年,古北一期的住宅均价已经达到1500美元左右,同期开盘的外销房几乎都在1000-2000美元均价,远超市区同期销售的商品房;
在租金方面,外销房也攀上了一个高峰,1995年时,古北一期的一套两房月租金可以租到3000美金,而当时上海人均月收入海还不到800元人民币。
外销房的行情和今天的顶级豪宅市场很相似,作为当年市场的顶级产品,面对收入最高的外籍人士,走出了独立于普通住宅的行情。
1995年后,国际形势震荡,上海楼市行情连年走低,外销房销售开始遇冷;加上本土房企也从萌芽期走向了成熟期,景瑞、东苑等本土房企都在大搞开发,竞争加剧外销房逐渐式微。
1997年金融海啸,外企凋敝,大量的外籍人士收入降低,外销房逐渐走向了没落,外销房小区纷纷开始降价售卖。
1997年,浦东的珠江玫瑰花园,价格从8000元/㎡直接跌到了6000元/㎡,而这个价格相比于巅峰时期的已经折去了近一半。
2001年,上海正式实行内外销商品住房并轨,统称为“商品住房”,“外销房”正式成为历史。
今天来看,外销房对上海楼市的进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首先,在遍地老公房的时代,外销房新式的产品设计和对精致生活追求的理念,对本地购房者产生了比较强的教育作用,购房者逐渐对好房子和好的生活方式有了心理认知;
同时,上海本土房企开发的商品房项目也在模仿外销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开发理念,到90年代末,已经在产品设计和建造质量上赶超外销房,逐渐成为楼市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外销房也拉开了上海的别墅时代。
徐汇康健的玫瑰园,浦东的汤臣高尔夫,西郊的龙柏山庄等别墅社区均在这个时期的产品,开启了上海商品房别墅的1.0时代。
如今,外销房已经走向了没落。
由于针对外国客户,外销房大多是塔楼,户型怪异,朝向四面八方,在极为注重通风采光的上海十分水土不服。
美丽华花园户型
除此之外,大多数外销房户型面积大导致总价高,公摊多得房率低导致舒适性差,性价比可谓十分一般;
再加上很多社区开放式的设计,后期很多业主都把房子租出去用作了办公用途,近一步拉低了这类社区的品质。
如今,外销房已经走下了神坛成为了保值增值性相对较差的产品,部分社区如今已经成为了购房者口中的老破大和老大楼。
当然,也有一批外销房凭借着极好的地段和极高的品质,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东亚公寓
这批产品主要出现在外销房时代的末期,大部分产品已经对本地居民开放销售,由于较高的产品定位成为当时的顶流豪宅,吸引了一批old money入住。
比如东亚公寓,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开盘销售时甚至要政审,某国际知名人士1998年斥资1000万只为买入一个单位。
衡山路的芝大厦,淮海路上的鸿艺豪苑,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马勒别墅边上的四方新城,陕西南路的嘉丽苑等社区,凭借着极好的地段,目前的价格表现也都不错。
芝大厦
鸿艺豪苑
随着房改的到来,楼市进入了新的阶段。
房改
2000年后,公房和外销房时代全面结束,上海终于进入了商品房为主的时代,众多开发商进入了上海楼市的舞台……(未完待续)
▼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进专属粉丝群、一对一深度分析
请添加环二老师微信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9751.html
评论列表(1条)
[…] 新式一层楼共享墙独立住宅群,和非常相似, 不同点是多层楼,而Villa是单层的。每块地上建三套以上至几十套住宅,每套建筑面积一百五十至三百平方米不等,分契式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