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直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在20世纪以前一直都算英国的领土。直到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一直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直到20世纪还是英国的领土。直到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了内政外交的独立自,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了珍珠港。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久,日军就开始进攻8000多公里外的马来亚半岛。这是日本的主攻方向。轰炸珍珠港只是必要的准备:先削弱对手的还手能力。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从荷兰的马来亚和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夺取急需的橡胶、锡和石油,并占领缅甸和进攻印度以切断通往中国西南的道路,这是美国维持中国军队对抗的血管。日本意图制服中国,然后占领整个东亚。
准备已久的日军势如破竹。马来亚的英军空军机大部分被消灭在地面,日军完全掌握了控制权空。远东仅有的两艘英国军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浅水号)也被击沉。登陆马来半岛的日军迅速南下新加坡。虽然英军、印军和澳大利亚第8师团苦战,但日军只用了50天就前进了600公里,包围了新加坡,并于1942年2月8日发起猛攻。到2月15日,仅仅7天之后,新加坡的战局已经不可逆转。英国指挥官中将·珀斯费尔决定投降。超过134,000名英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士兵放下了武器。
新加坡的陷落打破了澳大利亚一 百多年的迷信,大海再也不能阻隔敌人,无敌的大英帝国海军已经像空中楼阁那样不在是幸运的国家,远离战场的乐园突然面临随时可能的入侵。
新加坡的沦陷打破了澳大利亚一百多年的迷信,大海再也挡不住敌人了。战无不胜的大英帝国海军不再是空中城堡般的幸运国度,远离战场的世外桃源突然面临随时可能的入侵。
1942年 2月 19日,近 200驾日军飞机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炸死 243人,炸伤近 400人。这是历史上第一 次澳洲大陆受到敌人的袭击,这使许多澳洲人认为,日本的进攻迫在眉睫。此时的澳大利亚突然从援助“英国母亲”变为急需“母亲”的援救。英首相丘吉尔曾多次信誓旦旦的保证,当澳大利亚受到威胁时英国会立即援助。但此时的英国根本无力实现诺言,相反,澳大利亚大部分最精锐的战斗力量都在帮助英国。第六、第七 和第九 师在中东战场,第八 师在新加坡几乎全军覆没,几千人的空军在英国,大部分军舰都在地中海。形势很明显,空虚的澳大利亚国防根本无法抵御日本的进攻。澳大利亚总理约翰·卡廷向英国要求抽回 澳大利亚的军队以保卫自己的国家。英首相丘吉尔没有直接说不,但又一 次次的保证英国将尽力增强从缅甸到达尔文的防线。约翰·卡廷没有被打动,他太清楚局势有多么险恶,他更明白继续听信美丽的诺言对澳大利亚意味着什么。在柯廷的反复力争下,丘吉尔终于同意澳军第六 和第七 师从中东返回 澳大利亚而不是被派往缅甸。但第九 师在英方的强烈要求下仍留在北非作战。约翰·卡廷知道在这危急的历史关头澳大利亚必须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决定,必须先保卫自己然后才是大英帝国的“战略需要”。
1942年2月19日,近200架日军飞机轰炸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造成243人死亡,近400人受伤。这是历史上澳大利亚本土第一次遭到敌人的袭击,这让很多澳大利亚人认为日军的进攻迫在眉睫。这时,澳大利亚突然从援助“英国妈妈”变成了急需“妈妈的救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多次承诺澳洲是不是澳大利亚,当澳大利亚受到威胁时,英国将立即给予援助。但此时,英国已无力兑现承诺。相反,澳大利亚的大部分精锐战斗部队都在帮助英国。第6、7、9师在中东,第8师在新加坡几乎全军覆没,几千空部队在英国,大部分战舰在地中海。很明显空虚拟的澳防根本抵挡不了日军的进攻。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要求英国撤回澳大利亚军队以保卫自己的国家。英国首相丘吉尔没有直接说不,而是一再承诺,英国会尽力加强从缅甸到达尔文的防线。约翰·柯廷对此不以为然。他太清楚形势有多危险,更清楚继续听从美好的承诺对澳大利亚意味着什么。在柯廷的一再努力下,丘吉尔最终同意澳大利亚第6和第7陆军师从中东返回澳大利亚,而不是被派往缅甸。但在英方的强烈要求下,第9师留在北非作战。约翰·柯廷知道,在这个关键的历史关头,澳大利亚必须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定,必须在大英帝国的“战略需要”之前首先保卫自己。
1941年12月27日,约翰·柯廷在《墨尔本信使报》上发表了澳大利亚的历史性决定:“…我想明确表示,从现在开始,澳大利亚指望美国。….我们想摆脱我们与英国的传统亲属关系所带来的痛苦。我们知道英国的难处,我们知道她随时面临入侵,我们知道分散兵力的危险,但我们知道英国没有澳大利亚也能坚持。所以只有我们才能下定决心不让澳大利亚陷入敌手。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构建美国主导的战略。”
约翰·卡廷的这番话不仅标志着二 次大战中澳大利亚的战略转变,也标志着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从依附和追随英国到依附和追随美国。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无法在一 个战争迭起列强相争的时代完全自己保卫自己,她需要结盟,她准备为别人付出自己所有的,但也需要更强大的国家来保证她的安全。因为血缘关系,这个更强大的国家一 直是英国,但历史的进程终于决定:必须以美国取而代之。此时此刻,澳大利亚转向美国倒不是一 厢情愿,美国也需要澳大利亚。日本的突然袭击打的她措手不及,节 节 败退。美国占据的菲律宾丢给了日本,他们需要在西太平洋建立一 个可靠的基地,以此为依托向日本发起反攻。
约翰·柯廷的言论不仅标志着澳大利亚在二战中的战略转变,也标志着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依附并追随英国到依附并追随美国。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在一个列强战争冲突的时代,根本无法完全自卫。她需要一个联盟,她准备为别人付出一切,但她也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来保证她的安全。因为血缘关系,这个更强的国家一直是英国,但历史的进程最终决定了它必须被美国取代。此时此刻,澳大利亚转向美国并不是一厢情愿,美国也需要澳大利亚。她被日本的突然袭击弄得措手不及,迷失了方向。美国占领的菲律宾输给了日本,他们需要在西太平洋建立一个可靠的基地,对日本发动反攻。
1942年3月18日,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抵达澳大利亚。几天后他到达墨尔本时,受到了英雄般的热烈欢迎。其实麦克阿瑟当时并没有做出什么英雄业绩。相反,他只是从被日军包围的菲律宾“逃”出来,菲律宾很快就沦陷了。但澳大利亚民众将麦克阿瑟视为美国支持澳大利亚的象征。这位美国将军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安全感。不久,罗斯福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西南太平洋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在墨尔本建立了他的最高司令部。澳大利亚陆军最高统帅不来梅将军被柯廷总理从中东召回,被麦克阿瑟任命为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很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的军队组织起来,大量美军士兵进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民对日本入侵的恐慌消失了,他们开始在战时后勤基地工作。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太平洋对日战线。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军队人数超过57万澳洲是不是澳大利亚,18岁至35岁的男性中,每10人中就有8人曾在军队服役。澳大利亚共有33,826人死亡,另有18万人受伤。
虽然二战后英国抛弃了澳大利亚,但澳大利亚最终在军事、外交、经济上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消除了殖民痕迹,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恢复和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9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