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南昌市东郊、鄱阳湖畔的鲤鱼洲是原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所在地,196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在这里建立分校。1971年,两校人员返京后,由于缺乏保护,两所名校旧址曾一度沦为五星垦殖场的办公用地,附近的一些村民将其用来圈养鸡鸭。2013年,南昌相关部门斥资近千万元对两所名校旧址进行修葺,将其打造成景点。
据了解,两所名校旧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当年的模样,而且还新建了旧址陈列馆。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由于景点接待能力有限,附近无饭店、宾馆,游客没有地方吃饭住宿,甚至厕所都尚未建好,导致游客稀少,十分冷清。
历史
1969年北大清华先后在
南昌鲤鱼洲建立分校
鲤鱼洲五星垦殖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杨卫兵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既要学文化、学政治,又要学工、农、军,大学教授更是要下乡接受劳动锻炼。
在此背景下,全国不少地方将学校建在农村,老师既要教书又要务农,这类院校统称为“五七干校”。
196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在南昌鲤鱼洲建立分校,3000多名清华北大教职员工千里迢迢来此“洗刷灵魂”、“改造思想”。
保护
斥资近千万元将两所
名校旧址打造成景点
记者了解到,这3000多名清华北大的教职员工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众多高级知识分子下放到鲤鱼洲劳动学习。1971年,知识分子离开后,由于缺乏保护,两所名校旧址曾一度沦为五星垦殖场的办公用地,甚至被村民用来圈养鸡鸭。
2013年,为了保护这两所学校,南昌市园林局、南昌市旅游局等多个部门斥资近千万元对它们进行修葺,并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
6月21日,记者在北大江西分校旧址看到,院内的大树郁郁葱葱,一栋仅一层的红砖楼十分显眼。杨卫兵向记者介绍,它原来是北大教授办公的地方,最右侧的房间是当年彭珮云的住所。“之前这里作为垦殖场的办公场地,修葺工程启动后垦殖场的人全部搬出去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关部门除修葺了房屋外,还新建了北大江西分校旧址陈列馆,记载了北大教授在这里生活的点滴,并展出了当年下放到这里的教授用过的一些农具等物品。
尴尬
清华北大江西分校
改成景点后游客稀少
记者了解到,1969年北京大学著名景点,清华、北大在鲤鱼洲建立分校后,先后有近5000人在此工作、学习。记者在北大江西分校旧址看到,尽管进行了修葺并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但其十分冷清,现场没有一个游客。
此外,记者在清华江西分校旧址看到,校舍只建了一层,约10余个房间,外墙上写着“团结紧张”等字。和北大江西分校一样北京大学著名景点,清华江西分校游客也很稀少。
“一般是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或者其子女来看看,普通游客几乎没有。”北大江西分校旧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很少有人来,大门时常上锁,有人来再开门。
景点接待能力有限
游客没有地方吃饭住宿
2013年,清华北大江西分校修葺一新并改成景点后,为何游客稀少,如此冷清呢?对此,记者向清华北大江西分校旧址陈列馆馆长张友茂进行了咨询。
“兴办‘五七干校’和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是上世纪70年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清华北大江西分校是我省连通清华、北大的重要桥梁,保护和发展两所名校旧址意义重大。”张友茂表示,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两所名校旧址的原貌,他们多次前往北京,到北大和清华取回当年下放的教授用过的物品,并放入两所名校旧址进行陈列。
此外,张友茂坦言,清华北大江西分校修葺一新并改成景点后不缺旅客,经常有旅行社、高校过来联系旅游事宜,但很多都被拒绝了,原因是景点接待能力有限。“通往鲤鱼洲的路太窄,旅游巴士会车难。另外,景区附近没有饭店、宾馆,旅客来了不好安排,现在清华江西分校连厕所都没有。”
不过,张友茂表示,他们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已启动道路拓宽、配套设施完善等工程,预计今年国庆节开始收门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jingdian/1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