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
出生在浙江,这样一个在全国看来长三角“好地方”的青田,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拿到一手好牌。
丽水市,三线城市,已没几个人知道,更别说下辖的一个县城。地形地势上,丽水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青田则更惨烈,水和田都还要再少上一些。
青田县地形图,图源网络
作为一个地理、资源上都颇为贫瘠的县,青田却还有些能说道的地方。
青田自己对外宣传的部分,大同小异:三乡美誉(名人之乡、华侨之乡、石雕之乡),人均存款第一县、房价第一县、外汇第一县,青田洋货 世界超市……
等等等等。而这一切,这样在贫瘠上雕出花来的青田,可以说,都是青田“人”之功。
穷山恶水 雕出国石
青田多山,却不是那种或奇伟或险峻或俊秀的山,而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既没有利于农业耕种,也无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用一词恰好精妙概括,穷山恶水。
但青田人,却在这里,把石头雕成了国石(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寿山石和昌化石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关于青田石历史,可以查证的最早作品吴越文化文物——殷商时期的“玉羽人”(1989年江西新干县出土)。该文物系青田石雕刻,枣红色,通高115厘米,造型奇巧,刻工精细。
商圆雕玉羽人,cr:百度百科
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其中,1790年,清乾隆八旬万寿节,敬献的60枚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至今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
民国初,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等国,并多次参加诸如巴黎赛会、巴拿马赛会、美国圣路易博览会等国际性赛会,并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银奖。
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他国领导人。1992年,青田石雕邮票发行。青田石雕艺术以新的形式被全国乃至世界知晓。
如果说风景是自然馈赠的礼物,艺术与文化就是人类自我打造的财富。
能打磨坚硬的,正是人的坚韧。
将青田奇石雕至天下知,正是青田的“人”。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百年华侨史 血泪求发展
说起初代青田人走出大山、艰苦出国的道路是如何艰辛,新一代年轻人可能已知之甚少。
青田县户籍人口50多万人,华侨就有30多万,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青田有300年的华侨史。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3万青田人出国。今年3月,浙江连续多天清零被境外输入打破时,无奈下也让全国注意到青田有10万人生活在意大利。
这样令人称奇的数据,亦是前人为走出大山、心酸艰难的历史。作为青田人,尤不能忘。
青田人出国,一、通过购买韩国、日本人的护照,然后撕掉照片换成自己的照片出国;二、通过去法国殖民地非洲喀麦隆,再转换去法国,迂回着来欧洲;三、我们有1500年的雕刻历史,只要刻一颗章就能出国,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能用了,因为世界已经联网,根本没有可能了;四、还有从第三国签证过来;五、还有爬山路,趟水路,过来;我在德国采访的时候,就有一拨人就是沿?1?7?1?7铁路走过来的,有走了三天三夜,才走过来。六、还有一批青田人到达苏联的十几个加盟国,发现当地人只重视重工业,忽略轻工业,他们在当地发现了商机,便把中国的鞋袜衣服等运过来卖给当地人,这样照样能赚钱。90年代初期,一件皮夹克在北京买是120人民币,运到俄罗斯后,就变成了120美金,所以其中一个青田人,身上穿了7到10件皮夹克来到苏联做生意。七、到了80年代,欧洲人开始吃喝玩乐,他们需要做贫贱工作的劳工,使得中国大量的劳工,很容易进入欧洲。
青田华侨历史老照片
季羡林评青田人:今天我们的青田老乡走这一条路,不知要吃多少苦头,经多少磨难。我实在说不出,甚至也想象不出。有的走海路,为了节省船费,让商人把自己锁在货箱里,再买通点关节,在大海中航行时,夜里偷偷打开青田华侨之乡的简介,送点水和干粮,解解大小便,然后再锁起来。到了欧洲的马赛或什么地方登岸时,打开箱子,有的已经变成一具尸体。这是多么可怕可悲的情景!这一些幸存者到了目的地,就沿街叫卖,卖一些小东西,如领带之类,诡称是中国丝绸制成的。他们靠我们祖先能织绸的威名,糊口度日,虽然领带上明明写着欧洲厂家的名字。他们一无护照,二无人保护,转徙欧洲各国,弄到什么护照,就叫护照上写的名字。所以他们往往是今天姓张,明天姓王,居无定处,行无定名。这护照是世袭的,一个人走了或者死了,另一个人就继承。在欧洲穿越国境时,也不走海关,随便找一条小路穿过,据说也有被边防兵开枪打死的。这样辛辛苦苦,积攒下一点钱,想方设法,带回青田老家。这些人誓死不忘故国,在欧洲同吉卜赛人并驾齐驱。”
以上两段文字,来自2012年12月8日,叶肖忠先生举办的新青田人精神讲座。本想精简编写一番,最后读之触动,便都保留了下来。
莫说光彩,甚至毫无尊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下,在前人吃苦耐劳、坚忍拼搏的每一步脚印下青田华侨之乡的简介,才有了现在的青田!
华侨精神 青田精神
“这样辛辛苦苦,积攒下一点钱,想方设法,带回青田老家。”
正是扎根在血泪华侨史之上,青田华侨,便有了非常鲜明的家国个色。
一、他们团结一致
开始出国的青田人,总是为后来出国的青田人提供许多帮助。哪怕只是端盘子比洗碗更好的微小照顾。全世界的青田人,自发在当地形成团体组织,自发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行商者,道义便是江湖侠气。
二、他们返哺家乡
青田人重乡土,许多人奋斗多年后都选择了回乡建设。赚的钱很多也带回了老家,投入消费与发展。
青田是丽水市内为数不多通了高铁的县;走在青田街道上,能看到很多欧洲风格建筑,许多当地人会讲各类欧洲小语种。还有各种看上去颇有气势的称呼:“小欧洲”“小香港”……
一砖一瓦,都是人的底色。
三、他们赤诚爱国
疫情期间,青田人永远响应在团结抗疫的第一线。一呼百应,有组织、有纪律。
无论是不回国、不给祖国添麻烦,还是疫情初期国内最严重时向国内提供物资,亦或是代表祖国发挥大国之道、援助他国。
可以说,捐钱捐物,出人出力,青田人,还真没小气过。
提供物资援助意大利,图cr:青田发布
叶肖忠先生是青田移民史的专家,他剖析青田华侨精神为:“爱国爱乡,敢闯敢冒,互帮互助,重情重义,融入融合。”
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有新青田人精神:“大气开放,创业天下。”
诚以为然。
青田人,是苦出来的,是闯出来的,是拼出来的。
我爱青田,作为青田人,我很骄傲!
如果你也喜欢本文,请多多点赞、转发、评论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23171.html
评论列表(1条)
[…] 11月12日,河北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河北省高校第一个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河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包东出席此次成立仪式并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