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仡佬等十二个世居民族。2012年末全区总人口524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88万人,占总人口的37.9%,壮族人口1658万人,占总人口的32.2%。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现设14个地级市,109个县(市、区),首府为南宁市。
广西是全国重点侨乡、全国侨务大省、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大的侨乡和侨务省份,全区共有归侨侨眷300万,桂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700多万。桂籍海外华侨华人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历史上下南洋的,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70%以上的桂籍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二是“李、白、黄”国民党桂系败退时带出国的部属及后人;三是改革开放后出去的新侨,主要分布在欧州和北美。海外桂籍侨胞从地域分布、职业状况、文化程度都呈现多元化结构,知名人士有曾永森、周氏兄弟、莫虎、还有桂系后人如白先勇、李伦、黄兑芳等都在海外华人圈有较大影响。
同时广西华侨,广西还是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省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期、70年代末,印尼、越南当局大量排华,广西共安置归难侨18.6万人,其中12万人安置在22个华侨农林场及24个农垦、工矿企业等安置点,另有6万人散居在农村,安置归难侨数为全国第一。
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广西籍的华侨、外籍华人在海外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发展。他们同所在国社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涌现出一批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造诣、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已成为我们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最积极、最热情的一部分力量。他们之中大多数人与海峡两岸都保持着联系,对沟通两岸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以联谊互助,发展文化、教育、商业、服务为宗旨的社团,在维护和谋求华侨、华人的正当权益和福利,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推动与当地融合以及促进与我友好好合作等方面日益重要地发挥着作用。
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共有66个,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来西亚38个,美国5个,泰国4个。此外,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有12个广西同乡会、联谊会。广西籍港澳同胞约40万人,他们在广西的眷属约50万人。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是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增加以及华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第一个广西籍华侨社团成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1983年成立的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在世界华人地缘性社团中是较早的一个。从第四届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起,广西侨联几乎都组织庆贺团参加每一届的代表大会活动(除第六届时受亲台势力的阻挠外)。
广西归侨、侨眷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38多万,其中归侨有18万人,侨眷有120多万。归侨主要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缅甸、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西的归侨、侨眷分布在全自治区15个地、市。居住在重点侨乡的归侨、侨眷,约占全自治区归侨、侨眷总人数的80%以上。目前,全区形成了四个重点侨乡的布局。
桂东南重点侨乡。桂东南各县(市)是广西的老侨乡,归侨、侨眷有6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容县、北流、岑溪、平南、玉林、博白、陆川、桂平、贵港等县(市)。地理上临近港澳,交通方便。特别是容县,既是广西著名侨乡,也是全国华侨、华人较多的县份之一。目前县内侨眷有20多万人,归侨约有1万人,侨眷、归侨多集中于容城镇等13个乡镇。
桂南重点侨乡。桂南沿海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合浦县、防城区、东兴市等,归侨、侨眷达30万人。
桂东、桂东北重点侨乡。桂东的梧州市,归侨、侨眷有16000多人,桂东北的桂林市有归侨侨眷52000多人,其中在市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归侨有1100人,集中安置在桂林华侨农场的归、难侨有2700多人,安置在桂林华侨大理石厂的归、难侨有100多人。其他分布在各县。归侨来自印尼、印度等12个国家。
桂西南、桂中重点侨乡。桂西南的南宁市、崇左市的凭祥市(县级市),桂中的柳州市是广西的新侨乡,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这期间接待安置了大批印尼归侨和越南难侨。其中南宁市(包括自治区直属单位)有归侨、难侨16000多人,侨眷有87000多人;崇左市仅华侨农林场、工厂就有11个;柳州市(包括所辖华侨企业)有归侨、侨眷30000多人。
广西华侨企业是集中安置归难侨兴建的。广西华侨企业是中国政府为集中安置回国定居的华侨而建立的生产生活基地。现有17个华侨农场、5个华侨林场、7个华侨工厂、5个内外贸公司及81个场办工厂。华侨企业分布在广西9个地市15个县,总人口为12.5万人,拥有土地155.3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华侨企业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及归国华侨集中、海外关系广泛的特点,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和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已逐步形成农、工、贸经营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群体。
基础农业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地理、气候条件等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甘橙、龙眼、荔枝、芒果、菠萝等亚热带水果以及甘蔗、茶叶、剑麻、八角、玉桂、多种用材林等为主的72万亩农业产品生产经营基地和年出栏12万头生猪的饲养基地。广西华侨企业尚有3万亩可垦荒地供开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大有可为。
广西华侨企业工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有木薯淀粉、机制糖、酒精、茶叶、果蔬罐头、果脯食品、棉纺制品、日用陶瓷、妇女卫生制品等近4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有40多个产品分别获部省级优质奖,部分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广西华侨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现已发展到32家外商投资企业广西华侨,实际利用外资660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广西华侨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西的归侨绝大部分是被接待安置的归国难侨。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共接待安置归、难侨约15万人,50年代3万人,60年代的印尼难侨有2万多人,70年代末的越南难侨10万多人。
50年代,广西接待安置归、难侨3万人,主要接待安置马来西亚回国的难侨和部分越南、泰国等地归侨。分散回原籍安置的归、难侨,其中原籍大部分在容县、北流、平南、岑溪、博白、陆川、防城、龙州、梧州等地。
60年代,广西接待和安置回国的归、难侨2万多人,主要是印尼排华回国的归侨和部分印度、缅甸的归侨。建立6个华侨农场进行妥善安置。
70年代末,大批越南难侨、难民被驱赶进入广西境内,集中安置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自治区直属华侨农林场和国营农林场。1978年在原有6个华侨农场的基础上,先后将部分农垦系统和林业系统的国营农林场改为华侨农林场,并新建一批华侨工厂,自治区共有51个企业安置了难侨,其中华侨农林场、工厂29个,农垦系统13个农场,林业系统10个林场。农垦系统13个单位共安置归难侨23000多人,他们的亲属有1.6万多人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林业系统共安置归难侨12434人,侨眷及港澳台属约1万人。二是在有条件建渔港的沿海建渔业社队(发展至今的北海市侨港镇现安置归、难侨约10000人),三是在县直十一个厂矿企业安置有一技之长的难侨。
(未完,待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75785.html
评论列表(2条)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1新年的第三天,广东陆加壹集团总部便迎来尊贵的客人——云嘉集团荣誉顾问、印尼熊氏集团、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熊德龙先生一行。陆加壹集团董事长郭崧,陆加壹集团副总裁、壹嘉集团总裁蓝庆文,陆嘉集团总裁陈天送、云嘉集团总裁严考鑫与熊德龙一行分享了新年的喜悦和希冀,并就陆加壹旗下云嘉集团入股熊氏集团、国际日报的公寓、酒店等物业,注入“云嘉模式”打造“美好生活”等进行了磋商,同时还就携手打造全球海外华人华侨精神领地等达成了共识。 […]
[…] “中国强大起来,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特别是我们所从事的海外华文教育,越来越火热。可以说,我个人成长发展的每一步都与中国命脉紧密相连。”邢彬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