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上新|2023年3月到馆华侨华人文献选介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书稿作者来自海内外高校,内容涉及华文教育、华社组织、华侨华人生存状态、身份认同等。本书为“温州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1|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代帆 主编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D634.3/20231

本书分别纳入《中外文明互鉴与中国国情发展系列》及《暨南大学国情教育系列教材》。共九章,内容包括: 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侨与辛亥革命;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国民革命;华侨与抗日战争;华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建设;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等。

2|海外华人研究(第六辑)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编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D634.3-55/20181

《海外华人研究(第六辑)》为研究海外华人问题的论文集,共收录6篇论文和2篇书评。论文部分既有史实的阐述分析,有关注华文学校、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问题,也有相关概念上的探索等。书评部分评析的是杜温《缅甸华人寺庙与民间信仰》和史蒂文.B.迈尔斯《华人散居地:一部移民的全球史和社会史》( :A of )两书。

书稿作者来自海内外高校,内容涉及华文教育、华社组织、华侨华人生存状态、身份认同等。

3|华侨华人研究(总第八期)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张秋生 主编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21

馆藏号:D634.3/20169

本书共收入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国内外兼职学者、专家有关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1篇,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其一,华商研究;其二,侨务工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其三,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

4|旅欧丽岙华侨华人口述历史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徐辉 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

馆藏号:D634.35/20223

本书为“温州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围绕旅欧温州丽岙籍华侨华人的个人口述历史展开,探讨其出国的动机、目的、途径、出国前后的家庭和职业状况、华侨新生代的教育问题、疫情期间对祖国的捐赠以及对祖国的认同等,以期为服务海外侨胞、海外移民研究以及相关侨务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5|团体与日常: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生活史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徐志民,孙安石(韩),大里浩秋(日)等 著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馆藏号:G649.313/20222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生活史,主要体现为留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团体活动。

留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生活、经费问题、人际交往、翻译编辑、文学创作、社会活动等生活百态和人间诸相。留日学生的团体活动,既有清末留日学生的重要组织励志会、译书汇编社、清国留学生会馆、军国民教育会,也有抗战前后中共东京支部、中华学艺社、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开展的主要活动。

围绕留学生与救国的主题,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个人生活与团体活动相互交织,展现了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半个多世纪的留日生活谱系与中日关系变化。

6|琉球官话课本三种校注与研究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陈泽平 校注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

馆藏号:H195/20227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官话与闽语的接触研究”() 系列成果之一。收录的三种手抄课本均为18世纪来华学习的琉球学生的汉语官话课本,多以一问一答形式,介绍当时的琉球和福州社会情况、风土人情等,是琉球学生们必备的实用口语教材,是当时福州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整理者在进行点校和注释时,从福州方言和福州风俗习惯角度对其中的大量特殊用词、用句进行了解释,对于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官话性质的定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方言学、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基础文本资料。

7|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民心相通研究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许庆红 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G125/20234

本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与社会研究丛书》之一。如何在澜湄合作良好的民众基础之上,更好地增强六国民众的“澜湄认同感”,是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课题。

本书根据2018-2019年“海外中国企业与员工调查”(OCESS)结果,从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不同类型的中资企业东道国员工视角,对中国与湄公河五国的民心相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

8|革命运动、跨域人物、社会图像:东南亚华人研究与视野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新加坡]黄贤强 著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D634.333/20231

本书稿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之一。梳理南洋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将孙中山和南洋革命志士在每个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对辛亥革命时期及民国初年的南洋华人社会有进一步的理解,并通过华人会馆、学校、庙宇和报章等文化机构来分析东南亚华人社会。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共12章,讲述和分析了孙中山与南洋的革命运动、跨地域人物及其跨领域活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文化图像等。最后,讨论五四运动如何被报道和如何被定位,以及五四精神在新加坡,甚至在海外,如何被传承和重构,从而加深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和记忆,以及对新加坡华人社会思潮的了解。

著者黄贤强(Wong Sin Kiong),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自1990年代起,从事近代中国史与海外华人史等领域的研究,研究课题涉及南洋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跨域海外华人、东南亚客家等。

9|借土养命:从云南到金三角,从毒品到永续农业,一个泰北华人社区的民族志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黄树民 著

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1

丛编项:春山之声

馆藏号:D634.333.6/20229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落败撤离大陆,千余名在云南的国民党军人与云南本地人,亦败退进入缅甸,自此流落异域。上世纪五〇年代开始在泰北金三角地区建立聚落,直至一九八〇年代才终于被泰国政府接纳为公民,并努力转型,摸索发展出一套山地农作模式,专攻热带水果产销,经营成功。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因为权力转移问题和世代认同差异,冲突和紧张正在聚落内节节升高。

这些离散人群,如何在陌生险恶的金三角丛林间“借土养命”存活下来?如何于偏远异地保存及再造其理想(想象)中的儒家道德秩序?能否度过新时代带来的难关?

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黄树民率领团队,在该地区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美弘村(化名)进行田野调查,为这段历程写下生存纪事。以微观的民族志研究对巨观的全球化理论提供反省启示。

10|“适合女性”:20世纪新马华人妇女的职业变迁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范若兰 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D634.333.9/

本书为《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文库》之一。旨在梳理和探讨20世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妇女的百年职业变迁,既有对华人妇女百年职业变迁宏观走势的梳理,也有对具体职业群体变迁的分析,更有对女性个体职业变化的微观描绘。

著者范若兰的研究领域为东南亚政治、华人马来西亚研究。著作有《性别与移民社会:新马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东南亚女性的政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暴力冲突中的妇女:一个性别视角的分析》(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伊斯兰教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马来西亚史纲》(第一作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版)等。

11|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游俊豪 著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21

丛编项:东亚焦点丛书

馆藏号:D634.333.9/

本书探讨1990年后离开中国,抵达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的处境与语境。作者采用了历史学、人类学、文化与文学等多元学科的研究方法,首先检阅新移民的历史脉络,观照他们涌入新加坡后与主流社会的互动,以及随之形构的族群界线和牵动的资源分配。

书中分别聚焦新移民的社会组织、留学生、陪读妈妈、作家等群体,借以揭示他们实际通过分层融入的脉络存在于新加坡,不断形塑着身份认同,且拥有多种未来走向的可能性。

本书著者的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华人移民和离散族裔、侨乡关系、离散华文文学。

12|新加坡华语电视研究:多元族群社会中的机构、文本与受众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张渤 著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G229.339/20231

本书对新加坡电视传播生态现状及成因进行梳理的同时,重点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华语电视频道。借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接受分析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确立了“文本生产” (编码) 与“受众解读” (解码) 两个较为宏观的分析向度。

在“文本生产”研究中,借助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新加坡公共电视媒体“新传媒”旗下两个华语电视频道 (“8频道”与“U频道”) 自制的新闻类与剧情类节目的编码规则进行分析。

在“受众分析”层面,结合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公布的基础数据,对新加坡本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及其变化进行历时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导入深度访谈法,将新加坡华语电视受众分为本地华族与中国新移民两大群体,借助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受访对象的半结构深度访谈,分析新加坡华语电视受众的收视习惯与解读策略。

13|新加坡模式:城邦国家建构简史:, brand, power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陈思贤 著,邝健铭 译

台北:季风带文化有限公司,2020

馆藏号:D73/77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副院长陈思贤( Paul Tan)认为,论述是建国重要根基。新加坡官方积极宣扬其国家发展论述,并希望藉此取信于民﹑维持政府威信。这套官方论述强调,国家生存基础薄弱,与此同时,人民行动党政府秉持实用主义哲学,重视用人唯贤﹑廉洁与诚信,并以长远目光发展国家经济。

14|赤子丹心 峥嵘岁月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赤子丹心 峥嵘岁月》编委会 编

出版社不详,2021

馆藏号:K828=7/20224

辑录了80多位仍健在的泰国归侨故事,讲述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和建设事业及中泰两国共同繁荣所做的贡献。

15|东南亚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王光东 主编,袁红涛 执行主编

[新加坡]王润华,[新加坡]南治国 编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21

馆藏号:I209.951/20223

主要聚焦新世纪以来东南亚学界对上海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东南亚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海外华人华侨心目中的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学想象等。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较多的研究对象,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杨骚、刘呐鸥、刘延陵、王安忆等作家。

16|文心无界:不拘性别、文类与形式的华美文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美]张敬珏 (,King-Kok) 著

吴爽 译,郭英剑 总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I712.065/20227

本书系2017年度重大规划项目“美国亚裔文学研究”(编号:) 的阶段性成果,为郭英剑总主编“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从跨太平洋的角度出发,兼顾美中两国,力图挑战华美文学既有范畴。

上卷呈现了男性气质的另类形式——考察了在中国“文武”(文艺与武艺)的二元理想中性别的重塑,以及在性别重塑过程中对“文”与“武”的重新定义。下卷展现了自传、理论、田园文学、元小说和翻译的另类形式——强调作家们在形式上的创新,交织起混合诗学与双向的批评。

著者张敬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与亚美研究中心终身教授。代表作有《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文心无界——不拘性别、文类与形式的华美文学》《文章千古事:亚美作家对话录》《亚美文学指南》等。《希斯美国文学选集》主编之一。2023年荣获美国亚裔研究协会( for )终身成就奖。

17|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周云龙 著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馆藏号:I0-03/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游记中的亚洲形象研究”()结项成果。通过解析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中的亚洲知识状况及其生产机制,探讨亚洲在现代欧洲世界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检验并扩展比较文学形象学既有的观念与方法空间。

本书作者周云龙从事比较文学形象学、跨文化戏剧和文化研究。

学人、作家作品

1|浪迹十年之闽粤、南洋记闻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陈达 著

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21

馆藏号:I267.1/

本书为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的笔记体日记,记录了其在1934年至1935年间在闽粤、南洋地区和苏联的考察见闻。“华侨为革命之母”,书中闽粤社会与南洋华侨的观察叙述,展现了这一群体的风俗民情,及其与国内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1935年作者游览苏联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细致记录下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工农生活,亦具珍贵价值。

著者陈达(1892-1975),著名社会学家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48年获选为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人口问题、劳工问题和华侨问题。

2|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合集)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澳]王赓武,[澳]林娉婷 著

林纹沛,夏沛然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馆藏号:K836.115.46/20231

二十世纪历史洪流之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上卷《家园何处是》(Home is not here)回望王赓武充满不确定性和转折的少年经历,这段岁月对他影响至深,成为他治学和人生的底色。下卷《心安即是家》(Home is where we are)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继续述说他们在情感和知性上的旅程,讲述他们由青年时期在马来亚、英国求学,学成后在吉隆坡、马来亚、澳大利亚等地治学与生活,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心安即是家》2022年获颁新加坡文学奖英文非虚构写作组大奖。

著者王赓武为海外华人史学大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广泛涉猎东南亚史、海洋史、中国近现代史、海外华人史等领域的研究,著作等身。2020年,获颁第四届“唐奖·汉学奖”,及新加坡“殊功勋章”( Order)。

3|兰台遗卷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李彦 著

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馆藏号:I253/20236

本书围绕着对一封匿名信的调查开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我”在海外的日常工作与家庭生活为线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跳跃,勾连全书,旨在为中外交流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动人的故事留下不应被磨灭的印记,同时告慰那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们的在天之灵。

作者李彦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1997年起在滑铁卢大学执教,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985年起从事中英文双语创作、翻译。主要作品包括英文长篇小说《红浮萍》《雪百合》;中文长篇小说《海底》《嫁得西风》;自译中文小说《红浮萍》;纪实文学《兰台遗卷》《不远万里》;作品集《尺素天涯》《吕梁箫声》《羊群》;译作《1937,延安对话》《白宫生活》;合著中英文双语对照《中国文学选读》、英语文集《沿着丝绸之路》《重读白求恩》等。

4|往里走,安顿自己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美]许倬云 著,冯俊文 执笔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

馆藏号:I712.65/20231

“我生而残疾,八岁以前不能走路,八岁以后我坐在竹凳上,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做任何事。” “说实话,我这一生的日子不好过。天生残缺,到老了已经病了几十年,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我们如果能够打造好自己的内心,不再追求短暂的高兴的“快”,不再追求短暂的虚荣的“乐”,我们的行为、情感就能通达天地和灵魂。”90岁史学大家许倬云,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往里走,才能安顿自己。

著者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厦门,江苏无锡人,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另有《万古山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

5|椰风蕉雨:南洋故事集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刘以鬯 著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

馆藏号:I247.7/

本书收录刘以鬯于南洋时期所创作的中篇、短篇及微型小说,为首度有系统结集成书。此前作品仅散于不同港版图书,相关版本亦已告一书难求。

本书的诸多作品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在南洋番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艰难谋生的华人的生存状态,以巨大的同情和理解,书写这些挣扎生存于底层的华人的喜怒哀乐,为读者留下了一幅幅或晦暗或艳丽的南洋风情画卷,也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中华文化在异域的多样呈现。

刘以鬯(1918-2018),祖籍浙江镇海,生于上海。华语意识流长篇小说鼻祖,王家卫电影剧本《花样年华》《2046》等的启蒙作家。毕生结集逾三百万字,始终保持“与众不同”创作宗旨。

6|新世纪东南亚华文短篇小说精选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朱文斌,(泰) 曾心 主编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I330.45/20221

本书为《新世纪东南亚华文文学精选》丛书之一。收录了东南亚华文短篇小说,包括新加坡5篇、马来西亚5篇、泰国6篇、印尼2篇、菲律宾3篇、文莱1篇、越南2篇,共24篇。

这些作品,既有“为人生而写作”的,也有“为艺术而写作”的;既有取材于现实社会日常生活的,也有取材于神话寓言的。创作主题既有追忆往昔童真岁月的,也有批判当下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既有歌颂人间真善美之人与物与事的,也有暴露人性阴暗面的;既有剖析伦理道德、阐发哲理感悟的,也有反思人生困境和世道无常的。

7|如此曙蓝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加]张翎 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馆藏号:I711.45/

本书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张翎最新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拯救发妻》《何处藏诗》《恋曲三重奏》三部中篇小说。不同的移民故事,相似的惶惑情绪,作者以灵动文笔描摹了被大时代裹挟的普通人的命运浮沉与抗争。纵然小说人物各有各的苦楚与伤痛,着实令人唏嘘,但他们最终坚守了自己的内心,或获得了救赎,或收获了爱情。

张翎出版作品有《廊桥夜话》《劳燕》《流年物语》《余震》《金山》《雁过藻溪》,长篇散文集《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等。冯小刚导演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其小说《余震》。

8|过法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彭闪闪 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

馆藏号:I247.57/

这是一部当代家庭伦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将幼子送到国外留学后发生的一连串故事。小说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国外都市,将不同社会层面的三代人在人生、事业、爱情和老年归属面前,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从中带给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什么才是健康家庭?在传统与现代家庭观念之间如何才能构建一座和谐幸福之桥?

彭闪闪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事音乐人类学研究工作多年,2013年移居墨尔本,另有长篇小说《转身》《重来》等。

9|灰耳朵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加]李一洋 著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馆藏号:I711.45/

本书讲述了在“大寂静”来临的前夕,乌丹游牧部落如期举族南迁。然而,少年铁箭棱因丢失了自己的第一匹马,不得不踏上险峻的羁旅。少年将自己的马命名为“灰耳朵”,这也是《乌丹夏木》中部落祖先的名字——在远古时,她从巨变的迷茫与焦虑中逐渐觉醒,认识并接受了“人”的身份,最终走向杉林外的世界。

在旅途中,铁箭棱宿命般地走入部落起源神话中的杉林,并渐渐与父亲野猪皮从对峙到和解,少年成为了男人。在暴风雪中的雾地,在黑暗但温暖的山洞中,他终于获悉自己身世的秘密。

李一洋在海外成长,通过阅读金庸小说自学中文,大学专业为生物化学。2019年冬开始写作处女座长篇小说《灰耳朵》。

10|邂逅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张小溪 绘 著

[美]周树华( Ogden-Davis) 英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馆藏号:J221.8/

《邂逅》是一部绘画散文作品集。作者以“断点-断线-长线”的逻辑,用画笔与文字记录下自己人生中的多场邂逅。“邂逅由无数巧合而来。而巧合,则是‘希望’的另一个名字。”

作者小溪凭借女性艺术家所独有的细腻通透的感知力,用她灵动曼妙的绘画手法和充满哲思的语言,为每个角色都配上独有的艺术形象与思考方式,兼具东西方人文情怀,让人生中原本转瞬即逝的一幕幕,鲜活地跃然于纸上。

张小溪/Nancy Zhang,青年艺术家、作家、画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居德国柏林。作品聚焦于人,迂回寻光。曾著有中文作品《Nancy的街头印象簿》《如光影常在》;英文作品Alice Paul and the ,No Truth Ruth。

11|墓碑镇的中国玛丽

中国华侨出版社在哪个城市

梧桐 著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馆藏号:I247.57/

本书是描写十九世纪海外华人生活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墓碑镇。当时美国推出《排华法案》,大批参加美国西部铁路建设的华工无路可走,被迫去金矿打工。

华人女子“中国玛丽”跟随丈夫阿龙在墓碑镇开餐馆,她一次次地帮助金矿华工与恶势力作斗争,与正直的美国人联手为华工们维权。她的义举侠行赢得了华人的拥护、爱戴,也得到了正直白人的尊敬。在波诡云谲的墓碑镇,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又波澜壮阔的悲喜剧。

文 | 世华馆整理

图 | 部分来自网络

编 | 世华馆志愿者甘伟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9420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4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3年8月24日 下午2:02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