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营小学为孩子们打造健康成长的乐园。
台海网11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曾营小学迎来110周年校庆。11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活跃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其中有不少成就卓越,成为国家栋梁。连日来,师生们通过讲述学校领航人物故事、微电影微视频展播等方式,回顾学校发展历史。
办学先例
陈嘉庚曾到校考察
1911年,缅甸华侨曾广庇、曾上苑带头出资并号召旅居缅甸的宗亲,秉承“爱国莫先爱家,爱家则教育尚焉”的爱国情怀,筹资在家乡曾营村创办了龙山学堂(曾营小学的前身)。
此举开创了华侨回国办学的先例,据民国版《同安县志》记载:“曾上苑独力建筑校舍,曾广庇认经费,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为私立第一高等国民学校。”
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借用祠堂办学,而龙山学堂不仅盖了大礼堂、教学楼和操场,还配套了一个小公园。当时周边村庄的孩子都慕名来上课。据说,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村第一校集美小学的前一年,曾到龙山学堂考察过。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曾广庇,1915年还创办了龙山女学,是当时少见的女子学校。
1920年,曾广庇同邱瑞轩、曾上苑、杨子贞等华侨创设缅甸华侨中学,曾广庇捐出了距离仰光市区三英里的私人别墅“德隆园”洋楼一座和11英亩地皮用于建设校园,并组织龙山堂认捐了常年三分之一的经费。
■师徒带教机制促进年轻教师成长。
教学相长
为新教师提供成长平台 师徒带教促成长
2017年,曾营小学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篮球)训练基地校。
近两年,曾营小学的教师有66人次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在我市基础教育精品课比赛、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试卷命制比赛、作业设计比赛及优质课比赛中也屡获佳绩。
这几天,洪翠兰老师正在准备一场市级比赛,同时备赛的还有她的师傅陈丽彬,这对师徒将同台竞技。洪翠兰说,在曾营小学任教8年,学校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尤其是师徒带教机制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陈丽彬在曾营小学任教24年,带过十多个“徒弟”,如今大部分都成了学校的中层干部。“看到她们如此优秀,我非常开心。”陈丽彬说,这次和徒弟一起备赛是教学相长:“我跟她分享读书方法,她把参赛资料分享给我。”
入职三年的刘晨也是陈丽彬的“徒弟”。她说:“成长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无微不至的,上课时穿什么样的衣服都会从严要求。有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会说拍照让她看看帮我挑。”
今年校庆,学校为每位教师制作了一份精美奖状,任教20年以上的有25人。任教38年的王德寿,其中28年在曾营小学,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校友曾竹韶103岁时手写的“校训”。
三级带教
教学名师专家领航指导 教师梯队发展后劲足
曾营小学的许金珠、沈怡蓉、高亚勤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这在全市都不多见。据统计,20年来该校曾培养了20位校级领导和9位中层干部,到其他学校任教就职,曾营小学因此被称为“校长的摇篮”。
侨英小学校长苏巧真曾在曾营小学任教16年,她把曾营小学比作“沃土”,在这里她从区级学科带头人成长为省级学科带头人。“曾营小学教师的自觉自律性很强,主动学习、成长的文化环境是这所学校特有的。”她说,学校领导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这样的环境让学校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不断有优秀教师走出去,但曾营小学后劲未减。曾营小学校长高玉梅说,这与学校开展的“领航教师”培育工程密不可分,“三级带教”制度是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秘诀。
三级带教中,第一级带教对象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他们是成熟期的“领航教师”,学校聘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或教育专家来指导,助其形成鲜明的教学主张;其次是“远航教师”,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校级以上教学新秀,由“领航教师”实施一对一或一对二指导,助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三级为入职5年内的新教师,定位为处于适应期的“启航教师”,由“远航教师”指导促其尽快胜任工作。
“领航教师”培育工程启动以来,学校各梯队教师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学校有1人晋升为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3人被确认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校长候选人,6人被确认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4人被确认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
■荣获集美区优秀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
杰出代表成为榜样
四种精神铸就品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长高玉梅认为,曾营小学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全体教师以“红心向党”的信念不断开拓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
高玉梅说,学校创办以来已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也铸就了学校的党建品牌。当年学校创办者捐资办学,他们兴学育才、爱国爱乡的情怀被总结为“捐资办学的爱国精神”。
曾营小学早期杰出学生代表曾竹韶,为中国雕塑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主创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参与筹备中国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著名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学校将其具备的品质总结为“学贯中西的开拓精神”。
校友盖军衔是新时代厦门特区产业工人杰出代表、中华技能大师、全国劳模,三次加入南极科考队保障机械运转。学校以他为榜样总结了“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全国优秀教师沈怡蓉、许金珠和高亚勤带动下华侨大学机械工程,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校,学校就此总结为“课程改革的创新精神”。
高玉梅说,这四种精神成为学校党建品牌,引领学校发展华侨大学机械工程,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记者 陈满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9633.html
评论列表(1条)
[…] 赵佩雯是缅甸华侨,祖籍在云南腾冲,因为在缅甸很难找工作,祖辈刚好做过玉石生意,2004年,没有任何生意经验的她来到德宏,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那时树化玉刚好比较热,所以就过来瑞丽了,我们应该是瑞丽最早做树化玉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