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嬗变的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培养新世纪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央提出深化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下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教育界顺应文化多样和人文沟通的重要选择,彰显了教育对于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不懈追求。
上一期“药大这十年”专栏,我们回顾了中国药科大学通过融冰破土的系列改革,打造药学人才队伍新高地。这一期我们推出“药大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九,让我们共同感受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怎样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讲好药大故事”。
十年来,随着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国际合作交流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药科大学聚集高端国际资源,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主动承办或申办国际重要会议或活动,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圈层。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承办或协办20多个国际会议,牵头成立或参与8个国际学术联盟,推动学校在国际舞台充分亮相,增强国际交往承载能力。
这十年,中国药科大学聚焦来华留学生质量提高、完善制度建设、实施质量保障、提高入学门槛、加强国情教育、依法规范管理等方面,打造“留学药大”教育品牌,已为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3000名药学人才,他们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药学教育、科研、药物生产、药品监督管理、药学服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出去,引进来”,立足药学特色,构建国际化人才体系
“我在高中的时候对药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在这一领域内深耕。”塔哈今年23岁,是一名苏丹籍学生,目前就读于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是药理学。塔哈和中国药科大学的结缘来自一次偶然的网络搜索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典礼,当她发现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理学实力非常强时,便决定在高中毕业后来中国念书。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药科大学坚持留学生教育以质量为先,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留学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管理措施,打造“留学药大”品牌。
在国际化专业建设方面,中国药科大学推进建立了面向留学生“本-硕-博”贯通的全英文授课体系,已开设26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其中8门课程入选江苏省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
全英文的授课方式让塔哈的中国学习之路不再坎坷。初到中国时,塔哈充满了担忧:不会说中文,即将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老师和同学的友善帮助下,塔哈不仅在中国药科大学接受了良好的学术训练,更是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在这里上学,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先进的实验室和完善的设备,这里的学习资源是我接触过的最优秀的。”谈及学习生活的时候,塔哈非常兴奋,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尽管还未毕业,她已经在憧憬未来。“中国药科大学与扬子江药业集团共建了留学生产教融合中心,希望未来可以去那里工作!”
昌塞瑞与药大的缘分也来自对药学的喜爱,他今年23岁,来自柬埔寨,目前在中国药科大学社会与管理药学专业学习。“中国药科大学是我的第二个家”,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昌塞瑞是2022级中文授课硕士。在进入中国药科大学读书前,因为喜爱中文,他决定先修一年的语言班。“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国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人文关怀,我们下课了会一起讨论物理化学等知识。”昌塞瑞还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起自己刚进来时的趣事:“因为语言不通,在课堂上听不懂就哭了。”五年的学习生涯后,昌塞瑞俨然已是个中国通,不仅操着一口正宗的中文,还喜欢以一名游客的身份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我最喜欢的就是南京的玄武湖,在这里可以看到南京最美丽的风光,有山有水有落日。”
十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打造“留学药大”教育品牌,稳步提升留学生规模与质量。2022年各类留学生人数是2013年留学生人数的近四倍,在册各类留学生总数578人,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89.6%。
2012年以来,中国药科大学与斯里兰卡基础产业部、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柬埔寨卫生科学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签署框架协议,联合培养药学领域高端人才,共同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蒙古国立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中蒙国际药学发展论坛”,推进科研合作,共同筹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着力打造国际高端药学人才培养基地,推动药学教育国际化。
回忆起在中国药科大学的生活,雷格米教授仍然记忆犹新。“1987年,我从尼泊尔来到中国药科大学读书,那是我最年轻、最活泼、最有憧憬的年纪,我在这里学习、成长、生活。”说起药大的时光,雷格米教授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我刚来的时候很兴奋,事事争先,有一次教授喊我的同班同学上讲台,我当时就在嫉妒为什么不喊我,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那个同学个头比较高,上去方便挂东西。”
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培育了大量杰出留学生人才,在科研、企业等方面发挥着药大学子的卓越贡献。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吸引优质生源来华留学,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国际声誉,推进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国际卫生健康领域友好互利合作。
雷格米教授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优秀校友,现任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医学院教授、尼中社会关系学院院长,“药大永远是我的家。”在学成回国后,他一直在不断推广药学中文培训,推进国家之间的药学交流。在他看来,未来在两国的学术合作交流中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他也希望能够建立起双方的合作关系,输送更多有志于从事药学研究的学生和年轻教师来华深造。
2012年以来,中国药科大学持续稳步推进“海外招生联络处”建设。目前,已在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设立8个留学生海外招生联络处,负责当地的招生推广工作,吸引优秀生源来校学习,提升学校在当地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此外,药大也在不断开发各类药学特色短期交流、培训项目,推动外方合作院校师生来校体验、实习、交流,持续优化生源结构。
十年来,我校注重海外校友工作,积极联络增进境内外校友情感。目前,我校一共成立了6个海外校友会,分别是香港校友会(2012年)、加拿大校友会(2014年)、美国校友会(2016年)、澳新校友会(2017年)、老挝校友会(2019年)及蒙古国校友会(2021年)。这些校友会已经成为连接海外校友和母校的纽带,为中国药科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人力和资源支持。
“担重任、促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全球药学教育
“同学们好!我是巴里•马歇尔,来自澳大利亚。”2016年11月,当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做开场白时,台下学生们发出阵阵欢呼,这里是中国药科大学“人类大战幽门螺杆菌——穿越过去5万年与发现未来50年”的讲座现场。
诺奖得主畅谈人类大战幽门螺杆菌
作为“幽门螺杆菌之父”,马歇尔“以身试菌”,通过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求得实验证明的故事早已被人津津乐道。而当诺奖得主与每一个拥有科研梦想的师生面对面交谈时,这是怎样的学术梦幻场景?
“你是怎样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且致力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的呢?”讲座的互动环节,学生的提问让马歇尔现场煮起了鸡汤:“不要将科研看成是一种负担,科研是一种兴趣。你要当着好奇心,尝试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探索。”
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走进我药 与师生探讨“科学中的美好生活”
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通过开展“走近大师—诺奖论坛”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巴里•马歇尔等11位诺贝尔奖得主来校与师生交流,为全校师生献上学术的饕餮盛宴。讲座研究内容覆盖超分子化学、人类消化道疾病、化学系统模型的建立等各个领域。药大师生们与诺奖得主一起讨论科学创新的灵感和智慧,加深科学探索的兴趣,坚定献身科学的信念。正如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告诉药大学子的那样:“科学研究的最终意义就是寻求真理,科学研究者要像侦探一样,持之以恒地去寻找科学的真谛。”
“什么是理想的药学教育?”中国药科大学在这条路上一直在探索、尝试。
2012年以来,中国药科大学不断推进国际化专业建设,致力打造国际一流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全球药学教育治理,不断增强学术国际化互动,开展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论坛,提高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搭建国际化人才交流合作平台,重视人才引进,推动国际化人才互联互通。
2015年,由中国药科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建立中美药学院校联盟。
中美药学院校联盟被纳入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中美药学院校人才培养合作,推动双方高校加深专业领域合作,并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务实合作,获得了国家层面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2016年,首届全球药学教育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开幕。来自全球47个国家的500余名全球医药政界、学界、产业、临床等领域的专家精英齐聚药大“唇枪舌战”,直面“为全球药学从业人员建立全球视野”主题,全方位把脉全球药学教育改革发展之路,深入探讨药学教育“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新路径,追梦全球药学教育长远未来,以此提升全球药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从而更加充分地履行促进和保障人类健康的义务。
大会共同主席、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指出:“全国药学教育大会是中国药学界和世界药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药学教育史上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事件。”他介绍了中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让全世界都能分享中国在医药产品、医药科技、药学服务、药学教育及相关方面的科学资源发展和成果。
2016年,学校隆重召开国际化工作会议,副校长孔令义指出:“中国药科大学将立足更高起点、更大格局,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的强校之路,努力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时任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指出:“学校国际化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改革创新,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开创并建立符合药大实际的‘国际合作空间’,扩大国际一流大学的‘朋友圈’。”
世界格局日新月异,健康领域范围持续扩展。2018年中国药科大学主办首届国际药学院校发展论坛,以“药学院校的探索与教育”为主题,邀请到40位全球顶级药学院院长参会,论坛为各位世界知名院校的院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深度剖析药学院校的新方向与挑战。时任校长来茂德表示:“药学人才的培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同时满足国家与地区的需要。”
中国药科大学同样重视校园学术国际化氛围的营造,除了常年不定期邀请各学科海外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和交流访问之外,特别重视邀请国际高层次专家、学者来校访问。
2018年,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第八届南京·名古屋·沈阳药学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日两国4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和师生齐聚一堂,全方位探索国际新药研发创新之路,共同分享创新成果。
南京·名古屋·沈阳药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据了解,该学术研讨会自1998年启动以来,一直由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日本名城大学三方轮流主办,旨在通过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校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药学及相关专业的长线合作,辐射带动外延产业的发展。研讨会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和日本的药学及药学科学提供创新和全面的学术视角,并为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代动力学等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提供校际学术交流的平台。
打造世界一流药学院校离不开与世界一流伙伴的合作。自2018年来,学校已经连续4年举办“与世界零距离”—海外合作院校教育展。在大力开拓新合作院校和项目的同时,做深做细已有合作,内容更加务实、形式更加多样。海外合作院校教育展的举办不仅有助提升师生国际化意识、营造国际化校园环境,也为外方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为双方搭建了一座零距离的沟通桥梁。
“筑地基,垒高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高质量人才支撑体系
怎样打好“产、学、研”的组合拳,利用好国际化人才?中国药科大学用开放式发展的方式交出自己的答卷。
高校改革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划新发展,联合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进行协同创新,为突破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提供丰厚的原始创新积累。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中国药科大学在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方面多维度发力。
2012年以来,学校与全球8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新建学生境外学习项目66个。2013年,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实现了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2020年,又获批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临床药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自2014年起,学校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6个,其中“中美临床药学专业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为高端临床药学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落地密西根2+2双学位项目、爱丁堡大学2+2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新加披国立大学3+1+1本硕连读项目、蒙纳士大学2+2双学位项目等18个与全球一流高校合作的学位联培联授项目。
在课程方面,中国药科大学引进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世界顶尖大学的线上课程项目,实施暑期国际课程项目,让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为提升学生的国际胜任力提供平台。2021-2022连续两年获批江苏省国际联合实验室资助立项;药学专业与生物制药获批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立项。
十年来,学校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2012年以来,学校开辟“海外招聘”绿色通道,由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代表团赴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等世界一流药学教育发达国家延揽海外优秀人才。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办法,建设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和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并依托各类出国研修项目选送留学生任课教师、留学生辅导员等出国研修、学习。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双一流”建设,2022年经学校研究决定,出台《中国药科大学学术休假制度实施办法》,旨在为教师提供较为集中的时间进行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开拓学术视野,拓宽发展渠道,提升学术水平,扎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自2021年起,学校层面设立专项经费启动“十四五”校级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留学生全英文授课专业为突破点,为学校培养了一批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具备广阔国际化视野和高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助力学校国际化发展。
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合作开展全英文授课教师综合发展系列项目“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 as of , 简称EMI)”,有效增强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与教学能力,提高全英文授课的教学质量。
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出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卫生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
中国药科大学充分把握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中医药“走出去”、知名药企“走出去”过程中的人才需求,推动留学生培养与国内知名药企协同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学生实训实习、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有机结合。
国际文化节 | 红红火火,相亲相爱一家人
杜洪福来自越南,是中国药科大学2022届毕业生。现在他是南京紫金医院药剂科的一名药师。“我不仅在中国药科大学中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药大给我提供的实习机会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杜洪福坦言,自己非常兴奋可以得到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把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丰富后,他还有更大的抱负,就是承担起两国医院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并将自己的所学所用切实地回报国家。
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坚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国邦医药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更好地统筹校企优势,校企合作从“留学生实习实训”单一维度向“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服务行业”多维度转变,以高层次留学生培养为核心,为校企科研合作,融合发展搭建桥梁,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路径。以国际化战略助推高校发展,既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表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开放合作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典礼,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立足学科优势,完善教育外事管理体系,推动更有广度、更有深度的国际交流合作,以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药大智慧和力量。”
数说十年
【学术交流】
近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已牵头成立或参与国际学术联盟8个。
主办或协助承办各类国际会议20余次。
举办诺贝尔奖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与师生交流。
【合作办学】
2012年以来,药大与五大洲8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新建学生境外学习项目66个。
2014年起,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6个,落地18个与全球一流高校合作的学位联培联授项目。
【国际化参与】
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每年划拨300万专项经费资助本科生出国学习交流。
中国药科大学“探索世界”计划学生奖学金,每年拨款600万资助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境参加交流和研修。
累计资助学生出国境709人次。
【留学概况】
2022在册各类留学生总数578人,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89.6%。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23320.html
评论列表(1条)
[…]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 心理学学硕重点培养科研和学术能力,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和技术,对学术理论论进行深入研究。通俗的说,心理学学硕重点方向在于学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