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沪一家亲,抗疫心连心。4月15日,广西驰援上海的4万份生活物资已陆续分送至青浦区徐泾镇封控区的群众手中,涵盖了8个居委(村委)37000多户居民及2900多户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突然收到发物资的通知,难过的日子有了惊喜。沃柑、荔浦芋头、螺蛳粉……都是广西特产,太让人感动。”不少上海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开箱”照片,并对广西人民表示感谢。
新鲜、实在、高效
280吨共4万份援沪物资陆续发放
此次援沪,广西准备了螺蛳粉、砂糖、胡萝卜、甜玉米、荔浦芋头、西红柿、四季豆和沃柑等本地名优特产。在冷链专列出发前,广西已连夜将物资分拣打包装箱。跨越千里,物资送到群众手中时去上海买什么特产,果蔬仍是新鲜的。
一名徐泾的网友已进入封控管理15天了,收到封装完整的广西物资,心里又感动又激动,她在微博上写道:“一箱箱的物资全部分装打包好送来上海,我们收到的时候,菜还是冰的。感谢广西人民,真的太赞了,疫情结束后第一站就要去广西旅游!”
住在上海青浦区诸光路的网友表示:“今天收到了广西的物资,疫情期间不知如何感谢。中国人民一家亲,不论之后贫穷或富有,广西若有困难,我也定会全力支持,谢谢广西人民。”
志愿者小张说:“我是在上海的广西人,母亲视频告诉我,广西这次运输物资来支援上海,昨天就收到了。感谢父老乡亲,太温暖了。”
“收到广西人民的定点捐赠,很温暖,都是我爱吃的。螺蛳粉优秀,我愿称之为物资‘天花板’。”
“小番茄特别甜、特别好吃。我一定吃得一点不剩,一点不浪费。”
“太新鲜了,老表们!”
“这是强心剂一样的慰问礼包,感恩。”……
那么,广西驰援上海的农产品到底有多新鲜呢?
据悉,为保证援沪物资质量,西红柿、四季豆、甜玉米等果蔬是4月10日从田地采摘的,同时由农产品检测机构对所有的援助物资进行农产品安全检测和消杀,确保食品绿色生态和安全。
桂沪合作源远流长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首页有广西的小伙伴吗?你们想吃什么上海特产,疫情过后,我快递给你们。谢谢!”在微博上,一名上海网友看到广西援沪物资的消息,想以此回馈表示感谢。
这一来一往间,是民间交往的情谊绵长。
其实,桂沪合作历史源远流长,两地人民互帮互助的例子比比皆是。据《广西地方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上海大东印刷厂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共8000多人,克服各种困难,搬迁到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市安家落户。
1958年9月,上海市华东钢铁建筑厂的设备和一半人员以及西北金属结构厂的一部分迁往广西柳州市去上海买什么特产,成为柳州工程机械制造厂的前身。
1960年,上海市确定支援广西16家工厂,包括罐头、糖果、橡胶、钢精、服装、皮革、针织、制药、制锁、油漆等厂。
1965年7月,上海市向广西迁出6家工厂,即俭风螺丝厂、电线电缆厂、恒业帆布厂、庆祥针织厂、美丰漂染厂、鸿丰棉纺厂……
这是广西改革开放前最大规模的设备和人才的引进,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使广西工业的发展有了较高的起点,促进了广西工业的进步。
至今,广西工业都有深深的“上海血统”。
近年来,广西与上海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上海在制造业、航运、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了对广西的投资力度,上汽集团、上海复星医药等一批大企业相继进入广西;红星美凯龙、上海建材、上海电视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上海企业积极来广西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
如今,疫情当前,桂沪也将在心连心中守望相助,共克时艰。4月15日,广西赴上海医疗队肩负重托和使命出征,共计295人驰援上海疫情防控一线。
出征仪式上,广西援沪医疗队领队领誓并代表队员们表示将克服困难、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广西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echan.xtucq.com/bimaibidai/4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