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美景,昆曲如何进校园——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说起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这一情形,在北京乃至全国都非常少见,也可说是校园昆曲中的一道奇特风景。然而,昆曲应当如何进校园呢?其实,昆曲在中国大陆尤其是京沪等地高校的传承,由来已久。几十年间,北京、上海各高校多有校园昆曲社团。在此情形之下,“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则提供了另一种校园昆曲传承与传播的模式。“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实践或许证明,昆曲进校园,在传统与常规的模式之外,尚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与可能。

三月下旬,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演员演出了3场新学的昆曲折子戏,观众踊跃、一票难求。与平常的昆曲演出略不相同的是,此次演出过程颇为新鲜:在台上,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师主持和导读折子戏,“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主持人白先勇介绍演出情况及与观众交流,再进行正式演出;在台下,观众近千人,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外,还有北京的曲家曲友来欣赏演出。这一情形,在北京乃至全国都非常少见,也可说是校园昆曲中的一道奇特风景。

昆曲在校园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昆曲的发展,至为重要。近10年来,人们观察到昆曲观众的状况大为改观,由以前的“台下的观众比台上的演员还少”、“座中皆白发”等悲情叙述一变为如今屡现的“一票难求”、“座中皆黑发”的“热闹”。这一观众群的变化,即是出身于校园的昆曲爱好者群体的大量加入,并渐渐取代传统观众,成为昆曲观演与接受活动的主体。其中,当然少不了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大陆各高校的巡演之功,也有“昆曲热”、“非遗热”等时代氛围的浸染,并将深刻影响到昆曲未来的面貌。

然而,昆曲应当如何进校园呢?其实,昆曲在中国大陆尤其是京沪等地高校的传承,由来已久。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日刊》上就记载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的活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可能是见诸史料的中国大学里最早的校园昆曲社团,不仅有固定的拍曲日期,还由学校出资聘请专门的导师,如吴梅、赵子敬等曲家,在彼时举行的游艺会上也常有演出。更重要的是,由于北京大学师生对于昆曲的提倡,与昆弋班进京、皮黄名伶学演昆曲合流,形成了近代以来昆曲“久衰”后的第一次复兴。这一次昆曲复兴,不仅奠定了昆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位置,而且由其影响,昆曲虽处境艰难,但仍能得以继续存续,直至1956年的《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几十年间,北京、上海各高校多有校园昆曲社团。民国曲界有“北俞南赵”之说,北京的俞平伯、上海的赵景深,都是在大学任教、热心于昆曲传承与传播的曲家、学者。这些校园昆曲社团,不仅传承昆曲的“清曲”传统,而且聘请昆曲艺人教授身段,支持和参与昆曲班社的演出与活动,实是彼时昆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校园里,由爱好昆曲的师生开展昆曲传习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昆曲传承与传播模式。其优点在于传承不绝如缕,因“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学生一代代毕业,此后有新生继续加入,从而构成了一种滚动式的昆曲传习模式。其缺点在于,其状态极不稳定,其发展往往受时代环境以及昆曲社团的主事者、参与者等偶然因素的影响北京大学美景,而且传播范围极其有限,往往只是小圈子内部的自娱自乐。这一模式,是近代以来的校园昆曲传承最常规的样态。

长期以来,昆曲处在文化体制的边缘,如其他的戏曲门类一样,多为冷门与被忽视的状态,遑论校园之昆曲。以北京大学京昆社为例,作为有着20余年历史的校园昆曲社团,曾有网谚云:到北京,在北大京昆社学昆曲。但京昆社的发展亦是很不稳定,影响范围多限于爱好者。与经常代表学校演出、比赛且获奖的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相比,所得到的支持与资源就少之又少了。

除校园昆曲社团的传习模式外,在政府对昆曲艺术的扶持中,有一项政策与校园昆曲相关,即教育部推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推动了昆曲院团在校园里的演出。但问题亦在于此。目前,各种昆曲演出虽日见其繁,但在昆曲院团的考量中,校园只是一个受欢迎的演出场所,而并不被当作一个昆曲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因而少有作为,与校园的昆曲传习活动缺乏互动与交流,大多仅限于简单的观演关系。

在此情形之下,“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则提供了另一种校园昆曲传承与传播的模式。譬如,在北京大学开设本科生通选课《经典昆曲欣赏》。这门号称北大“最火公选课”的昆曲课程,包括十余次昆曲名家讲座、表演工作坊、折子戏文本细读、昆曲大师清唱会,以及三场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的折子戏示范演出。凡是选修《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的学生都可以免费获得其中一场示范演出的门票,并可选择以写观剧随笔、戏评等形式来当作课程作业。由著名昆曲艺术家的亲自讲解,到昆曲学者对于昆曲历史、美学、文化与文本的介绍与解读,再到表演工作坊的体验与学习,以及观赏青年昆曲演员的演出与交流,这一全新的课程形式,不仅使场上与案头相结合,向学生近距离、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昆曲之美”,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昆曲、感受昆曲进而爱好昆曲。而且,这一计划与昆曲院团自身的昆曲传承计划相对接,因而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的昆曲文化工程。

目前北京大学美景,这门课程在北京大学已连续开设6年。近年来,选课人数超过200余人,再加上旁听者,最多时听课人数达到600余人,辐射范围由北大至北京至全国再至海外。在“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实践与示范下,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昆曲课程,并采用这一昆曲传承与传播模式,现在已逐渐形成一个横跨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校园昆曲传播网络。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实践或许证明,昆曲进校园,在传统与常规的模式之外,尚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与可能。而将这两者结合,将会使昆曲的传播效应最大化,并进而影响昆曲的未来。而这一点,一方面值得昆曲院团重新考量其传播方案,并将校园昆曲纳入其发展远景;另一方面,可供传统艺术进校园之借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jingdian/3975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7日 下午3:04
下一篇 2023年6月17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