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籍华侨与印尼近代华侨教育发展述略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在荷兰殖民者统治时期,印尼华侨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积累了很多成果。因此本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动,对印尼华侨教育做一个相对微观的研究。要:粤籍华侨是印尼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之前印尼华侨教育发展史上,粤籍华侨创办中华会馆学校、抵制华侨学校改制、积极参与筹建粤籍乡团华校,推动了印尼华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印尼华侨的文化知识水平。

年第 4 期(总第 216 期)No.4 , , No.216 THE 在荷兰殖民者统治时期,印尼华侨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积累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大多选择整体视角,以事件、组织、机构为中心。在这种框架下,印尼华侨教育的发展阶段、中华会馆学校、华侨学务总会等问题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各时期印尼华校数量、地区分布、学生、教员、经费等事项也得到比较全面的统计,但是华侨教育史中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或者即便被提及,也显得支离破碎,致使真实的历史图景难以全面、生动地呈现出来。因此本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动,对印尼华侨教育做一个相对微观的研究。之所以选择“粤籍华侨”这一群体,是因为它是印尼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方言群之一,是推动印尼华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粤籍华侨在华侨教育界的群体性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本文以粤籍华侨与印尼华侨教育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粤籍华侨在印尼华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和活动,以期对分析印尼华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近代华侨

一、印尼近代华侨教育概况印尼华侨教育出现于 17 世纪末。1690 年巴城(今雅加达)华人官吏郭郡观在养济院内设的义学——明诚书院,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华文学校[1] ,但后来因管理不善而停办。1787 年巴城华人雷珍兰在华侨寺院金德院内重开义学——明德书院,费用由华侨公馆承担 。 [2] 此外还有一些华侨仿照家乡情况,开办了私塾。无论义学还是私塾,教授的内容都是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属旧学。印尼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华校是 1901 年巴城中华会馆兴办的中华学堂(1912 年改称中华学校)。此后,茂物、克杜、庞越、玛琅等地华侨纷纷效仿,陆续建起中华学校。中华学校在印尼爪哇岛发展较快,到 1912 年,爪哇中华学校已达 65 所,学生达 5451 人[3] ,也有人认为 1912 年全印尼华校达 89 所[4] 。20 世纪 20 年代后,新式华校在印尼外岛推广,到 1926 年,外岛华侨学校达 140 所。[5] 20 世纪 30-40 年代,印尼华侨教育曲折发展,一方面,华侨学校突破从前都是初等教育的层次,出现了 20 多所华侨中学;另一方面,荷印政府粤籍华侨与印尼近代华侨教育发展述略 裴 艳 摘 要:粤籍华侨是印尼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战之前印尼华侨教育发展史上,粤籍华侨创办中华会馆学校、抵制华侨学校改制、积极参与筹建粤籍乡团华校,推动了印尼华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印尼华侨的文化知识水平。 关键词:粤籍华侨;印尼;华侨教育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62(2017)04-0077-06收稿日期:2017-05-23作者简介:裴艳近代华侨,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辽宁沈阳近代华侨,)* 本文系《广东华侨史》工程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阶段性成果。万方数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1138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6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3年9月16日 下午2: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