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侨联侨胞为经济建设服务
(1949-1990)
海外侨胞素有爱国爱乡传统,支援国家建设是侨胞的愿望。厦门市侨联成立伊始,就把争取侨胞支援祖国经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经济工作在各个时期的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但厦门市侨联始终把它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争取侨汇
争取侨汇在五六十年代是厦门市侨联开展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厦门办事处
1953年6月,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在厦门成立募股委员会,经动员,归侨、侨眷把闲散的外币、金、银变卖入股的有34人,认购461股,人民币2.3万元。1957年1月,省华侨投资公司厦门办事处成立,在厦门市侨联内办公。厦门市侨联领导颜西岳任主任,陈清安、陈影鹤任副主任。下设星马、印尼、菲律宾、缅甸、港澳等五个募股小组。至1965年共募集股金1200多万元,这些资金用于建设厦门罐头厂、橡胶厂、瓷厂、感光厂、化纤厂、同安油厂等。当时这些厂都取名“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厦门xx厂”。
争取赡家汇款
赡家汇款是侨汇的重要来源,既可为国家争取外汇,又可使侨眷取得海外亲友的接济。厦门市侨联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归侨、侨眷写好家信,争取海外亲友汇款,帮助寻找失去联系的海外亲友,宣传党的侨汇政策,动员归侨侨眷大胆与海外亲友联系。由于政策的宣传贯彻和侨汇物资供应的增加,归侨、侨眷争取侨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华侨新村筹建会
帮助华侨汇款在国内建房,解决落叶归根的住处,也是厦门市侨联为侨胞服务的重要方式。为此,市华侨新村筹建会于1956年成立。经市政府批准,划定公园西路和运动场西侧以及赤岭一带为新村的用地,经征用、拆迁平整,至1957年,华侨新村已在40505平方米的地面上大兴土木。华侨新村筹建会接受华侨委托,作为甲方与华侨建筑工程队(乙方)签订承建合同,建成后进行验收结算,把房屋交侨胞使用。至1966年,共为华侨兴建了100余幢房屋,华新路、南华路二个华侨新村村基本建成。
华侨新村
进口化肥,支援农业
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化肥十分缺乏,而发展农业又极需化肥。厦门市侨联领导集思广益,提出争取华侨进口化肥,这样既有侨汇,又有化肥支援家乡发展农业。得到海外侨胞的支持,1960年至1963年前后四年间共争取进口化肥8000多吨。
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1980年,中央决定在厦门兴办经济特区,厦门市侨联的工作自此也转到为建设经济特区服务方面。
1980年,为了配合外经部门做好引进工作,厦门市侨联领导担任了市对外经济工作的顾问。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聘请颜西岳主席担任副董事长、林承志委员担任副总经理、厦门国际贸易信托公司聘请陈德润副主席担任副总经理。
厦门市侨联主要领导除直接参与对外经济活动,还发动侨联其他委员,依靠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做好引进工作。1979年-1983年牵线422宗,洽谈成功24宗。1979年,经厦门市侨联常委赵敬群(赵启泰)介绍,香港嘉洛公司出资50万美金,以补偿贸易形式为厦门罐头厂引进一套空罐自动化设备。新设备投产当年,就使蘑菇罐头产量翻两番,获利300多万元,得到轻工部的表扬。
购买公债
1954年-1960年,厦门市侨联共购买国家经济建设公债29.27万元(不包括在各单位的归侨、侨眷的认购数),当时厦门市侨联公债推销分会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八十年代发行的国库券,归侨、侨眷都踊跃购买。如鼓浪屿区内厝沃街道办事处的归侨、侨眷认购的国库券一般占街道居民认购数的85%左右;开元区侨户占总户数11%,但认购国库券占40%。
厦门市侨联的自办企业
厦门市侨联自办企业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三起二落”,几经周折,在侨务行政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五十年代初的生产自救企业
解放初的经济恢复时期,失业仍然存在,虽经政府大力安置,有的介绍了就业,有的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但仍有些归侨、侨眷找不到工作。1952年12月,福建省侨委召开了归侨、侨眷生产座谈会,厦门市侨联由陈应龙、杨锦全、吴黎群、沈佩英等参加。回来后,即着手筹创“厦门侨联工业社”。这是侨联自办的第一家企业,以后又陆续办了一些企业。
(一)侨联工业社
1953年3月投产,资金1.2万元。其中从侨联福利基金拨人民币1万元,2000元由杨锦全自愿无息借给。该社的经营方针是:“业务发展与帮助解决归侨、侨眷生活困难兼筹并顾”。由厦门市侨联干部、热心归侨及职工组织生产管理委员会,共同执行经营管理等事宜。侨联工业社发展很快,至1955年,大小织机增加到33架,员工由22人增至60人,产品由单样到多样,有青年呢、光荣呢、大、小帐罗布、府格、口罩布等9种。1955年底实行公私合营,与几家小织布厂合并成“厦门织布厂”。至1957年底,该厂员工增至154人,归侨、侨眷仍占40%。
(二)生活行渔业公司
1954年5月由华侨投资15.6万元,购买2艘渔船创办的,经营海洋渔业。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并入海洋渔业公司。公私合营后华侨再增资18.15万元,购买渔船,扩大生产。除了安置一部分归侨失业人员外,还解决了76名渔民的就业问题。
(三)公私合营水产养殖场
1955年5月由华侨集资4万元、政府投资2万元合作创办。利用禾山一带港湾的海滩养鱼、种蛏、种蚝等,以增加市民水产品供应,并安置归侨就业。
(四)鹭江剧场
1954年1月由华侨投资2.55万元改建,以满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五)古台华侨垦牧场
是1955年1月由华侨集资5.48万元创办的,之后省侨委拨给0.5万元添置一些设备。经全场员工几年的努力,勤俭经营,1957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剩余。有员工74人。拥有牛89头,羊209头,除了自繁自养外,还供应邻近合作社部分种牛、种羊。1958年春已有鲜乳供应市民。还种植果树2500棵,种水稻、麦、豆、花生、麻、地瓜等农作物。拥有土地山林近万亩,草原充足。1957年该场改为地方农场。
古台华侨垦牧场
(六)侨属缝纫手工业社
1957年3月由华侨集资1000元创办的,有社员27人,多数是归侨、侨属。分为缝纫、车绣、工艺三部分。同年5月曾举行夏装展览,展出妇女、儿童服装上百件,手工制作的花卉、鸟兽百多种华侨服务社,深受群众赞赏,市中百公司同意代销,新加坡客商也来订货。该社还举办两期缝纫学习班,有侨眷、部队家属67人参加学习,不少人学习后即可自行开业。
(七)侨群手工业社
1957年5月由华侨筹资2800元创办,有员工77人,大部分是归侨、侨眷。生产纸盒、文光标头纸。
上述生产事业,在五十年代初安置归侨、解决侨属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这些企业或参加公私合营,或走合理化道路,实行归口管理,与侨联脱了钩。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创办的企业
(一)华侨印刷厂
《鹭风》报创办于1956年6月,是寄往海外的乡刊乡讯。每月一期,4开,每期2-4版,每期印2500份左右,发往印尼、缅甸、星马、菲律宾、柬埔寨、英属婆罗州以及香港等地。
《鹭风》报创刊后,厦门市侨联为了解决用繁体字印刷的问题,于1960年在大中路原侨联会所办起了一个小印刷厂——鹭风印刷厂。1960年发行量增至3000份。1964年以后,《鹭风》改由市侨务局主办,厦门市侨联协助发行。
除印《鹭风》报外,华侨印刷厂还开展对外承印业务,解决办报经费,逐步实现“以厂养报”。以后由华侨陆续捐赠了印刷厂新设备,有铅印机、彩印机、切纸机等8件,共值9.5万元。1964年省侨委投资,印刷厂迁至厦港“不见天”华侨服务社,改名华侨印刷厂,安置了一批侨生就业。
(二)华侨机修厂
华侨机修厂创建于1964年,当时设在华侨旅行社大生里行李仓库里,该社修理汽车业务也设于此,是两块牌子,两本帐,一套人马。华侨机修厂的主要任务是为侨社、华侨工厂、农场大修汽车、拖拉机及其它机器设备。有较先进的曲轴磨床、万能车床等设备。它的远景规划是制造拖拉机。“文革”中,车床被调给侨星厂、锻压厂,一部分留在侨社。华侨机修厂就此解体。
在改革开放形势下重新创办的企业
(一)侨光电子器件厂
创办于1979年5月,为香港华达公司加工电子原件——线圈。1983年增加了一个新客户,另创办侨声电子器件厂,加工业务增加了电蕊、塑料装饰和人造红宝石。1984年又引进塑料玩具装配,开办了侨隆公司。随着加工业务的变化,侨声、侨隆二厂均于1987年结束业务。侨光厂也更名为侨益电子原件厂。1986年在海沧镇侨联、竹坝农场、双第农场开办三个加工点,把加工业扩大到农村。
创办侨光厂的目的在于解决归侨、侨眷的就业问题。当时,很多六十年代下放到农村的归侨、侨眷回城,找不到工作。侨光厂开办后,安置了100多人。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就业的机会多了,很多人到别的企业工作。
侨光电子器件厂
(二)侨泰投资贸易有限公司
创办于1985年初,是集体所有制的贸易公司,吸收归侨、侨眷投资,经营服装鞋帽、食品杂货。1987年更名为侨泰咨询服务公司。其后业务大部分由新开办的侨盛有限公司经营。
(三)侨盛有限公司
1985年,许多地方的侨联来厦门参观,普遍认为厦门是经济特区,又是港口,对外联系方便,因此倡议各地侨联出资在厦门开办一个股份公司,作为外引内联的窗口。侨盛公司因此于1986年正式开办。后因情况变化,外地侨联的投资逐步退出,只有全国及福建省、厦门市侨联出资与市国贸公司合资经营。
(四)华远公司提货点
1984年3月,香港华远公司由厦门市侨联代理,在厦门设立了提货点,以方便侨胞在香港购票,厦门提货,主要是家用电器。至同年底已提取大小家用电器467件。提货点于1987年底办理结束。(下转8版)
(五)新侨酒店
厦门市侨联成立时,设在中山路20号楼下(市工商联隔壁),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远不能适应会务发展的需要。1952年迁至海后路大千旅社旧址(现外贸大厦)三楼办公,办公和活动场所比较宽敞。1956年由于外贸局需要,厦门市侨联再度迁址,在大中路3号办公,共租用一二两层楼,没有活动场所,一些大型活动无法开展,迫切需要自建会所。
1956年颜西岳、汪万新、陈应龙、陈影鹤、陈清安等人发起筹资兴建厦门市侨联会所,先后有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115人共捐资人民币15万元。并于1958年选择中山路与民国路(现新华路)交叉处建侨联会所。后市华侨服务社也准备建新楼,由于都是做华侨接待工作,就与之合建华侨大厦一期工程。1959年华侨大厦落成,二楼(包括大厅)归侨联使用,其余交华侨服务社经营。华侨大厦二期工程于1962年兴建,厦门市侨联也投入部分资金和设备。
1986年4月,国务院侨办批复市政府的报告,决定将华侨大厦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归厦门市侨联所有,作为厦门市侨联办公和接待用房。1986年底正式办理移交。1987年10月与香港厦铃有限公司合作加层扩建,开办“新侨酒店”,于1989年12月开始营业,为侨胞、台胞和港澳同胞提供舒适的住处,为侨联开展联络工作提供基地。厦门市侨联仍在里面办公。
而今,厦门市侨联办公地点变更为团结大厦,该址编号中山路444号,酒店名称为金后酒店,三楼、四楼的部分空间为厦门市侨联下属各归侨联谊会等社团组织的办公、联谊所用。
厦门侨联侨胞发挥优势为特区建设作贡献
(1990-2000)
厦门市侨联始终把牵线搭桥、招商引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在开展海外联谊中,发动各级侨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宣传厦门的投资环境,宣传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提供项目、信息、咨询服务。
1996年在全市归侨侨眷中开展“为特区二次创业作贡献”活动,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引资引智工作;发动归侨侨眷及各基层侨联配合市政府做好一年一度的“9·8投洽会”客商的邀请接待工作。
各级侨联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千方百计抓好为特区建设服务的各种尝试。各级侨联不但协助有关部门成功引进了商业银行、众达钢铁厂、时代服装有限公司、春保精密钨钢有限公司、阿波罗电子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侨资企业,而且从争取“二次招商”入手,做好对侨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尽力尽责地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
2000年,厦门市侨联与市侨办、致公党市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联合定期走访侨资企业制度,以便对基本摸清的400多家侨资企业建立资料档案,摸索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经验。
同时,市侨联还努力巩固和发展自办企业。侨联工业大厦于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侨利食品厂顺利完成搬迁工作并投入正常生产经营;侨泰公司努力拓展经营领域;侨达食品有限公司积极转变经营机制,扭转亏损局面;对于新侨酒店原有的合作经营遗留问题,与合作方达成终止经营协议并办理资产清算。
参考书目:
《厦门市侨联简史(1950-1990)》厦门市侨联编;
《厦门侨联五十年(1950-2000)》厦门市侨联编;
《厦门侨联六十年(1950-2010)》厦门市侨联编。
华侨大厦第一期工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9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