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分数线,2024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 311(学术硕士)报考指南(含各专业招生人数及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三、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11(学术硕士)考试科目与参考书单(一)考试科目(二)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三)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南京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录取方案汇总:

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 ),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南师大教育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以及省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博士后流动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学、美育学等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硕士点,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所涉及的2个学科门类3个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南师大教学水平与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孟宪承、罗廷光、高觉敷先后在此执教。改革开放后更有著名教育学家鲁洁、班华以及朱小蔓、吴康宁、杨启亮、胡建华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带领学院蓬勃发展,其中鲁洁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被授予首届“江苏社科名家”称号,班华、吴康宁先后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院长顾建军教授,名誉院长鲁洁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37人。

二、南京师范大学311(学术硕士)招生信息(一)2023年南师大311(学术硕士)招生计划(不含免推)

(二)南师大311各专业近3年复试分数线

三、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11(学术硕士)考试科目与参考书单(一)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二)考试大纲

南师大311教育学可参照311统考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三)指定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四、南师大311近3年真题分析(一)2020—2022年南师大311真题各科目分值分布

(二)2020-2022年南师大311真题题型及分值分布

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分数线

从2020-2022年,统考311各科目的题型和分值分布都没有变化,一直都是教原101分,中外史100分,教心和教研必做题各40分和29分。若选做题选择教心,那么教心占70分,教研占29分。若选做题选择教研,那么教心占40分,教研占59分。

(三)南师大311真题命题特点

(1)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某些知识点不怎么考查,因此需要结合真题来进行针对性地复习。

比如中外教育史,思想史比制度史考得更多,占到80%左右,但是制度史很多细节知识点,容易让学生觉得制度史更重要,会陷入纠结中。

把311教育学统考2007年到2022年中国教育史各章节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整个12个章节中,有些章节考查很多,有些章节基本不考查。比如说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在整个10多年的考试中,一共考查了大概6分左右。而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共考查125分左右。因此,提醒同学们注意,一定要根据考情来进行学习经历和时间的分配,切忌南辕北辙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分数线,2024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 311(学术硕士)报考指南(含各专业招生人数及,徒劳无功。再细化具体到题型的话,第二章的知识有些知识需要注意考查大的简答题,甚至论述题。而一些知识点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特别重要,就需要多花时间来进行准备和复习。

(2)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题型变换。

比如,教育学原理第七章的课程部分,第二节课程类型是非常重要的考点。2018年辨析题46题”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考查了核心课程,而在之前的年份这部分知识点以选择题、简答题方式进行考查,2020年,2021和2022年的真题考察则题型更加灵活多样。因此同学们切不可以为某个知识点考过就不会再考查,反而需要思考假设变换题型之后,自己如何更好应对。以大纲章节进行各大题型的梳理,可有效助力大家刷题,了解命题趋势和特点。

(3)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比如,中外教育史的考查目标一共有3个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分数线,其中第一条就是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其中”系统””演变””线索”便指出了中外教育史需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梳理,这一点在2020年的以前的真题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比如,对孔子和韩愈的教师观的考查,在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基本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而在2018年统考311的难度突然升级,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在2020往后的近三年真题中,更加有侧重考试的倾向,同学们需要格外关注。

因此,可以看出,在考纲中,中外教育史以历史的脉络呈现,之前这部分的考查也比较简单,基本就是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识记程度。而就这道题来看,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五、南师大311(学术硕士)收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一)收费标准

(二)奖助体系

(一)研究生奖学金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及经费由国家下达。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最高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12000元和18000元。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我校具有中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等级、标准和比例如下:

3.校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每年春季学期评选,正常学制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学年参评。每年评选博士不超过30人,每人奖励2万元;硕士不超过60人(其中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各不超过30人),每人奖励1万元。

4.卓越研究生奖学金:卓越研究生奖学金主要奖励在价值引领、学术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有突出成果或事迹的研究生,评选办法按照学校“卓越研究生奖学金”相关规定执行。

5.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奖学金: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奖学金主要包括: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朱敬文普通奖学金等。评选办法和奖励标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 及基金会要求执行。

(二)研究生助学金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我校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5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2.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助学金:研究生社会资助专项助学金包括:朱敬文助学金、同曦集团助学金等。评选办法和奖励标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及基金会要求执行。

3.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学校设立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兼职辅导员岗位,提供“三助一辅”津贴,用于资助研究生从事“助研、助教、助管、兼职辅导员”工作。具体按照《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暂行办法》执行。

4.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学校设立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用于补助研究生家庭遭受突发重大意外情况引起经济困难,研究生生活有困难或者研究生本人发生突发重病等情况。由各培养学院根据研究生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资助,研究生院(研工部)视情况予以一定的配套补助。

5.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照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六、附录-官网链接

(一)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jsp?wid=&wid2=

(二)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pages//.jsp?nd=2023

(三)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jsp?wid=2&wid2=

(四)南京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录取方案汇总:

/.jsp?wid=&wid2=

本人(某211小硕导)现在带的几个非全研究生中间,就有一位也是小学老师,还是一位是中学老师。小学老师是个年轻小姑娘,2022年刚上岸,外省的。据她自己跟我说,考非全首先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丰富一下知识储备,其次是为了以后能去更好一点的单位。

中学老师是研三了,就在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倒不是为了跳槽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这份工作已经很多人艳羡了,读研更主要是为了保住现在的位置,增加自己在学校的竞争力。其实在我们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间,像她这样的不少,各院系都有本地的中学教师来读的。

既然是在编教师,好不容易拥有了别人羡慕的事业编,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辞职去考全日制研究生未免可惜。除非是对现有工作环境不喜欢不满意,想重新换一条体制外的职业道路,但是这种在现实中说实话很少见。多半都是为了评职称,或者在学校里面提升个人竞争力,需要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当然工资随着学历提升也能加一点,但这几百块钱她们一般都不会太当回事。

对于在编还在职的教师来说,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

非全的前世今生

在2017年之前,只有在职研究生,入学、毕业都比较宽松,跟全日制远远无法相提并论,毕业后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因此社会上对在职研究生的歧视很明显,认为就是花钱买学历,含金量不高。

2017年国家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非全日制全面向全日制看齐:招生方式相同,都一样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培养标准相同;学历学位证书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所以现在的非全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含金量和之前的在职研究生不可同日而语了,至少在中小学完全够用了。

和过往的在职研究生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准入门槛及毕业要求。既然统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一评分、统一划线,难度比从前大了很多,考生需要证明自己达到了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所必须的能力基础。培养要求也和全日制培养要求完全一致。修完培养计划课程,毕业过程中统一标准,用四个字概括:“同等质量”。论文也是有盲审、外审的程序,和全日制一视同仁,达不到要求的学术水准是毕不了业的。我系非全学生就有延迟一年毕业的。

如果说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那基本上是因为他们还在用看在职研究生的老眼光看人,没有与时俱进,对新政策的不关注造成的误解。

怎样报考非全

知乎知学堂官方有一节专门讲解非全考研的一站式科普课,免费,里面对全日制和非全各自适合什么样的人,如何备考,以及非全考研的择校、考试难度、发展前景等,都讲得很明白了,建议去听听,很多问题都会有答案。择校择专业方面还可以咨询助教。

考试入学,都需要在研招网报名,通过全国联考和你报考院校组织的复试,被择优录取后,缴费学习。现在基本上3年学制居多,最后通过院校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毕业。

一、选定学校和专业

考研前应当先明确你读非全的目的,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的职业规划。然后谨慎选择好考研学校和专业。如果就读本市或本省的大学后期会更方便一些,读名校则会对你职业发展的帮助更大。专业方面,可以选择跟自己的本行强相关的专业,比方说,语文老师通常会考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等专业。

报考前,记得进入各招生单位研究生官网查看招生简章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在编教师怎么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官网也可查看自命题专业科目及参考书籍,一般每年8-10月份各院校会发布相关信息。

二、网上报名

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

你需要在确认自己完全符合条件要求后,登录研招网实名注册,按提示步骤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注册成功后,还需到学校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配合采集个人电子信息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可在考前一周左右打印准考证。

当然中间还有个很长的备考过程,这个一言难尽,就不赘述了。

三、初试复试

初试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12月下旬,携带好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参加初试即可。初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不同专业类型考试科目有所不同。成绩需要同时达到国家线和院校线的要求。国家线包括单科线和总分线,二者均上线才算过线。有一部分高校自主划线,一般比国家线要高,报考需了解清楚。

按分数排名,合格者可继续参加院校复试环节,时间一般在第二年3月至4月。现在线上复试很多,我校这两年都是线上复试的。我也担任了几次考官。一般我们考官分两组,一组专门复试全日制,一组专门复试非全,和全日制的内容流程大体是一样的。

四、录取

待复试成绩公布后,招生院校会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成绩排名等以择优录取的办法招生,如果你被录取,那就恭喜你上岸啦,按规定参与课程学习即可。对于没有录取的学生,还有一个调剂的可能。

非全的未来

从历史经验来看,非全的改革和当年的专硕改革高度相似。当年专硕出来的时候也是受尽冷遇。教育部力推专硕推了不到10年,现在专硕已经占到了全部录取比例的60%以上,专硕与学硕在找工作方面也没有区别。很多专业甚至已经不再设学硕了,直接专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说实话,只要是我们国家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

现在的非全,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对象。说白了就是已经认识到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调整,纯学术人才的需求没有那么多,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才应该成为主流。教育部也一直在强调各用人单位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如果你看了最近的新闻,有不少院校专业纷纷停招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非全日制”,这可以说是一种趋势,未来的社会,势必将越来越认可非全,非全也将越来越普遍。

教育学考研教师资格证

所以不用太计较于非全被哪哪歧视了,那是现在社会还不很了解非全这个新生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拘泥于眼下,眼光放长远以后会完全不同。

非全的优势

现在报考非全,实际上是非常划算的。前几年一般都处于红利期,以后可以预见会越来越卷,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地位和就业待遇也会和全日制渐渐趋同。

报考难度小。以我们学院为例,今年初试上线的非全基本都录上了,老师们笑谈,这是给学校挣钱的。而全日制就需要优中选优了。

上课轻松。比全日制的课时少很多,比如有一门课我同时教非全和全日制的学生。全日制是48课时,非全只有24课时。全日制平时上课,非全周末和晚上集中上课,几次就搞定。现在因为疫情大量改线上课了,而且基本只第一年有课。我那个中学老师非全,我都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

不耽误工作。一边照常上班一边就顺手把研究生给读了,不会影响你教师的事业编。既拥有不间断的工作经验,又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人才,在哪里都是香饽饽。

还有一点,非全可能是进入名校或热门专业的一条捷径。对于名校或热门专业全日制的考研,现在已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非全可以帮你圆这样一个梦,获得名校光环,自然也在职场和面试中更有竞争力。

至于你关心的学费方面,肯定会比全日制贵一些,而且不能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其他补贴。具体学费多少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学校、具体专业而定。

但这些学费作为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毕业自然可以获得学历、学识、人脉等各方面的提升,助力自身事业发展,评职称、加薪、跳槽也更有底气。

祝你报考成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shuobo/15387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日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上午1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