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网,25考研数学备考有没有网课推荐?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全文8000+字,是我这两年跟数学相爱相杀,总结出的名师和资料选择,数学考研的建议,入门、基础、强化、冲刺四个阶段的规划,和即学即用干货方法!整个考研的大纲和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所有老师都会涉及,所以不管跟哪个老师,最后的结果都是八九不离十。整个考研的大纲和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所有老师都会涉及,所以不管跟哪个老师,最后的结果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考研数学的真相考研数学老师的选择

网课就像爱情,遇到你的缘分,从一而终~遥想我当年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源都找到了,后来发现适合自己的才是效率最高的。

我22年二战143,逆袭上岸211!但 21年一战数学只有83,总分没过线,妥妥的菜鸡逆袭。

其实题主问的是网课,那说明你才刚刚入门,你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全年规划,视频和习题资料,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全文8000+字,是我这两年跟数学相爱相杀,总结出的名师和资料选择,数学考研的建议,入门、基础、强化、冲刺四个阶段的规划,和即学即用干货方法!字字珠玑,建议阅读用时 7-9min.

考研数学网

入门阶段选老师只有三条标准:主流老师,你能跟得下来,跟住一个不换。

根据我这两年的经验,我觉得跟视频课,就是帮你把整个知识体系梳理一遍。基础阶段是熟悉书里的知识点,强化阶段是理顺一些复杂的思路。整个考研的大纲和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所有老师都会涉及,所以不管跟哪个老师,最后的结果都是八九不离十。

题主不妨就听几节课,看看哪个老师的风格和节奏更适合你。你听的舒服了,就更容易跟的下来,他的课程中的知识点也就会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所以效果最好!

根据我这两年的经验,我觉得跟视频课,就是帮你把整个知识体系梳理一遍。基础阶段是熟悉书里的知识点,强化阶段是理顺一些复杂的思路。整个考研的大纲和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所有老师都会涉及,所以不管跟哪个老师,最后的结果都是八九不离十。

题主不妨就听几节课,看看哪个老师的风格和节奏更适合你。更适合你,就更容易跟的下来,他的课程中的知识点也就会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

宇哥在所有的老师里是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他的课程风趣幽默,但是讲课节奏可能有些快,所以基础不好的话会有一些地方听不懂考研数学网,不连贯。如果听宇哥真的感觉很舒服,那恭喜题主,只能说你的基础肯定不错!

但是一定要注意~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数学不是看资料看会的,是刷题刷会的!基础和强化阶段刷题的效率高低,才是最终成败的关键!所以不需要太纠结。

我一战的时候群里有一个同学,别人复习都是尽量躲刷几本练习册,但他是以看视频为乐。汤家凤,武忠祥,张宇的视频都看完了,汤家凤的好像还二刷的。刷完感觉自己行了,武忠祥老师的一些巧妙方法,更是如数家珍,经错标零天天挂嘴边。美其名曰,“博采众长,无往不利”。

结果最后56。。

这两年我悟出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儿,是为什么刷题会提高学习能力呢?我发现当我把一道题的思路想通的时候,这个思路就会变成我脑回路的一部分,这个能力就是我的了!下次见到类似的题型,我还能找到这条路,题目就做出来了。

所以一定不要把视频看得太重,不用太纠结跟那个老师,找到听着最舒服的就可以。个人建议可以每个老师都试听两节课。如果觉得他的节奏,表达方式,口音(没有针对汤老师的意思 [手动狗头])适合你,那就跟着他就好。

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视频上,抓紧开始刷题。而且一定要高效率的刷!我把我二战的经验都总结在下面了。这里只是想说,数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没有一步到位的金丹妙药,但也不用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时间会给你答案,坚持就是胜利!

一、考研数学的真相

1 考研数学的投入产出比很魔幻。对95%的人来说,投入产出比极低。而对少部分人来说,投入产出比极高。

我隔壁寝一哥们就是基础比较一般,期末低空飘过的那种。他属于大一大二没怎么好好学,上课经常见不着影,有一搭没一搭的。结果一战122直接上岸了。我当时真的整个大无语,同样准备一年,我就只有83(我的基础还更好一点,平时期末80分还是有的)。

他也确实因为方法高效,加上人可能悟性也高。这里只是想说,数学真的是只要肯下功夫,用对方法,就能有突破的学科,不论你之前的水平如何

2 学过就忘是存在的。经常基础阶段一遍过下来,开头学的高数前几章,完全不会做题了。

我一战的时候六月开始强化,开始刷题的时候,发现很多知识点已经忘没影了。极限稍微变一下形就不会,中值定理更是一脸懵。题是真的刷不动,就只能硬着头皮再把全书对应的部分复习一遍,非常浪费时间。

二战的时候,我通过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滚动复习,保持手感。这样在基础阶段结束的时候,我对于最早的极限还是熟悉的。按照记忆曲线进行巩固提高非常重要,这就不会像狗熊掰棒子,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到头来一场空。

二、复习前你必须记牢的5条实用建议(包含资料推荐)建议一:做题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这个其实是很多考研er都会踩的坑。破财事小;耽误复习进度,影响复习效果事大。

先亮明观点:考研时间宝贵,资料贪多嚼不烂,复习效果反而很差。

0 考研数学老师的选择

其实几大名师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我把网上综合精炼了一下,题主大概有个印象,就可以去分别试听一下他们的课了。记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按公众号的阅读量、B 站播放量排名,高数名师前四位:汤家凤,武忠祥,张宇,李永乐。

汤家凤

正方:从基础知识点讲起,非常细致。上课手写,不用 ppt,交互感较强

反方:一些1800基础篇出现的知识点留到强化课才讲。

武忠祥

正方:技巧讲得较多。讲易错点。用 ppt.

反方:数一的线面积分讲得少。选填课和强化课区别不大。

张宇

正方:上课讲段子,生动。讲课速度较快。

反方:上课讲段子,不够干货。

李永乐

正方:线代的系统性强。

反方:说话太慢,后面章节的知识点会在前面出现。

2 基础阶段的选择:

我最大的需求就是用尽可能的省时间,把基础打牢。基础非常重要,但却不能占据太多时间,毕竟要留足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把知识融会贯通来应付考试。

现在的主流习题有《汤家凤1800》《李林880》《李永乐660》和《张宇1000》。我当时的选择是基础阶段 1800,强化阶段 660+880。660主要是强化选填,880强化大题。不得不说,这两本习题册的质量是真的好。660虽然是选填,但是可以很好的暴露出薄弱环节,是很好的查漏补缺。880的质量也是有口皆碑了,题目给我的感觉就是很能拓宽思路,把我原来的比较基础的思路再拔高一层。

二战的时候我开始转化为用知能行刷题(找隔壁兄弟死气白赖要的)来替代 1800,继续用660和880作为补充。我愿称znx为yyds!完全是无痛刷题,比1800高效不要太多!真·宝藏app!1800基础篇完全可以扔掉,省了非常多的时间。

考研数学网

我最最最喜欢知能行的一点在于,它会找出你什么不会。不会的就多练,用各种角度的题、综合题针对性地练。会的就不练或者少练。习题出现的顺序,完全是根据你个人定制的。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间啊!

比如我开始的问题是极限,不知道展开多少项。其实泰勒加上知道怎么展开,可以解决95%的极限题,又简单又快。但很多人不知道展开到几项,哪些是可以扔掉的,把很简单的题算得很复杂,有的还背了很多不必要的技巧,纯属浪费时间。

3 强化阶段的选择

强化阶段的重心,是要一遍一遍的强化你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这一阶段,最有效的功能就是知能行的综测,综测绝对是知能行的精华所在!他会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把你之前掌握不牢的题,过一段时间换个花样出来再考你一次。这样不断的刺激你大脑思考,知识点忘都忘不掉。

而且综测完美通过的成就感绝对是高到爆!他相当于不断的在向你正反馈,说你的学习有成效,感觉得到了回报。

综测会一直持续到备考结束,也就是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它都会通过滚动复习,让你持续保持火热的手感~真的是保姆级了!

考研数学网

我自己的几个需求:

所以我二战用了知能行+880,这三点全都完美实现了。确实二战的这一年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的很顺,不操心,心态也好了很多。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哒~

建议二:真正动手做题,才能吃透

经过对一战的复盘,我发现其实看基础班视频的收益不是特别高。看视频太花时间了,而且题还是不会做。后面刷题多了才发现,哪怕看再多遍的视频,哪怕对着例题抄写答案,计算量和思维量都比不过做题。缺乏自己动手算,只有一个凉。(比如我也听了武忠祥老师的课,不得不说某些方法确实让人拍手叫绝,但是一看题呢,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最后回头看,大部分的学习方法都是自己做题想出来的。硬记的答案很快就忘了,考试也没想起来。)

所以一定不要把视频看得太重,不用太纠结跟那个老师,找到听着最舒服的就可以。个人建议可以每个老师都试听两节课。如果觉得他的节奏,表达方式,口音(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手动狗头])适合你,那就跟着他就好。

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视频上,抓紧开始练题。根据你自己的薄弱低点,针对性地练,哪里不会练哪里,才能吃透,而且省时间。

建议三:不要盲目追求难度

前面说了,光看答案,看的再懂也不牛逼。做的出来才牛逼。

难题是为了让你有朝一日自己做出来的,不是为了让你看着它的答案拍手叫好的(更不是为了让你盯着他发呆薅头发的)。三基不牢固,公式都没记全,这时候硬做难题,死磕浪费时间,磕完了再去看答案,这不叫做题,这叫浪费时间+浪费好题!

你最需要适合自己水平的题。是一道你差不多会,但是需要多思考一两步的题目。这样你思考出来的一两步,将会非常牢固的印在脑子里。你的解题能力才会一步步的提高。

880有些题出得是有难度的,所以我都是先刷知能行。它不会给我太难的题,都是我之前正好不会,但现在可以做得出来的。做完去刷880,速度很快,我的正确率是85%左右,再把880上不会做的难题学一学,整体省了不少时间。

建议四:不要畏难,尤其是计算。

备考的时候,周围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计算复杂就不想算嫌麻烦,题不常规就说偏,其实说白了就是怕难题。也可以理解,谁不想舒舒服服的躺着就把岸上了呢?

但是上了考场才发现,这些题还就是要么算起来特别麻烦根本算不完,要么偏的只能干瞪眼。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想想嘛也是,谁都会的东西,命题组老头们为什么要出出来考我们呐?站在他们的角度想,往往就是这些稍微有些难的地方,很多人薄弱的点,才最能有区分度。想考高分,就是得哪里薄弱补哪里,坚决不能放过。

这些薄弱的点,有的藏在细小的计算里,有的藏在刁钻的思路里。我们复习中可能会忽略,但是知能行绝对不会。不仅不会忽略,还会针对性的训练你,还把你拉近小黑屋一顿猛练,练到你会,保证基础牢固,不留缺漏。

建议五:不要比进度,要比复习的质量。

我周围有一些同学,攀比心贼重,就喜欢比谁复习得快,刷的书多。但是什么叫 “刷过” 呢?这几个同学几乎全是答案看完一遍,就叫刷过一遍了。这跟认真思考,尽量自己做出每一道题的一遍,差了十万八千里。

你学得仔细,学习质量高吃的透,慢一些太正常不过了。要是跟草草应付流程的同学们比,反倒会心慌,自乱阵脚。各有各的路,循序渐进,只要每道题都在让你进步就好。

我最喜欢知能行的就是它的等级,看着很安心,和我解题的感觉很一致。经常我觉得思路越来越清晰了,它的等级就涨上去了。

考研数学网

四个月过去掉到等级二了,隐隐可见等级三的英姿

我觉得一站的时候,我就是逼自己的过程不够。二战的时候真的是把做题练到熟,砍瓜切菜一样玩的感觉。对付数学这样体系性特别强的学科就必须重视方法的复习和大量做题练正确率。就像在盖高楼,一切的前提是基础知识的牢固,就像每块砖必须结实,还要通过大量的做题和科学的复习,一层一层的盖上去。

吃三个馒头会饱,但是只吃第三个是不够的,150层的大楼很高,但是直接从140层开始盖也是没戏的。

三、考研全年时间规划!超详细,可复制!【3月-6月】基础阶段

习题组合:知能行+880基础篇

知能行官方建议说,等级二满格以后,可以用1800测试一下正确率看训练效果,我当时测了三大计算,极限,导数,积分,都是90%左右,其他的专题就没测了。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试一下,不过必要性不大,因为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1800需要的技巧,基本在知能行里都训练过了。

【7月-9月】——强化阶段

习题组合:知能行+660+880提高

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做综测。切记千万不能应付综测。如果有错误,一定要停一停,把这道题好好在琢磨一下,想想自己为什么错,究竟是哪里没明白(知能行过一段时间又会来测类似的题 ,还是挺严厉的)。

习题册搭配我选的是 660和880提高。660对于概念挖的很细,可以用来弥补定理和概念理解上的缺漏,880的质量公认的比较高,有一些题目会让脑子里有豁然开朗的清爽感,感觉很多不太明白的知识都点透了。

虽然是两本书,但是因为znx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强化过一遍了,所以实际上发现大部分的题一眼秒,只要看少数几道不熟悉的题即可。和基础阶段的660一样,也是在知能行的对应章节目标达成后,再去刷一遍对应的部分. 其中也是大部分的题都不需要计算了。

这一阶段,官方建议用1800提高篇测试,达到80-90%的正确率。和基础阶段的1800作用一样的,时间多可以试一试,不过意义不大。知能行(超级基础)+660(概念细节)+880(清爽思路)可以说是搭建起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堡垒。

【10月-考前】- 冲刺阶段。

习题组合:知能行+真题卷刷刷刷

这段时间,知能行的主要是通过滚动复习,保证你的手感持续火热。而你的主要刷题目标则是真题卷。

其实这时候你的知识已经非常全面且牢固了。真题卷的作用是让你提前适应真题的题型。真题与习题的不同在于,真题往往综合程度非常高,并且有很多非常复杂的计算。你要适应这种强度,才不会因为考场降智,心态全崩。

然后注意保持一个好状态上考场就好啦!

所以回到最初你的问题!对付考研数学,刷题绝对是唯一有效的途径。但是每一道题都要用在刀刃上,针对性的刷题,并且有规律的复习,才能形成有效复习!

四、刷题方法总结

这些技巧是我在做知能行的时候感悟到的,有些是与我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

如果你已经在使用知能行了,其实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因为它已经把针对性练习,滚动复习,循序渐进的提高做的很完善了,跟着他的流程就可以。如果你还是使用传统的习题册,希望可以让你的效率因此提高一些。

做法一、做一道题,就一定要动手算到底!

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不论你的选择什么习题册用什么样的顺序刷题,动手算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宗旨!千万不能以为会就不做了!

考研作为一场考试,落实到纸上的才是你的分数,脑子里的都不算。不重视计算,就算不对数得不到分,不论你掌握了多少种巧妙的方法都是白费,不可能考高分!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选填分数增加,答案错了就是错了,没人管你的中间写了几步。还有线代的大题,一步错步步错,后面的步骤连步骤分都拿不到。

我自己就是比较笨,刷题的时候就是自己硬推,哪怕我觉得,“这一步不就是带个数吗不算了“,也不行,也得算完。中间步骤要是推不动了就看一点提示接着推,坚决不能说看答案跟自己想的差不多就算了。因为一战的惨痛经历,中间保不齐哪一步算不对,那后面整个的思路都垮了。(复习全书就是把题目和答案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偷懒,自己骗自己。我建议一定要把答案遮起来,实在忍不住。。。那我也没办法,可能只能找人盯着你了)

每一步踏踏实实的推出来,坚持下来,相信我,这样不只是算数不容易错,而且也更容易深入的理解题目,把一步一步的逻辑全都串起来。以至于到后来,我给其他人解答题目,可以回答出来很细节的问题,感觉融会贯通了。这样形成一丝不苟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题目不把它想透彻是不会轻易放掉的。

(不得不吐槽一下身边有一些同学特别浮躁,对于各种奇技淫巧如数家珍,只要有人在群里问题,就是一个你这样就慢了。结果考完直接没脾气了,大题就没几个算出来的。虽然22年的这题计算确实是麻烦,但是我想说但凡是知能行把你关进小黑屋猛练的时候你认真动手算了,不是看答案就过,都不至于这么惨。当时有一阵心态很受他们的影响,焦虑觉得自己方法不够上考场,搞的计算也老是出错。现在回过头来看,计算还是根本,你计算永远是你大爷)

考研数学得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每道题,每一步都要尽可能的正确。所以计算能力一定要变成肌肉记忆一样的东西,在考场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才能保证稳定的输出。就像,没有每天的1000次投篮,就没有黑曼巴。

一定要动手!!!

做法二、错题不能只看答案,要从头还原思路

题错了以后,千万不要看懂答案就完了,背过答案也没用。因为考试考的不是看答案的能力,而是想出答案的能力。

你要知道实际的考试题,往往是这个题的某一部分和另一个题的某一部分拼接一下,又变成了新题目。或者一个题目穿个马甲,变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题。所以你必须要能在一个新的题目中,找到这道题的影子,分析出来这方法,并最终正确的解决。

所以对于错题,我看完答案以后会把答案关掉,从头开始把这个题推一下。不出意外的肯定会在某些地方卡住,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这是光看答案很容易被忽略,而且考试中非常容易丢分的地方。

这时候就想想为什么会卡住。这一步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我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它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下次看到什么样的情况需要用这个方法?

把这些都想透了,才能算是开始初步理解这个知识点了。

做法三、记录自己的薄弱点,并且针对性的强化

切勿盲目刷题。

有的题已经会了就没必要刷了,只需要周期性的复习,来强化记忆练习计算。刷这些题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很容易陷入到自满之中,忽略了其他比较难的概念和计算。但正如前面说的,难的地方,正是命题组拿来坑我们的地方。最近几年冷门知识点的分数占比大了,错失一个知识点至少是十分,多的时候可能会到15分。这边失一点,那边失一点,计算再粗心错几个,最后真剩不下什么分了。

所以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考点。在刷题过程中,把每道题里面不确定的地方都标注出来,最好能单独有一个本子,记录不是太理解,或者总是出错的地方。这样整理成错题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有哪些知识的缺漏,可以时常复习,增强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后面再到类似的题型,就是补足薄弱环节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不要看答案,要尽力把这个方法想出来。一旦你独立的想出来了,基本这个薄弱环节就跟你说再见了。

知能行的好处是它可以自动的帮你找到这些题目,直接把你拉到小黑屋进行训练,而且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在综测里面。就你不把薄弱点补上就一直折磨你,直到你会为止。就边刷边哭,边哭边刷了属于是。

做法四、循环复习

之前做过的题,不要就放在一边。人的记忆是有遗忘规律的,短期记忆必须不断重复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长期记忆周期:1天-2天-4天-7天-15天

所以每天复盘错题(1天)-次日复习(2天)-短期、中期、长期滚动复习(4、7、15天)是最有效的提升自己记忆的方式。

如果你使用的传统的习题册刷题考研数学网,25考研数学备考有没有网课推荐?,可以做一个复习日历。对于每一个错题,在对应的1、2、4、7、15天处记录题号,到了日子就都回顾一遍。如果你使用知能行,那就安心做综测就好。

用知能行的兄弟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做综测!因为这是知识内化的最后一步。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知识点看明白,才知道怎么用,如果就这么忘了简直是血亏!所以一定要强化你的记忆

做法五、难题可以先放一边

一时半会做不出来的题,死磕浪费时间,看答案浪费好题。遇到这样的题,不妨先放一放。在做其他的题的时候,你会对知识有更多的感悟,到时候回过头来看,会发现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这时候,对于这道题的思考,就成为了你思维的一部分,才能真的进步。

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让习题的收益最大化。

成功的捷径,就是走前人已经验证过的道路。!

23考研ers,一战上岸!

考研数学网

数学一考研,考研数学一网课推荐,看看学长学姐们都在听谁的课!

像工学门类以及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都是需适用数学一来招生的,很多要考数一的考生都

在求推荐考研数学一网课,来看看学长学姐们都在听谁的课!

考研数学一网课推荐:

张宇老师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张宇老师擅长将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数学一考研,考研数学一网课推荐,看看学长学姐们都在听谁的课!,他讲课体量不是很多,技巧性很强。他的课程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内容覆盖较全面,技巧性、思维性很强;

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汤家凤老师就是高中教师那种板书式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打基础,汤家凤在【中值定理】和【定积分不等式证明】讲解的非常好;

李永乐老师线代是就着知识点和经典题型,整个过程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武忠祥老师讲课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比较重视基础概念,但也很注重解题技巧;

余丙森老师在概率部分比较常细致,有条理,和考点紧密结合,板书也很舒服。除了基本概念外数学一考研,题型总结也挺好;

总结:

一般基础看汤家凤或武忠祥老师的课,强化班看张宇的课程,线代必跟李永乐,概率论跟余炳森,考研名师

很多,但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跟,跟适合自己的即可;

数学一考研

以上这些名师网课在网上应该能找到视频,不过像这种录播课的话对个人学习能力要求还是蛮高的,如果想要及时答疑,互动更好的,可以考虑报一个直播课,再辅助一些视频课程学习,直播课有名师答疑,也能及时针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探讨,给大家推荐一下高途考研的名师直播课吧,现在0元可以领取4节数英复习直播课,还有88份内部考研资料>>

高途考研是是纽交所上市公司高途教育旗下考研品牌,他们是采用双师教学模式,主讲+二讲相结合的系统性教学,主讲老师都是通过层层考核筛选的,通过率只有2%,聘请的都是考研方面资深主讲老师,开设有公开课,专业课,199管综,线下集训营,一对一辅导等全阶段精细辅导课程;有兴趣、有需求的话可以去试试,他家的教学质量还不错,而且上岸率挺高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zaizhikaoyan/shuxue/15906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2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 […] 以上就是川大旅游管理近三年的考试情况,从分数来看,前几年复试线还比较平稳,大概在350、360左右,不过今年风云突变,分数线直接涨到了387分,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的数学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难,另一个,也是今年考研人数太多,特别是川大这样的名校,竞争太过激烈,才导致分数线直接暴涨37分之多,这个分数也是让很多今年报考的同学望而却步,不过理想途报考专家分析,明年的分数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太大,要么保持现状,要么下降5到10分,但是大家复习备考,不能指望着复试线下降或者今年报考人数下降,只有做好自己的该做的,最少以390分为目标分数好好复习。看拟录取名单的话,大部分同学分数也是接近400分,400分以上的也有好几位旅游管理考研分数,2020年四川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考研分数线参考书考情分析,还有几位同学是不得已调剂到其他相关专业,确实今年竞争太过激烈。那390分大致是什么概念,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政治和英语一双双考70分就算是高分了,剩下的两门专业课要考一门120一门130。数三很难,考120以上挑战还是挺大,旅游学题目相对要简单一些,但是要考高分依旧不容易。任何一点细节没有做好或者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复习到位,就可能直接导致与川大无缘。因此报考这个专业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能偏科,就像之前说的,政英最少也要考到70分,专业课则一定要复习全面,不能对知识点有所遗漏。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