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江苏大学通过突显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深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建立立体化校园人才市场、拓展多层次就业渠道、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等系列较成熟的工作模式,使得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就业层次逐年提升,已经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传承百年办学传统学科专业优势突显
江苏大学是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脉传承、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许多学科和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在国内高校中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大力加强对传统优势学科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和改造,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将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江苏大学风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通信工程、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学技术、化学化工等与国家和地方支柱产业关联密切的学科专业,不断打造新的办学优势。形成了当今学科门类齐全、工科特色鲜明,若干学科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办学态势,毕业生以“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和“肯干、能干、实干”的优良品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立足于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而培养的毕业生更是炙手可热,汽车、动力等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甚至达到1:10以上,每年都有数百家企业争相以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设立奖助学金等方式提前“预订”学生。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丰富“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内涵,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优才优育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三大计划”,形成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亮点、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材和实验室建设,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优秀课程群、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形成了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除了全员的、全程化的教育教学,我校还实施了“精品人才”工程,创建了全国首家“大学生创业学校”,成立了“21世纪人才学院”,每年从这里走出的数百名学生中,90%以上的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0%以上的同学进入硕士、博士阶段学习深造。
深化就业指导服务致力“双高”工作目标
江苏大学成立了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委员会,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中心”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设计”必修课、和“就业指导”选修课,举办制度化的就业指导讲座和“名人讲座”,全面、有效地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开通了择业咨询室、就业关爱园地江苏大学风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活动,注重对就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
江苏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基地和校内人才市场建设,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集团公司等500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50家省、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建立了就业工作站。每年举办300余家企业布展的大型综合类人才市场一次、100家左右企业布展的地区专场招聘会6次、行业专场和周三人才市场近20次、企业专场100余次,确保了60%以上的毕业生“足不出户”,通过校内人才市场就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江苏大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高就业率和高就业层次的“双高”工作目标。2006~2008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17%、96.44%、96.13%。三年的平均数据显示,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达85%以上,毕业生中考入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在高等院校就业的占3.2%,在科研、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就业的占14.6%,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占15.9%,在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就业的占11.7%,考研、出国的占13.1%。
(2006~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业情系万家,风景这边独好。江苏大学正在“保民生、促就业”的政策指导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多方渠道拓展就业,推进我校每年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就业层次的“双高”工作目标的实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jingdian/7197.html
评论列表(1条)
[…] 穿梭于灯火阑珊的天津意大利风情区,徜徉于古朴典雅的古文化街头,品尝着津味十足的“狗不理”包子,与热情好客的内地学子朝夕相处了9天。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廖顺对天津的概括评价是:风景,淡浓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