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
澳大利亚平均周薪为596澳元。 男性平均周薪为715澳元, 女性为468澳元。 男性平均每周工作39小时,而女性为28小时。
零售服务业的发达为澳大利亚人提供了最大的就业空间, 所以, 相比其他职业的就业人数, 澳大利亚由更多的办事员,售货员和杂工,他们的周平均收入分别为588澳元,688澳元和556澳元。
技术人员周平均工资为862澳元。 BHP公司(澳洲最大的钢铁公司)总经理的周薪为2.5万澳元。
生育
澳大利亚统计局对人口出生率所做的定义为: 每位女性在生育期预计生育孩子的数量,北领地地区的出生率是2.3个, 堪培拉是1.7个,全国平均数量是1.8个。
澳大利亚人口出生率与气候较冷的国家比较, 诸如英国、荷兰、加拿大, 差不多都低于2.1个理想人口出生率。但同那些热带国家相比较就相差很远了, 印度4.2个,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4.9个, 菲律宾是4.0个。
澳大利亚每年约有25.3万个婴儿出生, 其26%为未婚母亲所生。 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龄为29岁, 男性平均32岁当爸爸,而且澳大利亚男人较之过去更有责任感也变得更加忠实了。
寿命
澳大利亚人的寿命比英国人、新西兰人、美国人长, 但逊色于法国人、日本人和瑞典人。 澳洲人的平均寿命男性是75岁,女性是81岁。
每年澳洲死亡人数约有13万人。 35岁以上的人主要死于心脏病和癌症。 每年有7500人死于各种事故, 其中自杀占32%,交通事故占27%, 他杀占4.5%。 其中35岁以下死于事故的人, 男性是女性的4倍。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平均寿命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几乎无异。 男性平均寿命是53岁, 女性平均寿命是59岁。
饮食
澳大利亚人的食物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 肉,蛋,禽,海鲜,蔬菜和四季时令水果应有尽有。 几乎全部是自产自销, 很少依赖进口。而且品质优良, 其中牛肉, 海鲜, 水果还远销世界各地。
以往澳大利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英格兰,爱尔兰为主。 50年代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意大利,希腊,法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肴,食品相继在澳洲各地落户生根,它不仅满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也给那里的英国后裔带来了新的口味。
谈到饮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 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咕老肉,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 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随着70年代后期越南难民的涌入, 一种价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传开来,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特别牛肉粉,这几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征,然后没过多久越南风味被咸,辣,甜的泰国菜所取代。 泰国餐馆就像当年的法国餐馆一样迅速遍及各个城区,并风行了10年。现在最为流行的亚洲餐依次为中餐, 泰餐, 日餐, 韩餐, 越餐和马来餐。
澳大利亚的一些著名餐馆, 20年前是法国菜, 现在却呈现多元化特色。 许多菜兼收并蓄, 互相借鉴,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后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么呢? 浇汁意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现在澳洲人发现, 在澳大利亚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可以种植各种任何在其他国出产的东西,所以他们学会了各种烹调技术和在饮食上有了创新意识, 也能够是丰富的物产物尽其用。 澳洲人终于可以说:世界已经在我的舌尖上!
特产
澳大利亚的特产并不多,但都极高富澳洲特色。 主要特产有羊毛, 羊皮, 土著木刻, T恤衫, 澳洲宝石(蛋白石)等。
澳毛毛线和毛衣种类繁多, 色彩各异, 价钱适中。 特别是羊皮做的皮袄或皮夹克, 柔软舒服, 轻松暖和。 羊毛毯,羊毛被也十分受来自较冷国家游客的喜爱。
用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袋鼠,鳄鱼的皮制成手袋, 提包, 皮鞋,手套澳大利亚墨尔本特产, 皮带等特色用品可以在任何城市的购物中心买到。 大都用料上乘,做工精细, 但款式较传统,价格也不菲。
西澳阿基勒出产的澳宝石, 色彩繁多, 有黄白, 褐色, 绿, 兰, 红, 紫。 阿基勒的粉红色宝石驰名世界,价格连成。在澳大利亚的任何首饰店里都有宝石出售,价格从几十元至几百,几千澳元不等。一半出售的宝石都不镶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它镶嵌在k金的戒指或项链上, 款式可自己选择。
澳大利亚的手工艺十分发达, 手工艺品主要有艺术陶瓷, 编织制品, 玻璃艺术品, 皮革制品, 珠宝饰物等。在一些工艺品商店里还有木制或金属制的悉尼歌剧院,袋鼠,树熊和鸸鹋的模型, 这些都是澳大利亚的象征, 很有纪念意义。
另外澳大利亚土著工艺品也集中表现了土著人在澳大利亚数万年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工艺品包括飞去来器, 树皮画, 布画, 手工编织,木雕, 木吹乐器等, 这些商品很容易买到, 但价格比较昂贵。
运动
澳大利亚人崇尚运动这是举世皆知的, 这是缘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它给了所有澳大利亚人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的条件。
在澳大利亚, 最普及的运动有: 跑步,游泳,网球,高尔夫球。 当然澳式橄榄球也是最吸引观众的,比如一场全国性的橄榄球比赛可以吸引300多万电视观众。 此外板球,自行车,足球, 冲浪, 帆船,沙滩排球也是澳洲人喜欢的运动项目。
目前, 澳大利亚的网球, 游泳,板球等运动项目都有着极高的世界水平。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异军突起,获得奖牌总数第四的优异成绩, 令世人侧目。
澳洲的体育水平高要归功于澳大利亚的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 在那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十分热衷的运动方式。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澳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博彩
在澳洲, 博彩业的发达给澳大利亚政府带来了大笔的税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因澳洲博彩的吸引而加入澳大利亚的旅游光关团一试运气。
目前在澳大利亚个州的主要城市几乎都有大型赌场(西澳佩斯除外)。 老虎机,彩票,赛马,赛狗更是风行各地。政府每年从博彩中获得税收约有34亿澳元, 而且该行业给澳洲人创造了3.2万个就业机会。
澳大利亚人平均每年每人在老虎机里丢进214澳元, 在赛马上下注74澳元, 彩票上扔出74澳元。而设立在各州首府的14家赌场的老板每年可以从那些赌桌,赌具上赚取20亿澳元。 赌场的客人主要是外国游客,其中亚洲人占了绝大部分。
澳大利亚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使赌博合法化并赚取大量金钱外, 同时还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戒赌运动,有些赌场还资助或附设戒赌中心。
装束
澳大利亚人的衣着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休闲。 在悉尼的大街上你见不到巴黎人的时尚,伦敦人的高贵,米兰人的风雅。但澳洲人五颜六色的休闲服装更突出了澳大利亚人的随和,亲善与质朴。不过澳洲人也十分清楚它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
上班时: 每周一至五, 上午9时至下午五时的上班时间里, 城市里的上班族都是衣装楚楚。男士们一般都是穿西装,系领带,皮鞋加手提公文箱, 女士们则是翻领短裙套装加高跟鞋。 当然人手一部手机也是必配工具。
下班后: 澳洲人下班回家后所有人都会换上一身轻便的休闲装。 由于澳洲大部分城市四季温暖, 夏季偏长,所以人们在下班后及周末,假期里大都是短衫短裤或短裙。 秋冬季大多选择牛仔裤, 棉长衫等。
社交、派对、晚宴: 澳洲人普遍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在正式场合均要认真打扮,浓妆艳抹。男士穿上或租或自置的黑色礼服,女士则精心选择一件喜爱的晚礼服, 佩上合宜的首饰,香水。哪怕用上两小时时间打扮去应酬一个小时的社交, 澳洲人也是心甘情愿的,或许他们十分珍惜这种不多的机会吧。
老年人: 在澳洲最讲究穿着的不是年轻人而是退休的老年人。 他们几乎不分场合,时间永远都是穿着最鲜亮的服装和佩戴所有可以佩戴的首饰,皮包。老头们则喜爱四季都穿年轻时留下来的老式瘦形浅色西装并配上一顶英式浅色礼帽。
不讲究名牌: 熟悉澳洲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 那里的人讲究衣着, 但不讲究名牌。 几乎没有多少人可以顺口说出几个世界知名服装的品牌。即使知道名牌而又可以买的起的人也不愿把钱花在名牌服装上, 因为在澳洲人的眼中住房和汽车应该比名牌衣服更重要,更实际。
销量最大的装束: 在澳洲销量最大的穿着品是文化衫, 大裤衩, 牛仔裤, 泳衣, 沙滩裤,拖鞋, 运动鞋。 而这些产品大都产自中国,印度, 马来西亚, 韩国和印尼。
澳大利亚是啤酒消费大国。 70年代平均每人每年消费啤酒140升,仅落后于德国147升和比利时143升。但由于健康,,酒后驾车罚款,,价格上涨,,年龄老化等诸多因素, 90年代的澳大利亚人平均每人每年啤酒的消费量已经降到96升,其中22升还是淡啤酒。
澳大利亚最畅销的啤酒是维多利亚苦啤酒,佛斯特淡啤酒和卡而通金啤。 在国外, 人们总是把佛斯特啤酒当成澳大利亚名牌啤酒,其实在澳洲本土喜欢它的人还不到10%。 佛斯特在英国的发展最为成功, 占当地市场份额19%。
酒吧
澳大利亚人沿袭了所有英国及海外殖民地居民的饮酒传统, 从各种口味的啤酒到各种品牌的葡萄酒; 从酒香四溢的白兰地到令人心醉的威士忌,澳洲人无酒不爱。这一饮酒习俗也大大发展了遍布城市, 乡镇街道中的无数的酒吧。
澳大利亚的酒类销售是专卖制的。 只有持有政府酒牌的酒铺, 酒吧,餐馆才可以出售酒类产品,在超市和百货公司是买不到任何酒的。
澳洲酒吧分布在各个市镇的街道两侧, 一般都是独立铺面, 里面大都有木制吧台,吧椅和圆形桌椅。在大部分省份的酒吧里都设有角子老虎机澳大利亚墨尔本特产, 美式落袋台球供客人娱乐。 不少酒吧还可以观看并电视转播的赛马实况。酒吧里的顾客多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而且大都居住在附近, 客人之间比较熟悉, 彼此饮酒聊天消磨时间。
大都市里的酒吧略有不同, 许多设在街角, 俱乐部, 夜总会里。 客人流动性较大,而且多以中青年男女为主。这里的酒吧晚上经常有爵士或摇滚乐队演出助兴, 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入夜十分酒吧停业后时常可以看见大街喝多了酒的人们,他们时而高吼, 时而大笑, 伴着走了音不成调的歌声踉跄地消失在昏暗的街头。
酒吧是澳洲人生活的一部分。 没有酒吧澳洲还是澳洲么?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故事片是澳大利亚制作的,它们是1900年的《十字架上的士兵》和1906年的《郝汉奈德的故事》。在无声电影时代也有过光辉的业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根据丹尼斯的诗歌拍成的默片《多愁善感的男人》。澳大利亚卡通设计师萨利文于1919年推出的猫咪弗莱克斯直到20年代晚期米老鼠出现之前, 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澳大利亚最早的历史片是1940年拍摄的《四万骑兵》。1942年澳大利亚摄影师帕拉的纪录片《科克达前线》获得一项奥斯卡奖。
80年代, 随着电影《疯狂的麦克斯》《雪山来客》《鳄鱼邓肯》所获得的成功, 电影的艺术性也被商业性所代替。
90年代, 电影时尚又有所改变。 现在占据市场的一些荒诞喜剧片,如《秘密舞厅》《沙漠之后》《男人都撒谎》《小猪贝贝》等。
澳大利亚的电影始终在国际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曾数次获得好莱坞的各种奖项,《鳄鱼邓肯》《小猪贝贝》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澳大利亚每年共买7000万张电影票, 这意味着澳洲人每人每年看四部电影。 不过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有40%的澳洲人从来不去电影院。 那些经常去看电影的大多数是年轻人, 90%以上的15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每年至少看两部以上的电影。
目前普遍认为澳大利亚的大众文化市场都被好莱坞统治着。不过上座率前30位的影片中有8部是澳大利亚本土制作的。
录像
澳大利亚人均拥有录像机的比例居世界首位, 87%的家庭拥有录像机,而美国, 英国是84%。澳大利亚的录像带店每年向外租借2.2亿盘。 大约平均每个澳洲人每年有租借12盘录像带。
虽然目前VCD, DVD机正在全球普及, 但由于影碟的成本高, 转复录的技术复杂,加上澳大利亚的版权管制严格市面上无法买到盗版影碟, 因此澳大利亚的家庭直到现在仍然使用录像机收看电影和电视剧节目。
此外由于澳大利亚的电影票价格通常要十多澳元一张, 而租借录像带则每盘只需2至5块澳元。
目前澳大利亚公共电视台通常只有五个频道, 而且都是英文节目。 而澳大利亚的居民来自世界各个不同民族。语言能力的差异也导致众多非英语国家的居民选择了租借自己语言及文化背景的电视节目录影带。
宠物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 澳大利亚人非常喜爱养宠物,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我们可以随时见到各种各样的宠物。其中养的狗为最多。
澳大利亚60%的家庭养有宠物,共约410万户。供养狗380万只, 养猫290万只。 有42%的家庭养有一只或多只狗, 31%养有一只或多只猫, 22%养鸟, 16%养鱼。 大约三分之一的养狗人家同时养有一只猫。
近10年来, 澳大利亚家庭饲养宠物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一点上有别于美国, 在美国,人们养狗的数量逐年下降,而养猫的数量却不断上升。 他们的解释是随着双职工家庭, 家庭婚姻破裂和独身人数的增多,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消失,所以美国人更愿意把比较好养的猫留在身边。看来澳大利亚人仍是一个有时间和空间来养狗的国度。由此也可看出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澳大利亚人是最安逸与悠闲的人群。
安息日
每年逢4月25日,便是澳大利亚的澳纽军团日,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澳洲军事史上的一次惨重失败。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完成英军制定的夺取伊斯坦布尔、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的作战计划,共有七千六百名澳大利亚士兵和两千五百名新西兰士兵在土耳其南部的加利波利半岛牺牲,次战役最终以澳纽联军惨败告终。
如今,澳纽军团日已经成为所有在各次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纪念日。在这一天,所有参加过战争的陆海空官兵们,上午在各州首府举行列队游行活动,下午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叙旧。这一天也是澳大利亚的公共假期。
畅销品
在澳大利亚的热销商品中就可以窥见当地人的兴趣与嗜好。 这些商品是: 钓鱼用具, 剪草机, 旱冰鞋, 泳衣, 防晒霜, 帐篷,手提冰箱, 双肩背包, 太阳镜, 滑浪板, 大浴巾, 沙滩椅, 烧烤炉, 五金工具, 灭蟑螂药。
节假日
新年 1月1日
新年翌日 1月2日
建国日 1月26日 (首都, 北领地,新南威尔士)
建国日 1月30日(昆士兰, 西澳,南澳, 维多利亚, 塔斯马尼亚)
耶稣受难日 4月17日
耶稣受难日翌日 4月18日
复活节 4月20日
安息日 4月25日
英女王寿辰 6月12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翌日 12月26日
除以上全国性假期外, 每个州也都有当地的特定节假日, 如银行节, 劳动节等。
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 是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赛马—墨尔本杯大奖赛的举行日。 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本文选自《》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95001.html
评论列表(1条)
[…] 对于澳洲移民来说,其实每年通过各种方式移民的华人特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