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特别节目
台山广播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
《家书抵万金》隆重推出!!
讲述银信后人的家国情怀和动人故事
第一集
《你在我心上》
银 信
是经由南粤古驿道出发,漂洋过海,由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在电子通讯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很少执笔写信。家书,不经意间竟成为了需要抢救的文化遗产。2011年,一本名为《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的书出版,书中完整地记载了40多封银信。还原了一对父子长达20多年的书信来往生活。我们试着从这40封银信中,去探索一位古巴华侨在那个年代的海外生活,去细细品味这些银信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情感。
今年80岁的黄卓才,是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华侨研究院研究员。每次他讲述台山华侨历史都吸引着不少学生静静倾听。
2011年,黄卓才所著的《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出版,书中完整地收录了40多封银信。这是黄卓才与他父亲黄宝世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辈份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40多封信中,父亲总是用尊称“您”称呼儿子,这并不寻常。
这也许还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一份愧疚。
1920年,新宁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贴着黄宝世家经过,来来往往的火车满载着旅客、货物还有新思潮。这来自于工业革命的“钢铁怪物”引起了人们对西方国家的无限憧憬。于是,在1925年,新婚不久的黄宝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再向岳父借了一点盘缠,与爱妻匆匆离别后便赴古巴谋生,那一年,他27岁。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古巴都没有受到战火的破坏,国际糖价上涨,更是使得糖产量居全球首位的古巴一片繁荣。但在那里,黄宝世活在社会的底层。他做过种植园员工、理发匠、私人管家,后来又经营了一家小杂货铺。在辛苦打拼了12年后,39岁的黄宝世才赚够回乡的费用,回到故乡台山与爱妻重聚,并用血汗钱盖了一座房子。
黄卓才的这段回忆是多年以后,母亲告诉他的。黄卓才出生几个月后,日本侵略战火逼近台山,为了给妻儿留一条“救命财路”,黄宝世匆匆收拾行囊准备再回古巴。临别时,他对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说,再去古巴做十年八年生意,赚了钱就回来。到时在家乡附近的瓶身山开金矿,还要学西人那样科学养鸡、种果树。
可是,谁曾想到,这一别便是永恒。一句“等我回来”华侨的家国情怀,终究遥遥无期。
在漫长的50年里,黄宝世由苦工变成小商,以其艰辛的劳动,克勤克俭地赚取低微的收入养家糊口。凭着出国前读过三年小学的文化基础,加上经常阅读书报的习惯以及聪明好学,他很好地掌握了中文和西班牙语。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在华人社区威望很高,长期连任侨居地中华会馆的主席,服务侨胞。
但是一个发迹的神话在1968年破灭了。当时古巴实行“国有化”政策,所有私营企业必须收归国有,黄宝世的杂货铺自然也难逃此劫。他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只有仅靠每月40元的微薄退休金度日,那年,黄宝世已经70岁。
即使在古巴生活艰苦,但家书里总是夹有“养家银”,这是黄宝世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是一位父亲有担当的证明,是物化的亲情,是爱的深层表白。可以感受到其中强烈的归宿和忧思之情。
和侨汇一样,“回国”是越洋家书的必不可少的主题。落叶归根华侨的家国情怀,是黄宝世晚年唯一的念头。那时中古两国关系阴晴不定,使得“回家”成为最大的悬念。期间的梦想、策划、试探、幻灭,个人卑微的命运和世界风云结合得如此紧密,实在耐人寻味。
最终,黄宝世还是回到了故土,回到了亲人身边,这种方式特殊却又沉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