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4日 第 10 版)
图为纪念馆外景。
图为曹明龙采访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卫国战争时期,李特特曾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儿童院生活。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心的王肃街上旅俄华侨纪念馆,有一座上世纪20年代兴建的红白相间的俄式二层小楼。自2007年开始,全国唯一的旅俄华侨纪念馆(旅苏、俄留学生纪念馆)在这里落地生根。
馆中文物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在向世人诉说着近百年来旅俄华侨的种种传奇与故事。把它们从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的,是旅俄华侨纪念馆的创意者与创始人曹明龙。
敢想敢做的实干家
曹明龙于2002年开始走上黑河市侨联领导岗位。那时,他就已经敏锐地认识到,黑河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利用特有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是关键。加上从“侨”的角度去开拓,研究展示旅俄华侨历史的创意,便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2004年,在黑龙江省侨联和黑河市政府支持下,曹明龙带领6名人员组成的两个采访小组,踏上了艰难的史料征集之路。
凭着信念和毅力,这个团队在两年间便收集到了大量珍贵并鲜为人知的史实资料。至2005年底,新中国成立前几十年的旅俄华侨史料文稿部分已基本编撰完成。
2006年11月,曹明龙又利用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举办“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历史图片实物展”的机会,在北京宣传推介黑河,并为纪念馆征集到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签名赠书在内的几百件珍贵实物,弥补了有关留苏学生的史料空缺。
2007年9月22日,旅俄华侨纪念馆落成。
酸甜苦辣的亲尝者
从最初的设想到纪念馆的落成,历时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工程总设计师,曹明龙真可谓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谈及其中的酸甜苦辣,曹明龙滔滔不绝。
在北京采访收集史料时,为了节省经费,曹明龙和采访小组的工作人员只能居住小旅馆。还记得当时的京城烈日炎炎,白天他们顶着高温酷热,四处走访,每天往返十几公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忍受蚊虫叮咬则成了家常便饭。
生活条件的艰苦和身体上的劳累尚可承受,真正让曹明龙感到无可奈何的是受访者的拒绝。好多次,当他们在千头万绪的线索中好不容易联系上受访对象时,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拒之门外或婉言谢绝。
史料征集后,等待他们的还有史料的甄别分类、展览大纲文稿的撰写、展馆风格与文物摆放位置的设计、草拟解说词与解说员培训,曹明龙事无巨细,始终冲在最前面。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曹明龙一度患上失眠症。为了保证睡眠和体力,迫于无奈,他开始服用安眠药。
永不止步的追梦人
尽管困难重重,曹明龙并未轻言放弃,他就这样一步步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2002年开始筹建到现在,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已收集相关照片2000多张、实物1300多件、著作及科研成果500余本,这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曹明龙征集所得,其中包括三见列宁的刘泽荣(第一任中华旅俄联合会会长)使用过的打字机,苏联卫国战争英雄、新中国空军少将唐铎的金质列宁勋章与将军礼服等等。
面对已取得的成果,曹明龙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选择了继续征集史料,并开始了一系列旅俄华侨历史的研究工作。2008年以来,曹明龙先后主编出版了《旅俄华侨纪念馆史料汇编》《刘泽荣传略》《黑河侨联志》《旅俄华侨纪念馆画册》等丛书,同时在省市级、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
在曹明龙的不懈努力下旅俄华侨纪念馆,近年来,旅俄华侨纪念馆先后被授予“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称号。
2013年,曹明龙赴哈尔滨履职黑龙江省侨联副主席。虽然离开了黑河,但他对旅俄华侨纪念馆的关注与关心始终未曾远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9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