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考,月考联考期中考全取消!期末不考英语!上海减负为何如此“绝”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近日,上海市印发了一份通知,通知名为:《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一至三年级,不得开展任何形势的学科统考,期末考试只考语文数学。四至八年级,不得开展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中小学生,不得开展任何形势的联考、月考。联考月考都不让考,期末考试还只允许考语文数学,英语呢?英语不用考了?

近日,上海市印发了一份通知,通知名为:《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通知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至三年级,不得开展任何形势的学科统考,期末考试只考语文数学。

四至八年级,不得开展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

中小学生,不得开展任何形势的联考、月考。

看到这样的政策,相信很多人会感到震惊,学生不考试了?联考月考都不让考,期末考试还只允许考语文数学,英语呢?英语不用考了?

今天,笔者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向大家解释一下,上海在践行双减政策上,为什么做得如此“绝”?

上海联考

不被区别对待是实现减负的基本要求,“人才”不能被提前挖掘!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我们很容易发现,以往的大部分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区分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也就是通过考试把“未来可能成为人才”的学生提前预判出来,并加以重点照顾。这是我们国家多少年来都存在的教育现实,好学生非但老师喜欢,家长也开心,学校也会为了争取各种“荣誉头衔”而倾泻教育资源。

现在,不会了。没有了考试,学校就没有了区分“好坏学生”的依据,基本可以实现“教学公平”。想要通过成绩预判和提前挖掘所谓的“人才”,用以谋求各种荣誉奖项的想法,基本落空了。

上海联考

双减是为了塑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而非单纯的减负。

相信很多孩子也好家长也好因为孩子的成绩头疼,有对未来的担忧,有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担忧,我想也一定会有孩子和家长害怕考试,是因为“考试所形成的劣势学习氛围”。学习是学习知识培养习惯、塑造性格思维甚至观念的重要内容,单纯的“成绩竞争”“优劣区分”把学习这件事搞成了“商业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甚至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好也只是成绩上的好,这种好有多少意义?

对考试类型的严格要求,其实就是为了环节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一直被诟病的“学习环境”。回归教育本质,让学习成为一件愉快、快乐的事儿,或许才能真正开启素质教育的大门,而非机械地减少作业、减少上课时间。

上海联考

当然,这种措施的实施也不得不让我们产生几个展望性的想法:

对接双减下的素质教育,分流方式必然会面临更人性化的改革。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不能一方面弱化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成绩这一唯一标准在中考时对孩子们进行分流。

这种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告诉我们,中考分流的方式一定会发生变化,而且笔者强烈认为这种变化将是人性化的、更合理化的。

上海联考

另外,牵一发动全身,各种教育改革都在指向一个方向:高考改革。

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素质教育提升了素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果”中的考核分量上海联考上海联考,这说明什么?说明教育在回归本质的“育人”而非单纯的“教书”。所以,在未来的高考中,成绩所代表的意义将逐渐减弱,学生的全方面考核、综合能力、素质考核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上海市这样的政策,你怎么看?这样的方式能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欢迎留言讨论!

深解教育情势,洞悉教育大局,欢迎关注唐心教育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7243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6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3年8月6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