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中心的先烈南路,有一座邓荫南墓园,与兴中会墓园为邻。在东方雄狮还未觉醒之时,他已义无反顾地走上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因而,他被誉为“中国华侨革命第一人”,他便是邓荫南。
邓荫南(1846-1923年),原名松盛,曾用名邓三,称“邓三伯”,生于开平市赤水镇白木颈上村(永安里)。1894年11月,兴中会在夏威夷檀香山正式成立,邓荫南任该会值理。此后,他变卖所有家产支持革命,追随孙中山革命近30年,在兴中会以及同盟会的多次起义中起到重要作用。邓荫南逝世后,孙中山赞其“爱国以命,爱党以诚,家不遑顾,老而弥贞”,并向其追授陆军上将荣衔,葬以国礼。以他为代表的华侨为革命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革命事迹感人肺腑、荡气回肠,是红色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 毁家纾难参与创建兴中会 #
邓荫南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赴夏威夷檀香山经营农场,后又开办糖厂。由于经营得当,成为当地著名富商。他为人豪爽,好打抱不平,扶贫济困,在当地的侨胞中声望很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开平华侨,邓荫南为祖国的危亡忧虑万分,恨报国无门,常彻夜难寐。正当此时,孙中山到了檀香山着手创立兴中会,打算依靠华侨的支持从事革命活动。邓荫南经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介绍与孙中山相识,邓荫南十分钦佩孙中山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表示愿意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
同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于卑涉银行经理何宽家召开会议,邓荫南、何宽等20余人参加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通过了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为宗旨的兴中会章程。邓荫南被推选为值理。
1895年初,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孙中山认为举行反清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到来,决定立刻启程回国。而邓荫南也曾对孙中山说:“我生平喜猎,枪法甚准,能以身后射击飞鸟,百无一失,又有自制炸药、炸弹,大可以回国参加革命工作,一显身手。”
为了表示一去不返的决心,邓荫南毅然决定变卖了全部家产,交孙中山安排使用。关于他的这一大义之举,近代革命家陈少白在所撰邓荫南生平中也特意提到:“孙君乙未回国,函招之回。君挟数千金归,尽以助吾党。”
#不改其志多次参与起义#
1895年,邓荫南随孙中山去香港,筹建兴中会总部。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兴中会总部成立,会址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路13号,取名“乾亨行”作掩护。
总部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为了便于指挥,邓荫南又随孙中山到广州建立秘密机关,购运军械准备举事。设在广州双底门王家祠的秘密机关,对外假称“农学会”。入会者十分踊跃,革命活动顺利进行。队伍扩大后,在广州共建立大小据点数十处,筹措经费,购运枪支弹药。
△辛亥革命时期广东籍华侨捐款支持革命活动情况表。
兴中会决定于重阳节(1895年10月26日)在广州发动起义,占领广东省城,并期待由此引发全国反对朝廷的连锁反应。起义失败后,广东当局悬红通缉首要,孙中山名列第一,赏格1000两大洋。孙中山称此役是他“第一次革命之失败”。此后,他被迫流亡海外从事革命,直至1911年12月才回国。邓荫南也被迫秘密离穗,匿居澳门。
一时的失败并未击垮邓荫南的革命斗志,他依然秘密开展各种反清活动。1898年,他约日本友人在广州设东亚同文会,以争取日本开明人士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1899年,陈少白奉孙中山之命到香港筹资办报,在邓荫南的大力协助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报纸——《中国日报》于次年初得以出版,成为策划革命起义的大本营和宣传阵地。之后的惠州起义、黄花岗起义,邓荫南均参与谋划、响应,虽几经失败,然屡败屡战,终不改其志。
# 为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
在香港最西北面的临海草地上有一幢3层高的青砖碉堡,昔日背靠通往“革命基地”青山农场的山路,监视着对岸的清兵动静。如今,这间由邓荫南建于1910年的“白泥碉堡”已屹立百载,是香港唯一尚存、与辛亥革命历史有关的历史建筑。
1910年初,广州新军起义失败,邓荫南与革命党人被清廷缉捕。邓荫南在香港元朗下白泥浪濯村建了一所经营糖和桩米的大厂,安顿逃港的革命人士,谋划再度起义,并建成一座碉堡,作为防守瞭望之用。2011年2月23日,碉堡被香港列为法定古迹。
△媒体对白泥碉堡的报道。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邓荫南不顾自己高龄体弱,积极投入到光复广东的斗争中。他组织民军向新安县城进军,并亲临指挥,几经交锋,终于光复了新安县城。广东光复后,军政府任命邓荫南为新安民军监督。后回到家乡开平县任民团总长。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邓荫南愤而辞去所任职务。
1921年孙中山当选非常大总统,邓荫南被委任为石龙厂总办、总统府咨议、内政部农场局局长、开平县县长等职。
1922年,作为孙中山曾经信任的部属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登上永丰舰。邓荫南立即在开平举兵讨伐陈炯明,并以个人所有,凑成万元送到舰上,供孙中山讨逆。为了革命事业,邓荫南又受孙中山之命避居澳门,以图将来。然而由于忧愤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23年2月5日在澳门逝世。
△孙中山给邓荫南的题词。
孙中山深为这位老战友的逝世悲伤,生前亲题“博爱”相赠,也是存世最早的“博爱”题词,死后亲书挽联。又以大元帅名义下追赠令:“邓荫南为国尽瘁,老而弥坚;今忽流逝,殊深震悼。邓荫南着授陆军上将,并给银一千元治丧。所有应行议恤事宜,大局底定,即由陆军部从优拟议。此令。”
声
音
邓荫南曾孙邓大光:
曾祖父爱国形象经常在脑海里出现
“我的曾祖父有伟大的胸怀,他曾倾尽家财支持孙中山搞革命,协助孙中山解救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邓荫南曾孙邓大光眼中,曾祖父邓荫南正如孙中山所评价的一样,是一位爱国之士。
谈及曾祖父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时,邓大光侃侃而谈,他认为曾祖父无私奉献、为国为民付出一切是最宝贵的品质。邓大光告诉记者,父亲常给他们讲述曾祖父的生平,他也时常在各种资讯中浏览到曾祖父的事迹,脑海里经常出现曾祖父的爱国形象。“曾祖父曾收到孙中山赠予的亲笔题词‘博爱’,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他把一生所有的积蓄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作为他后代的我,虽然与他未曾谋面,但完全支持他的做法,因为他助力千千万万中国人摆脱了封建统治,过上了好生活。”邓大光如是说。
△邓荫南故居效果图。
2020年以来,赤水镇政府积极联系邓荫南后人,沟通商量故居修复事宜。今年5月,邓荫南故居修缉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成为了开平市文物保护单位。邓大光告诉记者,他参与了邓荫南故居修复的相关工作开平华侨,并为此举点赞,“修复邓荫南故居是党和国家对侨乡的关怀和重视,勉励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今天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愿,全心全意建设祖国。”
来源:江门日报(文/胡涛 李淑珩 图/邓大光提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5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