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为了支援祖国抗战,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作了积极的贡献。当时作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的廖承志曾经指出:“很多华侨在困难复杂的情形下,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部队筹款捐助医药和医疗用品等,受到毛主席的赞扬。许多华侨青年直接参加抗日战争。”
南洋华侨在抗日战争期间对祖国做了太多的贡献,我们看看他们为祖国抗战捐了多少钱。
南洋华侨除迫切期望祖国独立富强外,也由于他们在海外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有条件在这方面作出突出的贡献。当卢沟桥的炮声传到南洋时,不愿做亡国奴的广大侨胞,义愤填膺,纷纷发起筹赈捐款,支援祖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浸略者。
为了使筹赈救亡工作加速进展,于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账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推举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为主席。但实际工作并不限于筹赈,大部分皆为政治、外交之重要工作。从此,华侨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第一次有了统一的领导机关及共同行动纲领实现了爱国华侨大团结。
为了适应南洋各地复杂环境,各地也成立了南侨总会属下的筹赈会,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和名称筹募捐款爱国华侨李清泉,如特别捐、常月捐、货物助赈捐、纪念日劝捐、卖花卖物捐、舟车小贩之助赈捐、迎神拜香演戏捐等等。
在义捐活动中,如陈嘉庚、李清泉等轻财爱国、捐献成千上万元的富商,固不乏人,但普遍而大量的,还是那些收入微薄的劳苦大众。如工人、农民、小贩、人力车夫、店员、教员等,将劳动换来的微薄收入,以及平日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钱,奉献给祖国。陈嘉庚曾颇有感慨地对人说:“热心赞助祖国抗战,愿意对抗战中的祖国投资的,不是南洋资本家,而是广大的华侨劳苦大众。”
我们从1938年11月至1940年12月期间,南洋各属华侨原认捐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对比中,可看出华侨踊跃捐献的爱国精神。如马来、新加坡等地。原认捐数为元,实际完成元;北婆罗洲等地原认捐数为元,结果完成元;荷印巴城等地原认捐数为元,结果完成元;菲律宾、缅甸、越南及逞罗、香港等地,原认捐数为元,结果完成元。均大大超过原计划数额,足见广大侨胞的爱国热忱。
南洋华侨总计约五百万人,每月平约捐献国币元,一年即是国币八千八百多万元。这仅是义捐,如果加上华侨汇寄家乡的赡家侨汇,则每年汇寄沮国的外汇,就是很可观的数目了。
据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估计,1937年下半年至1941年底,南洋华侨逐年汇款数目是:1937年下半年约三亿元、1938年约六亿元、1939年约十一亿元、1940年约十五亿元、1941年约十七、八亿元。
另根据历年各方估计,战前华侨(包括世界各地)汇款,平均每年二亿五千万至三亿元。而1939年至1941年,平均每年侨汇达国币十亿元左右。
经济上抗日战争爆发后,侨汇对祖国的抗战,不仅是军费还是政费,更是关系重大。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曾以1939年的侨汇为例,作如下的分析:1939年一年间,“南洋华侨寄家信及义捐爱国华侨李清泉,汇来七万万元。美洲等地华侨(汇来)三万万余元,合计国币达十一万万元。……按世界银行公例,如有基本金一元,便可发出纸币四元。如此便算稳健,华侨汇款概是现金,政府将此十一万万元现金,作为纸币基金,即可发出四十四万万元纸币。除十万万元为华侨寄家费之款,尚余三十四万万元纸币。故银行每年可借(贷给)政府买债券数十万万元。据何(应钦)部长言,去年(1939)战费支出国币一十八万万元。(除此之外)尚有十余万万元可作政费。”
可见当时华侨汇款,是我国最大的资源,对战费、政费,都有重大关系。难怪日本政府及学者,都把抗战期间的侨汇,统统直接称为“抗日战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6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