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华侨,【走进泰国】泰国华侨华人社团与中华文化传承的关系与贡献(上)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泰国华侨华人社团历史悠久,为数众多。一、泰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与发展(三)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社团的作用从联络乡宜、守望相助发展到保护华侨华人权益,沟通泰国与家乡的联系与交往,成为泰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组织。随着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以及中泰两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各类服务于教育、文化的社团纷纷成立,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侨社的文化教育建设,促进祖(籍)国教育文化在泰国的传承与发扬。

本文作者系中国驻泰大使馆前侨务参赞方文国先生,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两次给大家推送。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哦。

【关键词】泰国 社团 中华文化 贡献

【摘要】社团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华侨华人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建立自已社团的重要性。在移民泰国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形成了以地缘、亲缘和业缘等为特色的各类社团。它们在为移民守望相助,拓植他乡提供帮助的同时,作为主要的载体和推动者,通过保持风俗习惯、兴办学校以及促进中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等途径,一方面保持自已民族的文化特性,同时促进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承和发扬,为中华文化在泰国的生根开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华人人数众多的国家,也是华人社团活跃的地区。泰国华侨华人社团历史悠久,为数众多。据记载,泰国最早的华侨华人社团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是由旅泰侨胞李家仁创建的集贤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华侨归化入籍人数的增加和华人经济的发展,华侨华人社团数迅速增加。一批批为适应华人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生活需求的宗亲、行业、教育、宗教、文化团体相继成立。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中泰两国建交以后客家华侨,华侨华人社团在促进中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泰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与发展

华侨华人社团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定量的移民,并形成相应的聚居区;二是当地政治文化环境适宜社团的组织和发展。泰国华侨华人社团伴随着中国移民人数的增加而发展,随着两国间的交往不断完善,成为中国移民在异国他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带着地域文化色彩的移民群体

中国人移居泰国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随着中泰朝贡贸易和商业往来的发展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每次移民潮都呈现出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南宋时期,中国大力拓展海上贸易,当时都城在杭州,离杭州不远的宁波成为了南宋王朝开展对外贸易最繁忙的港口,许多人员、货物从这里出发,走向相邻的东南亚等地区。在这个时期,留下了有关中泰有人员往来的最早记载。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在他的的《攻媿集》中记载,宋乾道元年(1165)年,有真富里国大商逝于明州。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元成宗时,浙江温州人周达观随使臣来到今天的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写了著名的《真腊风土记》。书中《贸易》一节记载:“国人交易,皆妇女能之,所以唐人至彼,必先纳一妇人者,兼亦利若能买卖故也。”《异事》一节中记载:“余乡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矣,······。”著名历史学者饶宗颐说:“暹国华人为官者,自来有之,使臣既为浙江人,令人推想浙江人应有不少南来营商。”[1]泰国历史上的大城王朝对应的是中国明朝时期,由于倭寇作乱,宁波港闭港,与东南亚海上贸易港口转向福建泉州。在这个时期,福建商人成为与暹国贸易的主力军。晚清名臣徐继畲说:“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2]寓居于大城王朝首都阿瑜陀耶中国人已具备一定规模,并且以福建人为主。居住在全暹罗的中国人数多达一万余人,在皇城的有三至四千人。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是福建莆田人谢文彬,他从事海盐贸易,后来改名美亚,在阿瑜陀耶朝廷中为官,并作为贡使赴中国。在整个阿育塔雅王朝时期,中暹大米贸易非常活跃,福建商人以及旅居暹罗的福建籍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潮州人是当前泰国华侨华人社会中最大的族群,但潮州人移民泰国的时间晚于浙江人和福建人,不过他们移民人数多、规模大,增长快。十八世纪中叶,中国对暹罗的贸易港口由早先的福建泉州、厦门转到潮州、汕头,并因此形成移民群体的根本转变。潮州人移居暹罗有着自已特有的优势,一是地利之便,从潮州柘林港出发到暹罗,比泉州及宁波港方便,距离也短了许多。在这之前,潮州地区与暹罗等地的走私贸易一直很活跃,有与暹罗来往的航海、水文等相关经验。二是建立于1769年吞武里王朝的国王郑信是潮州人的后裔。郑信的祖籍是潮州澄海华富里村。他七岁时被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收为义子,长大后进入王宫任职,后升为府尹。大城王朝首都被缅甸军队攻陷后,他率领残部退到潮州籍华侨聚居的尖竹汶府,在潮州籍乡亲的帮助下,率领军队赶走了缅甸人,建立了呑武里王朝,许多帮助国王复国有功的潮州人被封为朝廷官员。这一切吸引了大批包括澄海人在内的潮州人移居暹罗,人数达数万人,并形成此后潮州籍华人后裔的基础。三是潮州地区人多可耕作的田地不足,人民生活困苦,促成潮州及临近的汕头人出洋的高潮。曼谷王朝拉玛五世(1868-1910)中期,泰国华侨华人人数已达近49.7万人,当时暹罗全国人口667万人,拉玛五世后期,华侨华人达79.2万人,而当时全国人口为830.4万人。从1882年到1944年,中国移民泰国人数突破100万人,其中多数是潮州人。[3]

十八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中&人移居泰国人数大量增加。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都实行吸引中国移民的政策,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1855 年《鲍林条约》签订后,中国移民泰国的人数空前增长,据估计, 1850 年,泰国约有中国移民30 万人。[4]移民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海南以及与泰国相邻的云南地区,他们来到泰国以后,依然保持着在家乡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形成界限相对清晰的居住习俗,在同为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又普遍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并影响了后来从中国其它地区移居来的华侨华人生存与发展。

(二)华侨华人社团创立的背景和条件

随着华侨华人人数的增加,从泰王国首都到各地一些主要城镇,都有华侨华人聚居区的形成。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侨民成为客观的需求。首先,建立社团是暹罗政府管理的需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暹罗实行的是萨卡迪那封建领主制度,泰国人都被固定于土地及对封建主的依附制度下,通过封建主对依附民(庶民)实行严密的控制,不论泰人、孟族、高棉人,还是越南人或其他民族都一样,唯有从中国来的移民是例外。朝廷把华人列为外国人,不受封建制度的约束,给予以封建领主制以外的自由。素可泰王朝时期限制泰人与外族通婚,但不包括华人;大城王朝实行“以夷制夷”的办法,从华人中选出头领来管理华人。曼谷王朝初期,设立华民政务司管理华人,其官员大都从华人中选拔。这些制度客观上为华侨华人建立社团创造了条件和必要性。其次,虽然旅居海外的华侨同为中国人,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持的语言及文化、风俗习惯不一样,容易形成不同的方言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来到异国他乡,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需要他们建立相应的组织。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移民海外的华人得不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远涉重洋,来到人地生疏的暹罗,不但谋生困难,人身安全也无保障,深感到互助团结、和衷共济的必要。第三,虽然暹罗政府对华侨华人采取区别于其他族裔的政策,并在经商贸易上给予一定的便利和特权,但是华侨华人的生活仍然是十分艰苦、坎坷,其中不乏有受到种族主义者的欺凌、排斥,为了生存,保护自身和乡亲、宗亲权益,联络感情,救灾恤难,非常有必要成立社团组织。有了社团组织,对于大多数侨民来说,就像在异国他乡有了家,就可以安顿下来,谋求生存与发展。

(三)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

华侨华人社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华侨华人生活在不同于自已民族文化的社会环境里,不但谋生困难,人身也毫无保障,深感到互助团结、和衷共济之必要,乡土地域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刚刚离开土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带着这种传统的社会关系和观念来到侨居地,并仿照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组织模式建立自己新的团体。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移居到泰国等东南亚的中国人日益增多。由于语言的隔阂,操不同方言的新移民常聚居一处,形成许多方言群及地域色彩浓厚的帮派。另一方面,早期泰国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土著资本尚未形成,生产水平较低。中国移民大多属于小生产者和小商人,这种状况使得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宗乡关系及其组织得以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华侨华人借助社团以团结合作,维系中华文化传统,社团所服务的对象由为本族人、本乡人办事,发展为“敦睦宗谊,促进团结,共济互助,同谋福利”为宗旨的社会性团体,并为泰国政府所核准、取得合法地位。社团除照顾新客,提供食宿,介绍工作,排忧解难,抚恤救孤之外,还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如开设医院、善堂等。其中最大的一项公益事业就是各类社团兴办华文学校,使数以万计的华侨华人子弟在异国他乡得以接受中文教育。19世纪后半叶,泰国华侨华人逐渐纷纷进入经济贸易和流通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各类社团组织建立起来的信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富有华侨华人特点的经济网络.促进了泰国经济与中国及国际市场的联系,增强了华人经济实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华侨华人祖(籍)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华侨华人居住地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华侨华人团结合作,维护自已合法权益的意识觉醒,各类华侨华人社团出现井喷式增长。作为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泰国的华侨华人社团也在这个时期迅速增加。华侨华人社团在保持宗亲和地缘社团稳定发展的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福利等团体不断出现,社团功能分工细化,角色作用多样化。一些大型社团组织健全,会员众多,定期举办活动。社团的作用从联络乡宜、守望相助发展到保护华侨华人权益,沟通泰国与家乡的联系与交往,成为泰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组织。

二、泰国华侨华人社团功能和分类

根据其成员构成、活动特点,泰国华侨华人社团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地缘为基础的同乡会,除以地域和方言建立的社团以外,还有以中国行政区划省及县、市为基础成立的同乡会。前者如潮州会馆、客属总会、广肇会馆,后者如福建会馆、海南会馆,以及普宁同乡会、惠来同乡会等。二是以亲缘为基础的宗亲会,目前有吴氏、李氏等八十多个宗亲会。各宗亲会之上还成立了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三是以业缘组成的行业工商社团,其中最大最有影响的是泰国中华总商会以及所属的四十多个行业公会。四是以善缘为基础的慈善和宗教团体,其中以华侨报德善堂最具影响。五是以文缘结谊的文化教育团体,如泰华民校协会、泰华作家协会、留中校友总会等。近年也成立了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活动宗旨的社团,如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等,通常把它们归类为专业社团。

客家华侨

(一)以地缘为纽带建立的社团

地缘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泰国以“祖籍地”为基础、以“地缘”为纽带而成立的地缘性华侨华人社团,出现于19 世纪下半叶。客家人、海南籍、福建籍、广肇籍华侨在19 世纪下半叶都先后成立了同乡社团。福建籍华侨于1872 年在曼谷达叻仔顺兴宫内设福建公所1877 年广肇籍华侨以联络感情、促进乡谊为名,发起创立广肇别墅,并在曼谷石龙军路购地建筑会址。客属华侨于同治年间( 1862—1874 年) 在曼谷三王府左面设立了集贤馆,作为客家人联络情感的地方。约19 世纪80 年代海南华侨在曼谷成立琼州公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泰国潮州会馆成为全泰国最大的同乡地缘性组织,会员人数及会馆拥有的资产数量首屈一指。会员汇集了在泰潮州籍的商业精英、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其经济实力、影响力在泰华社团中举足轻重。潮州会馆由著名爱国侨领蚁光炎等人于1938年发起成立。成立之初,即组织侨胞积极投身于支持中国抗日活动。作为同乡会龙头性组织,以潮州会馆为中心,形成九属会馆及十县同乡会。九属会馆包括潮州、客家、广肇、海南、福建、江浙、云南、台湾和广西会馆。十县同乡会即潮安、潮阳、普宁、澄海、揭阳、丰顺、饶平、惠来、大埔和兴宁同乡会。由于“九”这个数在泰国表示吉祥如意,所以九属会馆发起人决定,以后再有其他会馆申请加入,将并入江浙会馆,“九”字不再更改。九属会馆中,潮州会馆主席同时也担任九属会馆主席。潮州会馆联合其他会馆、同乡会及其他府潮州会馆分馆,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扩大社会影响,举办了各类有利于中泰友好与合作,造福于两地乡亲的活动。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除了来自潮州地区的新移民以外,中国各省区市都有人移居泰国,潮州以外地区的同乡会也不断成立,如湖南同乡会、川渝同乡会、福建晋江同乡会等。传统的同乡会、会馆注入了新生力量,新的同乡会组织也在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

(二)以血缘关系建立的宗亲社团

泰国宗亲社团的出现晚于地缘性社团,很多宗亲社团是从同乡同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传统上是个封建宗法社会,宗族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中国移民离开家乡带着这种传统的社会关系和观念来到泰国,并仿照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组织模式建立自己新的团体,以血缘为基础的宗亲会(会馆)就是这样产生。宗亲会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定期组织聚拜祖先等各类活动,总部都在曼谷,其他各府一般都有从属机构或分支机构。

客家华侨

泰国最大的宗亲组织是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成立于1970年,其宗旨是团结泰国各姓宗亲,弘扬祖德,促进中泰两国人民友谊,帮助边远地区贫困学生,发扬传统文化,推动华文教育,和睦各宗亲侨团,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目前泰国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中共有83个宗亲会,各姓宗亲会成立的时间早的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那以后不断有新的宗亲总会成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宗亲社团有泰国丁氏宗亲会、六桂堂宗亲总会(包括洪、江、翁、方、龚和汪六姓),王氏宗亲会、丘氏宗亲总会等38个,1975年中泰建交后成立的宗亲会有叶氏宗亲总会、魏氏宗亲总会、袁氏宗亲总会等四十多个,目前还有新的宗亲会在陆续筹备中。

客家华侨

(三)以业缘为纽带建立的社团

业缘是指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海外华人的业缘社团是从地缘和血缘或者说是亲缘关系发展起来的,从建立业务往来需要亲戚、朋友和老乡担保发展到形成一个行业、商业组织来完成这种担保与引领关系与作用。泰国华侨华人业缘性的社团伴随着同乡会和宗亲会的发展而建立,其中建立时间较早的是泰华进出口商会,最有影响的是泰国中华总商会。

泰国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10年,迄今已有近120年历史,会董200人。长期以来,中总为维护旅泰华侨华人权益,提高其地位,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二战前,中泰两国无邦交关系,有关泰国华侨华人的事务,如办理身份、居留证明及各项福利等事务,均由中总代为处理,中泰两国政府均予认可,曾有民间大使馆之称誉。中总下辖近40多个行业公会,主要成员有泰国工商总会、泰国米业公会、暹罗五金公会、泰国金银珠璇同业公会、泰国火锯公会、泰国金商公会、泰国联华药业公会、泰国塑胶厂商公会、泰国皮业公会、泰国客属公会、泰华进出口商会、泰国影相商业总会、泰国木业公会、泰国缝业公会、泰国纸商簿业公会、泰国商联总会、泰国海南商会、泰国文具办公食品公会、泰国会计法律公会、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泰国土产同业公会、泰国中医总会、泰国同熙公会、泰国福建商会、泰国橡胶协会、泰国云南商会、泰国广肇商会、泰国江浙沪总商会和泰华旅游同业公会等。中华总商会以及属下的行业公会形成泰国华社最庞大的商业行会。商会与各同业公会组织完善,信息灵通,有大生意联合起来做,这就分散了风险。商号或个人有什么不道德行为很快就会传开,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着商业行为的公平公正与诚信。

(四)以善缘结合的社团

泰国华侨华人社团一般都具有慈善和公益的功能。商会和行业公会,是经济上的信息中心和资金方面的互助组织,同时也经常支持和赞助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同乡会、宗亲会本身也是地域性和血缘性慈善机构,同乡会所属的寺庙道观常年给穷人发放米油等生活用品,有的还提供斋饭。十九世纪末,泰国华侨华人开始成立专业性的慈善机构,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诸如处理突发事故、灾害救助,提供医疗帮助、赠医赠药、收养孤儿、敬老养老等慈善公益事业。全泰国目前有规模的华侨华人专业慈善团体有一百多家,其中最大的是华侨报德善堂。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成立于1896年,是泰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主要从事社会救济。华侨报德善堂建立之初,先是收殓无人认领的中国移民尸骨,照料从中国来的新移民,服务宗旨是“人无分中外,地无分远近,灾无分大小”,积极参与泰国全社会的慈善救济工作。泰国枢密院前主席讪耶·探玛塞曾指出:“报德善堂现在已成为泰国从事伟大公共慈善事业的最大机构。”报德善堂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有15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如赞助人股、救护股、物资股、会计股、救恤股等,共有工作人员300人。由于报德善堂对社会贡献较大,且经营较好,社会各界乐善好施者都愿向该堂捐款、捐物。除拥有一般救护设备外,还设有华侨医院和华侨中医院。2004年12月,海啸袭击了泰国南部客家华侨,报德善堂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赶赴灾区,与泰南慈善机构一起投入救灾工作,赢得了泰国王室、政府和泰国人民的高度赞赏。

兼有慈善与宗教性的慈善社团,规模最大是泰国佛教众明慈善联谊会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在各府设有52个分会。该会信奉八仙祖师,主要从事一些慈善活动,如捐款救灾,救危助困,处理无主遗骸等。同类型的还有泰京天华医院、暹罗代天宫、泰华孤儿院、中华赠医所、泰国宏德善堂、泰国世觉善堂、玄辰善堂、泰华妇女养老等。

(五)文化教育类社团

随着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以及中泰两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各类服务于教育、文化的社团纷纷成立,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侨社的文化教育建设,促进祖(籍)国教育文化在泰国的传承与发扬。目前,在泰国有代表性的文化和华文教育社团主要是两个,一是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二是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泰国华文作家协会前身为泰华写作人协会,成立于1986年,十年后更名为泰国华文作家协会。泰华作协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小说、诗歌和散文比赛,出版《泰华文学》、《泰华微型小说》和《小诗磨坊》等刊物和作品集,开展文学座谈会、研讨会,加强同中国文化艺术团体、东南亚及世界华文文学界的交流,培养了大批热爱华文写作的人士。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成立于1988年,是泰国全国性的华文教育组织,其前身为“泰国华文民校联谊会”,1998年改称为现名。协会成员主要由各民校的校董事会组成。积极组织有关华文教育的研讨会,经常走访各地华校,组织中文教师赴华培训等。近年来,协会加大对华文民校支持力度,协助国侨办、中国汉办等部门落实外派教师和志愿者,组织培训、组织学生赴中国参加夏令营等活动。此外还有泰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泰国华文教师公会、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等活跃的文化教育类社团。

泰国华侨华人的各类社团组织种类繁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些团体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除了以血缘、地缘、善缘、业缘为纽带的同乡会、宗亲会、行业公会、慈善组织、宗教团体等传统社团外,诸如研究会、同学会、合唱团一类的其他组织明显增多。这些新型社团的成员超越地域、血亲、甚至种族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

[1]饶宗颐:《从华人入暹年代史实探索早期中泰关系史二三事》,见1995年12月9日《星暹日报》

[2]徐继畲:《瀛环志略》卷二《南洋各岛》第36页

[3]江白潮:《二十世纪泰国华侨人口初探》《泰中学刊》1994年第二期,第67页

[4]G.W., in : An , New York: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6341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1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3年7月31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