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在国外学医,却发现出国留学只是“看上去很美好”。读到大三时不顾父母反对回国,重新读高三参加高考。昨天,在湖北工业大学2016级本科生报到现场,记者见到了23岁的“海归”小伙刘超(化名),即将就读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对此,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提醒,国外大学教育“宽进严出”,尤其是部分特别难拿到学位的学科,家长和考生都应慎重选择,认清自己的路在何方,切忌盲目跟风。
父母送他去加拿大名校
戴着眼镜、身高1米8的刘超,讲起自己的经历时,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踏实。这既是因他走过的路,也与家庭有关。刘超来自北京一个高知教师家庭,母亲是名外语教师,父亲是北京一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高中时,刘超就想要念医科,希望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父母希望他到国外上学,认为那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要好。2011年初,他如父母愿收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攻读护理专业。这所大学是加拿大顶级大学之一出国留学国内,常年位列加拿大医博类大学前15。
上大学的费用,一年要花10多万,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还专门为他在加拿大安排了校外住房。2011年5月,刘超开始了独自在异国求学的生活。
屡次受挫
被国外课程“虐”得吃不消
一进学校,刘超就发现这里的学生很“拼”,整晚熬夜的人不在少数。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有时要从早上8点多上到晚上9点。他念的是高级护理专业,大二又转到营养学。
“每天都是全新的知识”出国留学国内,尽管英语成绩很好,但医学类的专业术语对他来说就像天书,只有攒到课下再去查每个单词的意思,才能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考试成绩最好时,也只得到B+(相当于国内80~85分),而同班同学都是A以上。
到了后来的专业课,刘超已感到“啃不动”,这让他有很大挫败感。同时,他感到国外的人际关系很淡漠,读了几年,和班上同学大多没说过话,他所在的班上没中国学生,也尝试过和其他国家留学生交朋友,但感觉融不进那个“圈子”。
出国后,才感到和他想象中有差距,他萌生弃学的念头。
弃学回国
重读高三考上理想专业
2015年3月,刘超偷偷回国,并联系家人表明退学的想法,父亲电话里说:“你先回来,我们再一起商量”。“回来后,又没学历、又没经验,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父亲刘先生说,看着儿子“栽了跟头”,走了弯路,心里很不好受,但尊重孩子的决定。
刘超和家人商量决定参加高考。除了在北京二十二中当插班生外,其余时间他都在清华大学自习室“刷题”。刚开始,数学只能考30分,后来是50分,直到高考前两周,稳定在100分以上了。准备高考的10个月,刘超每天都复习到11点半,尽管心理压力比较大,但还是挺过来了。
今年高考,刘超以510分的成绩被湖北工业大学录取,他说,当年想读医学专业,并没深入了解,读到后面才发现不适合他,浪费了几年时间。现在第二次念大学,他比其他新生大5岁左右,考虑得更实际,报考的专业今后实用性强,既能走学术,又能往其他方向发展,所以对大学生活很期待。
昨天,父亲陪着儿子来学校报到。拿到湖北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来一些。
专家提醒
不要盲目跟风往外送
父亲说,现在回头看当时送孩子出国的决定,多少有些后悔,本来想送他出国留学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环境,没想到孩子并不适应,弃学的事也让他们做家长的陷入反思。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谈到,国外大学不管是教育体制还是环境,都和国内很不一样。国外的大学多是“宽进严出”,尤其是医学类的专业很难读下来。
“家长想送孩子出国,一是认为受教育环境好,二是锻炼孩子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叶显发说,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除了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到了国外还有个适应期,加上课业压力大、人际交往上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吃不消”。
他建议,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长远的人生规划,综合权衡自己的各方面实力,以及孩子的自身条件,再决定是否出国,切忌盲目跟风。
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陈凌 张应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chuguo/104830.html
评论列表(2条)
[…] 2019届本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学生最多,占58.67%,理学最少上海理工出国留学,占3.69%。 […]
[…] 出国留学是一个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难得的好机会。国外和国内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的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可以体验全新的风土人情,领略不通风民俗文化,可以开拓个人眼界。总是在网上看到国外的生活方式,去了才知道网络与现实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