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历史印象当中,近500多年的近代史,是西方海外扩张的历史,也是中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历史。实际上随着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国民间不但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而且还产生了大规模的移民。当时海外华人移民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政治难民、经济移民,以及华裔的再移民。其中迫于经济与人口压力,经济移民是主流。
所谓的“闭关锁国”
中国历史上尽管一度有海禁,但是海禁的效果并不明显,海禁期间,走私猖獗,而且还发展出走私的集团。
同时中国的海禁也不是一项持续的国策,而是有时候会施行,有时候会放开。明朝在朱棣时期,并没有实施海禁政策,后来嘉靖年间曾一度强化加强管制,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海禁政策名存实亡。
很多历史学家把隆庆元年(1567年),当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不是通常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认为此时海禁的废止,是中国通过东南亚移民融入世界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始。
清朝初年,也曾经实行了海禁,和明朝相似都是为了国家安全的考虑,明朝是为了防范蒙古从海上入侵东南亚的华人华侨,而清朝是为了防范明朝的残余势力,用海禁来断绝他们的生路。
清朝海禁其实只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郑成功的后人投降清朝之后,海禁实际上彻底废除。
但是“闭关锁国”并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种封闭源于对海外华裔商人的偏见,担心这些商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当时朝廷规定,去海外做生意的停留不能超过2年的时间,否则就会遭到处罚,而且还被贴上不忠不孝的标签。
国家层面上也从来不鼓励去和欧洲人去竞争,甚至对衣锦还乡的华人加以苛责。直至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才意识到这些心系祖国的华人的重要性,豁免了海外华人的污名。
中国这些华人移民组成的社会,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他们虽然远离故土,但是依旧与家乡,族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从未离开过。
东南亚移民的由来
清朝初年的移民大多是不愿投降清朝的政治难民,而且移民也是闽南人居多。清朝初年战乱频繁,清廷虽然实施了严格的海禁,但是很多人还是偷渡出境。
这些华人直接前往南洋,或者由台湾前往南洋,当时台湾郑成功也大力招募福建的百姓进入台湾垦荒,并且开拓海外贸易。这些政治难民多居住在泰国宋卡一带,还有一些广东的难民,远赴马六甲,著名的青云亭会馆,曾一度安置很多难民,还被俗称为“华族避难朝堂”。爪哇也是难民主要逃亡的地方,郑克爽投降清朝的时候,爪哇的华人一度达到5万多人。
这些战乱移民当中,最有成就的可能就是鄚玖了,他在康熙十年的时候,逃到越南中南部,被真腊国王封为“屋牙”。鄚玖在本地承包赌博税,采银矿,很快暴富。有了经济实力之后,他招募广东福建的难民来河仙,安置这些难民,并且分给他们土地。之后河仙日益繁荣,吸引了国内外商船前来贸易,一时成为贸易重地。
这些政治难民,分三个时期前往东南亚,南明永历皇帝在云南抗击清朝大败,之后从腾越逃到缅北,据说随行的臣民达到2千多人。目前在缅甸的敏家,就是南明余部的后裔,后来吴三桂起兵失败之后,也有大量的余部逃往缅甸。
明朝广东龙门总兵杨彦迪率领3000多人,乘战船50多艘,前往云南广南,广南王不敢收留他们,之后他们又前往柬埔寨,后来定居柬埔寨东浦。之后东浦成为沿海著名的商埠,福建广东很多沿海的百姓,也纷纷前来投奔。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政治难民是清军攻下台湾之后,那些不愿投降清朝的百姓,乘船前往南洋各地,有些抵达吕宋岛,有些到了泰国,有些逃到爪哇,还有些去了马六甲,逃亡人数近4千人。
清朝时期的贸易移民
在泰昌元年(1620年)清朝人口的5千多万,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至1亿5千万。仅在1779年至1850年,中国人口就增长了56%,到太平天国时期人口已经达到4亿3千万。
人口的增加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二是“摊丁入亩”税负的改革,取消了千年的人头税以及丁役银,而且玉米、番薯等大量外来食物的引入都间接促进了人口增长。但是人口增长对于现有资源,以及社会资源都造成严重的压力。
拿长江流域为例,长江流域人口在1200万,而耕地面积只有250万英亩,相比于同时期英国866万人口,拥有3560万英亩的土地,长江三角洲几乎是单一的种植业经济,当18世纪英格兰的农业资本化不断增长之时,长江三角洲却正往更高的劳动密集化这一相反的方向演变,结果无疑是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同时期英国爆发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无产者,他们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在清朝收复台湾的1683年,在爪哇的华人就达到5万人以上东南亚的华人华侨,这些移民大都是通过贸易的途径来到东南亚。虽然清朝初年曾经实行了海禁,但是郑氏集团仍然进入东南沿海,与本地商人进行贸易,只要海外贸易存在,这些商民就可以出国。
东南沿海人民以海洋为生,海外贸易也是他们生活的出路之一,此时沿海的官员也多从此牟利。比如在1650年,达到日本长崎的往来船只就达到70多艘,其中,安海船41艘,大部分在郑成功旗下;泉州船4艘、大泥船3艘、福州船5艘、南京船1艘、漳州船1艘及广南船2艘,均为郑成功属下船只。直至清军攻下台湾的1683年,来自台湾郑氏船舶仍有11艘。
大批的百姓随着贸易出国,不少人定居海外。据荷印吧城政府统计,从1644年开始,每年抵达吧城的华工就达到400余人,到了1661年,居住在吧城的华工达到1万多人。
经济移民是为了谋求好的生存条件,随着商船出国移民是做生意,打工者的主体。即使清朝海禁最严格的时期,只要海外贸易存在,这些移民仍然可以远渡海外。
历史上那些去海外的谋生者,彼此之间通过亲情为纽带,形成一个整体,抱团取暖,精神上互相支持,生意上互通有无。这些华人社会逐渐形成了地缘性的组织,这些组织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竞争力,并逐渐形成稳定社群。
历史上会馆就是这种地缘性的组织,成员之间无论是聊家常还是谈生意,都有互相信任的基础,在脆弱的社会关系当中,乡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20世纪末,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总数约3200万,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华人华侨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不仅在所住国家占据重要位置,在世界经济舞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金融业是东南亚华人经济的一个强项,可动用的资金在3000多亿美元,与阿拉伯人、犹太人并列为三大金融力量。在有些东南亚国家,虽然华人人数不占据优势,但是经济实力却占据绝对的优势,比如泰国华人,人口占比不足11%,但是却占据上市公司总量的81%,90%的工商业资本,还有半数的银行自然都为华人所拥有。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只要乡村社会的组织和文化没有被铲除,外出工作,乃至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就不会真正走远,他们会回来,会用他们的方式回来,乡村某种程度的凋敝或许只是短暂的现象。
这种先天的种族特征,让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似乎永远都不会融入移居社会当中去。随着19世纪,民族国家的观念在全世界普及,这种“心存祖国”思想的海外移民,竟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遭到迫害。他们不同程度遇到民族社会思潮的影响,像犹太人一样,遭到排斥,这也是身居东南亚这些华人最为令人担忧的隐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11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