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旅行“游”新意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好玩:团建旅行仿似生存大挑战特点:带着团建的目的去旅行“因为团建旅行是带着团建的任务出发,不再是随心所欲的吃吃逛逛,所以需要避开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而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这样让参加的员工出发前有一种神秘感而感觉莫名兴奋。”一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的团队会安排住酒店,但团建的团队就会特别安排去住民宿,走一些非常规的路线。骑行团建旅行在英西峰林举行,刚开始大伙儿在绿道上骑行很是惬意。

转眼2018年就剩下不到2个月了,业绩好的公司需要一鼓作气,没有达到目标的公司需要鼓舞士气,趁着秋高气爽,不少企业会在11月份组织集体活动以提升团队凝聚力。一种称为“团建旅行”的跨界模式悄然兴起,不但各大旅行社为企业度身定制团建计划,也有培训类企业将旅行完美植入到团建活动中。

团建旅行

好玩:团建旅行仿似生存大挑战

小刘在一家科创企业上班,最近他在朋友圈晒出一组公司组织集体出游的照片,大伙儿在海岛上潜水捞海胆、划独木舟、钻木取火做饭,简直像一部生存挑战大片,让围观的小伙伴们都惊呼好玩。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一种被称为“团建旅行”的产品悄然流行起来。“从去年开始,企业包团的份额已经与散客市场份额持平,而且包团比散客利润率更高。”一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到年底业绩好的公司需要一鼓作气,没有达到目标的公司需要鼓舞士气,是企业组织集体出游的旺季,这些企业的包团已经不再满足于集体到某个旅游点游玩,而是要求加入会议、团建等内容。

“随着人力资源环境在变化,现在已经要求员工更高效地发挥潜能,团队之间的信任度就要求提升。”资深人力专家孙甲震表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运行越来越多依赖电子网络以及电脑完成,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多地借助于网络媒介,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更注重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显得有些乏力。

团建旅行就是将旅行完美地植入到团建活动中,旅行与团建全面融合,让参与者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去主动参与、互动协作,以此来提升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新生代员工来说,普通跟团游已经很鸡肋团建旅行,企业的集体活动需要更新换代。”孙甲震说,从2017年团建旅行的热度就开始上升,今年加速明显,目前市场总体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团建旅行

特点:带着团建的目的去旅行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以往企业为员工组织集体旅行,一般是选择当季风景最佳或者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线路,而团建旅行的目的地,多数以省内周边和历史文化浓重的地方。例如前往广西的线路,集体旅游会选择桂林、北海等目的地,而团建旅行则会选择梧州,走古驿道,体验原汁原味的广府文化。“因为团建旅行是带着团建的任务出发,不再是随心所欲的吃吃逛逛,所以需要避开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而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团建旅行,这样让参加的员工出发前有一种神秘感而感觉莫名兴奋。”一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的团队会安排住酒店,但团建的团队就会特别安排去住民宿,走一些非常规的路线。

团建旅行的特别之处,在于内容的设计,是根据企业客户的需求和目的,按照经费预算来确定行程中的团建细节。”孙甲震介绍说,旅行团建既可以设计成发现问题,也可以是解决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希望找出团队合作中问题所在,就可以在行程中安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团队的问题充分暴露;或者有的企业已经发现问题在于相互信任度不够,就可以设计需要集体完成的任务,让员工在过程中增加信任度。

团建旅行跟户外拓展都是体验式培训,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拓展是以激发个人潜能,帮助员工认知自我为目的;而团建重点在于人际关系,更加注重团队成员的参与性,一起经历、一起磨合、一起相伴、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一起憧憬。”孙甲震解释说。

据记者了解,团建旅行的费用普遍比普通旅游团高,其中增加的费用包括为企业评估设计团建内容和教练的费用,旅途中的吃、住、行、游等费用则按照市场价执行。

产品:看别人公司的集体旅游

海岛生存:海水净化集体渡海

这是挑战难度最大的一种团建,适合在夏天进行。团建会选择一个距离码头比较近的小岛,在没有船渡海的情况下要求队员们登陆小岛。队员们要保证集体登陆,所以需要在附近寻找能够浮起的木板或者竹子,捆扎成木筏,一起渡海。然后在小岛上需要完成钻木取火、海水净化、潜水捕鱼觅食等任务,相信对于每天对着电脑交流的上班一族来说,是个难忘的经历。

丛林探索:乐享生火做饭

在省内有不少半开发山林,平时都是玩户外徒步的驴友前往,很少有旅游团队涉足,这些目的地也成为团建旅行经常选择的地方。

丛林探索会分成小组,时间约为6小时,所以需要队员负重,包括食水和炉具、食材,这就要求小组中每位队员分工合作。例如生火做饭的过程,需要自己搭建炉灶,捡取树枝生火,还要寻找靠近的水源等等。

骑行:挑战陡坡水潭障碍

骑行团建旅行在英西峰林举行,刚开始大伙儿在绿道上骑行很是惬意。骑了几公里后,就出现一个大水潭,底下是泥泞自行车显然过不去,于是大家要想办法利用周围的木头搭桥开路,托着自行车步行过去。“这就要求团队中需要有人先作出牺牲,湿着脚把砖块和木头放入泥泞中搭桥,男队员要帮女队员搬自行车等等。”一位团建教练解释,通过这种方法去提高队员们互相协助的能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tuanjian/2754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3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3年6月3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