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移居柬埔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1963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柬埔寨的华侨有42.5万人,占柬埔寨总人口的7.4%。华侨不仅是中柬两国友谊的使者,而且为柬埔寨的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时光荏苒,随着华侨人数的不断增多,中华文化也在异国他乡不断移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下,形成了柬埔寨的华侨社会。
柬埔寨金边皇宫一、柬埔寨华侨社会的萌芽:宋元时期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至7世纪中叶,柬埔寨被称为“扶南王国”。扶南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但是,在宋代以前,两国主要是朝贡贸易的形式,晋代苟勖《食举乐东西厢歌》中说:“西旅献獒,扶南效珍。”唐代武德与贞观年间,扶南王国两次遣使来华朝贡。公元7世纪,扶南王国为真腊王国所取代。到了宋代,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中柬两国之间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密切,除了传统的朝贡贸易外,民间贸易迅速上升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北宋时,先后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的港口,广州、泉州、杭州和明州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两国的市舶贸易进一步发展。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说:“广人举债总一倍,约舶过迥偿,住蕃虽十年不归,息亦不增。”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从这里可见,海外侨居现象在北宋已经十分普遍。南宋时,真腊及其属国的商船经常装载香料来泉州出售,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从中国运到柬埔寨,据《诸蕃志》记载,中国商人为真腊带来了种类繁多的商品,得到了真腊人民的喜爱。
扶南王国大致势力范围公元1296-1297年,随元朝使者访周达观到了柬埔寨之后,留下了一部记录中柬友好往来的著作《真腊风土记》,其中说:“余乡人薛氏,居蕃三十五年矣。”可以推断,在南宋时期居住柬埔寨的中国人已经不少。到了13世纪末,已有华人住在马德望省的吴哥城。到了元代,移居柬埔寨的华人就更多了,虽然昔日强大的吴哥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但真腊仍然三次遣使来华交好,元朝统治者也没有与真腊发生过军事冲突,通过外交手段维持了双方的友好关系。《真腊风土记》中说,真腊人民盛饭用中国瓦盘或铜盘,饮酒则用锐器,铺地用的是明州草席,国王宫廷所用的蚊帐,也是来自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大批中国商人来到了柬埔寨,并且一部分商人在这里长期定居。中国人移居海外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组织和传统社团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宋元时期华人的定居形式,还主要是处在与当地人杂居的阶段,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聚居,因此,这个阶段柬埔寨的华侨社会还只处于萌芽阶段。
真腊王国大致势力范围二、柬埔寨华侨社会的形成:明代到鸦片战争到了明代,移居柬埔寨的华人越来越多,许多华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单独的聚落,宗乡组织日益增多,有着同乡情谊与血缘之亲的华人到柬埔寨后,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自然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柬埔寨的华侨社会开始形成。明朝是中国与真腊海上往来最频繁的时期。明太祖即位以后,就遣使宜慰南海诸国,并定十五个国家为不征夷国,并谕子孙遵守。其中真腊就是十五国之一,在明初实行海禁时,对真腊破格优待,允许其入贡。永乐年间海禁解除以后,两国的海上贸易往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永乐二年 (1404年)时,据《明实录》记载:“中官往使真腊,将归,有从行军三人遁,索之不得。”可见当时已有使者,可能是由于政治避难前往柬埔寨定居。随着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部分解除海禁,东南沿海居民纷纷出洋贸易,漂洋过海来到了柬埔寨,其中一部分中国商人在当地设店铺,娶当地妇女为妻,安家落户成为了华侨。莫玖(1655-1735年)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的著名华侨。1671年,他从家乡雷州乘船出发,举族迁到了真腊。之后,他又在真腊河仙地区大力发展势力,率领中国华侨同当地柬埔寨人民一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将河仙变成了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港口, 其子莫天赐一度自号“高棉王”。张燮的《东西洋考》,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其中重点介绍了柬埔寨,他说柬埔寨的篱木州“以木为城,是华人客寓处”,可见明朝末年红色高棉 华侨,柬埔寨的华侨已有了集中居住区。到了17世纪初时,柬埔寨首都金边已成为了华侨的聚集地。由于柬埔寨的华侨,主要来自闽、粤、浙等沿海地区,从而逐渐形成居住相对集中的华侨群体,在这个时期,随着越来越密切的中柬民间贸易,华侨社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柬埔寨吴哥窟三、柬埔寨华侨社会的兴盛:鸦片战争之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沿海地区的人们纷纷逃往海外谋生。柬埔寨由于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交通便利,成了移居海外者重要流向地之一。从汕头出洋的柬埔寨华侨,一般乘汕头到西贡的轮船,然后沿湄公河从东而西经越南入境,或者乘汕头到曼谷线轮船,沿陆路从西而来经暹罗入境。这一时期是华侨社会的兴盛期,柬埔寨的华侨社会组织开始壮大,形成了所谓的“帮”。“帮”成为华侨社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民间组织形式,其在柬埔寨华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63年,柬埔寨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为方便管理当地华侨,法国人对柬埔寨华侨进行按照“帮”进行管理。这样,帮和帮长制度便在柬埔寨建立起来了。
柬埔寨独立纪念碑近代以后,柬埔寨华侨最大的侨乡是潮州,并产生了著名的“潮州帮”。据《潮州志》记载,清朝末年,从光绪30年 (1904年) 到宣统3年 (1911年),潮州每年出口人数都在10万以上,其中光绪33年 (1907年) 留居国外人数达4.2万人。据《华侨经济问题》统计,1963年时,柬埔寨华侨中潮州籍占67% ,广肇籍占15%,海南籍占7%,福建籍占6%,客家籍占5%。由于华侨社会的壮大,华侨在当地也越来越有影响力,清代薛福成在《出使四国日记》更是指出:“南洋诸岛各埠林立,商务工务均赖华人为骨干。”为了和当地政府或本国政府进行交涉,更有利于合作与发展,柬埔寨的华侨之间,还形成了较大的商会组织,1990年12月红色高棉 华侨,作为 “柬埔寨华侨华人之家”的柬华理事会正式成立,随着其后五大会馆、十大宗亲会和一个同乡会相继建立。这正得益于华侨社会组织的推动作用,它提高了当地华侨的社会地位,也标志着这个阶段华侨社会的成熟。
华侨之乡——潮州总结传统的中国社会则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同一血统和同一地域的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亲密关系。华人迁居海外时,基本上仍以宗族同乡为中心。在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乡情文化,很自然地也也会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最后形成以血、地缘、语言、风俗习惯为纽带的华侨社会,这一切都源自这种中华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凝聚力。通过对柬埔寨华侨社会形成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民间组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8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