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外的认知
Lunar New Year Days and
of
何 彬
HE Bin
(国际亚细亚学会分会副会长,东京首都大学都市营养学部人文及系教授)
( Head of , for Asian ; with of and , of Urban Arts, Tokyo )
笔者曾经做过海外华人,主要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去和的年轻一代侨民,本文称之为“新华侨华人”。调查内容之一是海外华人的日常和他们的文化认知。本文就旅日华人的春节情结以及节日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知的关系做简要叙述和分析。
一、“新华侨华人”
在日本社会,人们熟悉的“老华侨”,原来是指第二次大战之前到日本的中国人,“新华侨”则是指二次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进入日本的人群。后来为区别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大批涌入日本的留学人员以及更后来以经商为目的进入日本社会的人们,“老华侨”概念开始膨胀,包括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陆续从或大陆到日本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子孙。而“新华侨”则专门用于指称80年代以后到日本、主要来自大陆的人们。近年来,新华侨大量办理国籍转换手续。国籍转换后,他们从新华侨变为新华人。但是,由于他们与新华侨有很多共通点,研究者和新闻界常常将这批人统称为“新华侨华人”,视为同一个大的群体来研究或报道。这是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复合式称呼,在日本社会里,它已经逐步趋于定型。
本文叙述的新华侨华人具体指,除留学生和就学生身份及公务和外交身份之外、具有或曾经持有中国国籍、在日本正式长期逗留的人们;时期划分上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到日本的人。日本社会有数以几十万人计的新华侨华人,他们不再集中在中华街附近,也没有从事传统的“三把刀(剪刀、剃刀、菜刀)”行业。他们最初以留学形式来到日本海外华人华侨拜年,而后在这个社会里工作或开业经商。他们的特点是散居在日本城市社会的各个角落,职业和生活样态纷繁多样,且大多携家带口一起在日本社会生活。
二、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象符号
节日是形成民族文化联想的极重要的因素。由这种民族文化联想引发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复传统节日行为,则是民俗教育产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结果,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带里以含有文化寓意的行为和寓含深厚文化意义的节日食品、节日装饰物作为该节日文化的载体和表象符号,在每年的固定时间段被重复着。生活在这个文化氛围中的人们,会对那些文化符号和节日关联形成文化联想。这种记忆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即使离开该文化环境,人们也会在相应的时间里装饰节日饰物并制作节日食物或者重复一些与该节日相符的行为;一旦接触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符号,就会产生对该文化行为以及文化整体的联想。
北方过春节时的饺子、年糕,南方常见线面、鱼、年糕、汤圆等,在海外,往往不醒目地排列在一般中餐馆的普通菜单或甜点栏里。但是,对于具有文化认同感的人们来说,这些食物属于特殊的春节节日食物,它们以信仰为深层基础,通过色彩、形状以及名称的谐音等表象形式,储存汉族春节的象征性意义,从而具有不同于中餐菜谱上的其它食物的某种特殊含义海外华人华侨拜年,成为一种文化的表现符号。
笔者曾用问卷加访谈的调查方式询问了新华侨华人一般的生活习俗问题,目的是透过极其普通的生活的各种表象,把握表象掩盖下的、有时与表象显得矛盾的深层意识,借以了解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观。新华侨华人们被问及对他们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时,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仍然是春节,并且过春节要有包饺子、吃鱼、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行为。从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在旅日新华侨华人们的节日意识里,春节占的比重最大。春节做为新华侨华人对曾经生长其中的文化氛围的代表性记忆载体,深深地融入他们的具体行为里。
三、文化认知与文化体验
日本社会从1873年导入阳历后,政府规定传统节日一律改为阳历过节。一百多年后的今日,尤其是日本城市社会,已经基本没有按照阴历过节的社会文化基础。这种没有阴历的社会环境,对新华侨华人来说,自己的传统节日往往都不逢该社会的节假日。在上学的孩子或在学校工作的人们还会遇到春节时期往往正逢招生考试或毕业考试的繁忙时期。再加上周围社会没有对阴历春节的文化感应,缺乏对应的出于商业目的呼应和渲染,除了横滨、神户、长崎三个中华街外,没有贺春节的表象,节日气氛大大异于国内。前面提到,新华侨华人比老华侨华人更深地进入到日本社会,他们散居在日本的各个地方。如果春节不逢周末,很少有人会专门赶到中华街去过年。
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有些华侨华人开始出现在阳历年即日本社会新年时期“过年”的倾向。因为这样全家人可以共同拥有几天假日。虽然如此,他们仍然要在春节期间给国内亲友打电话拜年。有的人春节不包饺子、不贴春联、不挂福字了,但是他们仍然记得在阴历除夕晚上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还有些华侨华人在每年过春节那天晚上或周末邀或自家人“鸡鸭鱼肉地做一桌中国菜”一起吃。这桌中国菜实际充满了对母国春节的文化记忆。一些过日本正月的人,大多还在西历正月休假的几天里不附和当地社会习俗,他们要全家人一起包饺子。还有一些华侨华人家庭在春节时节给孩子发压岁钱,希望孩子记住家乡的春节和春节习俗。
通过对新华侨华人与传统节日相关行为的观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人对母文化的认同感往往是附随着一些具体物象的。这种物象有行为的、有物体的。有关母文化的传统节日习俗属于行为类物象,传统节日的食物则是物体类物象。
新华侨华人保持春节吃饺子、给孩子压岁钱等习惯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有在国内春节亲身经历过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体验和记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和节日行为留给移居到异文化社会的人们的,不单单是对热闹氛围和美味食物的记忆,还有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记忆,这是他们在海外有意无意地继续保持过节习惯的文化潜动力。
追究华侨华人对传统节日习俗以及传统节日食物执着与否的原因所在,可以注意到,其出国前有无长期的节日行为体验是一个关键性因素。笔者曾做采访和问卷调查。对于为什么要在异文化环境里仍然维持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提问,多数人回答是已经成了习惯,还有许多人回答是为了教育孩子记住这些传统。这说明绝大多数在异文化社会环境里保持传统节日习俗的人,都曾经在母文化环境里接受过民俗时间、民俗食物的影响,因此才能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至今保持着对母文化环境里的年节和年节食物的鲜明记忆。并且,只有保持着在母文化环境里形成的节日记忆的华侨华人,才会在海外异文化社会里有意识地通过再现节日行为对子女施行民族文化教育。
四、民俗节日的教育功能
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具备充分独特的民族性或地域性特色才会引起其它文化的关注,才会对海外游子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才会让人们对其产生深深的依恋。对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节日行为和传统节日食物的特殊记忆是维系华侨华人与祖国同胞心灵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记忆,是关系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有无、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个重要因素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的节日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民俗的持久继承。
表面上看去似乎已经淡漠了的对春节的记忆,仍然散在于这些新华侨华人行为的深层,在他们的节日生活特别是节日食物、节日行为中甚至看到我们都以为自己身上已经不存在的母文化生活习俗的星星点点的踪迹。由此可知,传统的节日习俗具有培育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巨大的潜在教育功能。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地留在一个离开这个文化环境的人的心灵深处。
对比之下,近些年出国的年轻留学生,出国前多数生活在都市氛围里,没有太多对传统节日的行为记忆和传统节日食物的物象记忆。调查30岁左右或20多岁的留学生时,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年轻人对家乡的节日习俗没有特别的印象,或者说家乡、他自己家庭的中国节日尚没有对他们形成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文化记忆。他们的春节记忆,大多是随父母出入酒店吃除夕晚宴,品尝非中华系列的菜肴或高级海鲜、山珍海味,或跟随自驾车队到别墅或风景胜地游览。这些年轻人基本没有参与过摇元宵、包汤圆等传统节日文化行为,基本没有对除夕12点开门放炮迎神和大年夜煮饺子、给长辈拜年的记忆。没有对民族节日的过多依恋,他们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接受当地社会的节日文化。
由于没有受过传统节日氛围的熏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对许多民族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基本不了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蕴含知之甚少。对母文化的民俗行为缺少文化记忆、文化联想和文化心理共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心自然就会淡泊。有些年轻留学生遇到别人询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节日食品时,无法讲解本民族的文化或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中国有没有这类节日行为或节日食品。可以想象他们的子女接受民族文化影响的机会就会更少,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也自然会更少。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会随着对母文化记忆的微弱而易于趋向消失。
很多华人华侨对此已经抱有危机感,于是他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中华学校就读或送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还有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回中国留学。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育或者母国文化环境的熏陶,维系下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民俗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完全通过教室和学校教育形式实现。它往往没有固定模式,不计时间和地点,不拘人数和场合的,反复用各种形式,逐渐形成每个人的民族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凝缩了民族文化、民间信仰的多种要素,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形式,春节是主要的载体形式之一。正因为传统节日聚集了如此浓厚的民族文化精华,才更应当引起民俗学科的重视,才需要民俗学者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继承这类文化精华,如何运用传统节日的魅力影响年轻一代的文化记忆、文化认知。
笔者认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其学习知识或某种语言的成绩优秀与否,应当尽快恢复或重新造就一个使年轻一代能够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场所的课堂式教学,传授一部分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环境。
在节日传承方面,不仅要人人过节,并且要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应运用多种轻松明快的方式教会人们懂得节日、节日食品的由来和变化等等。这样人人“过节知节”,才能油然而生喜爱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并沿习它的愿望。有了这种尊重和沿习的愿望,就会自然产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节日、即使在海外也会自发过节的行为。民俗所蕴含巨大、潜在的教育力量恰恰表现在这里。社会要求民俗学科做出这样的行动,民俗学科也有这个能力凭借它的学科特点回应社会的要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geditechan/8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