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名小吃,承德美食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二仙居碗砣: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传统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历史。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家户户做烙糕。承德凉粉: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塞外三鲜:是以清康熙年间承德马市街“驴肉肥“酒楼的祖传手艺“麒麟蒸饺“、“驼油丝饼“和“隔山焖肉“而闻名。麒麟蒸饺吃时香气四溢却无肥腻感;驼油丝饼香酥可口,色味俱佳;隔山焖肉食之鲜嫩味美。

御土荷叶鸡:御土荷叶鸡原名叫化鸡,传到承德后,选用承德离宫的黄土,热河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原料。制作时,将宰后的生鸡,由腋下取出五脏,洗净,不褪毛,用荷叶包好,再用黄土泥糊好,放在火上烧熟。熟后摔开泥土,鸡毛随之脱落。吃时用刀、叉割成小块,蘸着调味品吃,味道鲜嫩爽口,渗着荷叶幽香,别具风味

油酥饽饽:承德一带制作各类饽饽历史悠久,据说康熙、乾隆及后世帝王每年来避暑山庄,几乎都要吃饽饽;承德地区最受欢迎的就是油酥饽饽,其特点是酥脆、松软、层多。

驴打滚:承德地区盛产黍米,承德叫黄米,性粘。“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二仙居碗砣: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传统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特点是:营养丰富,酸辣鲜香,滑嫩筋道,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美味食品,吃起来别具风味,食欲顿增。

烙糕:承德人用当地所产谷米磨成面,再经烙制而成的具有浓厚香土气息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家户户做烙糕。做好的烙糕外焦内嫩、味香适口。

承德凉粉: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凉粉的原料有绿豆粉、白矾、麻酱、香油、香菜、醋、蒜等。制作分为投料、熬制、成型三道工序。成型后用刀片将粉漏成丝条,放入碗内,根据个人口味酌量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即可食,滑润爽口,清凉解暑。

银丝杂面:银丝杂面是一种用各种豆子面和制而成的面条,是承德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承德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承德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市井。

烧麦:精白面和鲜羊肉制作,先把面擀成皮,包馅时将顶部捏成褶,用白荞面做捏褶的醭面。蒸熟后,烧麦顶部象一族银耳,乾隆皇帝极为喜欢的小吃。特点是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承德名小吃,鲜香四溢。观期形,只见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

南沙饼:南沙饼在承德地区历史已逾200年。可随意制成多种馅心。如澄沙馅:将红小豆煮熟,成糊烂状过筛,除去皮渣豆沙。炒锅内放200克白油,按500克豆沙500克白糖比例配制,加文火炒干,待不粘时再加桂花和适量青红丝而成。

玫瑰饼:玫瑰花不仅是塞外名花,而且被定为承德市的市花。用玫瑰花制做点心,在承德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每当康熙来承德避暑或去围场打猎时,都把此饼作为专供食品享用。鲜花玫瑰饼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绵软酥脆,有诱人的饿玫瑰香气,是馈赠亲友的上好佳品。

改刀肉:改刀肉色泽深红,肉质嫩而清香,油而不腻。用猪腿肉和竹笋偏炒而成。改刀肉,因用猪肉经过多次改刀切成肉丝后制成,故名。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据传清道光年间,京都御膳房主持皇帝一日三餐的着名厨师刘德才,为了给道光皇帝调换菜肴口味而制作的 。

平泉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以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厨艺独特,味清香而醇厚,汤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承德名小吃,承德美食,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最重要的是羊杂汤的功效是可以充润五脏,强身健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lvyou/12690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2日 下午3:06
下一篇 2023年10月22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