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风景园林 教学 | 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师生赴通州区开展生态学实习

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树之根”和“水之源”。针对“东与西”、“新与旧”的问题,清华风景园林教育理念是:“东西容通、新旧合治”。清华大学的老校歌中有“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新旧合治,殊途同归”的歌词[1]。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论到:“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徽凝练了清华风景园林教育哲学:“融合东西”、“通治古今”以“立人成境”。

东西融通, 新旧合治

“中与外”、“新与旧”之间的关系,是风景园林教育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的山水美学和古代园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树之根”和“水之源”。同时也需承认欧洲等不同文明古代园林的重要价值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在近现代风景园林学科( )的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系统贡献。

针对“东与西”、“新与旧”的问题,清华风景园林教育理念是:“东西容通、新旧合治”。这个理念是清华传统精神的延续,也是清华大学的学者前辈们在20世纪上半叶思考同一问题时的智慧沉淀。清华大学的老校歌中有“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新旧合治,殊途同归”的歌词[1]。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论到:“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而事有可通者。……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2]”清华老校友钱钟书①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3]”

“东西容通”始于“容”,终于“通”,关键在“通”;“新旧合治” 始于“治”,终于“合”,关键在“合”。如果将清华的风景园林教育比喻成一棵树,那么,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国情是这棵树生存的土壤;中国古典园林和山水美学是这棵树成长的根系;而现代风景园林理论和技术( and of )是这棵树发育所需的空气和水分,三者缺一不可。东与西、新与旧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们的“通”和“合”才是解决风景园林领域“适时适地”具体问题的可靠路径,不管这些问题出现在中国还是外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徽凝练了清华风景园林教育哲学:“融合东西”、“通治古今”以“立人成境”。系徽选用半圆形战国齐树纹瓦当为原型,图案左右两半阴阳相合,代表古与今、东与西、人与自然、理论与实践、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等诸多对立关系相辅相成、和谐合一。中国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系徽正中部不仅是具象的大树,更是茁壮成长中的学生。人物采用跪姿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和对教育的虔诚。初春的绿色代表着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与之相应的留白则预示了无穷的希望与可能。

[1] 黄延复著. 清华传统精神[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第14-15页.

[2] 梅贻琦. 大学一解[J]. 原载《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 转自高伟编著.民国著名大学校长(1912-194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第79页.

[3] 钱钟书著. 谈艺录[M]. 北京:中国书局. 1999. (序)第1页.

①钱钟书(1910-1998)。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echan.xtucq.com/jingdian/1559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1日 下午3:11
下一篇 2023年5月11日 下午3: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 想要报考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河北物理类考生,多少分可以上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本页面更三高考为大家整理了“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录取分数线【河北高考物理类】”相关信息内容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供大家查阅参考。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6353713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xtucq5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乡土传情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