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华侨名人,中国第一别墅:鼓浪屿黄家花园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黄奕住(1868-1945),印尼前首富及糖王,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黄奕住在鼓浪屿兴建的时称“中国第一别墅”——黄家花园他开设的黄聚德堂房地产公司,是当时厦门较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在鼓浪屿和厦门投资200多万元,建筑和购买160多幢房屋,并投资建设海滨堤岸。由于爱国精神的激励,建筑理念的超前,黄奕住在鼓浪屿所建造的楼房,已成为岛上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浪屿华侨名人

黄奕住(1868-1945),印尼前首富及糖王,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办银行,扶助发展华侨工商业,振兴祖国实业;创办经营社会公用事业,建设家乡;兴资办学,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直到临终之际,他仍谆谆教诲其子孙,要继承其遗志,忠于祖国。

鼓浪屿华侨名人

黄奕住

从货郎担到糖王

黄奕住于1868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祖先世代务农。少时家贫辍学,除帮助父亲种田之外鼓浪屿华侨名人,还学习了剃头手艺,曾到邻近的安溪县当学徒,挣钱辅助家用。

1888年,黄奕住随乡人到南洋谋生,初到新加坡,继而去印尼棉兰,后在爪哇三宝垄定居。白天,他在路边为人剃头,夜间则寄宿在海边妈祖庙里,人们称他“剃头住”。他为谋生而学习土著语言,了解当地民情风俗。

稍有点积蓄,黄奕住便放弃剃头业,在华侨魏嘉寿帮助下,改做肩挑小贩,贩卖杂货,收购土产。因他讲究商业信用,服务态度又好,当地居民很爱和他做生意。不久,他用积蓄的本钱,摆摊设点作小商。黄奕住很勤劳,起早摸黑,经营也有方。为了及时收购各地的蔗糖等土产,他驾着马车走村串社,与当地居民作交易,生意一天天发达起来,从小贩到开设商店。与当地华裔女子蔡缰结婚后,他经商更为发奋,夫妻俩经常劳作到午夜才就寝。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黄奕住这就算在三宝垄扎稳了脚跟。他在三宝垄设立“日兴行”,经营土产品,由零售商转为批发商,雇佣大批人手。1914年,又将生意扩大到印尼的泗水、雅加达、巨港、棉兰和新加坡等重要口岸,设立“日兴行”分行,资本已达300万至500万荷兰盾,颇有名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宝垄是蔗糖业的一个重要区域集散地。黄奕住瞅准时机,进入糖业,精心经营,到了1913年,已经跻身三宝垄的四大糖商之一,第二年便入选了欧洲人编的《世界商业名人录》,轰动华人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黄奕住经商的鼎盛时期。他运用雄厚的资本,收购大批量的蔗糖等货物。到了大战结束后,糖价暴涨,大获其利,利润达千万以上。黄奕住专营糖业历30年,终于从剃头匠发迹成为赫赫有名的华侨富商。

三宝垄的华侨领袖

黄奕住的社会地位与声望随着财富的增加而提高。进入20世纪,在三宝垄,他不仅是一位著名华侨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参加当地华侨社团活动、祖国及福建家乡建设事业、祖国改革与革命活动的社会活动家。他成了当地的华侨领袖。他参加居留地的多种华侨社团活动,出力多的是组织三宝垄中华会馆、中华商会、华侨子弟的教育事业和华商糖局。黄奕住曾任财务董事,分管三宝垄中华会馆及所办中华学校的经费,并带头向当地侨商募捐。

1906年,三宝垄华侨商人又成立中华商会。它是荷印地区华侨组织的最早的行业和职业团体,促进了三宝垄地区侨商的团结与合作,维护华侨的利益。黄奕住是组织者之一。1907年至1917年,该会向会员发动过10次募捐救济中国的受灾群众,6次募款资助中国的国库,15次帮助推销中国政府的公债和私营企业的股票。这些事都由黄奕住负责。

黄奕住热心华侨教育事业,不仅仅是在印尼。1918年6月,陈嘉庚向同乡会馆及侨领募捐25万元,创办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第一所新式华文中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黄奕住解囊捐款5万元,占募捐总额五分之一。同时,黄奕住又捐助新加坡爱同学校1.5万元。

回国兴业 筹办中南银行

三宝垄所在地,是荷印政府殖民地。1919年,黄奕住决定从印尼回国定居,选址厦门鼓浪屿。他很快把自己在国外的大部分资产转移到国内,据说至少有6000万元(当时中国的银币)之巨,是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金额之冠。

鼓浪屿华侨名人

黄奕住在鼓浪屿兴建的时称“中国第一别墅”——黄家花园

黄奕住认为“上海为五口通商之一,外商齐聚,皆行使其国币”,为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于1921年与商界名流组织中南银行,资本750万银元,其中黄奕住出资占75%。中南银行被特准和当时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一样,可以发行钞票。为保障发行信用,该行邀集当时的盐业、金城、大陆三银行,建立“四行准备库”,厚聚四行的资金进行发行和储蓄业务的联营。该行还陆续在厦门、天津、香港、南京、杭州、苏州、汉口、北京等地设立分支行,可以说是国内华侨金融业之首。

中南银行建立后,黄奕住又运用其雄厚的资本,先后向国内一些民用企业投资,其中较重要的企业有:上海新裕纺织公司、上海德丰毛纺织公司、上海诚孚工厂、天津北洋纺织公司、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广州矿务公司等。

黄奕住还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日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贸易额很大,比如进口的糖占当时全国进口量的70%。又在汉口设日兴行,经营大豆出口业务,每年销售量达数干吨。

黄奕住在厦门独资创办的黄日兴钱庄,聘戴燕新为经理。至1934年12月1日起,突然宣布结束营业,引起厦门各界的惊奇。据《江声报》报道:从1919年到1934年的16年中,黄日兴钱庄获利100万元。

《江声报》1934年12月2日报道中并谓:“黄奕住早岁经商南洋。在沪、厦各处投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中南银行、厦门自来水公司、厦门电话公司,以及手置业产,全部总共几达两千万元。”

黄奕住“每以少时失学为憾”,因此,在他富有之后,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热心给予资助。1920年,他在家乡楼霞乡设立斗南小学,不收学费,还发给学生学习用品。

鼓浪屿华侨名人

历史上的中南银行鼓浪屿办事处

厦门城市现代化的推动者

20世纪20年代的厦门,市政建设陈旧、落后,环境污浊。当时适逢厦门进行市政改革,拆城墙、筑马路,华侨大量投资,黄奕住也颇有建树鼓浪屿华侨名人,他除了创办或组织股份公司外,还开办厦门自来水公司和电话公司。兴建市内外公路、修筑海堤、办理水陆联运、兴建新式房屋……厦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某种意义上便源于黄奕住。此外,他还大力推动福建的铁路建设和闽西矿产资源的开发。

黄奕住的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以“服务桑梓为宗旨,不以牟利为目的”为经营方针,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1929年,国民政府交通部正式颁发营业执照,并称赞以此宗旨经营的私人电话公司,当时国内仅此一家。至1934年,公司业务达到顶峰,各地用户数多达2400号,电话机拥有量有300余架。当时厦门的人均拥有电话机数量位居国内有线通信业的前茅。

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厦门,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蒙受惨重损失。日本人强占了公司设备,然后假惺惺地派人到上海,要求黄奕住与他们合作,美其名曰“投资入股”。黄奕住义正词严地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你们或者把电话公司还给我,或者把电话公司拿去!”黄奕住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是值得后人称颂的。

黄奕住还十分重视厦门的市政建设。他开设的黄聚德堂房地产公司,是当时厦门较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在鼓浪屿和厦门投资200多万元,建筑和购买160多幢房屋,并投资建设海滨堤岸。鼓浪屿有一条日兴街,就是黄奕住建的。

此外,黄奕住还在厦门,尤其在鼓浪屿建造了一批公共设施的建筑,如厦门自来水公司办公楼、中南银行鼓浪屿办事处大楼、厦门酒店和厦门自来水公司鼓浪屿管理站等。1930年,他创办黄聚德堂股份有限公司以管理所有的这些产业。据统计,黄奕住分散在厦、鼓各地的房地产共有160座,建筑面积达41457平方米。由于爱国精神的激励,建筑理念的超前,黄奕住在鼓浪屿所建造的楼房,已成为岛上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福建交通事业的发展,推进民族工业的振兴,福建的许多海外华侨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在福建修建铁路。黄奕住是福建铁路公司主要股东之一。首先修建的是漳厦铁路,自厦门岛对岸的嵩屿起至漳州止。

鼓浪屿华侨名人

鼓浪屿华侨名人

漳厦铁路

敬教劝学 急公好义

黄奕住在童年时,因家贫失学。他在独立谋生、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对于因读书少而带来的苦恼和振兴教育、开发民智的重要性,体会极深。

幼年失学,成年吃苦,是他办学的动因、动机、动力。黄奕住用于教育的精力与金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中子孙的教育,二是对社会青少年的教育。常到黄奕住家做客的闽南名士苏大山写道:“……君(指黄奕住)每以少时失学为憾,故创办斗南学校于楼霞乡,慈勤女子中学于鼓浪屿,而新加坡筑爱同学校、华侨中学,厦门大同中学、英华中学,北京大学,广东岭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均倡捐巨资不吝。”捐资的综述“累计十余万金”。

黄奕住长子黄钦书(1893-1966)随父亲从印尼回国定居鼓浪屿,协助父亲在厦门创办公用事业和在上海等地创办中南银行,积极参加地方举办社会公益事业。1950年从香港回到上海定居,任上海中南银行董事长兼经理。中南银行参加公私合营后,任该行副董事长,兼任益中瓷电公司董事长、厦门电话公司董事长等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第一届常委,上海市侨联第二、三届主席。

黄奕住对唯一的女儿黄萱(1910-2001)宠爱有加,他决心要让女儿成为真正的名媛淑女,对上过小学和鼓浪屿海滨女子师范学校的黄萱继续进行闺阁教育,鼎盛之时有4名家教分别设课国文、英文、音乐等,并重金延请一批名儒硕彦,施教经书格律,一习就是整整5年,为黄萱的古典文学打下深厚基础。

1935年,黄萱与医学博士周寿恺(1906-1970)成婚。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寿恺毅然离开协和医学院,以满腔热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入华侨林可胜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周寿恺、黄萱在国难当头之际,抛舍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幼小的子女辗转在云贵高原,为祖国的抗战大业贡献力量。抗战胜利后,周寿恺留在大陆,继续他的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长期担任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和附属博济医院的院长。

黄萱于1952年至1965年担任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助手,当时陈寅恪已经眼盲。能被陈寅恪认可成为助手,就可以看出黄萱的水平。学术界对于黄萱的评价非常高,许多人都认为如果陈寅恪不是选择了黄萱当助手,晚年的著作就无法预料了。

1980年,黄萱回到阔别30年的鼓浪屿,住进漳州路10号别墅。当年,黄奕住在建成“中德记”花园别墅后,将剩下的材料,按同一张图纸建成5幢一模一样的别墅,交给四个儿子和女儿居住。历经繁华、艰辛和苦难的黄萱,杜门谢客,过起了恬淡的生活。弹钢琴,读古书,逝水流年,安居20年。而今居住在10号别墅的是黄萱之女,原鼓浪屿区副区长周菡,别墅内陈设一切如昨,主人希望继续自然随性地生活。

黄奕住的侄子黄天赐(1897-1952),出任了厦门市侨联第一届、第二届主席,曾协助黄奕住在印尼、新加坡等南洋多地经商。

黄奕住的长孙黄长溪曾任厦门市副市长、福建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等职。黄长溪毕生周转于商界与政界,享有盛名。作为民族工商业者的后代,他爱国敬业,自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建设发展结合在一起;步入政坛,他励精图治,把爱国情操融于点滴的事业中,为治国安民做出了不菲的贡献。无论经商还是从政,他始终坚持为厦门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把厦门建成和谐家园而努力

参考书目:

《厦门人物海外篇》

《鼓浪屿华侨》鼓浪屿侨联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鼓浪屿的故事》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14年

《黄奕住传》赵德馨、马长伟著 2019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

《鹭风报》833期 2007年8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huaqiao/10826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9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3年9月9日 下午5:06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